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来源 :阅读与鉴赏(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sathen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阅读和作文是语文教学的两大重点,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是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读”和“写”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如鸟之双翼,车之双轮,要使其正常运转,就需要相互结合,相互促进。如何有效地实施教学,才能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本人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总结出了一套“紧迫、结合加突破”教学法,效果较佳,现提出来,与大家商榷。
  
  一、把握课程标准,增强读写结合的急迫感。
  
  《语文课程标准》之二“阶段目标”对“作文”的要求分别是:“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1-2年级);“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语”(3-4年级);“学写读书笔记和常见应用文”(5-6年级);“能从文章中提取主要信息,进行缩写;能根据文章的内在联系和自己的合理想象,进行扩写、续写;能变换文章的文体或表达方式等,进行改写”(7-9年级)。可见,《语文课程标准》对各阶段作文目标都有“读写结合、以读促写”的要求。
  从教材编排结构看,语文新教材每单元包括“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四大板块,每单元的阅读部分所选课文都有一个共同点(如话题、情感、写作特点等),而写作训练总是围绕本单元的“阅读”共性来安排内容。以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为例,第一单元的五篇课文都是“展示作者或他人成长历程”的文章,编者为第一单元设计的写作话题是“成长的烦恼”;第二单元的五篇课文都表现了爱国主义主题,这一单元的写作训练就相应地被确定为“黄河,母亲河”话题作文;第三单元五篇课文都是以古今中外杰出人物的感人故事为内容的作品,本单元的作文是“请以你最崇敬的名人为话题写一篇文章”;第四单元的《社戏》《安塞腰鼓》《竹影》《观舞记》和《口技》都以“艺术”为题材,写作训练也相应地围绕“某一剧种”、“某一出戏”和“看戏、听戏、学戏”这一范围展开论述;第五、六单元也是类似情况。由此可见,从教材编排角度看,编者是把读与写当作一个有机整体来看待的。因此,“读写结合”的教法也是符合新教材编写意图的。
  从目前作文教学的现状看,作文教学不尽如人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由于读写脱节,导致学生作文无话可写、空话连篇甚至怕写作文的现象普遍存在。
  叶圣陶说“阅读得法,写作能力亦随即增长”。宋代朱熹也曾在《观书有感》一诗中以“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两句喻书中内容之所以精湛,是因为作者有丰富的写作源泉。对于成人来说,生活和阅读是写作的两大源头,但对于涉世不深的青少年学生来说,阅读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精钻细研教材,找准以读促写的结合点。
  
  从《语文课程标准》看,读与写的结合点应该是两者有内在关联的侧重点。如:小学低年级的读写结合点是:学习字词是阅读的侧重点,而运用阅读中学到的词语则是写话的重点;小学高年级和初中阶段读与写的结合点是:写读书笔记和常见应用文,以及练习扩写、缩写、续写、改写等。因为上述写作活动的前奏必须是阅读,否则就无法进行写作(如:写读书笔记和改扩写练习必须先读后写,边读边写,而写常见应用文则离不开阅读过程中对表达方式、文学体裁的研究)。
  从具体教材看,每单元选文和写作训练的共同侧重点就是本单元读与写的结合点。以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为例,阅读部分和单元作文训练都是写动物的,“写动物”就成了本单元的读写结合点。
  此外,就每一篇课文而言,由于各具特色,每一篇课文又都是读写结合的载体。比如:有的课文条理性强、叙述顺序清晰,就适合随课进行谋篇布局的训练;有的课文主题鲜明,就适合进行确定文章中心的训练;有的课文用词准确生动,就适合进行遣词造句的训练;有的课文人物塑造典型生动,适合进行刻画人物形象的训练;而像《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类课文,题目中就已经透射出许多信息,适合进行审题方面的训练。
  总之,找准读写结合点,是提高学生读写能力的关键环节,但要善于发现和找准这一结合点,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平时在精钻细研教材、感悟课文特色上下功夫,在探索阅读重点上求突破,在研究总结规律上找出路。
  
