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寻找治疗带状疱疹的有效方法。方法:治疗组外涂自拟三虫二蛇一王散用喷昔洛韦调敷;对照组单纯用喷昔洛韦外敷。结果:治疗组显效率100%,对照组显效率83.3%,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症状消退时间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三虫二蛇一王散治疗带状疱疹是一种很好的方法。
关键词 三虫二蛇一王散 带状疱疹 中药外治法
带状疱疹是由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以成簇水疱、带状分布、痛如火燎的急性疱疹性常见皮肤病,它属于祖国医学之蛇串疮范筹,又因其疱疹累累如串珠、每多缠腰而发,故本病又有缠腰火丹、火带疮、蛇丹、蜘蛛疮之名。2008年12月~2009年6月运用自拟三虫二蛇一王散联合喷昔洛韦外用治疗带状疱疹,获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依据《实用皮肤科学》带状疱疹的诊断标准,本组52例中,男22例,女30例;年龄14~84岁,平均年龄40岁;病程1~7天。发病部位:腰背部32例,胸胁部例15例,头颈部2例,其他部位3例。疱疹皮损面积3cm×3cm~15cm×15cm。
治疗方法:治疗组用自拟三虫二蛇一王散(全虫、蜈蚣、虫蒌、乌梢蛇、白花蛇、王不留行、乳香、没药、血竭、冰片各适量,粉碎过200目筛备用)以喷昔洛韦适量调成糊状,其用量视病损面积大小而定,用消毒压舌板取药膏涂抹患处,以基本覆盖患处为度,再以消毒棉纱布覆盖包扎固定,每天换药1次。对照组未予三虫二蛇一王散,仅用喷昔洛韦适量外涂。
疗效判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制定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①治愈:皮疹完全消退,临床症状消失,无神经痛等后遗症;②显效:皮疹大部分消退,临床症状明显减轻;③未愈:皮疹消退不足30%,仍有疼痛等临床症状。
结 果
本组52例中,止痛时间1~3天,平均1.5天;水疱干涸3~7天,平均5天;治疗时间2~7天;治愈50例,好转2例(自行停止治疗)。均于6~12个月随访,未见局部遗留神经痛或色素沉着。治愈率96.15%,有效率达100%。
讨 论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一种沿周围神经分布的群集疱疹和以神经痛为主要特征的病毒性皮肤病。多发于春秋季节,成人多见。其发病机制为:凡引起机体抵抗力下降的各种因素均可诱发带状疱疹。该病毒一方面侵犯皮肤,使皮肤发生簇集成群的水疱疹;另一方面,侵犯人体的神经节和感觉神经纤维。由于病毒具有亲神经性,感染后可长期潜伏于脊髓神经后根神经节的神经元内,当机体抵抗力下降后,病毒活动繁殖激发而形成带状疱疹,属中医学的“蛇串疮”、“缠腰火丹”、“火带疮”等范畴。中医认为多由肝郁化火、肝经火毒或脾湿久郁、湿热内蕴或感染邪毒以致湿热火毒蕴郁肌肤,阻遏经络,气血不通,不通则痛,故症见灼热疼痛,毒热蕴于血分则发红斑,湿热凝聚不得疏泄则起水疱疹。治宜清肝火、解热毒、利湿热、化瘀血、消肿痛。目前对本病的治疗方法较多,但疗效不一。该病治疗时间越早越好。若治疗时间推迟、病损面积就越大,并发症就越多。方中全虫、蜈蚣、乌梢蛇、白花蛇活血搜风、通络止痛;虫蒌清热解毒,善消无名肿毒,为疮科要药。王不留行活血通络止痛,乳香、没药、血竭活血止痛,冰片具止痒止痛之功,且能使药物迅速透过皮肤屏障使药力吸收快,直达病所。与带状疱疹湿热毒邪凝结的病因相克,外用达到显效。结合喷昔洛韦的抗病毒作用,中西药并用使疗效显著增强,使疱疹迅速干燥,诸药配伍,共奏清热解毒,活血搜风通络,消肿止痛之功。消除和减轻疼痛,预防并发症,缩短疗程。
参考文献
1 杨国亮,王侠生.现代皮肤病学.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2000,293.
