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镜切除术治疗较大胃间质瘤的疗效评价

来源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w1367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评价内镜切除术治疗较大胃间质瘤(长径3~5 cm)的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

2010年4月至2016年4月,对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内镜切除术治疗的29例(内镜组)和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26例(腹腔镜组)胃间质瘤病例纳入回顾性研究,提取2组基线资料、围手术期资料及随访资料,并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基线资料方面,2组仅在肿瘤分布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173,P=0.007),内镜组以胃底部病变为主(65.5%,19/29),而腹腔镜组以胃体部病变为主(61.5%,16/26)。围手术期资料方面,内镜组手术耗时更短[45(35,60)min比70(60,85)min,U=686.000,P<0.001]、术中出血量更少[15(10,15)mL比20(10,20)mL,U=513.000,P=0.017]、术后通便时间更早[12(6,24)h比20(18,24)h,U=585.500,P<0.001],但并发症发生率高[55.2%(16/29)比11.5%(3/26),χ2=11.543,P<0.001],瘤体完整取出率较低[89.7%(26/29)比100.0%(26/26),χ2=23.989,P<0.001]。术中大出血发生率、术后腹膜炎发生率、术后禁食时间、住院时间、住院总费用上2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内镜组随访30.0(17.5,50.0)个月,腹腔镜组随访38.5(26.0,49.8)个月,复发转移率内镜组与腹腔镜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4%(1/29)比7.7%(2/26),χ2=0.009,P=0.922]。

结论

对于直径3~5 cm的胃间质瘤,内镜切除术与腹腔镜手术疗效相当,均为安全的治疗手段,且前者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和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快的优点。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来华医学留学生跨文化适应现状和心理健康状况并分析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跨文化适应压力量表(ASSIS)和自行设计的一般资料调查表对福建省内高校的医学留学生进行调查,运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法分析影响其心理健康的因素。结果来华医学留学生跨文化适应压力均分为(2.63±0.81)分,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在华居住时间与跨文化适应压力相关(P<0.01);心理健康状况
目的对Boscart等研制的人文关系体验量表(HRES)进行汉化,并评价其信度、效度。方法用美国矫形外科医师学会循证医学委员会(AAOS)推荐的跨文化调适过程指南对HRES进行跨文化调适,对180例慢性病患者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进行调查,采用内部一致性信度和重测信度考察量表的信度;采用内容效度和结构效度评价量表的效度。结果为便于理解测量目的和内容,在征求专家意见后,将量表的中文版题目由"人文关系体验
期刊
目的通过研究食管静脉曲张(EV)患者内镜超声检查术(EUS)下食管侧枝静脉(ECV)、门静脉(PV)主干及主要属支的表现与EV出血的关系,评估EUS对EV出血的预测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以114例中、重度EV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EUS测量并描述ECV等级,同时测量PV、奇静脉(AIV)及脾静脉(SV)直径,以首次内镜超声检查时间为起点,随访期1年,以发生EV出血或随访结束为终点,评价ECV
期刊
目的分析本中心根据福冈指南进行不同危险度分层的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瘤(IPMN)患者的恶性潜能、预后及危险因素。方法对2009年至2016年在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诊断为IPMN患者的临床特征、治疗方式及预后,根据危险度分层,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纳入94例IPMN,高危组46例,中危组30例,低危组18例。外科手术组中,高危和中危组分别有19.2%(5/26)和12.5%(2/16)患者术后病
目的探讨胃动素(MTL)、神经降压素(NT)及一氧化氮合酶(NOS)对胆囊切除后Oddi括约肌(SO)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在动物实验中,豚鼠造模组(胆囊切除)和对照组(开关术)术后12周行SO压力测定(SOM),计算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值(AUC)及界限值,从造模组中筛选出符合条件的豚鼠,作为SO运动功能障碍(SOD)模型组。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SOD模型组和对照组血浆MTL、NT的含
目的评估新型磁力锚导引系统在猪模型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中的应用价值及安全性。方法2名熟练ESD操作者对2只实验猪直肠进行磁力锚牵引辅助下ESD,记录分析操作时间、切除效率、完整切除率、并发症等。结果共完成ESD操作5例次,病灶开始标记至完整剥离平均时间为26.6 min,单位时间切除率(0.38±0.1)cm2/min。病灶均完整切除且无穿孔和迟发性出血发生。结论磁力锚牵引辅助ESD能有效暴
目的评价内镜超声检查术(EUS)在不明原因胆总管扩张诊断及治疗中的价值。方法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内镜中心对经影像学提示胆总管扩张而无法明确病因的患者予以EUS,进行病因诊断,以制定下一步治疗方案,以手术病理及至少3个月的随访结果作为最终诊断。结果共纳入76例患者,对照手术及随访结果,EUS对胆总管下段结石所致的胆总管扩张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诊断符合率分别为1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