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职业农民后继者”双创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构建

来源 :科教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w8602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总书记的报告为我们学农、做农的新农人明确了行动指南,指明了前进道路。本文以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委培类专业为例,分析针对委培生的双创人才培养的必要性,并对其培养体系进行了探索实践,打造出“四向融合”的双创教育模式,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实践教育、精英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全面融合的新型职业农民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旨在对同类高校委培生“双创”培养工作起到一定的引导作用。
  关键词 新型职业农民后继者 委培 创新创业 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z.2020.05.018
  Abstract "Implement the strategy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engthen the basic work at the grass-roots level in rural areas, and cultivate a team of" agriculture, rural areas and farmers "who understand agriculture, love rural areas and love farmers." The report of the general secretary has made clear the action guide and the way forward for the new farmers who study and do agriculture. In this paper, Suzhou Polytechnic Institute of Agriculture for example, to analyze the necessity of the cultivation of entrepreneurship and innovation talents, and to explore and practice its training system, to create a "four-way integration" of entrepreneurship and innovation education mode, general education, professional education, practical education, elite education and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of new vocational farmers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talents training, and the training mode aims to play a guiding role in the training of "mass entrepreneurship and innovation" for the same kind of college students.
  Keywords the successor of new type professional farmers; training;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talent training mode
  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是一项基础性工程和创新性工作,明确其培育对象是確保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质量的重中之重。而明确培育对象需要准确把握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目的和新型职业农民的内涵特征。近年来,对于新型职业农民业内已形成较为统一的认识,即新型职业农民是指以农业为职业、具有相关的专业技能、收入主要来自农业且达到相应水平的现代农业从业者,主要包括生产经营型、专业技能型和专业服务型三种类型。“新型职业农民后继者”是指高校与政府合作订单式培养的当代大学生,且愿意深入基层从事新型职业农民工作的学生,他们将是新型职业农民在农村、农业中的有生力量。
  1 基本情况介绍
  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有着113年的办学历史,学院紧扣农业特色,秉承“励志耕耘,树木树人”的校训,致力于培育“农业+文化”的创新创业生态,构建“农业+实践”的创新创业育人模式,打造“农业+服务”的创新创业支持体系。针对农业类高职院校双创教育中形式单一、动力不足、产教脱节、保障薄弱等问题,将“新型职业农民后继者”培育与创新创业教育、青年职业生涯引导、职业能力提升和产业体系转型相结合,以高职院校定向委托培养、农民社区学院开放培育、田间课堂专项培训为路径,分别培养青年职业农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新型农业生产者。
  自2013年起,我校已经连续7年招收现代农业专业和生态农业专业的委培生525人,男女比例为3:1。根据第三方对已毕业的3届委培生的调查结果显示,他们对“就业满意率”和“母校满意率”均达到了100%,是所有专业中此两项满意率最高的。
  2 “双创型”新型职业农民人才培养的重要性
