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名其妙的“考场法则”

来源 :心理与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rthurpz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模”成绩出来了,教室里,复读生张强将头深深地埋在课桌上,压住了那张写着“总分352”的成绩单。虽然对这个分数早有预料,但拿到成绩单的那一刻,张强还是崩溃了,感觉自己仿佛坠落了悬崖,悬崖下面漆黑一片,深不见底,而随着下坠,头顶的光亮越来越小,越来越暗……说起来你可能不信,一年前的张强,高考成绩几乎是现在的两倍,现在的他,之所以会得到这样的分数,不是因为题目不会做,而是做不完—张强给自己设置了太多莫名其妙的“规则”。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还是让我们从一年前说起吧。
  作为一名即将跨越“高考独木桥”的备战考生,张强虽然每日悬梁刺股,可想着离自己梦寐以求的大学越来越近,也“痛并快乐着”。张强从小学习成绩就在班里名列前茅,父母一直以他为荣,对他严格要求的同时也寄予厚望。作为家中的独子,张强深感肩上的重担,也丝毫不敢懈怠,时刻向更高标准看齐。
  走出2018年高考考场,张强感觉自己发挥稳定,对考上自己理想的学校信心满满。然而,命运还是跟张强开了个不小的玩笑,录取分数线下来之后,张强发现自己所报学校的分数线上涨了20分,这直接造成他与自己理想的大学因3分之差失之交臂。
  张强懊恼极了,连续好几天都跟丢了魂儿似的,觉得如果某些地方能再少扣3分就好了。其实张强已经发挥得不错了,可他仍然禁不住一遍遍回想答题时的种种场景,“如果那道题再多写一点或许就能再多得3分?”“会不会字再写好看些,得分就能再高一点?”“我会不会涂机读卡的时候涂错了,导致多扣了几分?”几天下来,张强都在这样的胡思乱想中度过,他得出了一个结论:“这次失利,都是因为运气和一些细节没做好,如果能重来一次,自己一定会考上理想的学校。”
  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何在家人的极力反对下,张强依然选择了复读。做出这样的决定,张强确实承受了不小的压力。家里的经济状况张强是清楚的,父母都是辛劳的庄稼人,而復读不但耽误了张强一年的时间,学费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为了给张强凑复读的学费,父母跑遍了亲戚家,哪怕有些亲戚家只能借到三五十元。父母的含辛茹苦张强看在眼里,又羞愧又愤懑,羞愧的是自己给家庭带来的沉重负担,愤懑的是明明就差3分却名落孙山。
  开始复读学习,张强发现自己晚上睡觉时睡不踏实。明明一天高强度的学习已经让他的大脑疲惫不堪,可躺在床上,张强迟迟安宁不下来,脑子里不自觉地回想课上的种种场景。如果只是回忆题目和知识点倒也还好,但张强发现自己总是控制不住地焦躁,担心课堂上有的知识点自己没有真的理解掌握,万一高考时考到,势必会造成丢分。想到这些,张强感觉心跳加快,呼吸急促,猛地坐了起来。只有翻过了笔记本,确认自己已经完全理解掌握了,张强才会再次躺下。如此一来,早晨起床后一整天张强都会无精打采的,非常影响第二天新的学习。张强也曾尝试劝慰自己,现在离第二年高考还早着呢,还有时间,何况现在担心的都是以前学过的东西,应该不会影响到成绩的。可他内心深处还是有些不放心,仿佛有个声音暗暗地说:“如果都掌握了,第一次就考上了,何须再受这个罪。”
