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对新农村建设目标的进一步升级,也是新时代做好我国农业农村工作的总纲领和重要遵循。乡村振兴战略在具体实施时,要把“重中之重”落到实处,建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加快推进农牧业和农村牧区现代化,建立健全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着力培养建设适应农业农村发展的专业人才队伍。
【关键词】新时代 乡村振兴战略 重大意义 【中图分类号】F320 【文献标识码】A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到新阶段而设定的一个新目标和新部署,是对新农村建设目标的进一步提档升级,是对农业农村发展的再定位,是党中央在农业农村发展理论和实践上的又一重大飞跃,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做好我国农业农村工作的总纲领和重要遵循。
乡村振兴战略的郑重提出,体现了党中央对农业农村工作的高度重视,顺应了亿万农民的新期盼和农业农村发展新需求,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在农村的具体落实。十九大明确指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是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只有这些方面都得到发展,乡村才能变得有活力、有人气,才能真正振兴。由此可见,乡村振兴战略全方位涵盖了农业发展、农村治理和农民生活等“三农”问题的方方面面,体现了经济、政治、社会、生态文明、文化“五位一体”建设全面提升的内在要求,因此,乡村振兴是促进农业、农村、农民全面进步和发展的治本之策,必将进一步推动城乡融合发展。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农村发展主要矛盾的根本之策。党的十九大深刻指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已经成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而实际上城乡之间的不平衡和乡村发展的不充分是群众反映最为强烈的一环,社会各阶层中农民受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影响又最为突出,这已经成为社会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要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2050年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整个进程中,解决这一社会主要矛盾,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无疑是治本之策。可以说,党的十九大报告把乡村的发展摆到国家战略的位置进行决策部署,契合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抓住了农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和矛盾所在,体现了应对社会主要矛盾和问题的必然要求。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我国农村全面实现小康和开启现代化征程的重要举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今后几年最大的政治任务,其中农村小康社会的建成是重点、弱项,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短板也在农村,难点是实现农业现代化,并在此基础上实现农村现代化。因此,十九大报告把全部的三农工作放到乡村振兴战略中来部署,强化问题导向,坚持顶层设计,通过建立健全适合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促进城乡均衡发展,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切实解决农民问题。这样,不仅使提出实施的战略指向更明确,针对性、着力点和突破口更具体,而且工作重点更加突出。可以预见,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必将会使农业农村的面貌发生根本性變化,真正实现农业振兴、农民乐业,农村宜居。
乡村振兴战略在具体实施时,各地各部门必须按照十九大的总要求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的总部署,结合各自的实际,因地制宜,进行全方位谋划并坚持不懈抓好落实。就赤峰市来说,笔者认为要从如下方面着力。
一要真正把“重中之重”落到实处。这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前提。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一个系统工程,各级党政一把手要树立战略思维,牢固树立短板意识,坚持问题导向,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为指导,完善农村牧区工作领导体制,真正把“三农三牧”工作放在突出位置,在工作安排部署上优先考虑,在工作推动措施上强力推进。要按照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城乡融合发展的新理念,在“十三五”“十四五”“十五五”规划中,把有关乡村振兴的内容全面考虑进去,明确近期、中期、中长期发展目标,并以此为蓝图,统筹推进农村牧区工作,一张蓝图绘到底,在财政资金分配、重大项目安排上重点向农村牧区倾斜,争取利用十到十五年左右的时间,使全市基本实现乡村振兴的奋斗目标。
二要建强农村基层党组织。这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关键。建强基层党组织,核心是建好基层党支部。注重村级党组织主要负责人的培养和选拔,让那些具备“法治、德治、自治”基本素养的党员进入村党支部班子,使其真正成为群众的主心骨和带路人。要加强对驻村帮扶干部、大学生村官等涉农人员的培训、教育和管理,将他们的政治优势和能力特长转变为农村的发展态势。要充分发挥盟市、旗县、乡镇三级党校的作用,提高农民党员干部的思想道德文化水平、带头致富本领、发展农村公益事业的能力。此外,还要不断创新完善党组织的管理制度,强化村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不断提升服务水平和管理能力。
