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长命锁纹饰的文化与内涵

来源 :青年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qi2513054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长命锁经过漫长的历史和文化发展,形成了独具文化色彩的美学特征,是典型的中国传统文化的产物。本文从长命锁的造型、图案、纹样等方面进行归纳总结,分析长命锁的实用与审美价值,从而挖掘其特殊的装饰艺术价值。
  关键词:长命锁;纹样;文化内涵
  1 长命锁的起源
  长命锁作为古代项饰之一,常被用于佩戴于小孩身上以祛灾辟邪之用。历史上最早的记载可追溯到汉朝班固在《白虎通·衣裳》中提到:“配则像其事,若农夫配其耒耜,工匠佩其斧斤,妇人配其针缕。”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大家把长命缕佩戴在手上,除了装饰之外也寄托着人们驱邪避害,人丁兴旺的愿景。唐宋时期“百索”更为频繁地出现在古籍中,唐代的韩鄂在《岁华纪丽·端午》中写到“百索绕臂,五彩缠筒。”[1]
  长命锁的纹样不仅具有实用价值,更具有审美价值。通过研究其各种符号特征,能够运用并发扬其文化内涵,将“锁”的佩戴功能与审美功能做详细的分析,是首饰现代设计者所要思考的重中之重。长命锁早已超越了其本身的佩戴功能,并承载着中华灿烂辉煌的吉祥文化,寄托着劳动人民对生命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一把把精致的长命锁更是成百上千银匠智慧汗水的结晶。
  2 长命锁纹样特征
  长命锁的装饰题材大都来源于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这些传说和故事都是美好的、积极的。瓦辛格尔对神话的本质也进行过一些探讨,在他看来虚构首先意味着一种形象化的活动,虚构也是一种构成、成形、赋予形式、推敲、呈现与模式的活动,即理解、思考、想象、假设、计划、设计、构思的表达过程,神话最显著的特征是无阻碍和自由表现。”[2]
  2.1造型特征
  长命锁的形制多种多样,如意卷云形一般见于薄片型长命锁,为现今民间极为普遍的长命锁造型;另一种主要类型是方形长命锁,其造型贴切“锁”,寓意明了,因此备受喜爱。常见的方形长命锁,锁形类似真锁大小,立体合焊,锁上有簧片结构可以开启关合。这种锁芯形也一直沿用至今,主要材质以金银为主,上面会錾刻吉祥图案和吉语文字,而文字性说明更直观地强化着吉祥图案的祥瑞寓意。由此可见,长命锁造型都趋于方形与圆形,具有方正圆满之意。锁上一般会配有一些吉祥图案合文字,锁形饱满、整齐,圈体则相应地根据锁形大小来制定粗细程度,包括圈体与锁的连接结构都是异常讲究。
  2.2纹样特征
  长命锁的纹样是由写实到抽象的演变过程。其纹样由简单的一些神话传说故事纹样,从模拟到抽象化,经历了一个由再现到表现的过程。由汉代开始的长命索(缕)经历了漫长的转变为长命锁,这其中与历史、信仰和习俗有很大关系。
  长命锁的纹样在形成初,形状是简单写实的,民间用锁来模仿,但是后来逐渐形成了不同形状,有如意状的、莲花状的、鱼状的等等相对抽象的纹样,并具有吉祥寓意。长命锁的纹样总结起来可以分类两类:一类是对吉祥幸福的追求,如“五子登科”、“福如东海”;一类则是对生殖繁衍的渴望,如麒麟送子。
  以前的装饰纹样主要由文字和花草组成,而后来的装饰纹样常见的题材主要有人物和吉祥图案,人物有“寿星”、“麒麟送子”、“刘海戏蟾”、“五子登科”等;吉祥图案有“三多图”、“福禄寿图”、“鲤鱼跳龙门”和各种包含浓浓美好期望的文字。
  2.3形式特征
  形式具有独立的审美特征,它往往采用主观的表达方式。[4] 形式美法则来源于设计中的构成法则,它曾出现在建筑、景观、平面、珠宝等设计中,具有装饰性和象征性。形式美包含两部分内容,一个是外观形态所表现的美,包括色彩、形状、声音、空间等。另一部分是空间搭配组合所表现的美,包括对称与均衡、节奏与韵律等。
