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一所学校听品德与社会课时,我发现一个有趣的细节:课本上讲了两个科学家之间的伟大友谊,他们无私地相互帮助和共同进步,最终一起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并且留下了令人传颂的佳话。孩子们对这样的故事也羡慕不已,但当教师把它放到当下的生活背景检验时,却发生了令人预料不到的变故。老师设置了这样一个问题情境:小明和小红是同一所学校的六年级学生,学习都非常优秀。学校有一个保送去重点中学读书的名额,但最终归属需要经过一次学习竞赛选拔,两人都报名参加了。临近竞赛的一天晚上,小红拿了一道数学难题来找小明,请求小明帮助解答。如果你是小明,你怎样处理这件事情?
在热烈讨论之后,孩子们的观点分成了三派:一部分学生赞成帮助,并且再次引用了两个科学家之间的故事来作为论据;一部分学生却反驳说不能这么简单类比,首先科学家是不同学科的,他们之间不存在互相竞争的关系,而小明和小红就不一样了,他们要共同争夺一个名额,一旦小红会了,小明说不定就落选了,所以他有理由不伸出援手;还有几个学生认为,碍于面子,小明还可以有一种选择,那就是故意把错的答案告诉给小红,这样不就有可能提前淘汰了小红吗?
面对这些答案,老师选择了认同第一种。在耐心解释之后,老师总结了一句话作为这节课的主题,并要求孩子们记在本上:任何情况下,我们都应该无私地帮助别人。话是记下了,可我分明觉得,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还是不太认同甚至是不怎么服气的,他们还在不停地强调:这种情况和书上说的并不完全一样,小明至少还是有不帮的理由的。
不知为什么,在那节课后,这些孩子们的面容和疑问连同老师的那句话一直在我的头脑中挥之不去,仿佛我曾经在哪里听过这样质问的声音,而又不能很好地解答,这成了我心头的困惑和难题。参加市里的师德座谈会,与会专家不同角度的观点和争论使我受益匪浅。作为一个教育的从业者,我在刹那间忽然想起了这节课,进而产生了一系列的疑问:什么才是师德?我们的师德是职业道德,适用于专业范畴,如何才能体现它的专业伦理精神?我们到底提倡什么样的师德?是道德理想还是行为规则?师德规范又该规定哪些内容?是普通教师难以达到的行为高标,还是任何一个教师都不能逾越的行为底线?
长期以来,每每提到师德这样的词汇,我们首先想起的就是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要求,想起师德楷模,浮现在眼前的就是那些鞠躬尽瘁倒在讲台上的教师形象。可总有老师会这样表白:当老师并不是我的人生理想,我对教育事业也没有深厚的感情,可我工作认真负责,也得到了学生的认可,所以我敬业但并不爱岗。这算不算违反了师德规范呢?也有老师发问:能够成为标兵或楷模的那些老师,比如魏书生、李镇西、孙维纲等,又哪里是我们只要努力就能赶上的?而且有的东西是很难学习的,恐怕我今生也达不到那样的境界,我又该怎样给自己的发展定位呢?
