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作为高层建筑结构体系中相当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一直以来都是整个工程施工过程中最为重要的关键环节。因此,为了确保高层建筑大体积混凝土工作的施工质量,有必要针对高层建筑中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技术进行研究。鉴于此,本文介绍了高层建筑中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特点和要求,并重点探讨了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技术等相关内容。
【关键词】高层建筑;大体积混凝土;特点;施工技术
1.高层建筑结构中大体积混凝土的特点分析
较普通体积混凝土结构而言,大体积混凝土具有如下方面的特点:一是体积相对较大,且块体相对较厚(大体积混凝土指断面最小尺寸大于1m以上的,表面系数不大于5m-1的施工中必须采用相应技术措施,妥善处理温度差值,合理解决温度应力并控制裂缝开展的混凝土结构)。二是混凝土结构所需连续浇筑量相对较大,且其结构对于整体性方面的要求也相对较高,较普通混凝土来说,大体积混凝土水化热会导致混凝土的内部温度更高。三是若混凝土的厚度大于1.5m,则必须对水平分层施工的设置进行考虑,以更好地降低水化热对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所带来的不良影响。四是对于高层建筑结构而言,其大体积混凝土结构通常埋于地下,主要用于基础结构中,因而其所受外界环境温度改变的影响相对较小,但是,对于抗渗方面的性能要求相对较高,因此,进行高层建筑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过程中,必须重点考虑进行水化热的影响以及混凝土结构自防水等相关问题的分析。
2.高层建筑结构中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要求分析
对于高层建筑而言,其基础形式通常都离不开大体积混凝土底板或承台,因而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对于高层建筑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进行高层建筑的实际施工过程中,由于进行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处理过程中所采取的处理方法不尽相同,因而通常需要充分考虑各种可能出现的情况和问题。对于大体积混凝土而言,各国的规定也各不相同,我国就高层建筑混凝土而言,在相关行业标准中规定“大体积混凝土其内部与表面之间的温度差,以及外表面同环境之间的温度差都不可以超过25℃”。
高层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技术分析:
2.1材料的控制技术
对于高层建筑中大体积混凝土的材料控制技术而言,其主要应注意如下方面的问题:一是确保材料的质量,二是注意对混凝土温度进行控制。对于大体积混凝土的材料质量而言,进行施工前必须先要对混凝土进行有效的搅拌,以确保不同强度的建筑均可满足其要求。对于柱子混凝土来说应尽可能减少水泥、水灰的用量,同时加大石子的用量,对粉煤灰及外加剂的配合比进行调整,以更好地控制混凝土的强度。对于混凝土温度的控制而言,则应注意进行碎石的浇水过程中药确保温度的适宜,同时确保通风良好,这样方可实现混凝土裂缝情况的有效避免。
2.2浇筑技术
混凝土的浇筑技术一直以来都是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关键环节之一,对于混凝土的浇筑技术而言,其需要注意浇注的种类及其浇筑质量等问题。大体积混凝土的整体性要求高,一般都应连续浇筑,做到分层分段浇筑、分层分段振捣,且必须保证上下层混凝土在初凝前结合好。特殊啊情况下,征得设计部门同意可以留有后浇带。后浇带的间距、位置、宽度除符合设计要求。设计无要求的应在60天以后浇筑。在浇筑后浇带之前应降低地下水位,认真排除积水,并处理钢筋表面水泥浆和混凝土表面。应按实验提供的微膨胀混凝土进行配料,混凝土的搅拌应均匀一致。浇筑时,混凝土自由下落高度超过2m时,应采用串筒,溜槽或振动管下落工艺,以保证混凝土拌合物不发生离析。分层浇筑混凝土时振捣上一层混凝土振动器应插入下层混凝土中50mm~100mm,以消除两层之间的接缝。浇筑上层混凝土,应在下层混凝土的初凝之前完成。分段分层浇筑时,在下层混凝土初凝前,必须将上层混凝土浇筑并振捣完毕。混凝土的摊铺厚度应根据所用振动器的作用深度及混凝土的和易性确定。当采用泵送混凝土时,混凝土的摊捕厚度宜不大于600mm;当采用非泵送混凝土时,混凝土的摊铺厚度宜不大于400mm。分层连续浇筑或推移式连续浇筑,其层间的间隔时间应尽量缩短,层间最长的时间间隔应不大于混凝土的初凝时间。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应通过试验确定。当层间间隔时间超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时,层面应按施工缝处理。大体积混凝土施工采取分层浇筑混凝土时,水平施工縫的处理应清除浇筑表面的浮浆,软弱混凝土层及松动的石子,并均匀的露出粗骨料。在上层混凝土浇筑前,应用压力水冲洗混凝土表面的污物,充分湿润,但不得有积水。对非泵送及低流动底混凝土,在浇筑上层混凝土时,应采取接浆措施。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及时清除有面的泌水,并在初凝时、终凝前将混凝土表面压实处理。
