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去年,我家得到扶贫收益分红8056元,终于摘掉戴了多年的‘穷帽子’。下一步,我打算发挥懂养殖技术的优势,用分红搞兔子养殖。靠自己双手让家人过上更好的日子。”德州市平原县恩城镇邹庄村贫困户李令贵说。去年,恩城镇建立了占地260亩的蔬菜扶贫产业园区,成立梦涛种植合作社,将56个蔬菜大棚向社会出租,由园区负责统一管理。全镇752名贫困户入社,成为领取固定收益分红的社员。去年合作社共收取租金53万元,帮助314户贫困户脱贫。
德州市全力调动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参与扶贫开发的积极性。像李令贵一样,去年全市近4.5万名贫困群众加入专业合作社、接上产业链条。扶贫组织化程度得到极大提高,激活了贫困群众脱贫的内生动力,有助他们稳定脱贫。
八成贫困户实现了有组织脱贫
“以前找不到致富门路,加入合作社7个月后,就赚了4000多元,眼瞅着我们老两口就能过上好日子了。”乐陵市胡家街道大孟村62岁贫困户杨炳章说。杨炳章的老伴体弱多病,需常年服藥,一年下来能欠下上千元的外债。2016年,胡家街道成立了黄粉虫养殖专业合作社,建起养殖扶贫车间,杨炳章担任了扶贫车间管理员,每月有400多元的工资收入。此外,他还积极参与黄粉虫养殖,获取固定收益分红。
农业行业协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是脱贫攻坚的重要支撑和有力抓手。德州市通过引导贫困群众“进会、入社、上链”,即:进入行业协会,凝聚力量抱团发展;加入专业合作社,依托“大手”拉“小手”;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带领贫困群众接上产业链条,让贫困群众找到组织、加入组织、形成组织,提高了扶贫脱贫的组织化程度。
德州市副市长、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副组长兼办公室主任董绍辉表示,对一些缺技能、少资金的贫困户来说,“单打独斗”难以脱贫,即使实现脱贫,也往往是一时的、不可持续的,扶贫效果大打折扣。 “进会、入社、上链”让贫困群众实现了稳定脱贫。
去年,依托319家行业协会、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全市23234户贫困户、44735名贫困群众实现脱贫,占当年脱贫总数的80%。
新型经营主体扶贫带富动力足
“进会、入社、上链”不仅让贫困群众稳定脱贫,而且给农村新型经营主体带来利好。
“近日,我们合作社与济南八里桥蔬菜批发市场的大批发商签订了韭菜供货合同,确保每天产出5000斤新鲜的无公害韭菜。放在以前,拿不出这个产量和质量,我们也不敢签这个合同。”3月26日,齐河县胡官屯镇众创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万长宝说。此前,因缺乏资金、技术,合作社种植不成规模,产量、质量均不易管控,销售问题一度让万长宝很头疼。自从吸纳贫困户入社后,合作社整合利用扶贫开发项目资金500余万元,扩大了种植规模,并通过县蔬菜协会聘用了省农科院、山农大等科研院所的专家教授长期担任合作社的技术顾问,大大提升了合作社蔬菜生产能力。去年,合作社助力203户贫困户实现了脱贫。
目前,合作社已吸纳社员216户,建起韭菜拱棚800多个,浅水藕池50余亩。
近年来,以农民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等为代表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成为农业农村发展的主力军,但是贫困户大都无资金、无技术,甚至无基本劳动能力,愿意主动帮扶他们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多。
如何激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参与扶贫的动力?德州市把扶贫工作放在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综合改革、农民增收的大背景下考虑谋划,找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中存在的“症结”,全力培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这棵“树”,培壮贫困群众这根“藤”。
“进会”方面,德州市一方面在政策、资金、土地等方面给予扶持,鼓励行业协会吸纳贫困户。另一方面,把扶贫资金折股量化,组织贫困户加入行业协会,成为会员或股东;“入社”方面,去年,566个省定重点贫困村全部成立合作社,贫困户全部加入其中。贫困户通过土地入股、打工等方式,参与合作社经营;“上链”方面,通过培育农业龙头企业、采取“企业+基地+贫困户”“企业+专业合作社+贫困户”等形式,引导龙头企业到重点村流转土地和转移贫困劳动力,有效解决企业缺原材料、土地、资金、劳动力等问题。不少贫困户成为“流转土地有租金、入股企社有利金、进园务工有薪金”的“三金”农民。
