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苏丹清真寺
1928年重建的苏丹清真寺(Sultan Mosque)是新加坡最大的清真寺,可容纳多达5,000名穆斯林同时在教堂内集体祈祷。苏丹清真寺是为彰显苏丹国王的功绩,由史丹福·莱佛士爵士捐款、著名画家Denis Santry设计建造,并于1928年落成竣工。
每天从日出时分至日落,寺内共有5次祷告仪式,金色的顶部在阳光的映照下闪闪发光,整个建筑物金碧辉煌,使这座建筑显得更加庄严肃穆。教徒们都是在院子内进行全身沐浴后才进入礼拜堂的。进入室内时需脱鞋,并穿长衣长裤。男子在一层大厅,女子在二层大厅。一般游客可以脱鞋入内参观,但不能进入大厅。参观时,游客必须穿长裤,若衣着不合适教堂提供有蓝色长袍。
清真寺周边还有不少古老的民居,这里的建筑色彩鲜艳且协调,让人只想停留下来,细细品味。
圣安德烈教堂
一座洁白的歌特式教堂,高高的尖顶直插蓝天,像一位高大而圣洁的神的使者,他默默伫立在喧嚣的市中心,却让每一个见到他的人,心中都会不由自主地生起向往和敬畏。这就是新加坡著名的教堂之一——圣安德烈教堂(St Andrew’s Cathedral)。
洁白亮丽的外墙是圣安德烈教堂最傲人的特点之一。教堂的外壁,洁白亮丽、细致平滑,在强光照射下会隐隐闪着珍珠般的光泽。虽经历了一百多年的沧桑,却仍旧光彩照人。据说,这纯白色的外墙,当年由印度人将贝壳、石灰、糖以及蛋白混合,调成糊状,再加入水和浸泡柔软的椰子壳,做为石膏原料。将其涂在建筑的表面,不容易出现裂痕,而且洁白有光泽,又兼具坚固性,连钉子也钉不进去。这样圣洁的墙面,很难让人相信它已经经历了一百多年的沧桑。
白天的圣安德烈教堂在阳光和蓝天的存托下显得格外的圣洁,就像在童话世界里一样,很有贵族气质。现在,圣安德烈教堂已经成为新加坡最有宗教影响的教堂之一。
光明山普觉禅寺
建立于光明山上橡胶园中而得名的光明山普觉禅寺(Kong Meng San Phor Kark See Monastery),是新加坡第一所中国传统丛林寺院,也是新加坡面积最大的佛教寺院。光明山最初只是一座小山坡,1920年转道法师来此,得郑雨生居士献地及胡文虎善士资助,开创光明山普觉禅寺。1945年宏船法师出任主持,此时寺院占地约12公顷,香火日盛,规模逐渐扩大,已据新加坡佛教寺院之首。
该寺院总体布局比较自由,不恪守严格的中轴对称和朝向,也没有山门,殿堂随山势自由布建,交通四通八达,僧众自由进出,打破了传统寺院的神秘感。
普觉禅寺在当地佛教徒的心目中扮演着独特的角色。多年以来,它一直积极地推广佛教教育,并把佛法与公众的距离拉近。寺庙在不同节日还会举办不同的节目,如端午节的素粽,新年的法会,卫塞节的传灯及三步一拜。巨大的放生龟池、宁静的花园和此起彼伏的诵经声,更增添了光明山普觉寺安静祥和的气氛。
马里安曼兴都庙
马里安曼兴都庙(Sri Mariamman Temple)坐落在桥南路上,是新加坡一座历史悠久的印度教庙宇,供奉马里安曼女神,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827年。寺庙香火鼎盛,一年祭祀不断。
寺庙大门雕刻着色彩艳丽的印度教诸神、动物、人物等,门内的高塔上,有各种神灵和圣兽栩栩如生的雕像,连内堂天花板上都画满了各种“人像”、“人面鱼尾”、“象面人身”等等。这些画像的颜色都很艳丽,具有浓郁的印度风情。
在进入寺庙之前,信徒们都会在门口先摇响铃铛以祈求神灵允许他们进入,然后洗净手脚并在头上洒水,以使自己更加纯洁,礼毕之后,才会进庙参拜。
在这里,游客还能看到信徒们在门口附近的铝圈中敲开椰子,这象征着敲开信徒们的灵魂,而乳白色的椰心则显示了虔诚信徒们纯洁善良的内心。
