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现阶段,我国大学生就业形势尤为严峻,为确保大学生能在激烈的就业环境中脱颖而出,实现自身职业目标,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尤为必要。本文即围绕新形势下中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展开分析,首先对职业生涯规划含义予以阐述,其次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予以分析,最后针对新形势下大学生如何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提出几点建议,如遵循职业目标选择行业、遵循发展阶段选择企业、遵循自身兴趣选择职业等,望借此能为推动大学生实现自身职业目标提供参考。
[关键词] 就业形势;中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高等院校招生规模日益扩大,这就使得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上升,毕业生就业问题日益突显。部分学生迫于就业压力,求职时并未对自身情况形成全面认知,便盲目入职,除导致自身优势难以充分发挥外,也会对自身职业生涯发展造成影响,进而影响学生个人整体发展,由此可见,新形势下,引导大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具备重要意义。
职业生涯规划(Career Planning)是上世纪60年代由西方国家所提出来的,是西方国家人力资源管理主要构成部分,职业生涯规划经过数年发展,自身方法、理论均得以丰富。不同研究者针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尚未形成统一定论,大部分学者将职业生涯规划视作大学生的自我解析,以环境因素、客观因素、主观因素的全面客观认知为基础,展开自我定位,结合自身职业生涯发展目标选取相应职业,以此为依据制定相应的工作、培训及教育等计划,遵循一定时间安排,主动积极展开活动以完成既定目标的过程。
而少数学者则认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为学生针对自己职业生涯所展开的管理、规划活动,大学职业生涯为一项系统性工程,除涵盖职业选择、道路设计及发展目标设定外,也涵盖自身在职业生涯过程中如何借助多种信息的应用对自身规划加以调整,探索现实发展路径,寻求更大发展。
目前,我国大部分毕业生进入社会后,因并未对自身职业取向及兴趣特长等予以了解,加之对各职业实际情况了解不足,使得大学生在就业时产生迷茫感,对大学生职业发展造成严重影响。大学生就业时所存在问题主要如下:
一是对行业或企业的盲目选择。因现阶段大学生就业形势并不乐观,使得大部分学生在求职时通常为获取一份工作机会而放弃自身原则、职业标准,导致部分学生所入职工作同自身专业并不相关,且所选择职业通常不具备较高技术含量及较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对自身职业发展造成不良影响。
二是频繁更换工作。大部分学生在求职时并未对自身形成正确认知,盲目乐观,认为自身工作能力强且条件优秀,对于薪资待遇提出较高要求。实际上,多数大学生因社会实践缺乏,工作经验不足,入职工作通常为基层事务性工作,尚处于磨练阶段,薪资待遇处于较低水平,而部分学生急于求成,于磨练阶段耐心不足,若在某家公司工作较短时间后不如意,便跳槽至另一家公司,再换一家亦如此,频繁跳槽,毕业几年后,不仅未获得高职位、高薪酬,自身能力也并未得以强化,导致自身只能处于基层岗位。
1.遵循職业目标选择行业
针对大学生职业发展而言,行业选择尤为必要,大学生所选定的行业将会对自身职业发展空间形成一定限制。因行业间差距较大,所以大学生选择就业行业时须依据自身职业发展目标,如学生职业目标是职业经理人,那么学生可选择金融证券行业及高科技行业等发展空间、职业收益较大的行业,此类行业收益要远高于传统制造业;如学生职业目标是创业,仅将求职作为跳板,则学生选取行业时可选择同自身创业方向一致且自身可操控的行业[1]。
部分行业入行条件、入行壁垒较高,如果学生于此行业工作,即便自身能力较强,所积累工作经验足够,也无法自行操作,如以华为公司为例,公司内培养大量精英人才,而此类人才仅能为华为工作,员工自身难以创业,分析原因为,电子通讯行业为一个高资金壁垒及高技术含量的行业,大学生尚未具备操纵资本。但咨询行业及软件等行业同电子通讯行业相较而言,则操作较为简便,待积累一定工作经验、资本后,便可以某一环节切入,完成创业目标;如果学生职业目标是企业总经理、副总经理职位,选择职业时应选取职位晋升空间较大的职业。因职业类型差异,各职业所具备的晋升空间也各不相同,如文员及前台等技术含量较低的岗位晋升空间较为狭窄。