2.3温测技术
混凝土的温测技术是确保大体积混凝土质量的重要技术之一,对混凝土的温度进行控制可以有效防止底板产生裂缝。混凝土温测过程中必须对其各土层的温度都进行测量,并就其温度特性分别进行分析。对于温度传输器而言,通常采用的是电阻型温度计,进行温度的测量时应注意测温点以及测温线的分步进行,先进行位置的选定,并进行记号的编订和定位,然后再进行温度的测量。此外,应确保测温线同钢筋之间的合理接触,以确保测量过程的精确性,防止混凝土内部温度应力的出现。
2.4养护技术
待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结束后,还应对其进行养护。混凝土养护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实现对混凝土温度的有效控制,以降低其内外温差,并满足混凝土抗力方面的相关要求。混凝土浇筑完毕,应及时按温控技术促使的要求进行保温养护,保温养护措施,应使混凝土浇筑块体的内外温差及降温速度应满足温控指标的要求,保温养护的时间,应根据计算的温度加以控制。保温覆盖层的拆除应分层逐步进行。保温过程中,应保持混凝土表面的湿润养护,养护时间不得少于14天。采用塑料薄膜。草袋作为保温材料时,草袋覆盖层的层数应通过计算确定,在寒冷季节可搭设挡风保温棚,覆盖层的厚度根据温控指标的要求计算确定。大体积混凝土养护过程中,不得采用强制不均匀的降温措施。
3.结语
对于高层建筑中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而言,必须首先对原材料的质量进行控制,还应通过科学的施工技术来对混凝土的浇筑温度进行有效的控制,除此之外,还应注意进一步加强大体积混凝土的养护工作,这样方可确保高层建筑中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质量,确保高层建筑的整体施工质量和效益。
【参考文献】
[1]田金红.高层建筑厚板转换层混凝土施工技术研究[J].中国房地产业,2011,(03).
[2]李福民.关于高层建筑施工质量控制问题探讨[J].China‘s.Foreign Trade,2010,(24).
[3]周建亮,刘志国.超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例析——以青岛市开发区国际贸易中心为例[J].青岛理工大学学报,2010,(01).
【关键词】高层建筑;大体积混凝土;特点;施工技术
1.高层建筑结构中大体积混凝土的特点分析
较普通体积混凝土结构而言,大体积混凝土具有如下方面的特点:一是体积相对较大,且块体相对较厚(大体积混凝土指断面最小尺寸大于1m以上的,表面系数不大于5m-1的施工中必须采用相应技术措施,妥善处理温度差值,合理解决温度应力并控制裂缝开展的混凝土结构)。二是混凝土结构所需连续浇筑量相对较大,且其结构对于整体性方面的要求也相对较高,较普通混凝土来说,大体积混凝土水化热会导致混凝土的内部温度更高。三是若混凝土的厚度大于1.5m,则必须对水平分层施工的设置进行考虑,以更好地降低水化热对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所带来的不良影响。四是对于高层建筑结构而言,其大体积混凝土结构通常埋于地下,主要用于基础结构中,因而其所受外界环境温度改变的影响相对较小,但是,对于抗渗方面的性能要求相对较高,因此,进行高层建筑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过程中,必须重点考虑进行水化热的影响以及混凝土结构自防水等相关问题的分析。
2.高层建筑结构中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要求分析
对于高层建筑而言,其基础形式通常都离不开大体积混凝土底板或承台,因而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对于高层建筑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进行高层建筑的实际施工过程中,由于进行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处理过程中所采取的处理方法不尽相同,因而通常需要充分考虑各种可能出现的情况和问题。对于大体积混凝土而言,各国的规定也各不相同,我国就高层建筑混凝土而言,在相关行业标准中规定“大体积混凝土其内部与表面之间的温度差,以及外表面同环境之间的温度差都不可以超过25℃”。
高层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技术分析:
