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考原题再现
2007年福建高考作文题:
作文。(70分)
题目:季节
要求: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
阅卷老死精点
林富明(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2007年高考阅卷所见,考生大多是抓住季节的某一特性,或叙事以寄怀,或绘景以抒情,或议论以喻理。而记叙文要让所叙事件的意蕴扣合“季节”的特性,难度相对大一些。这篇并不很完美的记叙文被选为优秀卷,就有这种考虑在内。
该文最大的优点在于关注现实,直面生活。作者正视社会现实,借助七岁学重的特定视角,描述了农民工及其子女的生存处境的一个侧面,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质朴感悟,寄寓了对“农民工”的深切关注和同情。比起那些无病呻吟的“诗意”和故作深沉的“哲思”,该文的写作取向值得肯定和提倡。
该文的表达也有可称道之处。文章起笔于冬之“寒’,结束于春之“暖”,以季节特征比照、映衬世相人心,构思切合题意。叙述张弛有度,内容具体而充实。进城之初的懂憬与公交车上的遭遇,送温暖的“市领导”与冷漠的“城里人”,公交车里的“寒冷”与乡下打雪仗的“温暖”,农民工的贡献与城市的回报……作者选取这些真实的生活内容,织成一个完整的有机结构,有铺垫,有照应,并构成了多重的对比。这既突出了中心,又车富了情感内涵。语言朴实通畅,并能在关键处抓住某些细节着意刻画,以点染氛围,烘托人物内心活动,增强了表达效果。
佳作何故扣分
林富明(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对照评分标准综合评价,该文的基础等级可评为一等中,“内容”与“表达”各得23分(满分各25分),计46分;发展等级(20分)得17分。合计得分63分,得分率90%。内容方面,“我”的某些心理感受与七岁儿童不尽相符,且事情的“转机”处理未免简单,有“公式化”之弊。评分从宽,扣2分。表达方面,对公交车上城里入的描写有些“慨念化”,显得生硬,影响了表达效果,扣1分;“7岁”的表达式不规范,“仿彿看到了大城市 派繫华,生机勃勃的春天的景象”句中的逗号应为顿号,错别字“倾(顷)刻间”,生造词“暖呵呵(暖烘烘)”,合并扣1分。此外,“好至(生)羡慕”、“泪(汗)水”、“霹雳(鄙夷)的目光”视为笔误,末句“我更以我的父亲是一名农民工而骄傲”是多余的蛇足,但不扣分。发展等级不能得满分,原因在于“公式化”、“概念化”的毛病使文章的深刻性和创新性有所折损,扣3分。
七嘴八舌热议
高中生“回帖”链接7楼——王司
以“季节”作为线索贯穿全文,讲了 “我”和父亲在城市的见闻。文章中的季节为冬季,而面对时髦小姐在车厢里鄙夷的目光,“季节”的深度提升到了城市人的冷漠和整个城市对农民工的误解,文章又用了一段家中生活的对比,虽然家中寒冷,可人的心是纯洁的,更加衬托出城市对农民工的排斥与冷漠。而后,文章又用简洁的言语描述了一些领导对“我们”的关心,使“季节”转化为温暖的代名词。
高中生“回帖”链接6楼——曹小亮
章是为了表现政府对农民工子弟的关怀,有点说教意味。
高中生“回帖”链接5楼——郑明华
以“我”心理活动的变化为线索,先写“我”去城市的喜悦,中途在公交车上的遭遇导致情绪的低落,最后又写社会对“我”的关怀之情,道出了农民工在城市不平等待遇这一现象,并华了文章的主题,文章以小见大,从个人写出了全社会关注的问题,具有写实精神。
高中生“回帖”链接4楼——刘倩
读罢此文,不禁使我思考什么是高贵什么是贫贱?我想之中的父亲是高贵的,像他一样的千千万万的打工仔是高贵的。他们用自己的双手建造城市,他们用自己的汗水与泪水为他人创造好的生活。文中的“我”也是高贵的,他敬重自己的父亲,理解自己的父亲,也为自己的父亲感到骄傲,
高中生“回帖”链接3楼——薛洋
文章前后用对比的方法未写打工者的人生遭遇,以“季节”贯穿整篇文章。作者善于用外界环境的恶劣表现车内人的冷,廷,“仿佛回到冬天那种无助寂寞冰冷的世界”,但后来市里面的领导的关心,让作者的心里马上温暖起来,又看到播下希望之种的春天。
高中生“回帖”链接2楼——邓超群
文章用先扬后抑的手法写了一个冬季之中发生的事,将大题目缩小,容易凸显主题。
高中生“回帖”链接1楼——张安民
文章题目是《季节》,它预示着文章的内容,天气的寒冷表现作者受到的“冷遇”和内心的寒冷,温暖转变在社会关爱他们的时候,他的心中也十分温暖,此文把环境和心情紧密结合,十分扣人心弦,并具有社会意义。(感谢山西太原五中高中语文老师,福建师范大学2007届研究生张雯对此稿的贡献。)
(编 校 周 立)
编后:卷首高考佳作已经是本学年奉献给您的第五篇高考优秀作文了,欢迎您继续就已登佳作到本刊博客回帖,我们将择期刊登,等您亮相!