而行政专员、财务会计及人事专员等职能,多具备自身职位晋升路径,自专员起逐渐至经理、总监逐级升迁,所具备的职业发展空间较大,如果学生职业目标是总经理、副总经理职位,则可选择生产、研发及营销等岗位,此类职位所涉及工作内容多为企业核心内容,同传统职能管理部门相较而言,具备更大的职业发展空间[2]。
2.遵循发展阶段选择企业
多数毕业生在求职时,通常乐于选择大企业,认为大企业同小企业相比,各方面均存在一定优势。实际上,大企业、小企业均具备自身优劣势,学生应结合自身发展阶段差异而选取适宜企业。如学生初进入社会时,首要任务为自身工作能力的强化及工作经验的积累,此时中小型企业就是最佳选择,此类企业同大型企业相较而言,前者有助于学生综合工作能力的锻炼。
目前,大部分企业均选取严苛的分工理论,伴随企业规模的增加,企业内各岗位分工也越加明确,员工岗位职责范围愈加狭窄,致使员工工作体现重复化及简单化等特点,工作内容、工作流程趋于固定,自身能力难以得到有效锻炼,而一旦自身工作能力受限,将会对学生职位晋升形成严重制约[3]。中小型企业因企业人员构成较少,因此各岗位所负责工作范围较为广泛,通常情况下,一位员工需兼任多岗位工作,针对学生职业技能的丰富、拓展而言具备一定积极意义。待学生升迁至一定岗位,且职业技能较为丰富后便可选择大型企业。分析原因为:当学生于大企业中从事基层工作时,因工作内容、工作流程较为固定,使得学生职业技能难以获得大幅度提升,如学生于中小型企业掌握一定职业技能后,再跳槽至大企业管理岗,则自身发展前景将尤为广阔。加之大企业中,所使用的管理方法、管理观念均较为先进,学生一旦进入管理层后,自身能力将会获得较大发挥空间[4]。 3.遵循自身兴趣选择职业
大学生初入社会求职时,针对入职充满热情,却并未对自身所适合职业展开深入思考,求职时,并未设立择业标准,求职重点仅在于获取一份工作。实际上,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择业尤为重要,将会对自身职业发展方向产生重要影响,如学生所入职职业为自身所不擅长的职业,除自身能力难以充分发挥外,甚至会打击学生就业积极性。因此,选取同自身适合的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择业时,需利用好自身的优势,于擅长领域内,将自身优势予以充分发挥,找寻一份适宜自身的工作,获取职业发展空间[5]。为此,需做好以下几点:
一是将自身专业优势予以充分利用。每位毕业生均有自身专业特长,若可将工作同自身专业密切相连,同其他择业人员相比便会具备一定优势。如部分企业在人才招聘过程中多会对专业背景予以重视,如财务岗位招聘时,要求毕业生需为财务管理专业或会计专业;人事岗位招聘时,要求毕业生需为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等。学生求职时,仅有同专业相符,企业方可认为所招聘人才为“正规军”,才会为人才提供晋升空间。
二是结合自身爱好特长。通常情况下,学生工作一段时间后将会逐渐丧失工作热情,分析主要原因在于,学生所从事职业同自身兴趣爱好不符,长此以往,工作热情逐渐丧失。由此可见,大学生求职时,需结合自身爱好、特长[6]。
综上所述,伴随高校毕业生数量日益提升及就业形势的日渐严峻,毕業生所面临就业压力尤为巨大。部分学生将会处于短期就业问题考虑而选择一份并不适合自身发展的职业,影响自身职业发展。
因此,毕业生选取职业时应以长远视角出发,结合自身职业目标及兴趣爱好等选取适宜职业,完成职业目标,推动自身职业生涯健康、长久发展。
参考文献:
[1]刘雪蕾,刘正.新形势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影响因素分析[J].智库时代,2018(36):63+65.
[2]尹剑峰,龙梅兰.新形势下中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研究[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7(02):60-64.
[3]杨建,丁忠利,从文奇.新形势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分析[J].黑河学刊,2015(04):94-95.
[4]王宁宁.中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设计与制定[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5,32(07):89-92.