德州市委副书记、市长,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组长陈飞说:“‘进会、入社、上链’让贫困群众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之间建立起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这一机制将二者牢牢‘绑’在一起,确保了互助、互促、共赢,既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也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益。”
把贫困户纳入产业链条中
在庆云县仙草源种植专业合作社上班的尚堂镇南侯村贫困户吴金娥说:“我在这里打工,不但能挣钱,还能学习技术。明年自己就能种石斛了,到那时候收入会更高。”据悉,仙草源种植专业合作社是由沃森农业科技公司出资成立,主要进行石斛的组培、繁育、种植。社员学到技术后,可以认购合作社大棚种植,由合作社提供技术、管理、销售等方面的服务。目前,合作社共吸收社员50名,带动200余人实现脱贫,人均增收1万元以上。
“‘進会、入社、上链’让贫困户的思想意识从传统‘输血式’扶贫向‘造血式’扶贫改变,让他们掌握一技之长的同时,还激发了他们脱贫的内生动力,让需要扶着走、抬着走的贫困群众跟上队、自己走。”谈起贫困户思想意识的变化,从事扶贫工作近5年的庆云县扶贫办主任翟玉祥深有体会。
受自身条件所限,部分贫困户发展信心不足,“等靠要”思想严重,这一度让基层扶贫干部十分头疼。多年的扶贫实践表明,只有把贫困户牢牢绑在产业链上,让其看到长久的、实实在在的收益,才能从根本上改变贫困群众“不愿脱贫” “不能脱贫”“不会脱贫”的状态。
武城中椒英潮公司探索出“123”产业扶贫模式,让贫困户分享一产、二产、三产收益,大大加强了扶贫的“造血”功能。
一产方面,该公司依托10万亩辣椒标准种植示范基地,统一供种、供药、供肥,实施最低保护价收购,让贫困户通过种植辣椒实现脱贫;二产方面,公司在姜庄村、后庄村、野庄村等辣椒种植专业村建立了辣椒加工厂,为工厂周边村的贫困户提供就业岗位;三产方面,公司购置了十几辆流动售货车,免费提供给贫困户使用。贫困户按出厂价提货后,进社区、农贸市场等销售产品,利润全部归贫困户所有。此外,销售额达到10万元时,流动售货车也将归贫困户所有。辣椒全产业链共带动贫困户893户、2499人,实现人均年增收2000元。
“贫困群众既是脱贫攻坚的对象,也是扶贫参与的主体。要运用政府、社会、市场三方合力,充分挖掘一二三产业助力扶贫功能,让贫困群众积极参与,获得收益,全力提高贫困群众‘获得感’。只有让贫困户‘站起来’,才会增强造血功能,降低返贫风险。”德州市委书记,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组长陈勇总结道。
点评:德州市把农民组织起来,通过 “进会、入社、上链”的做法,把一家一户的生产吸纳到了强劲的产业链中,让贫困群众有组织地脱贫致富,为扶贫工作提供了有益探索。
德州市全力调动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参与扶贫开发的积极性。像李令贵一样,去年全市近4.5万名贫困群众加入专业合作社、接上产业链条。扶贫组织化程度得到极大提高,激活了贫困群众脱贫的内生动力,有助他们稳定脱贫。
八成贫困户实现了有组织脱贫
“以前找不到致富门路,加入合作社7个月后,就赚了4000多元,眼瞅着我们老两口就能过上好日子了。”乐陵市胡家街道大孟村62岁贫困户杨炳章说。杨炳章的老伴体弱多病,需常年服藥,一年下来能欠下上千元的外债。2016年,胡家街道成立了黄粉虫养殖专业合作社,建起养殖扶贫车间,杨炳章担任了扶贫车间管理员,每月有400多元的工资收入。此外,他还积极参与黄粉虫养殖,获取固定收益分红。
农业行业协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是脱贫攻坚的重要支撑和有力抓手。德州市通过引导贫困群众“进会、入社、上链”,即:进入行业协会,凝聚力量抱团发展;加入专业合作社,依托“大手”拉“小手”;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带领贫困群众接上产业链条,让贫困群众找到组织、加入组织、形成组织,提高了扶贫脱贫的组织化程度。
德州市副市长、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副组长兼办公室主任董绍辉表示,对一些缺技能、少资金的贫困户来说,“单打独斗”难以脱贫,即使实现脱贫,也往往是一时的、不可持续的,扶贫效果大打折扣。 “进会、入社、上链”让贫困群众实现了稳定脱贫。
去年,依托319家行业协会、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全市23234户贫困户、44735名贫困群众实现脱贫,占当年脱贫总数的80%。
新型经营主体扶贫带富动力足
“进会、入社、上链”不仅让贫困群众稳定脱贫,而且给农村新型经营主体带来利好。
“近日,我们合作社与济南八里桥蔬菜批发市场的大批发商签订了韭菜供货合同,确保每天产出5000斤新鲜的无公害韭菜。放在以前,拿不出这个产量和质量,我们也不敢签这个合同。”3月26日,齐河县胡官屯镇众创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万长宝说。此前,因缺乏资金、技术,合作社种植不成规模,产量、质量均不易管控,销售问题一度让万长宝很头疼。自从吸纳贫困户入社后,合作社整合利用扶贫开发项目资金500余万元,扩大了种植规模,并通过县蔬菜协会聘用了省农科院、山农大等科研院所的专家教授长期担任合作社的技术顾问,大大提升了合作社蔬菜生产能力。去年,合作社助力203户贫困户实现了脱贫。
