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数学课教学基于“因材施教”这一教学理念,坚持实用为主、够用为度,针对不同学生进行分层教学,展开教学工作。分层教学充分体现了学生主体作用,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分层教学 因材施教 教学质量
数学课是技工学校一门重要的文化课,各专业都希望通过数学教育为学生的专业学习奠定数理基础,让学生了解数学思想方法、学会理性思维,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适应社会发展对技能人才的要求。
一、技工学校文化课教学现状
技工学校的生源对象一般都是中考落榜生,不少学生被动学习因素偏多,逐渐产生了厌学情绪,自暴自弃,有的自信不足,沉默寡言;有的烦躁冲动,沉迷电子游戏、逃课、作业不完成、迟到等现象时有发生。这给学校的教育管理和组织教学带来了很大困难。
笔者认为,教师须从学生实际出发,注重因材施教,激发他们的潜力;强化教学环节,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培养学生的思维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主动学习中体验快乐、收获成功。
二、数学课分层教学的教学方法
基于“因材施教”这一教学理念,坚持实用为主、够用为度,以职业技能训练为核心,针对不同素质的学生进行分层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参与作用。
1.学生分层
学生分层完全由学生自愿选择适合自己的层次,这样既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又调动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教学中,教师根据学生的数学基础、学习能力的差异,可将学生依下、中、上按3∶5∶2的比例分为A、B、C三个层次:A层是学习有困难的学生,B层是成绩中等的学生,C层是拔尖的优等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由学生提出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变化情况,做出必要的调整(一般是半个学期或一个学期一次),以达到A层逐步解体,B、C层不断壮大的目的,最终实现班级整体优化。
2.教学过程分层
(1)教学目标层次化。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学目标是不一样的:A组学生达到领会,B组学生达到简单应用,C组学生达到综合应用。例如,在教“任意角的三角函数”时,要求A组学生牢记定义,能直接运用公式解任意三角函数;B组学生还要理解公式的推导;C组学生除以上两项外,再加上讨论定义域。
(2)课堂教学层次化。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照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使学生都能学有所得。保证C层听课不等待,A层听得懂。例如,解方程(组)一课,学生复习完相应的旧知识后,整理如下问题:
①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元、次的含义是什么?为什么a≠0?
②一元二次方程求根公式。
③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
④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有几种。
⑤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
让A层学生回答①②题,B层学生回答③④题,C层学生回答⑤题。通过提问分析,调动各个层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全体学生基本上搞清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从而在“成功的体验”中突破难点。
对新知识的理解,又可设计如下一组问题:
①什么是二元二次方程?与一元二次方程有何异同?
②什么是二元二次方程组?
③怎么解二元二次方程组?
先让C层学生解决①题后,请B层学生解决②题,再由A层学生解决③题。启发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开展竞赛,整理学生提出的问题,帮助学生理清思路,引导学生讨论,从而使全体学生悟出道理、掌握规律、学会方法、提高信心。
(3)布置作业层次化。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能力,布置不同的课后作业。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作业题,这样可以减少抄袭作业的现象,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如在“解方程(组)”的教学中,布置如下三个层次的作业供各层次学生选择:
第一层,解方程:
x2-5x-6=0
第二层,解方程组:
x2-6x-2y 11=0
5x-6y 1=0
第三层,
若方程9x2 2mx 16=0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那么m=?
若方程8x2-(k-1)x k-7=0有一个根是0,那么k=?另一个根是什么?
