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事不忘 后事之师

来源 :人民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mai123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国史籍的丰厚、庞大,非世界上任何族群所可比拟。重历史、重列祖列宗是中华民族得以永远维系的根本原因。对民族历史的自信,使中国五千年来几度沉沦又几度崛起,这是一个打不垮的、坚强的、生命力永恒的民族。
  [关键词]历史学 历史传统 以史为鉴
  崇善贬恶,是中国历史学的优秀传统
  孔子周游列国,以道之不行而归鲁,乃述而不作,著《春秋》一书,为中国第一部纪年体历史,以记自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至鲁哀公十四年(公元前481年)凡二百四十四年鲁国之历史。孔子著《春秋》的根本目的不只是纪事,更在明鉴。正如郭沫若先生题吾年轻时所作《文姬归汉》云:“圣人作春秋,辞难赞游夏,垂世千百年,褒贬乱贼怕。”郭老又提及史家之气节:“我愿学齐史,笔削不肯假,生死皆以之,用报知己者。”这和文天祥《正气歌》中所歌颂的史家崇高品德出于一辙:“在齐太史简,在晋董狐笔。”所以自《春秋》以后的历史学家都遵循着这一崇善贬恶的原则,反是,则其史著不会流传,这是中国历史学的优秀传统。
  历史学家进一步将治史的根本原则予以陈明,如唐刘知几《史通》云:“征求异说,采摭群言,明其真伪,反映时变,详今略古。”刘知几反对“妄生穿凿,轻究本原”,对陋儒之“虚美讳饰”、不可征信之处,痛加鞭笞。其所撰史论一百一十八篇,可谓雄谈阔论,于治史之方法论,树立极则,为历代史家所重。可与《史通》比美者,当数宋司马光之《资治通鉴》,这是一部规模巨大的编年通史,体例与《春秋》相类,而方法则是一以求实为宗。宋神宗以为“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命名为《资治通鉴》。该书详记上起周威烈王(战国)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下迄周世宗(五代)显德六年(公元959年)之间一千三百六十二年的历史。
  中国史学一般是后朝为前朝纪其本末,所谓隔代撰史。因为不涉本朝,则辨析公正,言史不伪。如房玄龄撰《晋书))、魏征撰《隋史》、欧阳修撰《新唐书》、《新五代史》等。最明显之例,则是司马光所撰《资治通鉴》只到公元959年。因赵匡胤于公元960年陈桥兵变,杯酒释兵权,欢宴罢节镇,北宋建国,司马光则戛然而止。这是史家一般遵循之道。在这一点上,孔子、司马迁似乎有胆有识,孔子直写到殁前三年之鲁史,而司马迁则一直写到当朝汉武帝,颇有齐史、董狐之胆识。
  中国史籍丰厚,史著类型多样
  中国史籍的丰厚、庞大,非世界上任何族群所可比拟。而史著类型的多样则是它丰富性的主要表现之一。历史著作可大分为五类:一日通史,前述之司马光《资治通鉴》是也。二日纪传史,西汉司马迁《史记》、东汉班固《汉书》、南朝宋范晔《后汉书》、西晋陈寿《三国志》是也。纪传史又分有表志和无表志两类,《史记》《汉书》《后汉书》为有表志者,《三国志》则无表志。有表志的内容随历史之衍进,也不断扩大,如《汉书》有《食货志》《地理志》《艺文志》《刑法志》,《后汉书》则更增党锢、方术、列女、孝子。以上四部书习称前四史。三日纪年史,如孔子《春秋》、南宋吕祖谦《大事纪》。四日断代史,除前四史中《史记》而外,二十五史皆为断代史(原为二十四史,1921年北洋政府大总统徐世昌下令将柯邵忞所著《新元史》列为正史,与旧有二十四史合称二十五史)。五日专史,如明末清初黄宗羲所著《明儒学案》。另有两类可为史籍之辅:一曰野史,如《满清野史》、《清稗类钞》;二曰笔记,如南朝宋刘义庆之《世说新语》、唐段成式撰《酉阳杂俎》。
  有前述诸史矣,而中国知识分子之孜孜矻矻、朝斯夕斯的精神,又非它国可比。如孔子《春秋》既出,则有正其义者、详其注者随之,春秋末左丘明著《春秋左氏传》,战国时毂梁赤著《春秋毂梁传》(初为口传,成书于西汉),战国时公羊高著《春秋公羊传》(亦成书于西汉)。《春秋》三传(《左氏传》《毂梁传》《公羊传》)既出,历代又有众多博学鸿儒一而再、再而三詳为注疏,成为专门的学问。
  中国人治史态度极为严谨
