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论述“互联网+”背景下高职院校课程线上资源的构建,认为高职院校课程线上资源存在功能性欠缺、理论性强实践性不足、交互性差、资源的更新不够及时等问题,针对此,从资源建设、平台架构、管理架构、功能架构等方面提出高职院校线上课程资源的构建策略。
【关键词】互联网+ 线上 构建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8)12C-0064-02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特别是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越来越多的人日常的工作、学习和生活都要借助移动互联网,因为移动互联网的便利和人性化的设计,可以极大地提高我们的工作和学习的效率。传统的教学对于课程资源的调配显得局促,以高職院校普遍开设的计算机基础课程为例,课程资源配置和调用时大多具有如图1所示的不足:
高职院校更加注重人才培养的职业性,突出实践能力,所以在开设专业课程时应该重点考虑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而职业核心能力课程通过线上资源的建设,借助互联网的新技术,实现课程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管理,这在高职院校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作用明显。
一、“互联网+”概述
2015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引导互联网企业拓展国际市场。”2015年7月,国务院印发《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这是推动互联网由消费领域向生产领域拓展,加速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增强各行业创新能力,构筑经济社会发展新优势和新动能的重要举措。可见,“互联网+”是互联网技术和其他传统行业领域的结合产物,本文着眼于“互联网+”与高职课程教学资源结合,构建一个资源开放、共享及交互性好的教育资源体系。
二、高职院校线上课程资源的现状分析
(一)功能欠缺。目前课程教学资源的功能不强,早期建设的资源在后续的建设中没有及时更新和补充,内容陈旧,功能单一,不能与新技术特别是移动互联网技术进行功能上的对接,资源的利用率低,精品课程网站访问量低,资源的功能性大打折扣。
(二)理论性强,实践性不足。没有能够实现内容和课程改革体系有效衔接,进一步导致理论教学资源占比大,实践环节的线上仿真资源占比小,理论和实践线上课程资源没有很好地结合,理论和实践脱节,实践性不足。
(三)交互性差。传统的线上课程资源在访问和使用的时候受限较多,资源的访问不够人性化,学习的交互性不够,不能够将有价值的信息资源及时反馈到资源系统中,从而优化资源缺少有效的依据。
(四)资源的更新不够及时。对国家级精品网站的检索和访问发现,超过三成的网站资源近期没有更新,有一定比例的资源还停留在申报时的状态,资源的维护不及时,资源的有效性大打折扣。
三、基于“互联网+”的线上课程资源构建
为了使得职业能力核心课程在职业技能实践的时候能够达到理想的教学目标和课程设置初衷,我们应该借助“互联网+”的技术体系开发课程的线上资源。
(一)资源建设。重新梳理现有的线上课程资源,以高职院校精品课程建设为例,经过网络检索,某高校目前建设的开放精品课程资源有10余例,根据专业的特点,以专业核心能力为引导的课程是重点建设的对象,课程主要涉及三大块:会计类、管理类、应用类课程,线上资源的维护实时性欠缺,资源的访问量呈水平态势发展,如图2所示。
基于“互联网+”的线上课程资源构建能够借助互联网的交互性,结合移动终端设备的便捷操作性,实现课程资源的实时访问、维护和交互式操作。资源建设主要从以下方面开展:
1.职业核心能力课程的确定。职业核心能力是从职业活动中抽象出来的一种最基本的能力,从职业能力的技术层面来分析,每一个职业在工作现场直接表现出来的是特定能力,因而它是显性的。在技术和专业上支持这个特定能力的是通用能力,在职业活动中我们一般看不到它的表现。而核心能力则是上述能力形成和应用的条件,所以,核心能力应当处在最底层,相比而言它是隐性的。
因此,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如何界定职业核心能力课程是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因为此项工作决定了整个课程体系的结构是否是合理、科学、可持续发展的。只有经过充分的企业调研,才能够确定每个专业、学科的职业核心能力点,进一步确定职业核心能力课程。
2.课程资源的系统化开发。职业核心能力课程界定好后,下一步要进行课程线上资源的开发,线上资源开发之前要考虑资源使用者、资源操作者、资源职业能力培养的效果等因素,选取合适的建设工具,比如使用RAICLASSROOM、FLASH等工具。
(二)平台架构。线上课程资源的架构采用浏览器/服务器模式(即B/S模式,B:Browser,S:Server),前期建设好的职业核心能力课程线上资源置于S端,S端根据来自访问终端的访问请求,与WEB数据库端创建链接,响应访问终端的请求。
请求端与资源服务端之间的构建关系如图3所示:
(三)管理架构。线上教学资源的管理主要采用动态的交互式管理方式进行,借助ASP,通过DBA实现对资源的系统化管理。管理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针对管理员级别的用户,二是针对普通用户的管理。普通用户又可以分学生和教师两个平行级,他们的权限有侧重。资源和权限的管理架构如图4所示。
(四)功能架构。线上教学资源的功能模块分两个:角色管理模块和课程资源管理模块,角色管理功能模块主要完成资源交互操作使用者的角色定位和权限分配功能,课程资源管理模块主要完成资源的动态调配、更新,同时根据角色在交互过程中的反馈意见和建议,实时跟踪资源的调整。资源和权限的功能架构如图5所示。
目前,高职院校的线上课程建设是十分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借助计算机技术,实现交互式课程资源的线上开发具有很好的前景和作用,应该借助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分模块设计好课程资源,建设可以交互式应用的开放型教学资源。
【参考文献】
[1]蒋新革.网络课程教育资源的建设[J].伊梨师范学院学报,2017(1)
[2]柯秀文.高职院校线上培训课程建设研究[J].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23)