[5]简红艳,何瑾,丰鹏.中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探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5(10):281-282.
[ 6 ]王琴.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浅析[ J ] .文教资料,2015(12):212-213.
[作者单位]
南京师范大学中北学院,江苏 镇江 212300
[关键词] 就业形势;中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高等院校招生规模日益扩大,这就使得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上升,毕业生就业问题日益突显。部分学生迫于就业压力,求职时并未对自身情况形成全面认知,便盲目入职,除导致自身优势难以充分发挥外,也会对自身职业生涯发展造成影响,进而影响学生个人整体发展,由此可见,新形势下,引导大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具备重要意义。
一、职业生涯规划含义
职业生涯规划(Career Planning)是上世纪60年代由西方国家所提出来的,是西方国家人力资源管理主要构成部分,职业生涯规划经过数年发展,自身方法、理论均得以丰富。不同研究者针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尚未形成统一定论,大部分学者将职业生涯规划视作大学生的自我解析,以环境因素、客观因素、主观因素的全面客观认知为基础,展开自我定位,结合自身职业生涯发展目标选取相应职业,以此为依据制定相应的工作、培训及教育等计划,遵循一定时间安排,主动积极展开活动以完成既定目标的过程。
而少数学者则认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为学生针对自己职业生涯所展开的管理、规划活动,大学职业生涯为一项系统性工程,除涵盖职业选择、道路设计及发展目标设定外,也涵盖自身在职业生涯过程中如何借助多种信息的应用对自身规划加以调整,探索现实发展路径,寻求更大发展。
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
目前,我国大部分毕业生进入社会后,因并未对自身职业取向及兴趣特长等予以了解,加之对各职业实际情况了解不足,使得大学生在就业时产生迷茫感,对大学生职业发展造成严重影响。大学生就业时所存在问题主要如下:
一是对行业或企业的盲目选择。因现阶段大学生就业形势并不乐观,使得大部分学生在求职时通常为获取一份工作机会而放弃自身原则、职业标准,导致部分学生所入职工作同自身专业并不相关,且所选择职业通常不具备较高技术含量及较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对自身职业发展造成不良影响。
二是频繁更换工作。大部分学生在求职时并未对自身形成正确认知,盲目乐观,认为自身工作能力强且条件优秀,对于薪资待遇提出较高要求。实际上,多数大学生因社会实践缺乏,工作经验不足,入职工作通常为基层事务性工作,尚处于磨练阶段,薪资待遇处于较低水平,而部分学生急于求成,于磨练阶段耐心不足,若在某家公司工作较短时间后不如意,便跳槽至另一家公司,再换一家亦如此,频繁跳槽,毕业几年后,不仅未获得高职位、高薪酬,自身能力也并未得以强化,导致自身只能处于基层岗位。
三、新形势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建议
1.遵循職业目标选择行业
针对大学生职业发展而言,行业选择尤为必要,大学生所选定的行业将会对自身职业发展空间形成一定限制。因行业间差距较大,所以大学生选择就业行业时须依据自身职业发展目标,如学生职业目标是职业经理人,那么学生可选择金融证券行业及高科技行业等发展空间、职业收益较大的行业,此类行业收益要远高于传统制造业;如学生职业目标是创业,仅将求职作为跳板,则学生选取行业时可选择同自身创业方向一致且自身可操控的行业[1]。
部分行业入行条件、入行壁垒较高,如果学生于此行业工作,即便自身能力较强,所积累工作经验足够,也无法自行操作,如以华为公司为例,公司内培养大量精英人才,而此类人才仅能为华为工作,员工自身难以创业,分析原因为,电子通讯行业为一个高资金壁垒及高技术含量的行业,大学生尚未具备操纵资本。但咨询行业及软件等行业同电子通讯行业相较而言,则操作较为简便,待积累一定工作经验、资本后,便可以某一环节切入,完成创业目标;如果学生职业目标是企业总经理、副总经理职位,选择职业时应选取职位晋升空间较大的职业。因职业类型差异,各职业所具备的晋升空间也各不相同,如文员及前台等技术含量较低的岗位晋升空间较为狭窄。
而行政专员、财务会计及人事专员等职能,多具备自身职位晋升路径,自专员起逐渐至经理、总监逐级升迁,所具备的职业发展空间较大,如果学生职业目标是总经理、副总经理职位,则可选择生产、研发及营销等岗位,此类职位所涉及工作内容多为企业核心内容,同传统职能管理部门相较而言,具备更大的职业发展空间[2]。
