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低年级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灵活地运用形象化教学手段,引导学生在具体可感的形象中,完成从生动直观向抽象思维的转变;运用形象化教学,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低年级数学课堂的有效性。
关键词:小学数学;形象化;教学手段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1)09-040-01
一、提供形象具体的材料,操作中感知
动手操作是启迪学生积极思考,引发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兴趣的重要手段。学生动手操作的过程,其实质是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
在讲授新知识时,教师要尽量从操作起步,选择形象、直观、具体的材料让学生动手、动脑、动口,引导学生从中找到规律性知识。如:2——10的分合教学中,可以先让学生从分实物入手,将花片随意分2份,记录每次的结果,然后整理、归纳,得出规律性的分合方法,然后用类推的方法得出每数的分合方法。再如新授“加减法对比运算” 4 3=7,10—3=7等算式的意义;让学生看具体的实物、图形列式计算。通过摆一摆、看一看、想一想、比一比等教学活动,加深对加法意义和减法意义的理解。
二、展示形象生动的情境,动态中理解
教师有意识地采用大量的图片、图像、多媒体技术来展示一个个形象生动的情景,帮助学生在动态中理解知识内涵。
1.展示生动的变化过程帮助学生理解运算概念。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的意义对于小学生来说也比较难理解。因此在教学“加法的初步认识”时,可以通过学生做游戏和小猫玩球两幅动画来体现,画面上有两个小朋友,又跑来一个小朋友;有一只小猫,又跑来两只小猫,使学生知道把两个数合在一起用加法算,了解加法的意义;对于减法,通过动画显示气球飞起,小鸟飞走,还可利用将减去的部分慢慢移走,然后逐渐隐去消失等形象的展示,很好地说明从一个数里去掉一部分,求剩下多少,用减法算。
2.演示形象的时空变幻帮助学生掌握时空知识。时空知识对低年级学生是一个难点,比如时间单位不像长度、重量单位那样容易用具体的物体表现出来,比较抽象,学生对时针从一个数字走到下一个数字表示1小时,分针走一小格表示1分,秒针走一个小格表示1秒,都不易弄清楚;对小时、分、秒、之间的进率是60,而不是以前所学的满10进1,也会感到不习惯。因此在教学“时、分、秒的认识”时,可以事先制作了一个动画大钟表,在动态的、可控制的状态下让学生看到秒针走一圈,分针走一小格,分针走一圈,时针走一小格,使学生对时、分、秒有了深刻的认识。
3.形象化地分析题意帮助学生解答应用题。利用媒体技术来分析题目中数量之间的关系,帮助学生较好地理解题意。比如一年级学生刚学习连加例题3 2 1时,教师利用3只公鸡,2只母鸡,1只小鸡的直观图,化静态为动态,分三个层次出现公鸡、母鸡、小鸡的图,同时让学生随着教师有情节的口述图意。“草地上有3只公鸡,还有2只母鸡,后来又来了1只小鸡,草地上一共有多少只鸡?”这样学生就能形象地理解这个应用题的含义,直观地看到数量的连续变化,也就能很轻松地列出3 2 1=6的算式。
三、再现形象化生活情境,实践中巩固
1.生活情境中认识数。充分利用学生生活情境中素材,展示数的概念来源和实际应用,建立数感。例如一年级学生入学的第一课《数数》。我运用多媒体展示创设游乐园里的生活情境,欢乐、温馨、富有童趣的画面带给学生对幼儿生活的美好回忆,更是对多彩的小学生活的热切向往。他们兴趣盎然地去数:1个滑梯、2个秋千、3只木马、4架飞机等等。这些都是学生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学生觉得数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然后再让学生把自己在图中看到的东西说给别人听。让学生感觉到数学是我们平时交流必不可少的工具。
2.生活情境中学习计算。让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去研究计算,能够使枯燥的计算教学变得生气盎然。如二年级《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时,创设这样一个情境:出示一组肯德基商店推出的套餐,让学生为自己和妈妈各挑选一份爱吃的食品,由此让学生提出问题,并列出诸如6 25、10 20、10 18、15 27此类的算式,然后指导学生摆小棒说理、交流展示计算方法等形式逐步掌握进位加法“满十进一”的算理,获得基本的算法。让学生不仅经历了计算知识的形成过程,也让学生经历了应用计算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
3.生活情境中解决数学问题。结合教学内容创设生活情境,进行模拟训练,学习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例如,小学一年级教学“人民币的认识”时,教师模拟买卖物品的情境,让学生轮流做售货员、回收员和顾客,开展活动。如,一名学生拿一元钱买一块单价是5角的橡皮,售货员应该怎么找钱?怎么找最简便、快捷?这个问题涉及到人民币的换算以及组合、认识人民币面值,售货员现有人民币各面值的数量等问题。诸多实际问题需要学生去思考、解决。通过模拟训练,加深对元、角、分及其进率的认识和理解,使学生感到数学知识就在身边,培养了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四、采用形象有趣的游戏,活动中体验
1.游戏加深知识的理解。比如在学习左右方位时,我就让学生玩起了 “动中辨左右” 游戏,师生共同玩指鼻子、眼睛、耳朵的游戏,然后用语言交流自己的感受或发现的问题。接着是“找朋友”游戏,看看自己周围前后左右的好朋友是谁,站起来和好朋友握握手。最后玩动中“跳房子游戏”,听指令向前、后或左、右跳跃。在玩玩乐乐中学生理解了以自身为主体的左右方位。
2.竞赛促进知识的掌握。课堂中,常开展小组之间,或个人之间的竞赛,可进行计算能力方面的比赛,也可进行对数比赛,逐步培养学生的竞赛意识和学习兴趣。