  长命锁中的变化与统一主要体现在纹样的整体与细节,要在图案构成中找统一,统一中寻求变化。变化统一的画面带给人一种稳定而和谐的视觉感受,形成静动、疏密结合的装饰效果。正如黑格尔所说:“和谐一方面出见出本质上差异面的整体,另一方面也消除了这些差异面的纯然对立,因此他们的互相依从和内在联系就显现为他们的统一。”[5]
  长命锁的形式美主要从其外观形态上表现出来,包括色彩、形状、声音、构成等。长命锁的色彩跟它的材质有关,材质主要有金、银、铜、玉、木等材料制成,一般流传下来的以银居多。
  3 长命锁的审美与文化内涵
  佩戴长命锁是一种吉祥行为,而长命锁本身又承载着丰富的吉祥图案与吉祥文字,所以说是吉祥文化造就了长命锁,而长命锁又是吉祥文化传承和繁衍的载体。正是人们对吉祥孜孜不倦的追求,长命锁成为了祝福的载体,寓意锁住平安,锁住美好,成为了一种精神文明的载体,超越其本身的功能性上升为精神追求
  4 结语
  长命锁经过漫长的历史和文化发展,形成了独具文化色彩的美学特征,并且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民俗内涵与文化特征。 随着社会发展,科学取代了神秘的封建思想,长命锁也历经了岁月的洗礼,如今人们佩戴长命锁也成为了表达了人们的美好愿望、寄托人们吉祥富贵心愿的符号。
  参考文献:
  [1] 唐.韩鄂.岁华纪丽[M].北京:中华书局,1985(04).
  [2] 朱狄.原始文化研究對审美发生问题的思考[M].三联书店.1998:777-778.
  [3] 周湘宁.长命锁文化探究[J].陕西国际商贸学院学报.陕西:陕西国际商贸学院学报编辑部.2017.4:55.
  [4] 李春倩.论艺术创作中的形式美因素[J].美术大观.2008(1):179.
  [5] 黑格尔.美学:第1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1:180-181.
其他文献
18岁  你终于高考完了  再也不用起早贪黑了  终于可以玩游戏了  拿着盼望已久的录取通知书  喜滋滋的往火车站走  拉着又大又沉的行李箱  不知道父母往里边塞了多少东西  18岁的夏天  你刚出火车站就上了校巴  炎热的午后训练场上的班长在练队列  走在铺满沥青路的葱郁校园里  你觉得新世界的大门向你正在打开  爸爸把你安顿好之后,然后挥手告别  你看着爸爸的背影,突然一阵心酸  放寒假前  
期刊
摘要:民族歌剧的剧本创作对其演出市场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本文通过歌剧《白毛女》的题材、主题意蕴、主要形式对受众的影响,阐述歌剧《白毛女》的一度创作为其演出市场埋下了伏笔。  关键词:歌剧;白毛女;剧本创作;演出市场  剧本创作是作品文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民族歌剧的后期表演及演出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对其演出市场具有重要的影响。  一、传奇的落地改造引导观众心理  《白毛女》的创作灵感源于河北“白毛仙
期刊
席慕容说青春是一本太仓促的书,伯特勒说青春是受赞美的春天,泰戈尔说青春是没有经验和任性。在我看来,青春是人一生中最恣情的时光,短暂亦美好。  在青春的年纪里,我们坦荡,热烈,敢于梦,敢于想,敢于义无反顾,敢于轰轰烈烈,敢于在挫折中一往无前、乘风破浪。  青春是梦想开始的地方,在这里我们为梦远航。在我的梦中曾无数次出现一匹蓝色的马,蓝色的马很美,是那种曙光将现未现的时候,天宇光滑的灰蓝色,马鬃和马尾
期刊