2 蔡中民,主编.皮肤性病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28.
3 仇有禄,朱述玲.中西医结合治疗带状疱疹86例[J].中国民间疗法,2005,13(1):9.
关键词 三虫二蛇一王散 带状疱疹 中药外治法
带状疱疹是由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以成簇水疱、带状分布、痛如火燎的急性疱疹性常见皮肤病,它属于祖国医学之蛇串疮范筹,又因其疱疹累累如串珠、每多缠腰而发,故本病又有缠腰火丹、火带疮、蛇丹、蜘蛛疮之名。2008年12月~2009年6月运用自拟三虫二蛇一王散联合喷昔洛韦外用治疗带状疱疹,获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依据《实用皮肤科学》带状疱疹的诊断标准,本组52例中,男22例,女30例;年龄14~84岁,平均年龄40岁;病程1~7天。发病部位:腰背部32例,胸胁部例15例,头颈部2例,其他部位3例。疱疹皮损面积3cm×3cm~15cm×15cm。
治疗方法:治疗组用自拟三虫二蛇一王散(全虫、蜈蚣、虫蒌、乌梢蛇、白花蛇、王不留行、乳香、没药、血竭、冰片各适量,粉碎过200目筛备用)以喷昔洛韦适量调成糊状,其用量视病损面积大小而定,用消毒压舌板取药膏涂抹患处,以基本覆盖患处为度,再以消毒棉纱布覆盖包扎固定,每天换药1次。对照组未予三虫二蛇一王散,仅用喷昔洛韦适量外涂。
疗效判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制定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①治愈:皮疹完全消退,临床症状消失,无神经痛等后遗症;②显效:皮疹大部分消退,临床症状明显减轻;③未愈:皮疹消退不足30%,仍有疼痛等临床症状。
结 果
本组52例中,止痛时间1~3天,平均1.5天;水疱干涸3~7天,平均5天;治疗时间2~7天;治愈50例,好转2例(自行停止治疗)。均于6~12个月随访,未见局部遗留神经痛或色素沉着。治愈率96.15%,有效率达100%。
讨 论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一种沿周围神经分布的群集疱疹和以神经痛为主要特征的病毒性皮肤病。多发于春秋季节,成人多见。其发病机制为:凡引起机体抵抗力下降的各种因素均可诱发带状疱疹。该病毒一方面侵犯皮肤,使皮肤发生簇集成群的水疱疹;另一方面,侵犯人体的神经节和感觉神经纤维。由于病毒具有亲神经性,感染后可长期潜伏于脊髓神经后根神经节的神经元内,当机体抵抗力下降后,病毒活动繁殖激发而形成带状疱疹,属中医学的“蛇串疮”、“缠腰火丹”、“火带疮”等范畴。中医认为多由肝郁化火、肝经火毒或脾湿久郁、湿热内蕴或感染邪毒以致湿热火毒蕴郁肌肤,阻遏经络,气血不通,不通则痛,故症见灼热疼痛,毒热蕴于血分则发红斑,湿热凝聚不得疏泄则起水疱疹。治宜清肝火、解热毒、利湿热、化瘀血、消肿痛。目前对本病的治疗方法较多,但疗效不一。该病治疗时间越早越好。若治疗时间推迟、病损面积就越大,并发症就越多。方中全虫、蜈蚣、乌梢蛇、白花蛇活血搜风、通络止痛;虫蒌清热解毒,善消无名肿毒,为疮科要药。王不留行活血通络止痛,乳香、没药、血竭活血止痛,冰片具止痒止痛之功,且能使药物迅速透过皮肤屏障使药力吸收快,直达病所。与带状疱疹湿热毒邪凝结的病因相克,外用达到显效。结合喷昔洛韦的抗病毒作用,中西药并用使疗效显著增强,使疱疹迅速干燥,诸药配伍,共奏清热解毒,活血搜风通络,消肿止痛之功。消除和减轻疼痛,预防并发症,缩短疗程。
参考文献
1 杨国亮,王侠生.现代皮肤病学.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2000,293.
2 蔡中民,主编.皮肤性病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28.
3 仇有禄,朱述玲.中西医结合治疗带状疱疹86例[J].中国民间疗法,2005,1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