[3]徐苏燕.互联网+背景下职前教育教学实践课程创新探索[J].高教探索,2017(8)
【关键词】互联网+ 线上 构建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8)12C-0064-02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特别是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越来越多的人日常的工作、学习和生活都要借助移动互联网,因为移动互联网的便利和人性化的设计,可以极大地提高我们的工作和学习的效率。传统的教学对于课程资源的调配显得局促,以高職院校普遍开设的计算机基础课程为例,课程资源配置和调用时大多具有如图1所示的不足:
高职院校更加注重人才培养的职业性,突出实践能力,所以在开设专业课程时应该重点考虑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而职业核心能力课程通过线上资源的建设,借助互联网的新技术,实现课程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管理,这在高职院校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作用明显。
一、“互联网+”概述
2015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引导互联网企业拓展国际市场。”2015年7月,国务院印发《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这是推动互联网由消费领域向生产领域拓展,加速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增强各行业创新能力,构筑经济社会发展新优势和新动能的重要举措。可见,“互联网+”是互联网技术和其他传统行业领域的结合产物,本文着眼于“互联网+”与高职课程教学资源结合,构建一个资源开放、共享及交互性好的教育资源体系。
二、高职院校线上课程资源的现状分析
(一)功能欠缺。目前课程教学资源的功能不强,早期建设的资源在后续的建设中没有及时更新和补充,内容陈旧,功能单一,不能与新技术特别是移动互联网技术进行功能上的对接,资源的利用率低,精品课程网站访问量低,资源的功能性大打折扣。
(二)理论性强,实践性不足。没有能够实现内容和课程改革体系有效衔接,进一步导致理论教学资源占比大,实践环节的线上仿真资源占比小,理论和实践线上课程资源没有很好地结合,理论和实践脱节,实践性不足。
(三)交互性差。传统的线上课程资源在访问和使用的时候受限较多,资源的访问不够人性化,学习的交互性不够,不能够将有价值的信息资源及时反馈到资源系统中,从而优化资源缺少有效的依据。
(四)资源的更新不够及时。对国家级精品网站的检索和访问发现,超过三成的网站资源近期没有更新,有一定比例的资源还停留在申报时的状态,资源的维护不及时,资源的有效性大打折扣。
三、基于“互联网+”的线上课程资源构建
为了使得职业能力核心课程在职业技能实践的时候能够达到理想的教学目标和课程设置初衷,我们应该借助“互联网+”的技术体系开发课程的线上资源。
(一)资源建设。重新梳理现有的线上课程资源,以高职院校精品课程建设为例,经过网络检索,某高校目前建设的开放精品课程资源有10余例,根据专业的特点,以专业核心能力为引导的课程是重点建设的对象,课程主要涉及三大块:会计类、管理类、应用类课程,线上资源的维护实时性欠缺,资源的访问量呈水平态势发展,如图2所示。
基于“互联网+”的线上课程资源构建能够借助互联网的交互性,结合移动终端设备的便捷操作性,实现课程资源的实时访问、维护和交互式操作。资源建设主要从以下方面开展:
1.职业核心能力课程的确定。职业核心能力是从职业活动中抽象出来的一种最基本的能力,从职业能力的技术层面来分析,每一个职业在工作现场直接表现出来的是特定能力,因而它是显性的。在技术和专业上支持这个特定能力的是通用能力,在职业活动中我们一般看不到它的表现。而核心能力则是上述能力形成和应用的条件,所以,核心能力应当处在最底层,相比而言它是隐性的。
因此,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如何界定职业核心能力课程是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因为此项工作决定了整个课程体系的结构是否是合理、科学、可持续发展的。只有经过充分的企业调研,才能够确定每个专业、学科的职业核心能力点,进一步确定职业核心能力课程。
2.课程资源的系统化开发。职业核心能力课程界定好后,下一步要进行课程线上资源的开发,线上资源开发之前要考虑资源使用者、资源操作者、资源职业能力培养的效果等因素,选取合适的建设工具,比如使用RAICLASSROOM、FLASH等工具。
(二)平台架构。线上课程资源的架构采用浏览器/服务器模式(即B/S模式,B:Browser,S:Server),前期建设好的职业核心能力课程线上资源置于S端,S端根据来自访问终端的访问请求,与WEB数据库端创建链接,响应访问终端的请求。
请求端与资源服务端之间的构建关系如图3所示:
(三)管理架构。线上教学资源的管理主要采用动态的交互式管理方式进行,借助ASP,通过DBA实现对资源的系统化管理。管理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针对管理员级别的用户,二是针对普通用户的管理。普通用户又可以分学生和教师两个平行级,他们的权限有侧重。资源和权限的管理架构如图4所示。
(四)功能架构。线上教学资源的功能模块分两个:角色管理模块和课程资源管理模块,角色管理功能模块主要完成资源交互操作使用者的角色定位和权限分配功能,课程资源管理模块主要完成资源的动态调配、更新,同时根据角色在交互过程中的反馈意见和建议,实时跟踪资源的调整。资源和权限的功能架构如图5所示。
目前,高职院校的线上课程建设是十分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借助计算机技术,实现交互式课程资源的线上开发具有很好的前景和作用,应该借助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分模块设计好课程资源,建设可以交互式应用的开放型教学资源。
【参考文献】
[1]蒋新革.网络课程教育资源的建设[J].伊梨师范学院学报,2017(1)
[2]柯秀文.高职院校线上培训课程建设研究[J].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23)
[3]徐苏燕.互联网+背景下职前教育教学实践课程创新探索[J].高教探索,20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