  2013年,我校与太仓市人民政府合作招收“太仓班”,按照“生产技术模块”“经营管理模块”“现代装备模块”“生态休闲模块”和“职业素质模块”,将“新农商、新农工、新农技、新农装”和热爱农业的知识结构、职业养成和能力素质融入到新课程体系中,并开发了高职院校定向委托培养系统配套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新课程体系,解决了教育教学活动与农业生产时间相冲突、教学内容与生产实践结合不紧密、人才培养与规格需求不相适应等突出问题。   就农业行业“双创型”人才而言,需具备扎实的知识基础和完备的知识结构;具有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再学习能力;具备吃苦耐劳和坚忍不拔的精神;具有敏锐的洞察力,独立思考能力,善于与人沟通交流;具有高超的创新能力,实践拓展能力;有较强的团队合作能力、社会竞争力。而这与“双创型”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目标正相契合。
  3 培养“双创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1)师资分层培育体系化。委培两个专业是根据当地政府需要及地方特色农业打造的个性化的人才培养方案。而这两个专业的师资力量也是聘任校内优势专业的优秀教师,其中农科类教授、副教授占95%以上。学校定期组织教师参加各类“双创”教育的培训及调研活动。2019年学校还委托第三方在校内开展了“职业生涯规划”“创新创业教育”校内师资培训班,大大提高了专业教师的“双创”教育能力。
  (2)创业教育体系网络化。在通识教育阶段,突破传统教育模式,搭建具有开放性、扩展性的由“网站-微信-手机 APP”等组成的双创教育信息化服务平台——“苏农创新创业(教育)融合平台”。在线组建双创项目团队,开放共享校内外双创课程资源,线上报名双创培训与活动,网上路演双创项目,交流、展示双创教育实践成果等。委培学生通过平台拓展双创体系理论知识,开展虚拟农业公司,多岗位进行实践探索。
  (3)创业教育模式合作化。苏州是现代农业发祥地,学院与苏州市的现代农业园区,如苏州太湖现代农业示范园、昆山市周市镇现代农业园区、太仓雁月湖生态农业园区等企业密切合作。委培学生的诸多专业课程,如植物无土栽培技术、农业机械的使用等,都是直接在农业园区内上课,在真实的田间地头开展实训技能课程更直接的帮助委培专业学生掌握理论和技能,并且要求学生考取农业机械驾驶证等相关证书。与此同时,学院在毕业实践环节,专题对1000多名涉农类专业的毕业生进行了针对性较强的农业相关创新创业培训,并对考核通过的毕业生发放相关的证书。
  (4)创业实践训练田间化。学院积极整合大学生创业基地资源,加强大学生创业载体建设,重点分层推进创业实践训练。学院的东山校区及相城校区共有2000亩地和300亩的农业设施,可供学生专业实践。学校以创新创业类竞赛为动力积极开展第二课堂;以现代设施大棚建设、特色新型经济植物繁育技术等特色课程为支撑,激发大学生创业热情,开展大学生创业(训练)实践项目。创业训练实践项目中农科类占90%,其中委培学生占30%。
  (5)创新创业实践服务化。学院大力扶持大学生创业团队,免费为他们提供办公及生产场地(蔬菜大棚、智能温室等),免收水电费、伙食费和住宿费。现代农业专业的委培生王同学,对植物栽培特别感兴趣,并且有意愿分配到地方后尝试创业的想法,学院获悉后,便主动为其筹措连栋大棚2个、种植植物用的花盆、营养土若干及创业启动资金1万元,帮助他提前将创业的种子孵化起来。学院就业管理部门特地聘任校外技术导师,帮助王同学解决公司运营、业务开发、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困难。
  (6)创新创业工作保障。学校以“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为核心,以“培养具有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创新创业型人才”为目标,不断加强人、財、物等条件保障建设,构建“政府—学院—社会”整体联动的创新创业体系。通过学校宣传媒介定期发送各类大学生创业的相关优惠扶持政策,使学生及时了解相关信息,为他们解惑,帮助其创业。
  通过从以上创新创业教育、创新能力培养、创业实践训练、创新创业指导服务、创新创业工作保障等六个方面打造出“四向融合”的双创教育模式,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实践教育、精英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全面融合的新型职业农民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以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定向委培班学生为例,开展研究与实践,打造具有农业特色的“创新创业创优”型人才培养模式(如图1所示)。
  “新型职业农民后继者”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有效整合学院优势资源,为学生提供创新创业平台,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知识创新能力,在知识创新过程中提高创业实践能力。构建科学合理的双创人才培养模式是高校长期研究的课题,高等农业院校以服务现代农业发展为己任,新型职业农民后继者的培养还任重而道远,需要持续的政策和人力的支持,未来必将为我国农业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参考文献
  [1] 陶伟,方明.农科类“双创”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以安徽农业大学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11(26).
  [2] 张雪艳,马永杰,王晓敏,冯美,高艳明,李建设.基于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产教融合示范园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20(05).
  [3] 王华,黄佳钦,张铭,吴永梅,张玲.园艺专业“双创”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考核体系探讨——以安徽农业大学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5(31).