3.评价分层
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个学生。评判学生的成绩,应采用多种评价方式。课堂回答、作业提交、单元练习组成平时成绩。平时成绩、期末考试成绩各占50%。每阶段只要有进步,就能够得到一个满意的评价,这样会促进中技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对学生也起到一定的激励作用。
在中技数学教学中教师正确地运用“分层次教学”,符合因材施教原则,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使不同层次学生的知识、技能、智力和能力都有所发展;优化了课堂教学结构,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使学生的数学成绩有一定的提高;可以使学生的学习目的更明确,自觉性更强,学习兴趣更浓厚,达到缩小两极分化、大面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目的。
(作者单位:山西省阳泉高级技工学校)
关键词:分层教学 因材施教 教学质量
数学课是技工学校一门重要的文化课,各专业都希望通过数学教育为学生的专业学习奠定数理基础,让学生了解数学思想方法、学会理性思维,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适应社会发展对技能人才的要求。
一、技工学校文化课教学现状
技工学校的生源对象一般都是中考落榜生,不少学生被动学习因素偏多,逐渐产生了厌学情绪,自暴自弃,有的自信不足,沉默寡言;有的烦躁冲动,沉迷电子游戏、逃课、作业不完成、迟到等现象时有发生。这给学校的教育管理和组织教学带来了很大困难。
笔者认为,教师须从学生实际出发,注重因材施教,激发他们的潜力;强化教学环节,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培养学生的思维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主动学习中体验快乐、收获成功。
二、数学课分层教学的教学方法
基于“因材施教”这一教学理念,坚持实用为主、够用为度,以职业技能训练为核心,针对不同素质的学生进行分层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参与作用。
1.学生分层
学生分层完全由学生自愿选择适合自己的层次,这样既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又调动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教学中,教师根据学生的数学基础、学习能力的差异,可将学生依下、中、上按3∶5∶2的比例分为A、B、C三个层次:A层是学习有困难的学生,B层是成绩中等的学生,C层是拔尖的优等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由学生提出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变化情况,做出必要的调整(一般是半个学期或一个学期一次),以达到A层逐步解体,B、C层不断壮大的目的,最终实现班级整体优化。
2.教学过程分层
(1)教学目标层次化。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学目标是不一样的:A组学生达到领会,B组学生达到简单应用,C组学生达到综合应用。例如,在教“任意角的三角函数”时,要求A组学生牢记定义,能直接运用公式解任意三角函数;B组学生还要理解公式的推导;C组学生除以上两项外,再加上讨论定义域。
(2)课堂教学层次化。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照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使学生都能学有所得。保证C层听课不等待,A层听得懂。例如,解方程(组)一课,学生复习完相应的旧知识后,整理如下问题:
①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元、次的含义是什么?为什么a≠0?
②一元二次方程求根公式。
③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
④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有几种。
⑤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
让A层学生回答①②题,B层学生回答③④题,C层学生回答⑤题。通过提问分析,调动各个层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全体学生基本上搞清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从而在“成功的体验”中突破难点。
对新知识的理解,又可设计如下一组问题:
①什么是二元二次方程?与一元二次方程有何异同?
②什么是二元二次方程组?
③怎么解二元二次方程组?
先让C层学生解决①题后,请B层学生解决②题,再由A层学生解决③题。启发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开展竞赛,整理学生提出的问题,帮助学生理清思路,引导学生讨论,从而使全体学生悟出道理、掌握规律、学会方法、提高信心。
(3)布置作业层次化。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能力,布置不同的课后作业。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作业题,这样可以减少抄袭作业的现象,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如在“解方程(组)”的教学中,布置如下三个层次的作业供各层次学生选择:
第一层,解方程:
x2-5x-6=0
第二层,解方程组:
x2-6x-2y 11=0
5x-6y 1=0
第三层,
若方程9x2 2mx 16=0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那么m=?
若方程8x2-(k-1)x k-7=0有一个根是0,那么k=?另一个根是什么?
3.评价分层
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个学生。评判学生的成绩,应采用多种评价方式。课堂回答、作业提交、单元练习组成平时成绩。平时成绩、期末考试成绩各占50%。每阶段只要有进步,就能够得到一个满意的评价,这样会促进中技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对学生也起到一定的激励作用。
在中技数学教学中教师正确地运用“分层次教学”,符合因材施教原则,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使不同层次学生的知识、技能、智力和能力都有所发展;优化了课堂教学结构,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使学生的数学成绩有一定的提高;可以使学生的学习目的更明确,自觉性更强,学习兴趣更浓厚,达到缩小两极分化、大面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目的。
(作者单位:山西省阳泉高级技工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