三要加快推进农牧业和农村牧区现代化。这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目的。为此,一是要紧紧围绕产业兴旺的工作目标,加快培育和发展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农村牧区产业,引导和推动全社会更多的人才、资本、技术等要素向农村牧区聚集与流动,推动形成符合农村实际的现代农牧业产业体系,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二是要按照生态宜居的工作目标,切实加强农村牧区生态环境资源环境保护和利用,大力建设和不断改善道路、通讯、生态、水利等各类基础设施,采取过硬措施加强矿山治理,保护好绿水青山和清新清净的田园风光。三是要按照乡风文明的工作目标,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大力促进农村牧区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等事业均衡发展,有针对性有计划地提高农牧民综合素质、提升农村牧区文明程度和开放水平。四是要按照治理有效的工作目标,加强基层民主和法治建设,开展普法教育,推进农村牧区党务政务公开;加强和创新乡村社会治理,构建有理有序的社会环境。五是要按照生活富裕的工作目标,深入推进“五个一批”和“六个精准”脱贫攻坚,壮大主导产业富民,活跃农村市场利民,实施危房改造,确保农牧民收入来源持续稳定,不断提高。
四要建立健全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促进城乡融合发展。这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抓手。要树立城乡融合发展的理念,从根本上建立健全城乡融合的机制体制,全面深化城乡综合配套改革,促进城市公共资源和公共服务向农村牧区延伸,加快推动城市资本、技术、人才下乡的进程,实现城乡要素双向融合互动和资源优化配置,从而实现城乡共建共享共荣。要完善城乡融合的政策体系,把城市与农村牧区看成一个平等的有机整体,坚持农牧业和农村牧区优先发展,始终把“三农三牧”工作放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首要位置,把政府掌握的公共资源优先投向农牧业和农村牧区,促使公共财政资金和各类拉动力大的项目向农村牧区倾斜,逐步实现资源配置适度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不断推动改革成果和改革红利城乡共享。
五要着力培养建设适应农业农村发展的专业人才队伍。这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保证。要以十九大精神为指引,突出重点抓好农牧业和农村牧区人才工作,制定吸引人才向农村流动的政策措施,探索推进农牧业和农村牧区各类人才发展的体制机制改革,把引进培养人才和发挥人才作用纳入乡村振兴战略全局中通盘考虑,构建有利于人才成长的管理体制,创新对各类人才的培养支持机制和评价机制,努力培养建设一支熟悉农业、热爱农村、喜欢农民的农牧业和农村牧区专业人才队伍。
责编/陈楠 宋睿宸 美编/于珊
【关键词】新时代 乡村振兴战略 重大意义 【中图分类号】F320 【文献标识码】A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到新阶段而设定的一个新目标和新部署,是对新农村建设目标的进一步提档升级,是对农业农村发展的再定位,是党中央在农业农村发展理论和实践上的又一重大飞跃,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做好我国农业农村工作的总纲领和重要遵循。
新时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意义
乡村振兴战略的郑重提出,体现了党中央对农业农村工作的高度重视,顺应了亿万农民的新期盼和农业农村发展新需求,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在农村的具体落实。十九大明确指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是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只有这些方面都得到发展,乡村才能变得有活力、有人气,才能真正振兴。由此可见,乡村振兴战略全方位涵盖了农业发展、农村治理和农民生活等“三农”问题的方方面面,体现了经济、政治、社会、生态文明、文化“五位一体”建设全面提升的内在要求,因此,乡村振兴是促进农业、农村、农民全面进步和发展的治本之策,必将进一步推动城乡融合发展。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农村发展主要矛盾的根本之策。党的十九大深刻指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已经成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而实际上城乡之间的不平衡和乡村发展的不充分是群众反映最为强烈的一环,社会各阶层中农民受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影响又最为突出,这已经成为社会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要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2050年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整个进程中,解决这一社会主要矛盾,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无疑是治本之策。可以说,党的十九大报告把乡村的发展摆到国家战略的位置进行决策部署,契合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抓住了农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和矛盾所在,体现了应对社会主要矛盾和问题的必然要求。