目前,合作社已吸纳社员216户,建起韭菜拱棚800多个,浅水藕池50余亩。
近年来,以农民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等为代表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成为农业农村发展的主力军,但是贫困户大都无资金、无技术,甚至无基本劳动能力,愿意主动帮扶他们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多。
如何激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参与扶贫的动力?德州市把扶贫工作放在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综合改革、农民增收的大背景下考虑谋划,找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中存在的“症结”,全力培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这棵“树”,培壮贫困群众这根“藤”。
“进会”方面,德州市一方面在政策、资金、土地等方面给予扶持,鼓励行业协会吸纳贫困户。另一方面,把扶贫资金折股量化,组织贫困户加入行业协会,成为会员或股东;“入社”方面,去年,566个省定重点贫困村全部成立合作社,贫困户全部加入其中。贫困户通过土地入股、打工等方式,参与合作社经营;“上链”方面,通过培育农业龙头企业、采取“企业+基地+贫困户”“企业+专业合作社+贫困户”等形式,引导龙头企业到重点村流转土地和转移贫困劳动力,有效解决企业缺原材料、土地、资金、劳动力等问题。不少贫困户成为“流转土地有租金、入股企社有利金、进园务工有薪金”的“三金”农民。
德州市委副书记、市长,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组长陈飞说:“‘进会、入社、上链’让贫困群众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之间建立起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这一机制将二者牢牢‘绑’在一起,确保了互助、互促、共赢,既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也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益。”
把贫困户纳入产业链条中
在庆云县仙草源种植专业合作社上班的尚堂镇南侯村贫困户吴金娥说:“我在这里打工,不但能挣钱,还能学习技术。明年自己就能种石斛了,到那时候收入会更高。”据悉,仙草源种植专业合作社是由沃森农业科技公司出资成立,主要进行石斛的组培、繁育、种植。社员学到技术后,可以认购合作社大棚种植,由合作社提供技术、管理、销售等方面的服务。目前,合作社共吸收社员50名,带动200余人实现脱贫,人均增收1万元以上。
“‘進会、入社、上链’让贫困户的思想意识从传统‘输血式’扶贫向‘造血式’扶贫改变,让他们掌握一技之长的同时,还激发了他们脱贫的内生动力,让需要扶着走、抬着走的贫困群众跟上队、自己走。”谈起贫困户思想意识的变化,从事扶贫工作近5年的庆云县扶贫办主任翟玉祥深有体会。
受自身条件所限,部分贫困户发展信心不足,“等靠要”思想严重,这一度让基层扶贫干部十分头疼。多年的扶贫实践表明,只有把贫困户牢牢绑在产业链上,让其看到长久的、实实在在的收益,才能从根本上改变贫困群众“不愿脱贫” “不能脱贫”“不会脱贫”的状态。
武城中椒英潮公司探索出“123”产业扶贫模式,让贫困户分享一产、二产、三产收益,大大加强了扶贫的“造血”功能。
一产方面,该公司依托10万亩辣椒标准种植示范基地,统一供种、供药、供肥,实施最低保护价收购,让贫困户通过种植辣椒实现脱贫;二产方面,公司在姜庄村、后庄村、野庄村等辣椒种植专业村建立了辣椒加工厂,为工厂周边村的贫困户提供就业岗位;三产方面,公司购置了十几辆流动售货车,免费提供给贫困户使用。贫困户按出厂价提货后,进社区、农贸市场等销售产品,利润全部归贫困户所有。此外,销售额达到10万元时,流动售货车也将归贫困户所有。辣椒全产业链共带动贫困户893户、2499人,实现人均年增收2000元。
“贫困群众既是脱贫攻坚的对象,也是扶贫参与的主体。要运用政府、社会、市场三方合力,充分挖掘一二三产业助力扶贫功能,让贫困群众积极参与,获得收益,全力提高贫困群众‘获得感’。只有让贫困户‘站起来’,才会增强造血功能,降低返贫风险。”德州市委书记,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组长陈勇总结道。
点评:德州市把农民组织起来,通过 “进会、入社、上链”的做法,把一家一户的生产吸纳到了强劲的产业链中,让贫困群众有组织地脱贫致富,为扶贫工作提供了有益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