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采用形象化的教学手段,并不是一味地依赖实物、图片、情境、操作等载体,更应该借助这些载体,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判断、分析,发展初步的抽象思维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形象化;教学手段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1)09-040-01
一、提供形象具体的材料,操作中感知
动手操作是启迪学生积极思考,引发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兴趣的重要手段。学生动手操作的过程,其实质是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
在讲授新知识时,教师要尽量从操作起步,选择形象、直观、具体的材料让学生动手、动脑、动口,引导学生从中找到规律性知识。如:2——10的分合教学中,可以先让学生从分实物入手,将花片随意分2份,记录每次的结果,然后整理、归纳,得出规律性的分合方法,然后用类推的方法得出每数的分合方法。再如新授“加减法对比运算” 4 3=7,10—3=7等算式的意义;让学生看具体的实物、图形列式计算。通过摆一摆、看一看、想一想、比一比等教学活动,加深对加法意义和减法意义的理解。
二、展示形象生动的情境,动态中理解
教师有意识地采用大量的图片、图像、多媒体技术来展示一个个形象生动的情景,帮助学生在动态中理解知识内涵。
1.展示生动的变化过程帮助学生理解运算概念。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的意义对于小学生来说也比较难理解。因此在教学“加法的初步认识”时,可以通过学生做游戏和小猫玩球两幅动画来体现,画面上有两个小朋友,又跑来一个小朋友;有一只小猫,又跑来两只小猫,使学生知道把两个数合在一起用加法算,了解加法的意义;对于减法,通过动画显示气球飞起,小鸟飞走,还可利用将减去的部分慢慢移走,然后逐渐隐去消失等形象的展示,很好地说明从一个数里去掉一部分,求剩下多少,用减法算。
2.演示形象的时空变幻帮助学生掌握时空知识。时空知识对低年级学生是一个难点,比如时间单位不像长度、重量单位那样容易用具体的物体表现出来,比较抽象,学生对时针从一个数字走到下一个数字表示1小时,分针走一小格表示1分,秒针走一个小格表示1秒,都不易弄清楚;对小时、分、秒、之间的进率是60,而不是以前所学的满10进1,也会感到不习惯。因此在教学“时、分、秒的认识”时,可以事先制作了一个动画大钟表,在动态的、可控制的状态下让学生看到秒针走一圈,分针走一小格,分针走一圈,时针走一小格,使学生对时、分、秒有了深刻的认识。
3.形象化地分析题意帮助学生解答应用题。利用媒体技术来分析题目中数量之间的关系,帮助学生较好地理解题意。比如一年级学生刚学习连加例题3 2 1时,教师利用3只公鸡,2只母鸡,1只小鸡的直观图,化静态为动态,分三个层次出现公鸡、母鸡、小鸡的图,同时让学生随着教师有情节的口述图意。“草地上有3只公鸡,还有2只母鸡,后来又来了1只小鸡,草地上一共有多少只鸡?”这样学生就能形象地理解这个应用题的含义,直观地看到数量的连续变化,也就能很轻松地列出3 2 1=6的算式。
三、再现形象化生活情境,实践中巩固
1.生活情境中认识数。充分利用学生生活情境中素材,展示数的概念来源和实际应用,建立数感。例如一年级学生入学的第一课《数数》。我运用多媒体展示创设游乐园里的生活情境,欢乐、温馨、富有童趣的画面带给学生对幼儿生活的美好回忆,更是对多彩的小学生活的热切向往。他们兴趣盎然地去数:1个滑梯、2个秋千、3只木马、4架飞机等等。这些都是学生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学生觉得数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然后再让学生把自己在图中看到的东西说给别人听。让学生感觉到数学是我们平时交流必不可少的工具。
2.生活情境中学习计算。让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去研究计算,能够使枯燥的计算教学变得生气盎然。如二年级《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时,创设这样一个情境:出示一组肯德基商店推出的套餐,让学生为自己和妈妈各挑选一份爱吃的食品,由此让学生提出问题,并列出诸如6 25、10 20、10 18、15 27此类的算式,然后指导学生摆小棒说理、交流展示计算方法等形式逐步掌握进位加法“满十进一”的算理,获得基本的算法。让学生不仅经历了计算知识的形成过程,也让学生经历了应用计算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
3.生活情境中解决数学问题。结合教学内容创设生活情境,进行模拟训练,学习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例如,小学一年级教学“人民币的认识”时,教师模拟买卖物品的情境,让学生轮流做售货员、回收员和顾客,开展活动。如,一名学生拿一元钱买一块单价是5角的橡皮,售货员应该怎么找钱?怎么找最简便、快捷?这个问题涉及到人民币的换算以及组合、认识人民币面值,售货员现有人民币各面值的数量等问题。诸多实际问题需要学生去思考、解决。通过模拟训练,加深对元、角、分及其进率的认识和理解,使学生感到数学知识就在身边,培养了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四、采用形象有趣的游戏,活动中体验
1.游戏加深知识的理解。比如在学习左右方位时,我就让学生玩起了 “动中辨左右” 游戏,师生共同玩指鼻子、眼睛、耳朵的游戏,然后用语言交流自己的感受或发现的问题。接着是“找朋友”游戏,看看自己周围前后左右的好朋友是谁,站起来和好朋友握握手。最后玩动中“跳房子游戏”,听指令向前、后或左、右跳跃。在玩玩乐乐中学生理解了以自身为主体的左右方位。
2.竞赛促进知识的掌握。课堂中,常开展小组之间,或个人之间的竞赛,可进行计算能力方面的比赛,也可进行对数比赛,逐步培养学生的竞赛意识和学习兴趣。
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采用形象化的教学手段,并不是一味地依赖实物、图片、情境、操作等载体,更应该借助这些载体,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判断、分析,发展初步的抽象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