2.遵循发展阶段选择企业
多数毕业生在求职时,通常乐于选择大企业,认为大企业同小企业相比,各方面均存在一定优势。实际上,大企业、小企业均具备自身优劣势,学生应结合自身发展阶段差异而选取适宜企业。如学生初进入社会时,首要任务为自身工作能力的强化及工作经验的积累,此时中小型企业就是最佳选择,此类企业同大型企业相较而言,前者有助于学生综合工作能力的锻炼。
目前,大部分企业均选取严苛的分工理论,伴随企业规模的增加,企业内各岗位分工也越加明确,员工岗位职责范围愈加狭窄,致使员工工作体现重复化及简单化等特点,工作内容、工作流程趋于固定,自身能力难以得到有效锻炼,而一旦自身工作能力受限,将会对学生职位晋升形成严重制约[3]。中小型企业因企业人员构成较少,因此各岗位所负责工作范围较为广泛,通常情况下,一位员工需兼任多岗位工作,针对学生职业技能的丰富、拓展而言具备一定积极意义。待学生升迁至一定岗位,且职业技能较为丰富后便可选择大型企业。分析原因为:当学生于大企业中从事基层工作时,因工作内容、工作流程较为固定,使得学生职业技能难以获得大幅度提升,如学生于中小型企业掌握一定职业技能后,再跳槽至大企业管理岗,则自身发展前景将尤为广阔。加之大企业中,所使用的管理方法、管理观念均较为先进,学生一旦进入管理层后,自身能力将会获得较大发挥空间[4]。 3.遵循自身兴趣选择职业
大学生初入社会求职时,针对入职充满热情,却并未对自身所适合职业展开深入思考,求职时,并未设立择业标准,求职重点仅在于获取一份工作。实际上,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择业尤为重要,将会对自身职业发展方向产生重要影响,如学生所入职职业为自身所不擅长的职业,除自身能力难以充分发挥外,甚至会打击学生就业积极性。因此,选取同自身适合的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择业时,需利用好自身的优势,于擅长领域内,将自身优势予以充分发挥,找寻一份适宜自身的工作,获取职业发展空间[5]。为此,需做好以下几点:
一是将自身专业优势予以充分利用。每位毕业生均有自身专业特长,若可将工作同自身专业密切相连,同其他择业人员相比便会具备一定优势。如部分企业在人才招聘过程中多会对专业背景予以重视,如财务岗位招聘时,要求毕业生需为财务管理专业或会计专业;人事岗位招聘时,要求毕业生需为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等。学生求职时,仅有同专业相符,企业方可认为所招聘人才为“正规军”,才会为人才提供晋升空间。
二是结合自身爱好特长。通常情况下,学生工作一段时间后将会逐渐丧失工作热情,分析主要原因在于,学生所从事职业同自身兴趣爱好不符,长此以往,工作热情逐渐丧失。由此可见,大学生求职时,需结合自身爱好、特长[6]。
综上所述,伴随高校毕业生数量日益提升及就业形势的日渐严峻,毕業生所面临就业压力尤为巨大。部分学生将会处于短期就业问题考虑而选择一份并不适合自身发展的职业,影响自身职业发展。
因此,毕业生选取职业时应以长远视角出发,结合自身职业目标及兴趣爱好等选取适宜职业,完成职业目标,推动自身职业生涯健康、长久发展。
参考文献:
[1]刘雪蕾,刘正.新形势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影响因素分析[J].智库时代,2018(36):63+65.
[2]尹剑峰,龙梅兰.新形势下中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研究[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7(02):60-64.
[3]杨建,丁忠利,从文奇.新形势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分析[J].黑河学刊,2015(04):94-95.
[4]王宁宁.中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设计与制定[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5,32(07):89-92.
[5]简红艳,何瑾,丰鹏.中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探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5(10):281-282.
[ 6 ]王琴.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浅析[ J ] .文教资料,2015(12):212-213.
[作者单位]
南京师范大学中北学院,江苏 镇江 212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