  时间来到了复读后的第一次大考。以往张强考试时虽然也会检查,但大体看一遍有没有涂错的地方、写错位置或者遗漏的题也就行了,这次考试时,张强检查完一遍之后,心里还是跟长了草似的,怕自己有所疏漏。“再小心谨慎也不为过”是他的信条,反正也还有时间,张强就又拿过试卷和机读卡。只见他一手指着试卷上的选项,一手指着机读卡上的填涂,一一核对,确认每个填涂都是自己所选,才舒了口气。还有3分钟就要收卷了,张强下意识地瞥了一眼机读卡,脑子“嗡”的一声!原来他发现,自己个别的填涂超出了机读卡上所划定的小格子范围。其实超出的部分是很微小的,可能还不到1毫米,对于机读卡的识别不会造成任何影响,可是此时张强已经想不了那么多了。他赶忙抓过橡皮,将自认为不合格的填涂擦除,再一笔一划地比对着小格子填涂,简直和印刷出来的一样标准。这次考试张强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他将这个结果完全归功于自己最后几分钟的重新填涂……
  可是好景不长,再一次考试中,张强做完选择题填写了机读卡,在做后面的主观题时,明显感到心里非常不踏实。他只得先放弃答题,把选择题的填涂一一检查了一遍—不只是检查是否填错,还检查是否完全没填出小格子。虽然张强填写时已经格外注意了,可有一些仍然令他不满意,在重新填涂时,张强非常急躁,而越急躁,填写得越不满意。十多分钟转眼过去了,张强只得开始后面的答题,可他的心却依然在选择题的填涂上,后面的题目答得一塌糊涂。
  张强悔得肠子都快青了,他跟自己较劲,埋怨了自己千百次,可他发现这只是噩梦的开始。在后面的考试中,张强发觉自己的唾液分泌似乎特别多,而咽唾液的动作会打断他做题的思路。更糟糕的是,有一次填涂时,他的脑子里突然出现了一个可笑的想法,那就是—不能在填涂的时候咽唾液,否则会造成很不好的结果。为此,张强只得填涂一个答案,咽一口唾液。张强怀疑自己疯了,他不敢把这个可笑的想法告诉任何人,而自己又无力摆脱它的控制。不出所料,没过多久,张强除了填涂时遵循这个“规则”,连答题写字时,也不得不这么做了……
  终于,张强拿起了写着“总分352”的成绩单,走入了学校的心理咨询室。在心理老师的关怀和建议下,张强在心理专科医院确诊为强迫症,开始了系统治疗。也许今年他无法如愿高考了,但能有机会好好纾解下内心的压力,调整“完美主义”的性格倾向,对他来说也是人生路上很重要的议题。
其他文献
一天诊室里来了这样一位来访者小雯。她出生在一个三四线小城市的农村,是家里的长女,一年后弟弟出生。小时候她过的就是普通农村女孩的生活,家庭条件一般,可以吃饱穿暖,散养式,父亲常年在外打工,有时一年才回家一次。她一直在母亲身边长大,但是由于母亲一个人要照顾整个家,所以对她的关注比较少,从很小就把她交给了爷爷奶奶代为抚养。小雯说自己还是个小女孩的时候就很害怕结婚,知道结婚是要离开家去别人家住,而她特别害
期刊
Q老师您好:  我是一名大专在读生,今天给您写信是为了我弟弟的事。我弟弟今年快8岁了,去年我家就给他报名读小学一年级,但进校一周后他不肯上学了,当时家人反复做工作,也坚持送他去学校,只是他又哭又闹始终不肯进教室,最后学校建议给他办退学,无奈之下爸爸妈妈将他重新送回幼儿园。  今年9月,家人再次给弟弟报名读一年级,两天后他又拒绝上学,软硬兼施各种方法都用上了,都没有效果。反复询问原因,弟弟说老师凶,
期刊
Q老师好  我的孩子今年18 岁,最近半年开始对什么事都不感兴趣,上课不能集中注意力,晚上整夜睡不着觉,容易紧张,因爱发脾气和有自杀的想法而住院接受治疗。因为病情的需要,医生跟我们谈到了一个叫“无抽搐电痉挛”的治疗,因为以前从来没有听说过这个治疗,医生虽然给我做了介绍,但我还是有些犹豫,没有签署知情同意书,让孩子接受这个治疗,想请您再给我讲讲这个“无抽”到底是什么治疗?和电击是不是一回事?会不会做
