摒弃形式回归本质让合作真正落到实处

来源 :新课程·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jh_12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广东省江门市蓬江区北郊中心小学)
  摘 要: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在数学教学中需努力摆脱“形式合作”的误区,务实求真,让合作真正落到实处,有效提高数学课堂的学习效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数学;合作学习;形式;高效
  随着课堂改革的深入,小组合作学习已成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学习方式。但在教学中发现,我们的数学课堂依然存在一些合作学习的误区,导致合作低效甚至无效。我们要强化务实理念,摒弃教学中的合作形式,让合作回归本性,真正落到实处,切实提高数学课堂的学习效率。
  一、数学合作学习中的形式
  1.无效的合作行为
  有些课堂中,把合作学习当作课堂学习的必须环节,不论问题的难易程度,也不论问题是否需要讨论,总是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让课堂处于热闹的。比如某位老师让学生自学完后,就安排学生进行合作讨论,而合作的焦点、讨论的问题是什么,学生是一无所知,只好在一起胡侃、应付。
  2.低效的合作讨论
  真正的合作要有深度、广度、效度,其评价标准在于是否有效解决学习中的疑难问题,并非合作探究得是否热烈。例如一节公开课上,老师要求学生讨论声音要高,充满激情,而最终的结果是课堂表面上看似合作热闹,可谓轰轰烈烈,但问题还是问题,还是以老师的讲解结尾,费事费力的合作并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价值。
  3.偏移的合作探究
  有些课堂中,合作成为组长或学习优秀学生的展示平台、一言堂,其他学生总是处于倾听的角色,没有发言的权利和机会,让合作失去了原本的意义。还有的课堂中,教师对学生放不下心,总是在旁边对学生的疑惑进行过早的“讲解点拨”,代替了学生对问题的思考与探究,让合作成为教师小范围的“辅导”。
  4.无味的合作评价
  某些教师对合作学习的评价缺乏针对性,呈现同一性,“很好”“真棒”等千篇一律的评价语言让学生感觉到老师对自己学习的淡漠,品尝不到合作成功的肯定与快乐,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因“无味”的评价失去合作的激情。
  二、摒弃形式,让合作真正落到实处
  1.精心备课,预设合作环节
  教学有法,贵在得法。合作学习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但也要用得恰到好处,才能发挥最佳的效果。所以,教师要在课前认真研读课标和教材,精心备课,了解新学知识的难易程度,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知识的难易程度预设合作环节,让合作真正成为高效课堂的催化剂,而非高效课堂的“美丽花瓶”。“小数乘法”的第二课时重在练习,学生对乘法口诀也较为熟悉,我在备课中就没有设计合作的环节,更多的是独学与展示;而在学习“小数除法”的第二课时,对于逆向的乘法口诀学生较为“陌生”。我就预设了合作环节,让学生在合作讨论中总结出小数除法的常见错误,有效提高了学生除法计算的准确率。
  2.合理分工,提升合作效率
  合理的分工是合作学习成功的保障。老师要对小组学生进行学习上的分工,谁分析问题、谁主要发言、谁补充,都要责任到人,保证每個学生都能参与到合作的讨论与探究中,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实现合作学习“满足每一个学生”。在教学“多边形的面积”时,我组织学生通过合作探究解决用“割补法”求证多边形——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只见在四人小组中,一人画图、一人分析、两人找可能,在有序的合作中,学生尝试了不同的“割补”方法后,总结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可见,分工之后学生的合作短暂中孕育高效、责任中激励成功。
  3.摆正位置,实施有效点拨
  在新课改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宰,而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组织者和管理者,所以,教师不能向讲授要成效,而要向点拨、管理要效果。教师要在合作学习中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努力摆正自己的位置,做好指导者的角色,用教学经验和教育智慧发现学生在合作中的纠结之处,巧妙进行思维点拨,帮助学生“拨云见日”,实现合作学习的“柳暗花明又一村”。
  4.因材评价,激发合作热情
  有效的评价能激活课堂,让学生绽放学习的激情。何为有效的评价?我认为,有效的评价必须是积极的评价,必须是针对学生表现特点的针对性评价,必须是能促进学生进一步发展提升的指导性评价。因此教师要善于观察学生合作的表现,聆听学生合作的发言,总结学生学习的亮点,对学生的合作行为做出中肯的评价,帮助学生真正认识自己的学习优势和发展方向,强化学生的合作意识,促进学生的学习进步。
  总之,对于合作学习教师应在教学实践中不断观察、不断思考、不断提升,多一份理智、少一份狂热,多一份朴实、少一份花哨,多一份简约、少一份繁琐,让合作摒弃形式,回归本质,创建真实、高效的数学课堂。
  参考文献:
  [1]季秋霞.关于小学数学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探索[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3.
  [2]唐兵.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探究[J].学周刊,2016.
  [3]董世云.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有效合作教学策略[J].教育教学论坛,2013.
  编辑 郭小琴
其他文献
为提高新上岗、进修学习、调入人员对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了解、认识,配合岗前教育工作的开展,根据<医院感染管理规范>要求,医务人员应掌握医院感染知识培训的内容有:无菌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进入到了新的历史阶段,其中建筑行业有功不可没的影响,但同时也面临许多挑战和风险。我国建筑类上市公司每年的业务量呈现上升趋势,但是利润却是缓
微课作为当前方兴未艾的一种教学手段,对高中历史有着良好的应用价值。基于此,首先分析了微课在高中历史中的教学作用,比如激发学习兴趣、深化记忆效果,最后就如何在高中历史
(福建省厦门市同安区洪塘头小学)  摘 要:新课程标准指明了习作方向:“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写自己想说的话,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学着课文写”,不是愚昧地东施效颦,而是自我的、灵动的、创新的“学写”。  关键词:留心观察;感悟生活;阅读时尚;学写  有这样一只虾,非常羡慕螃蟹身上有时透着鲜艳的红色。螃蟹告诉虾,它常常在沙滩阳光浴,当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