  由于中国人特重历史之真实性,可信性,因之历代史官之设,亦为世界最早而绵延不曾中断。史官之职司为:掌管史料、记载史事、撰写史书,这传统所从来远矣,殷称作册,周有大史、小史、内史、外史、御史,秦汉称太史令,掌管文史星历,三国时魏置著作郎,北周称著作上士,唐又以他管兼典史职,称撰修、直管,宋、元、明、清称修撰、编修、检讨,又元、明以后翰林学士兼任史事,故亦有太史之称。清乾隆纪晓岚主编之《四库全书》所用经、史、子、集四部分类法,可追溯至魏晋,彼时图书目录即按经、史、子、集分类,这在封建社会是一大创制,几乎可以囊括所有学问。其中包括科技、建筑、方舆、天文、医学,等等,不一而足。普天之下,没有任何国家如此热爱自己的文化,中国不愧为文化大国。
  中国史家为一部书之良莠真伪,可以辨析千年以上。古、今文尚书之辨,便是一例。今文尚书为汉文帝时伏生授汉太常使晁错者,伏生为秦博士,秦始皇焚书坑儒之时,伏生将《尚书》藏于墙壁。几十年后打开,浸蚀蠹腐可想,伏生亦已九十余岁,目已昏花而记忆力惊人,嘱晁错补之,此书原为小篆,而汉时已用隶书,晁错乃以汉隶抄录,称今文尚书。伏生记忆的误差是肯定有的。汉武帝时鲁恭王毁坏孔子住宅,于壁中得古文尚书,以鸟虫篆(即大篆之前之书体)著写,西汉孔安国曾整理过,并为之序。西晋永嘉之乱,今、古文《尚书》俱佚。至东晋之世,梅颐献有孔安国序之《尚书》,一时学界震惊,后人考之为伪。然伪书必有真、伪参杂,不可一概否定。其间有大经学家如刘歆为政治之目的插入伪文是极可能的事。清有陈乔枞者,广搜西汉以来马融、郑玄、以至诸子之说,详加考校,乃使伏生所传之今文《尚书》重见天日,堪称史学奇迹。这部《今文尚书经说考》,清阮元评价甚高,以为陈乔枞“析前人所未析”,其内容广博翔实,后来之辨析者,很难超越此书。
  从《尚书》之命运,我们深深感到中国人治史态度的严谨。中国史的准确纪年自公元前841年始。此年国人因周厉王暴虐而起义,共伯和摄行政事,天下归心。自此以后,中国历史纪年从未曾断。当今博儒李学勤等据考古学资料,将准确纪年又向前推移。这将是一项极具历史意义的伟大工程。中国历史纪年的这种准确性和悠久性,是世界历史学上的奇迹。同样是文明古国的印度,如雅利安之入侵印度,有云为公元前一千二百年者,亦有史家称前二千年者,前后误差达八百年,不亦过乎?这在中国史学上是不可能发生的事。中国史家不会将传说时期如三皇五帝的历史纪年,具体到某确切年代,所以也不会发生印度史的如此疏漏。
  重历史、重列祖列宗是中华民族得以永远维系的根本原因。对民族历史的自信,使中国五千年来几度沉沦又几度崛起,这是一个打不垮的、坚强的、生命力永恒的民族。上世纪英国大哲汤因比(《历史研究》作者)说:“如果有轮回,我愿来世变为一只印度的鸟;如果必须变为人,我愿变为一个中国人。”这是我们作为中国人的骄傲。
  (作者为北京大学讲席教授、北京大学中国画法研究院院长)
其他文献
很高兴今天能够参加这次会议,我简短介绍下浙江清华长三院杭州分院,并汇报一下我们的工作。我们是引进大院名校共建创新载体的创新平台,2009年研究院提出“政、产、学、研、经、介、用”七位一体发展模式,以创新科技成果转化和人才培养为重点。近三年,我们已经在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这些领域中投资和孵化了30多家企业,其中税鸽飞腾也是研究院重点培育的一家企业。在这些企业的培育过程中,我们一直注重在社会价值和经
期刊
信用体系建设有四个关键词,即政府、市场、银行、国际化。先讲政府。一些知名专家主张,中国将来打造的信用体系应该由政府主导。我认为,政府应该和个人、企业一样,成为信用体系的监管和服务对象。接着讲市场。现在有专家认为,市场经济就是信用经济,我认为这有失偏颇。市场经济并不是建立在某种信用上的,市场经济是建立在市场供求关系之上。信用体系不仅仅属于经济范畴,更多属于社会范畴,属于道德、法律、文化层面,甚至是一
期刊
法治在信用建设中,将会发挥关键作用。中共中央党校这几年比较关注信用的法治建设问题,2016年承接了国家发改委的一个信用立法研究课题。我们从学者的角度起草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信用法专家建议稿,力求给立法者提供学理层面的文本。在建设法治中国背景下,信用问题一定要严格纳入法治轨道。  在未来的立法过程中,我认为一定要肯定来自于政府的力量、民间的力量和社會共治的力量。政府并不是无所不能的,恰恰相反,在很多领域
期刊
全面小康社会的建成不仅仅是经济发展水平和物质生产能力达到一定标准,而是具有多方面的丰富内涵。其中,贯彻依法治國基本方略、建成法治政府是一项重要内容。法治政府就是依法行政的政府,要求政府能够依照法定的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既不失职,又不越权。建设法治政府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基本保障,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关键步骤。党的十八大首次将“法治政府基本建成”确立为“全面建成小