1928年重建的苏丹清真寺(Sultan Mosque)是新加坡最大的清真寺,可容纳多达5,000名穆斯林同时在教堂内集体祈祷。苏丹清真寺是为彰显苏丹国王的功绩,由史丹福·莱佛士爵士捐款、著名画家Denis Santry设计建造,并于1928年落成竣工。
每天从日出时分至日落,寺内共有5次祷告仪式,金色的顶部在阳光的映照下闪闪发光,整个建筑物金碧辉煌,使这座建筑显得更加庄严肃穆。教徒们都是在院子内进行全身沐浴后才进入礼拜堂的。进入室内时需脱鞋,并穿长衣长裤。男子在一层大厅,女子在二层大厅。一般游客可以脱鞋入内参观,但不能进入大厅。参观时,游客必须穿长裤,若衣着不合适教堂提供有蓝色长袍。
清真寺周边还有不少古老的民居,这里的建筑色彩鲜艳且协调,让人只想停留下来,细细品味。
圣安德烈教堂
一座洁白的歌特式教堂,高高的尖顶直插蓝天,像一位高大而圣洁的神的使者,他默默伫立在喧嚣的市中心,却让每一个见到他的人,心中都会不由自主地生起向往和敬畏。这就是新加坡著名的教堂之一——圣安德烈教堂(St Andrew’s Cathedral)。
洁白亮丽的外墙是圣安德烈教堂最傲人的特点之一。教堂的外壁,洁白亮丽、细致平滑,在强光照射下会隐隐闪着珍珠般的光泽。虽经历了一百多年的沧桑,却仍旧光彩照人。据说,这纯白色的外墙,当年由印度人将贝壳、石灰、糖以及蛋白混合,调成糊状,再加入水和浸泡柔软的椰子壳,做为石膏原料。将其涂在建筑的表面,不容易出现裂痕,而且洁白有光泽,又兼具坚固性,连钉子也钉不进去。这样圣洁的墙面,很难让人相信它已经经历了一百多年的沧桑。
白天的圣安德烈教堂在阳光和蓝天的存托下显得格外的圣洁,就像在童话世界里一样,很有贵族气质。现在,圣安德烈教堂已经成为新加坡最有宗教影响的教堂之一。
光明山普觉禅寺
建立于光明山上橡胶园中而得名的光明山普觉禅寺(Kong Meng San Phor Kark See Monastery),是新加坡第一所中国传统丛林寺院,也是新加坡面积最大的佛教寺院。光明山最初只是一座小山坡,1920年转道法师来此,得郑雨生居士献地及胡文虎善士资助,开创光明山普觉禅寺。1945年宏船法师出任主持,此时寺院占地约12公顷,香火日盛,规模逐渐扩大,已据新加坡佛教寺院之首。
该寺院总体布局比较自由,不恪守严格的中轴对称和朝向,也没有山门,殿堂随山势自由布建,交通四通八达,僧众自由进出,打破了传统寺院的神秘感。
普觉禅寺在当地佛教徒的心目中扮演着独特的角色。多年以来,它一直积极地推广佛教教育,并把佛法与公众的距离拉近。寺庙在不同节日还会举办不同的节目,如端午节的素粽,新年的法会,卫塞节的传灯及三步一拜。巨大的放生龟池、宁静的花园和此起彼伏的诵经声,更增添了光明山普觉寺安静祥和的气氛。
马里安曼兴都庙
马里安曼兴都庙(Sri Mariamman Temple)坐落在桥南路上,是新加坡一座历史悠久的印度教庙宇,供奉马里安曼女神,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827年。寺庙香火鼎盛,一年祭祀不断。
寺庙大门雕刻着色彩艳丽的印度教诸神、动物、人物等,门内的高塔上,有各种神灵和圣兽栩栩如生的雕像,连内堂天花板上都画满了各种“人像”、“人面鱼尾”、“象面人身”等等。这些画像的颜色都很艳丽,具有浓郁的印度风情。
在进入寺庙之前,信徒们都会在门口先摇响铃铛以祈求神灵允许他们进入,然后洗净手脚并在头上洒水,以使自己更加纯洁,礼毕之后,才会进庙参拜。
在这里,游客还能看到信徒们在门口附近的铝圈中敲开椰子,这象征着敲开信徒们的灵魂,而乳白色的椰心则显示了虔诚信徒们纯洁善良的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