其他文献
摘 要 本文基于以学员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实践能力,实现教学资源共享,利用ELVIS 多功能教学实验平台,提出了虚实互动的实验模式,设计了教学案例,验证了其可行性,在节约教育投资、共享教育资源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教学改革 虚实结合 口袋实验 理实一体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
期刊
摘 要 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的扩大,研究生辅导员的岗位管理也越来越受到高校的重视。相对于本科生辅导员,研究生辅导员队伍建设还处于初级阶段,管理体制需要进一步健全。本文从研究生辅导员队伍管理现状、轮岗制度的优势和问题等方面进行了初步探析,分析了实行轮岗制的可行性和应该注意的问题,以期为研究生辅导员队伍建设对策有所帮助。  关键词 研究生辅导员 轮岗 队伍建设  中图分类号:G451.8
期刊
摘 要 C语言是高职计算机类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课程学习的好坏,对后续课程的学习起到位至关重要的作用。基于多年教学经验,提出了“教学中思考、思考中教学”的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方法,目的是让学生能够“学得会,有兴趣的学、并且学有所成”。  关键词 教学方法 C语言 計算机课程 高职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
期刊
摘 要 如何将现代化的信息技术与现代教学理念深度融合,是当前职业学校各专业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在课堂教学中整合信息化教学资源,让学生利用移动智能终端建构知识认知,能够帮助教师和学生拓展学习思维和提高学习效率。该文探讨“财务管理”课程教学中基于移动微学的“四维教学策略”的设计与实践,为该课程拓展教学时间和空间,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提供参考。  关键词 “财务管理”课程 移动微学 四维教学策略 设
期刊
摘 要 高职教育的任务是培养服务区域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对于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尤为重要。而高职学院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的专业教学往往与企业实践严重脱节,导致培养人才与企业岗位需求不符。为有效解决这一问题,以“管理心理学”专业基础课程为例,结合高职学生特点,进行基于企业岗位需求的课程教学设计分析,以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 课程教学 岗位需求 教
期刊
摘 要 本文根据2018年发布的外语国标关于跨文化能力的要求,探讨了将多模态语料库作为一种新的媒介,运用到跨文化外语教学中的优势,并对其在跨文化能力培养中的作用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多模态语料库 外语教学 跨文化教学 跨文化能力  中图分类号:H319.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x.2020.09.017
期刊
摘 要 目前,我国高校本科人才培养存在人才培养模式单一、面向工程实践能力不足和创新能力激发不够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结合东南大学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在本科教学改革方面的新探索,阐述理论与实践教学新模式的创建、实践教学新体系的构建、教学新氛围的营造和全方位校企联合人才培养的新探索,并介绍先进实用的“远程虚拟测控实验平台”。  关键词 教学改革 人才培养 校企联合 实验平台  中图分类号:G642
期刊
摘 要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是教育部为适应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快速发展和行业需求而批准设立的新专业。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于2017年成为第二批开设该专业的高校。数据科学与分析是该专业的一门导论类专业课程,主要内容涵盖大数据采集、存储、分析到应用的全流程技术,帮助学生建立大数据的基本概念并培养基于数据的思维方式。本文以数据科学与分析课程为例,将思政内容与课程内容进行有机结合,并探索一套完整的以课程内容驱
期刊
摘 要 在教育改革的背景下,美术教育对教师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与此同时,主观幸福感等相关心理问题成为美术教师发展的关键问题。从当前情况来看,培训机构美术教师普遍存在缺失主观幸福感的情况。本文阐述了培训机构美术教师主观幸福感研究现状,分析了影响培训结构美术教师产生主观幸福感的因素,重点讨论了如何从“心”出发通过人事管理提高美术教师主观幸福感,以供参考。  关键词 美术教师 培训机构 主观幸福感  中
期刊
摘 要 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教师开始将思维导图作为新型教学工具引入课堂上,这对提高学生的思维逻辑力有很大帮助。目前,思维导图已经被大多数学校和师生接受,故本文针对部分大学生对文言知识的缺乏、对古代文学作品的理解力不足的现状,分析引入思维导图这一教学方式,并要求教师在其中担任好引导学生的重要角色。事实表明,课堂上引入思维导图会极大的提高学生学习文言知识的热情,也能从根本上提高阅读古代文学作品的理解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