2.1材料的控制技术
对于高层建筑中大体积混凝土的材料控制技术而言,其主要应注意如下方面的问题:一是确保材料的质量,二是注意对混凝土温度进行控制。对于大体积混凝土的材料质量而言,进行施工前必须先要对混凝土进行有效的搅拌,以确保不同强度的建筑均可满足其要求。对于柱子混凝土来说应尽可能减少水泥、水灰的用量,同时加大石子的用量,对粉煤灰及外加剂的配合比进行调整,以更好地控制混凝土的强度。对于混凝土温度的控制而言,则应注意进行碎石的浇水过程中药确保温度的适宜,同时确保通风良好,这样方可实现混凝土裂缝情况的有效避免。
2.2浇筑技术
混凝土的浇筑技术一直以来都是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关键环节之一,对于混凝土的浇筑技术而言,其需要注意浇注的种类及其浇筑质量等问题。大体积混凝土的整体性要求高,一般都应连续浇筑,做到分层分段浇筑、分层分段振捣,且必须保证上下层混凝土在初凝前结合好。特殊啊情况下,征得设计部门同意可以留有后浇带。后浇带的间距、位置、宽度除符合设计要求。设计无要求的应在60天以后浇筑。在浇筑后浇带之前应降低地下水位,认真排除积水,并处理钢筋表面水泥浆和混凝土表面。应按实验提供的微膨胀混凝土进行配料,混凝土的搅拌应均匀一致。浇筑时,混凝土自由下落高度超过2m时,应采用串筒,溜槽或振动管下落工艺,以保证混凝土拌合物不发生离析。分层浇筑混凝土时振捣上一层混凝土振动器应插入下层混凝土中50mm~100mm,以消除两层之间的接缝。浇筑上层混凝土,应在下层混凝土的初凝之前完成。分段分层浇筑时,在下层混凝土初凝前,必须将上层混凝土浇筑并振捣完毕。混凝土的摊铺厚度应根据所用振动器的作用深度及混凝土的和易性确定。当采用泵送混凝土时,混凝土的摊捕厚度宜不大于600mm;当采用非泵送混凝土时,混凝土的摊铺厚度宜不大于400mm。分层连续浇筑或推移式连续浇筑,其层间的间隔时间应尽量缩短,层间最长的时间间隔应不大于混凝土的初凝时间。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应通过试验确定。当层间间隔时间超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时,层面应按施工缝处理。大体积混凝土施工采取分层浇筑混凝土时,水平施工縫的处理应清除浇筑表面的浮浆,软弱混凝土层及松动的石子,并均匀的露出粗骨料。在上层混凝土浇筑前,应用压力水冲洗混凝土表面的污物,充分湿润,但不得有积水。对非泵送及低流动底混凝土,在浇筑上层混凝土时,应采取接浆措施。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及时清除有面的泌水,并在初凝时、终凝前将混凝土表面压实处理。
2.3温测技术
混凝土的温测技术是确保大体积混凝土质量的重要技术之一,对混凝土的温度进行控制可以有效防止底板产生裂缝。混凝土温测过程中必须对其各土层的温度都进行测量,并就其温度特性分别进行分析。对于温度传输器而言,通常采用的是电阻型温度计,进行温度的测量时应注意测温点以及测温线的分步进行,先进行位置的选定,并进行记号的编订和定位,然后再进行温度的测量。此外,应确保测温线同钢筋之间的合理接触,以确保测量过程的精确性,防止混凝土内部温度应力的出现。
2.4养护技术
待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结束后,还应对其进行养护。混凝土养护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实现对混凝土温度的有效控制,以降低其内外温差,并满足混凝土抗力方面的相关要求。混凝土浇筑完毕,应及时按温控技术促使的要求进行保温养护,保温养护措施,应使混凝土浇筑块体的内外温差及降温速度应满足温控指标的要求,保温养护的时间,应根据计算的温度加以控制。保温覆盖层的拆除应分层逐步进行。保温过程中,应保持混凝土表面的湿润养护,养护时间不得少于14天。采用塑料薄膜。草袋作为保温材料时,草袋覆盖层的层数应通过计算确定,在寒冷季节可搭设挡风保温棚,覆盖层的厚度根据温控指标的要求计算确定。大体积混凝土养护过程中,不得采用强制不均匀的降温措施。
3.结语
对于高层建筑中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而言,必须首先对原材料的质量进行控制,还应通过科学的施工技术来对混凝土的浇筑温度进行有效的控制,除此之外,还应注意进一步加强大体积混凝土的养护工作,这样方可确保高层建筑中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质量,确保高层建筑的整体施工质量和效益。
【参考文献】
[1]田金红.高层建筑厚板转换层混凝土施工技术研究[J].中国房地产业,2011,(03).
[2]李福民.关于高层建筑施工质量控制问题探讨[J].China‘s.Foreign Trade,2010,(24).
[3]周建亮,刘志国.超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例析——以青岛市开发区国际贸易中心为例[J].青岛理工大学学报,20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