2007年福建高考作文题:
作文。(70分)
题目:季节
要求: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
阅卷老死精点
林富明(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2007年高考阅卷所见,考生大多是抓住季节的某一特性,或叙事以寄怀,或绘景以抒情,或议论以喻理。而记叙文要让所叙事件的意蕴扣合“季节”的特性,难度相对大一些。这篇并不很完美的记叙文被选为优秀卷,就有这种考虑在内。
该文最大的优点在于关注现实,直面生活。作者正视社会现实,借助七岁学重的特定视角,描述了农民工及其子女的生存处境的一个侧面,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质朴感悟,寄寓了对“农民工”的深切关注和同情。比起那些无病呻吟的“诗意”和故作深沉的“哲思”,该文的写作取向值得肯定和提倡。
该文的表达也有可称道之处。文章起笔于冬之“寒’,结束于春之“暖”,以季节特征比照、映衬世相人心,构思切合题意。叙述张弛有度,内容具体而充实。进城之初的懂憬与公交车上的遭遇,送温暖的“市领导”与冷漠的“城里人”,公交车里的“寒冷”与乡下打雪仗的“温暖”,农民工的贡献与城市的回报……作者选取这些真实的生活内容,织成一个完整的有机结构,有铺垫,有照应,并构成了多重的对比。这既突出了中心,又车富了情感内涵。语言朴实通畅,并能在关键处抓住某些细节着意刻画,以点染氛围,烘托人物内心活动,增强了表达效果。
佳作何故扣分
林富明(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对照评分标准综合评价,该文的基础等级可评为一等中,“内容”与“表达”各得23分(满分各25分),计46分;发展等级(20分)得17分。合计得分63分,得分率90%。内容方面,“我”的某些心理感受与七岁儿童不尽相符,且事情的“转机”处理未免简单,有“公式化”之弊。评分从宽,扣2分。表达方面,对公交车上城里入的描写有些“慨念化”,显得生硬,影响了表达效果,扣1分;“7岁”的表达式不规范,“仿彿看到了大城市 派繫华,生机勃勃的春天的景象”句中的逗号应为顿号,错别字“倾(顷)刻间”,生造词“暖呵呵(暖烘烘)”,合并扣1分。此外,“好至(生)羡慕”、“泪(汗)水”、“霹雳(鄙夷)的目光”视为笔误,末句“我更以我的父亲是一名农民工而骄傲”是多余的蛇足,但不扣分。发展等级不能得满分,原因在于“公式化”、“概念化”的毛病使文章的深刻性和创新性有所折损,扣3分。
七嘴八舌热议
高中生“回帖”链接7楼——王司
以“季节”作为线索贯穿全文,讲了 “我”和父亲在城市的见闻。文章中的季节为冬季,而面对时髦小姐在车厢里鄙夷的目光,“季节”的深度提升到了城市人的冷漠和整个城市对农民工的误解,文章又用了一段家中生活的对比,虽然家中寒冷,可人的心是纯洁的,更加衬托出城市对农民工的排斥与冷漠。而后,文章又用简洁的言语描述了一些领导对“我们”的关心,使“季节”转化为温暖的代名词。
高中生“回帖”链接6楼——曹小亮
章是为了表现政府对农民工子弟的关怀,有点说教意味。
高中生“回帖”链接5楼——郑明华
以“我”心理活动的变化为线索,先写“我”去城市的喜悦,中途在公交车上的遭遇导致情绪的低落,最后又写社会对“我”的关怀之情,道出了农民工在城市不平等待遇这一现象,并华了文章的主题,文章以小见大,从个人写出了全社会关注的问题,具有写实精神。
高中生“回帖”链接4楼——刘倩
读罢此文,不禁使我思考什么是高贵什么是贫贱?我想之中的父亲是高贵的,像他一样的千千万万的打工仔是高贵的。他们用自己的双手建造城市,他们用自己的汗水与泪水为他人创造好的生活。文中的“我”也是高贵的,他敬重自己的父亲,理解自己的父亲,也为自己的父亲感到骄傲,
高中生“回帖”链接3楼——薛洋
文章前后用对比的方法未写打工者的人生遭遇,以“季节”贯穿整篇文章。作者善于用外界环境的恶劣表现车内人的冷,廷,“仿佛回到冬天那种无助寂寞冰冷的世界”,但后来市里面的领导的关心,让作者的心里马上温暖起来,又看到播下希望之种的春天。
高中生“回帖”链接2楼——邓超群
文章用先扬后抑的手法写了一个冬季之中发生的事,将大题目缩小,容易凸显主题。
高中生“回帖”链接1楼——张安民
文章题目是《季节》,它预示着文章的内容,天气的寒冷表现作者受到的“冷遇”和内心的寒冷,温暖转变在社会关爱他们的时候,他的心中也十分温暖,此文把环境和心情紧密结合,十分扣人心弦,并具有社会意义。(感谢山西太原五中高中语文老师,福建师范大学2007届研究生张雯对此稿的贡献。)
(编 校 周 立)
编后:卷首高考佳作已经是本学年奉献给您的第五篇高考优秀作文了,欢迎您继续就已登佳作到本刊博客回帖,我们将择期刊登,等您亮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