期刊
【摘要】检察工作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不仅影响人民对法治、公平、正义的需要,而且影响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因此,做好新时代检察工作,必须着眼于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履行好监督职能,维护好公共利益,努力为人民提供更多高质量高品质的司法服务。  【关键词】新时代 检察工作 司法服务 【中图分类号】D926.3 【文献标识码】A  党的十九大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
期刊
【摘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既是最具时代感、方位感、现实感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又是引领中国、治理中国、发展中国、强盛中国的最新方略,还是有效解决新时代中国现实问题、未来发展问题及社会主义前途命运问题的“金钥匙”。  【关键词】新时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十九大 【中图分类号】D602 【文献标识码】A  理解“新时代”,要把握新的起点、新的层次、新的征程  人民论坛:周老师,您好!习近
期刊
【摘要】美国学者马克·波斯特为了复兴电子媒介时代的社会批判理论,提出了信息方式理论,试图用“信息方式”概念来取代马克思的“生产方式”概念。波斯特夸大了交流方式和交流结构的社会地位和历史作用,而忽略了任何信息方式实现的具体形式取决于当前社会生产、流通、分配和消费的基本模式,取决于最基本的生活需要和最基本的物质和精神生产活动。  【关键词】信息方式理论 生产方式 资本主义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
期刊
【摘要】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中国化为我们党思想路线的确立奠定了哲学基础。我们党在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历史进程中,每一次认识论上的重大飞跃,都实现了其指导思想上的与时俱进;每一次指导思想上的与时俱进,都对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十九大报告在思想理论上的重大创新突破,将我们党对自身、对时代、对世界的认识提升到全新高度,实现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重大历史性飞跃。  【关键词】十九大报告
期刊
【摘要】十八大以来,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要时代课题,我们党带领人民进行了一系列重大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重大思想成果,全面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成为马克思主义思想史上一个新的、重要的里程碑。  【关键词】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马克思主义 发展 贡献 
期刊
【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新闻舆论工作和新闻队伍建设,新闻舆论工作队伍建设取得了很多可喜的成绩。当前面临新形势,新闻舆论工作队伍还有一些不适应的地方,存在一些问题。应从党和国家工作全局出发,通过加强教育培训、人才引进、干部交流、人才培养、政策支持,来加强新闻舆论工作队伍建设。  【关键词】新闻队伍 新型主流媒体 组织保证 【中图分类号】G21 【文献标识码】A十八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