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物理学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验在物理教学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处于极其重要的地位。现将我这些年物理实验教学方法和实验环节总结如下:
一、重视各类实验,升华课堂效果
(一)引导课前实验,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我认为:“对于教育而言,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老师。”而兴趣是学习动机最活跃的部分。对一个学生来说,只有能吸引他东西,才能使他积极主动、心情愉快、全神贯注地学习,才不会以学习为负担,而是以学习为享受。苏霍姆林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究者。”因此,学生的充分预习是良好的开端,是教学活动的开始。通过学生的预习可以在课前完成探究实验的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和设计实验环节,大大缓解课堂时间不足的压力,将有限的教学时间投入到强化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上。同时,如何调动学生们的学习热情,是我们每一个教师都应该重视的问题。而课前小实验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让学生体会到物理就在身邊。一些小实验虽只是随手拈来,但我相信效果一定比教师光用嘴说强上千倍万倍。
(二)细化课堂实验,重视探究,让课堂效率事半功倍
物理是一门以观察性、实验性为主体的学科,很多重要的概念、规律及原理都是从实验中得来的。因此,我们的物理课堂在做到以学生为主人的同时,应该充分放手,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宰,尽量变演示实验为自主实验或分组实验,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进行小研究、大探究。让他们自己学会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动手实验、分析实验现象和结论,让学生体会和感受实验带来的快感。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应适时引导,告诉学生,试验结束后应将看到的现象和得出的结论及时与他人交流,并对实验中的各个环节进行反思,做好反思笔记。
(三)落实课后实验、拓展视野,明确生活中处处有物理
物理是从生活中来,但终究要回到生活中去。教学的基本任务不是让学生掌握空洞的理论知识,而是能将学与用有机地结合起来。“有用的才是最有趣的。”所以每堂实验课结束后必须落实与实验有关的生活实验,让学生完成后第二天在课堂上与学生交流,培养学生的自豪感与成就感,从而升华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二、物理实验课应做好的几个环节
(一)观察、了解
观察和了解是所有实验的第一环节,包括对实验器材的选取,器材的使用规则,器材的使用范围,以及器材的精确度等,要有一个详尽的了解。例如:测量教室的长度,我们是选用米尺还是选用皮尺呢?因为测量工具的米尺和皮尺,最显著的特点是它们测量范围--量程不同。如果用米尺就必须采用重复测量的方法,即使方法和操作都正确,但仍加大了实验的误差,而皮尺可以一次性测量,有效地减小了误差。使用前,我们还要观察它零刻度的位置,零刻度是否磨损,以及它的分度值。这些因素直接关系到我们是否操作恰当,读数是否准确的问题。
(二)调整、调节
它是进行实验的一个准备阶段,调整或调节的正确与否对实验的成功有决定性的作用。对部分需要调的实验仪器,应注重怎样正确地调,最好当学生的面示范一次或几次。例如:托盘天平的调平衡,首要条件是要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然后才能调平,在调平的过程中,双眼应与指针平行,轻轻旋动平衡螺母, 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间,(如不能达到目的,则需移动,并记下游码的位置)。在此过程中,不能用力太猛,否则易于损坏刀刃, 减少托盘天平的灵敏度,加大实验的误差,而且每一次的调节, 都应在天平静止以后才能进行。
(三)动手操作
它是学生实际动手操作参与实践的具体过程。每一种仪器,都有它的使用规则和要求,我们应严格地按照它的规则要求进行操作。特别是在做一些带危险性的或损坏性的实验时,应先通过教师的检查,避免一些不必要的损坏和意外。在用电流表测量电路电流的连接电路时,开关应断开,电流表应与被测部分串联,要保证电流必须从电流表的正极流入负极流出,被测电流不超过电流表的量程,(在不能确定的情况下,可以采用点触或试触的方法),这个过程中必须得到教师的检查同意以后,方才可闭合开关进行实验。
(四)读取、记录
这一环节包括:读取的姿势(例:刻度尺数值的读取时,眼睛应水平垂直或竖直垂直刻度);读取的方法(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和准确的记录(数字与单位要准确)。在此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多媒体演示错误的读取姿势或方法,加深学生对错误和差的了解,加强学生对动手操作的掌握。同时,也应注重实验的事实,而不能任意加大或减小实验数据,有意迎合实验的真实结果,应着力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五)总结、分析
对于记录的数据由于操作者不同,实验器材的不同,操作方法的不同等因素,可能导致同一实验结果的不同。我们应及时加以总结和分析。帮助学生分析哪些是错误导致的结果,哪些是误差造成的原因,与学生共同探求对实验器材和实验方法的改进,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拓宽他们的思维。例:做动滑轮可以省一半力的实验过程中,实验的结果与理论的数值存在偏大的现象,我们应帮助学生指出,这并不是错误实验的原因,而是由于摩擦力存在的导致的结果,为了使实验结果更趋于理想,我们应想办法,减少摩擦(学生分组讨论,老师加以归纳和总结)。
(六)归类、整理
实验器材的适当选取,实验过程的正确操作,实验数据的准确读取,记录和分析,并不意味着实验的完整结束。实验后器材的归类、整理是各类实验的扫尾工作,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工作,它培养学生爱护仪器,培养学生有始有终的科学态度的重要内容。