期刊
好友发出一条朋友圈,“排队三个小时,终于吃到了网红餐厅,打卡留赞”,然后配上了几张“美颜+滤镜”后的菜品,确实光彩夺目、让人垂涎。现在,我们身边常会遇到这样热衷于“打卡网红”的现象,不少人为了买一杯奶茶或一种糕点而排起长队,短的一小时,长的能到三四个小时,甚至还催生出了“奶茶黄牛”“排队饭托”等令人啧啧称奇的职业。在市场经济如此发达的今天,各种商品琳琅满目,早不是奇货可居、一物难求的时代,这样供不
期刊
开得轰轰烈烈的玉兰花,,如一场盛事般不可逆转地逐渐落幕。枝头的花不再光鲜润泽,清寂的花蕊在枝头显得有些突兀。即使残缺的花瓣努力以最好的姿态绽放在枝头,路人也不再驻足观赏,偶尔有抬头望一眼的,似乎摇摇头就匆匆而过。地上花瓣零落,仿佛失恋女子,鲜嫩的粉红褪落得苍白。一位女子把花瓣扫在一起,堆在树下,又盖了些泥土,她让花瓣归根,也许这是它们最好的归宿。  去年花开花落,一个四五岁的小女孩,把所有的花瓣收
期刊
最近,李静所在的项目组刚做完一个项目,因为新项目还没谈下来,整个办公室都赋闲了,李静决定偷偷溜出去,找姐姐李仪逛街。  李静见到姐姐就开始吐槽:“我们前段时间天天加班,压根儿没有自己的时间。现在就闲得慌,看似没有工作压力,实际心理压力很大。因为闲下来让我对前程感觉很迷茫,未来的职场路是怎样的,这让我充满了危机感。”身居管理职位的李仪沉思了一下,语重心长地说:“要解除这样的压力不难,在晴天里备好伞就
期刊
朋友的孩子进入高中阶段的第一次大考成绩出来了,成绩大大低于了孩子之前的预期,就像是经历了一场生命竞赛。在此之前,他的考试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当天回到家里,孩子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情绪低落:一整天一个人躲在房间以泪洗面。  妈妈注意到儿子情绪不好,她没有过多的劝慰,更没有责难,等孩子情绪稍稍平复,她带着孩子去最近的商场闲逛,试图转移孩子的注意力,但她使劲浑身解数,也没有让孩子展现出一丝笑容,她看见孩子走
期刊
说起精神科医生,人们常常会赋予“诡异”或“神秘”的定义,认为他们要么就是喜欢用某些神秘的技术探究别人内心的秘密,要么就是成天被“精神垃圾”、负面情绪污染着,甚至自己也都痴傻疯癫的有问题了。有人称精神科的工作是一项“高危职业”,有些人开始对精神科医生敬而远之,有人甚至开启了“冷嘲热讽”的模式:你们精神科医生,本来就是别人的“垃圾桶”,压力大点有什么关系,你们自己肯定会调节,再说了,如果连你自己都不会
期刊
不知道你是否也有过这样的经历:明明很不情愿,但却仍然答应了对方的请求,比如同事拜托你帮忙分担任务;在一个令自己感到不适的场合中,如果找不到恰当的借口离开,就只能留下备受煎熬,甚至即使好不容易找到了借口,也总自认为是漏洞百出的;当有人在滔滔不绝地和你聊天,即便很赶时间,你仍然会坚持等对方把话说完,你甚至因此错过了重要的约会。  而今天故事的主人公小熊,也遇到了这样的困难—无法对他人说“不”。  小熊
期刊
立Flag(目标)容易,坚持起来却很困难。为什么坚持我们的承诺如此困难?健身和生活方式大师劳伦特·安扎拉认为有三个原因。  1我们常“眼高手低”。  我们的大脑更能适应小的目标,做出一点点尝试比试图一次改变所有事情要容易得多。如果你下定决心减少饮食中的糖或碳水化合物,那就让我们从减少一个不好的饮食习惯开始,而不是每次看到柠檬派就无比拒绝地跑开。你每晚看电视的时候都吃冰淇淋吗?让我们把星期一晚上定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