摘要:摄影艺术的产生与发展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对这一内在发展规律的内涵把握,一方面有助于巩固摄影学科的理论教学,另一方面助于将其转化为方法论指导新的艺术创作。  关键词:摄影艺术;分离派;艺术发展  绘画主义摄影作为一种艺术流派诞生于19世纪中期,流行于20世纪。该派摄影家在摄影创作中追求一种绘画的效果与境界。绘画主义摄影大致分为三个阶段,仿画阶段、崇尚古典阶段与画意阶段。绘画主义摄影代表摄影师是
期刊
摘要:中西方陶艺家在创作过程中对于陶艺审美的感受存在着相反的态度,在中国哲学的思想的影响之下,中国陶艺家普遍会以感性的态度去对待陶艺创作,而西方陶艺家则是西方古典哲学的思辨之下显的比中国陶艺家更加的感性。也因此他们在对待泥土材料使所透露出的是自身对于客观世界思考的结果。  关键词:陶艺;审美;意象  陶艺的创作是观念化的创作,陶艺家在其受到的艺术教育中,往往会通过本土哲学文化的影响而进行思考。同时
期刊
摘要:满族剪纸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满族人民生活传统思想的体现,对满族文化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本章主要以满族剪纸的发展概述与满族剪纸的艺术表现特征来体现满族剪纸的的传承发展历程,浅析满族剪纸在东北百姓家中的装饰作用,也体现满族剪纸的艺术魅力。  关键词:剪纸;艺术;研究  一、剪纸概述  剪纸,又叫“刻纸”,是以纸为主要加工材料,以剪刀或刻刀为工具进行创作的一种民间造型艺术。满族剪纸艺术以满族人
期刊
摘要:“文化创意”一词最早出现在上世纪90年代的英国,自2009年以来国务院就出台相关文件大力发展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作为新兴产业,在我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凭借其当地历史悠久的游牧文化,在此基础上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本篇文章主要是在民族文化历史传承的基础上,对肃南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出的合理性建议进行研究。  关键词:裕固族;民族服饰;文化创
期刊
等车的时候偶遇她  注定是美好的开始  作为亲历者  如此幸运  记忆里连当时的风都是甜的  每当有人问起她  我总是不厌其烦的重复一遍又一遍  身边的人可不这么认为  听多了他们便会调侃  他们笑我  我也笑他们  不過是想告诉全世界  我有一个很好很好很好的姑娘  她温柔大方  善解人意  可爱又成熟  她打理着自己的事业  也打理着我们的爱情  她有好大的梦想  也有好大的脾气  一切都恰到
期刊
如果说现代主义为我们打开了一扇朝向新世界的窗口,后现代主义则更像是一面破碎的镜子,既折射着现代性与传统的矛盾,又通过镜子的碎片折射出现代性自身矛盾的方方面面。《宠儿》像是被托妮·莫里森打碎了的镜子,每一块散落的碎片都在折射奴隶制下的阴影。  小说来源于一个真实事件:19世纪50年代,一个名叫玛格丽特·加纳的女黑奴携子女从肯塔基的奴隶庄园逃到俄亥俄的辛辛那提,奴隶主循踪追至,为了使孩子不再重复自己做
期刊
摘要:女性主义作为一种独立的文学批评方法已经具有了独特且系统的理论建构体系。随着女性文学的兴起,文学界开始关注作家笔下的女性元素。本文对阿连德及其作品《两个词语》进行了介绍、阐述了女性主义的基本概念、并在女性主义视角下对《两个词语》中的女主人公形象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关键词:《两个词语》;女性主义;女性形象  一、作者与作品简介  伊莎贝尔·阿连德是智利著名女作家,她的创作继承了拉美魔幻现实主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