  三、精心设计训练,抓住读写迁移的突破口。
  
  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学生能力的发展取决于阅读能力”。所以,“读”的目的应定位在发展能力上,包括发展学生“写”的能力。写作能力的重点是运用语言的能力,写作者必须运用具有属于自己的个性化的语言进行写作,而语言的内化则需要不断的训练来实现。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设计富有科学性、趣味性的读写训练,就是抓住了读写迁移的突破口。
  读写迁移的目的是在读懂的基础上运用。所以,精心设计训练,让学生读出词法、读出句法、读出语法、读出感情,就会实现由读到写的迁移。设计训练时可重点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通过训练让学生理解思路,抓住重点,学会归纳中心和编写提纲。
  (二)通过训练让学生逐步体会词句的准确用法和在特定环境中的作用。并学会积累、感悟、运用学过的语言材料。
  (三)在训练中,要逐步让学生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和抒情等表达方式;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样式,体会其各自的特征。
  (四)通过训练,使学生了解基本的语法知识、修辞知识和文学常识,体会课文的表达效果。
  总之,通过精心设计训练,认真完成读写实践,使学生了解了有关写作的基本知识,掌握了表情达意的基本规律,从而把课文中学到的知识内化为自己的写作基石,促使学生由读向写迁移,最终达到提高读写能力的目的。
  (作者单位:甘肃省庄浪县水洛中学)
其他文献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透彻理解“泪珠”与“珍珠”的内涵。  2.深刻理解“泪珠”与“珍珠”的关系。  3.感悟文章中蕴含的哲理,提高自身的情感。    教学设想:  这是一篇很美很婉约的文章,而且是一篇含蓄韵味十足的文章。如何使教授文章的过程也“美”起来,尤为必要。所以只能让学生在诵读、品味中加深感悟,在美的享受中提高自身情感。  教学思路:感悟眼泪,觅取珍珠    教学过程:  师:2002
期刊
左传中记载,鲁僖公三十年(公元前630年)秦晋围郑。这是一场有惊无险的战争,也许,这将是郑国的一次大灾难,但是却成就了一位小人物——烛之武,使他名垂青史。  烛之武孤身入秦,凭借其过人的胆识和智慧,高超的游说艺术化解了国家的亡国之险。其退秦之谋略为历代谋略家所推崇。而其深明大义的爱国之情更让后代读书人唏嘘感慨不已,就为那一句“臣之壮也,尤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矣”。  这一句何其精彩,难道仅仅是
期刊
“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南朝·江淹《别赋》)古代因为交通、通讯的不发达,加之古人寿命的短暂,生离往往成为死别。“别易会难,古人所重。”(北齐·颜之推)所以在这种“黯然销魂”的时刻,古人除了把酒叙别,都爱折柳相送,以明相送相惜之情。如王之涣的“近来攀折苦,应为别离多”(《别离》),柳氏的“杨柳枝,芳菲节,可恨年年赠离别”说的都是这种情景。从而使“柳”成为中国古典诗歌中常用的一种意象。人们耳熟能
期刊
乡土是生命的起源,乡情是中国文人独特的情感寄托。早在弘文学院时期,鲁迅的同学对他就有“斯诚越人也”的评语。(沈瓞民《回忆鲁迅早年在弘文学院的片断》)鲁迅的故乡浙江绍兴,山水秀美,民风古朴,文化积淀深厚,孕育了鲁迅割舍不断的故乡情结,也塑造了鲁迅忧国忧民的文化性格。从《故乡》与《社戏》看,鲁迅对故乡的情感是复杂的,爱恨交织难以一言蔽之。    一、现实的故乡与理想的故乡    五四时期的乡土小说,尤
期刊
欧阳修,字永叔,号六一居士,宋代著名政治家、散文家、诗人,是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前人在论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轼的文章风格时说:“韩如海,柳如泉,欧如澜,苏如潮。”海,广阔而深厚;泉,清丽而隽永;澜,起伏而多致;潮,汹涌而澎湃。这是对这几位作家作品风格的整体评价。欧阳修的散文,无论状物写景、叙事怀人、议论抒情,都显得摇曳多姿,富于变化,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秋声赋》是欧阳修的代表作之一,也是散
期刊
备课《孔雀东南飞》之时,看着教师教学用书中对于焦仲卿的“软弱无能、死守孝道”的评价,心中总感沉重,一种不平之情不由而生。在我的眼里焦仲卿完全不应该是上述的那些评价。  我们先来掂量掂量这些评价。  先从学生的视角看。如果,我们采用了这些评价,说“死守孝道”是不好的,“软弱无能”是不行的;那么,我们的这些尚处于叛逆期、与家长之间很少沟通、思想尚未成熟、遇事不够冷静的学生该怎么办?如果,我们又将这场悲
期刊
关于诗歌的艺术媒介的讨论,许多人都把侧重点放在诗歌的媒介特征上,探幽发微。这一点固然很重要,但却忽视了对其本源问题“诗歌的艺术媒介”即诗歌的特殊的言说方式问题的探讨。  那么,我们为什么要探讨这个问题呢?因为,诗歌的本质既包括内容本质又包括形式本质(吕进先生对此提出了相关的新说,即诗的内容本质在于它的审美视点即观照方式,而形式本质就在于诗歌的言说方式上),而对诗歌这种特殊的言说方式也即其形式本质的
期刊
冯友兰在《中国哲学简史》中认为,老子是《老子》推设的作者,而老子是谁,迄今没有令人满意的定论,甚至是否真有过老子其人,也还值得怀疑。中国古代事实上并无单一作家的概念,“某某子”不过是一本书,这本书代表了被认为是其人所创立的思想学派,书的作者实际上也未必就是此人。{1}本文中的老子、庄子并非指老庄其人,而是指这一学派以及创始人。  “道”作为老子思想的哲学母题,在八十一章中共出现七十五次。张隆溪在《
期刊
何其芳在1932年一共写了两首《秋天》,前者写于6月23日,后者写于9月19日晨,为了加以区别,两者分别用《秋天(一)》和《秋天(二)》为题,这两首诗都收入作者的第一部诗集《预言》。  写作《预言》的时候,何其芳正在北京大学读书,人处北京,而心恋故土。在两首《秋天》中所展示的景象乃是他的故乡所特有的。比如在《秋天(一)》中就直接点明“南方的乔木”,在《秋天(二)》中透露出的也是一幅江南水乡的画面。
期刊
话剧《雷雨》一经诞生,即震惊中国文坛,并一举奠定了作者曹禺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从《雷雨》诞生的那一天起,围绕主人公周朴园的性格就产生了激烈争论。概括起来,主要有两派:一派认为周朴园是真念旧、有人情味的好男人,姑且称之为“真情派”;另一派则认为周朴园虚伪、狡诈,坏到了“连自己都不认为自己是坏人”的“伪善派”。两派都各有理由,真可谓“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毕竟,周朴园本身就是一个圆形人物,可以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