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我国农村全面实现小康和开启现代化征程的重要举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今后几年最大的政治任务,其中农村小康社会的建成是重点、弱项,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短板也在农村,难点是实现农业现代化,并在此基础上实现农村现代化。因此,十九大报告把全部的三农工作放到乡村振兴战略中来部署,强化问题导向,坚持顶层设计,通过建立健全适合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促进城乡均衡发展,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切实解决农民问题。这样,不仅使提出实施的战略指向更明确,针对性、着力点和突破口更具体,而且工作重点更加突出。可以预见,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必将会使农业农村的面貌发生根本性變化,真正实现农业振兴、农民乐业,农村宜居。
新时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着力点
乡村振兴战略在具体实施时,各地各部门必须按照十九大的总要求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的总部署,结合各自的实际,因地制宜,进行全方位谋划并坚持不懈抓好落实。就赤峰市来说,笔者认为要从如下方面着力。
一要真正把“重中之重”落到实处。这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前提。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一个系统工程,各级党政一把手要树立战略思维,牢固树立短板意识,坚持问题导向,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为指导,完善农村牧区工作领导体制,真正把“三农三牧”工作放在突出位置,在工作安排部署上优先考虑,在工作推动措施上强力推进。要按照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城乡融合发展的新理念,在“十三五”“十四五”“十五五”规划中,把有关乡村振兴的内容全面考虑进去,明确近期、中期、中长期发展目标,并以此为蓝图,统筹推进农村牧区工作,一张蓝图绘到底,在财政资金分配、重大项目安排上重点向农村牧区倾斜,争取利用十到十五年左右的时间,使全市基本实现乡村振兴的奋斗目标。
二要建强农村基层党组织。这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关键。建强基层党组织,核心是建好基层党支部。注重村级党组织主要负责人的培养和选拔,让那些具备“法治、德治、自治”基本素养的党员进入村党支部班子,使其真正成为群众的主心骨和带路人。要加强对驻村帮扶干部、大学生村官等涉农人员的培训、教育和管理,将他们的政治优势和能力特长转变为农村的发展态势。要充分发挥盟市、旗县、乡镇三级党校的作用,提高农民党员干部的思想道德文化水平、带头致富本领、发展农村公益事业的能力。此外,还要不断创新完善党组织的管理制度,强化村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不断提升服务水平和管理能力。
三要加快推进农牧业和农村牧区现代化。这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目的。为此,一是要紧紧围绕产业兴旺的工作目标,加快培育和发展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农村牧区产业,引导和推动全社会更多的人才、资本、技术等要素向农村牧区聚集与流动,推动形成符合农村实际的现代农牧业产业体系,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二是要按照生态宜居的工作目标,切实加强农村牧区生态环境资源环境保护和利用,大力建设和不断改善道路、通讯、生态、水利等各类基础设施,采取过硬措施加强矿山治理,保护好绿水青山和清新清净的田园风光。三是要按照乡风文明的工作目标,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大力促进农村牧区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等事业均衡发展,有针对性有计划地提高农牧民综合素质、提升农村牧区文明程度和开放水平。四是要按照治理有效的工作目标,加强基层民主和法治建设,开展普法教育,推进农村牧区党务政务公开;加强和创新乡村社会治理,构建有理有序的社会环境。五是要按照生活富裕的工作目标,深入推进“五个一批”和“六个精准”脱贫攻坚,壮大主导产业富民,活跃农村市场利民,实施危房改造,确保农牧民收入来源持续稳定,不断提高。
四要建立健全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促进城乡融合发展。这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抓手。要树立城乡融合发展的理念,从根本上建立健全城乡融合的机制体制,全面深化城乡综合配套改革,促进城市公共资源和公共服务向农村牧区延伸,加快推动城市资本、技术、人才下乡的进程,实现城乡要素双向融合互动和资源优化配置,从而实现城乡共建共享共荣。要完善城乡融合的政策体系,把城市与农村牧区看成一个平等的有机整体,坚持农牧业和农村牧区优先发展,始终把“三农三牧”工作放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首要位置,把政府掌握的公共资源优先投向农牧业和农村牧区,促使公共财政资金和各类拉动力大的项目向农村牧区倾斜,逐步实现资源配置适度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不断推动改革成果和改革红利城乡共享。
五要着力培养建设适应农业农村发展的专业人才队伍。这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保证。要以十九大精神为指引,突出重点抓好农牧业和农村牧区人才工作,制定吸引人才向农村流动的政策措施,探索推进农牧业和农村牧区各类人才发展的体制机制改革,把引进培养人才和发挥人才作用纳入乡村振兴战略全局中通盘考虑,构建有利于人才成长的管理体制,创新对各类人才的培养支持机制和评价机制,努力培养建设一支熟悉农业、热爱农村、喜欢农民的农牧业和农村牧区专业人才队伍。
责编/陈楠 宋睿宸 美编/于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