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述20世纪六七十年代台湾留学生在异质文化中的艰难抉择

来源 :呼伦贝尔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orsanw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台湾留学生“自愿放逐”到美国,其不同群像的呈现,除却中西方文化质的差异这个客观原因外,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留学生的主观选择。面对双元文化的冲击,留学生在;中突中产生了文化认同危机,对自己的文化身份进行了重新审视。留学生在身处异质文化重构自我的过程中,做出了不同的人生抉择。
其他文献
1病例报告患者,女,42岁,以门牙有缝隙前来我科就诊。检查:上前牙区散在间隙,63滞留,上中线左偏2mm,触诊可见63腭侧有轻微隆起,前牙覆殆覆盖正常,两侧磨牙关系中性。摄X线牙片可见:63牙
<正>采用类别知识的分类学习模式,选取4岁、5岁和6岁幼儿共72名作为被试,以"拟态"概念和处于一定背景中的拟态动物的54张彩色图片作为学习材料,以每组由3张图片(2幅目标图和1
"用+名词"结构在汉语中的使用频率很高,该结构的俄译形式多种多样,表达手段十分丰富。研究"用+名词"结构的俄译,即是把汉语翻译成俄语的过程,也是把俄汉两种语言进行对比的过程,这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理论界围绕独立董事制度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学者们见仁见智,就我国建立独立董事制度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观点和建议,但都囿于从独立董事制度本身进行研究。
白居易青年时代就经常谈论“善病忧生”的话题,这种关切随着涉世日深、病痛坐实而放大,成为其“闲适”思想不可小觑的原因。所谓善病,是诗人表现出来的对身体健康的高度关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