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小学信息技术学科以提升学生信息素养为主要课程目标,如何将这一新课标理念融入到现实的课堂教学实践中’并通过恰当的教学评价手段真正达成教学三维目标,切实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是中小学一线教师一直苦苦探索的瓶颈问题,而巧用评价量规无疑是突破这一难题的可行办法。
量规是一个真实性评价工具,它是对学生的作品、成果、成长记录袋或者表现进行评价或者等级评定的一套标准。祝智庭教授在《现代教育技术——走进信息化教育》一书中提出,设计评价量规时应注意把握好四条原则:一是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水平来设计结构分量;二是根据教学目标的侧重点确定各结构分量的权重;三是用具体的、可操作性的描述语言清楚地说明量规中的每一部分;四是评价量规的指标要全面、精练、可行。笔者以多年教学实践为基础,结合国家新的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课程目标作为评价量规的三个重要维度,通过确定量化评价的指标,并为不同的指标制定不同的权重,构建一套常用的针对中小学生信息素养三维目标培养的评价量规。
巧用作品量规,促使学生明确学习的任务要求
目前,基于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已经得到普遍应用设计课堂任务、评价课堂任务完成情况十分常见。因而,设计一份恰当的任务评价量规十分重要,它可以使学生一步步按教师的引导掌握相关的知识要点。具体分项设计标准参见表1。
巧用过程量规,追踪管理学生的学习过程
实施过程评价量规,是追踪和记录学生学习过程的一些重要信息和资料,并及时进行评价,可以促使学生形成新的学习方式,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过程与方法目标。过程评价量规可以帮助学生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同时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提供改进依据,明确改进方向。我们常用的基于任务驱动的协作学习模式的学习过程评价量规见下页表3。
巧用行为量规,引导学生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养成
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难以进行简单量化或脱离实际单纯评分,但学生对待信息技术的态度、信息技术的使用习惯以及在信息活动中表现出的社会责任感和价值观,却是在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的活动中逐渐养成的。教师应结合具体的教学过程,通过制作恰当的课堂行为评价量规,动态把握、及时引导;同时注意观察学生在教学过程和各种信息活动中的实际行为表现,考查学生是否真正将有关的法律、法规、道德规范等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准则。笔者设计的一份机房课堂行为评价量规在一线课堂中进行实践,收到了良好效果。其具体分项设计标准参见表4。
总之,在传统教学中,评价往往是在教学之后进行的一种孤立的、终结性的活动,目的在于对学习结果进行判断。而在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教学中,评价具有指导学习方向、在教学过程中激励学生的作用。与传统的评价表相比,评价量规具有三个明显特点:分级呈现评价指标项的内容;以关键词为各评价等级的标识,使评价更客观、方便;提供明确的学习导向,让学生清楚“我还要做什么”及“如何做”。正是有了评价量规的参与、引导,学生才能更好地达到预期的学习目标。因此,我们在每次评价前甚至在布置阶段性任务前,都要及时向学生说明量规和评价标准,以更好地引导和激励学生的学习。可以说,评价量规是镶嵌在真实任务之中的,它的出现是自然而然的,是一个进行之中的、嵌入的过程,是整个学习的不可分的一部分。
量规是一个真实性评价工具,它是对学生的作品、成果、成长记录袋或者表现进行评价或者等级评定的一套标准。祝智庭教授在《现代教育技术——走进信息化教育》一书中提出,设计评价量规时应注意把握好四条原则:一是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水平来设计结构分量;二是根据教学目标的侧重点确定各结构分量的权重;三是用具体的、可操作性的描述语言清楚地说明量规中的每一部分;四是评价量规的指标要全面、精练、可行。笔者以多年教学实践为基础,结合国家新的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课程目标作为评价量规的三个重要维度,通过确定量化评价的指标,并为不同的指标制定不同的权重,构建一套常用的针对中小学生信息素养三维目标培养的评价量规。
巧用作品量规,促使学生明确学习的任务要求
目前,基于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已经得到普遍应用设计课堂任务、评价课堂任务完成情况十分常见。因而,设计一份恰当的任务评价量规十分重要,它可以使学生一步步按教师的引导掌握相关的知识要点。具体分项设计标准参见表1。
巧用过程量规,追踪管理学生的学习过程
实施过程评价量规,是追踪和记录学生学习过程的一些重要信息和资料,并及时进行评价,可以促使学生形成新的学习方式,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过程与方法目标。过程评价量规可以帮助学生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同时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提供改进依据,明确改进方向。我们常用的基于任务驱动的协作学习模式的学习过程评价量规见下页表3。
巧用行为量规,引导学生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养成
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难以进行简单量化或脱离实际单纯评分,但学生对待信息技术的态度、信息技术的使用习惯以及在信息活动中表现出的社会责任感和价值观,却是在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的活动中逐渐养成的。教师应结合具体的教学过程,通过制作恰当的课堂行为评价量规,动态把握、及时引导;同时注意观察学生在教学过程和各种信息活动中的实际行为表现,考查学生是否真正将有关的法律、法规、道德规范等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准则。笔者设计的一份机房课堂行为评价量规在一线课堂中进行实践,收到了良好效果。其具体分项设计标准参见表4。
总之,在传统教学中,评价往往是在教学之后进行的一种孤立的、终结性的活动,目的在于对学习结果进行判断。而在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教学中,评价具有指导学习方向、在教学过程中激励学生的作用。与传统的评价表相比,评价量规具有三个明显特点:分级呈现评价指标项的内容;以关键词为各评价等级的标识,使评价更客观、方便;提供明确的学习导向,让学生清楚“我还要做什么”及“如何做”。正是有了评价量规的参与、引导,学生才能更好地达到预期的学习目标。因此,我们在每次评价前甚至在布置阶段性任务前,都要及时向学生说明量规和评价标准,以更好地引导和激励学生的学习。可以说,评价量规是镶嵌在真实任务之中的,它的出现是自然而然的,是一个进行之中的、嵌入的过程,是整个学习的不可分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