一、重视各类实验,升华课堂效果
(一)引导课前实验,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我认为:“对于教育而言,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老师。”而兴趣是学习动机最活跃的部分。对一个学生来说,只有能吸引他东西,才能使他积极主动、心情愉快、全神贯注地学习,才不会以学习为负担,而是以学习为享受。苏霍姆林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究者。”因此,学生的充分预习是良好的开端,是教学活动的开始。通过学生的预习可以在课前完成探究实验的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和设计实验环节,大大缓解课堂时间不足的压力,将有限的教学时间投入到强化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上。同时,如何调动学生们的学习热情,是我们每一个教师都应该重视的问题。而课前小实验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让学生体会到物理就在身邊。一些小实验虽只是随手拈来,但我相信效果一定比教师光用嘴说强上千倍万倍。
(二)细化课堂实验,重视探究,让课堂效率事半功倍
物理是一门以观察性、实验性为主体的学科,很多重要的概念、规律及原理都是从实验中得来的。因此,我们的物理课堂在做到以学生为主人的同时,应该充分放手,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宰,尽量变演示实验为自主实验或分组实验,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进行小研究、大探究。让他们自己学会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动手实验、分析实验现象和结论,让学生体会和感受实验带来的快感。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应适时引导,告诉学生,试验结束后应将看到的现象和得出的结论及时与他人交流,并对实验中的各个环节进行反思,做好反思笔记。
(三)落实课后实验、拓展视野,明确生活中处处有物理
物理是从生活中来,但终究要回到生活中去。教学的基本任务不是让学生掌握空洞的理论知识,而是能将学与用有机地结合起来。“有用的才是最有趣的。”所以每堂实验课结束后必须落实与实验有关的生活实验,让学生完成后第二天在课堂上与学生交流,培养学生的自豪感与成就感,从而升华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二、物理实验课应做好的几个环节
(一)观察、了解
观察和了解是所有实验的第一环节,包括对实验器材的选取,器材的使用规则,器材的使用范围,以及器材的精确度等,要有一个详尽的了解。例如:测量教室的长度,我们是选用米尺还是选用皮尺呢?因为测量工具的米尺和皮尺,最显著的特点是它们测量范围--量程不同。如果用米尺就必须采用重复测量的方法,即使方法和操作都正确,但仍加大了实验的误差,而皮尺可以一次性测量,有效地减小了误差。使用前,我们还要观察它零刻度的位置,零刻度是否磨损,以及它的分度值。这些因素直接关系到我们是否操作恰当,读数是否准确的问题。
(二)调整、调节
它是进行实验的一个准备阶段,调整或调节的正确与否对实验的成功有决定性的作用。对部分需要调的实验仪器,应注重怎样正确地调,最好当学生的面示范一次或几次。例如:托盘天平的调平衡,首要条件是要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然后才能调平,在调平的过程中,双眼应与指针平行,轻轻旋动平衡螺母, 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间,(如不能达到目的,则需移动,并记下游码的位置)。在此过程中,不能用力太猛,否则易于损坏刀刃, 减少托盘天平的灵敏度,加大实验的误差,而且每一次的调节, 都应在天平静止以后才能进行。
(三)动手操作
它是学生实际动手操作参与实践的具体过程。每一种仪器,都有它的使用规则和要求,我们应严格地按照它的规则要求进行操作。特别是在做一些带危险性的或损坏性的实验时,应先通过教师的检查,避免一些不必要的损坏和意外。在用电流表测量电路电流的连接电路时,开关应断开,电流表应与被测部分串联,要保证电流必须从电流表的正极流入负极流出,被测电流不超过电流表的量程,(在不能确定的情况下,可以采用点触或试触的方法),这个过程中必须得到教师的检查同意以后,方才可闭合开关进行实验。
(四)读取、记录
这一环节包括:读取的姿势(例:刻度尺数值的读取时,眼睛应水平垂直或竖直垂直刻度);读取的方法(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和准确的记录(数字与单位要准确)。在此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多媒体演示错误的读取姿势或方法,加深学生对错误和差的了解,加强学生对动手操作的掌握。同时,也应注重实验的事实,而不能任意加大或减小实验数据,有意迎合实验的真实结果,应着力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五)总结、分析
对于记录的数据由于操作者不同,实验器材的不同,操作方法的不同等因素,可能导致同一实验结果的不同。我们应及时加以总结和分析。帮助学生分析哪些是错误导致的结果,哪些是误差造成的原因,与学生共同探求对实验器材和实验方法的改进,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拓宽他们的思维。例:做动滑轮可以省一半力的实验过程中,实验的结果与理论的数值存在偏大的现象,我们应帮助学生指出,这并不是错误实验的原因,而是由于摩擦力存在的导致的结果,为了使实验结果更趋于理想,我们应想办法,减少摩擦(学生分组讨论,老师加以归纳和总结)。
(六)归类、整理
实验器材的适当选取,实验过程的正确操作,实验数据的准确读取,记录和分析,并不意味着实验的完整结束。实验后器材的归类、整理是各类实验的扫尾工作,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工作,它培养学生爱护仪器,培养学生有始有终的科学态度的重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