老师们的困惑和那节课上孩子们的疑问在本质上是一样的,二者都涉及到道德教育或者师德教育的根本问题:师德教育的目标是什么?是要所有的教师都成为楷模吗?如果达不到,又该怎么办?真实的道德是有情境性的,而且是分层次的,但我们一般不太在意或忽略了这些,所以才导致了课堂上那位老师那样的结论——任何情况下,我们都必须无私地帮助别人,这就是一种极致,普通人难以达到的标准。如果我们以此类思维方式推理,无疑就会得出这样的结论:无论你是否愿意当老师,你都必须热爱这个职业;只要你当了老师,你就必须成为楷模或标兵。显然,要求是可以提的,但这样的提法,真的能得到大多数普通老师的认同并成为其行为准则吗?答案是显而易见的。古代历史上著名的“子贡赎人”的故事说的也是这个道理。正如孔子所言,子贡可以不领赎金,但普通老百姓却无法同他相比;如果以子贡的标准来要求所有鲁国百姓,一条很好的法律因此就废了。但遗憾的是,孔子的提醒并没有经常被我们想起,到今天,我们仍不断地在重复这样的情况。不能不说,这至少是我们师德教育多年来成效不高的原因之一。
大体说来,道德教育是分为三个基本层次的,道德理想或高标的教育通常以倡议的形式进行,它体现的是一种至善至美的境界,其实往往是不可能或绝大多数人不能够达到的要求。它的主要目的在于给人树立一个不断追求的终极目标,正如古人修养的“取法乎上”原则,发挥榜样的作用,激励并指导人们追求高尚的道德行为。道德原则或道德基准通常用指令的形式进行,指导并要求人们正确的行为,代表的是一种可以而且应当达到的要求,比如尽可能地帮助别人而不是必须无私地帮助别人,但这种要求在具体生活情境中也有一定的灵活性,这一部分恰恰是道德智慧的体现。所以一般来说,它是应当达到且大多数人都能够达到的要求,但允许视具体情况变通,它的主要作用是指导人们生活的基本准则。而居于最低层次的道德规则或道德底线则是在于约束或规范人们的基本行为,拿课堂上小明和小红的例子来说,如果我们容忍不帮助,则决不允许故意帮错。道德规则的意义或功能重在约束不良行为,因为它往往属于行为规范的最低限度的要求,而且没有变通的余地。以师德教育来说,我们可以容忍不爱岗,却决不能允许不敬业,因为这是最起码的底线。
依据这样的指导,我们的师德教育和建设似乎就变得明朗和清晰了。师德规则或底线是对各种执教行为的具体要求,是所有教师都必须遵循的,必须强制执行,违反者即可用“师德一票否决制”来进行相应处罚;师德原则是对各种规则的一般概括,是大部分老师经过努力都能执行的标准或能够达到的要求,指导教师在教育生活中根据自己和实际情境践行这些原则,展示教育智慧、风采;师德理想则是对各种原则的高度概括,成为我们不懈努力和追求的精神目标。在师德的高标与底线之间,我们重点抓基准或原则的教育。这样,即使一个普通老师倾其毕生之力,成不了大师或名家,成不了楷模或标兵,但他总可以达成一个目标——成为最好的自己。
(作者单位:广东化州市同庆中学)
责任编辑 邹韵文
在热烈讨论之后,孩子们的观点分成了三派:一部分学生赞成帮助,并且再次引用了两个科学家之间的故事来作为论据;一部分学生却反驳说不能这么简单类比,首先科学家是不同学科的,他们之间不存在互相竞争的关系,而小明和小红就不一样了,他们要共同争夺一个名额,一旦小红会了,小明说不定就落选了,所以他有理由不伸出援手;还有几个学生认为,碍于面子,小明还可以有一种选择,那就是故意把错的答案告诉给小红,这样不就有可能提前淘汰了小红吗?
面对这些答案,老师选择了认同第一种。在耐心解释之后,老师总结了一句话作为这节课的主题,并要求孩子们记在本上:任何情况下,我们都应该无私地帮助别人。话是记下了,可我分明觉得,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还是不太认同甚至是不怎么服气的,他们还在不停地强调:这种情况和书上说的并不完全一样,小明至少还是有不帮的理由的。
不知为什么,在那节课后,这些孩子们的面容和疑问连同老师的那句话一直在我的头脑中挥之不去,仿佛我曾经在哪里听过这样质问的声音,而又不能很好地解答,这成了我心头的困惑和难题。参加市里的师德座谈会,与会专家不同角度的观点和争论使我受益匪浅。作为一个教育的从业者,我在刹那间忽然想起了这节课,进而产生了一系列的疑问:什么才是师德?我们的师德是职业道德,适用于专业范畴,如何才能体现它的专业伦理精神?我们到底提倡什么样的师德?是道德理想还是行为规则?师德规范又该规定哪些内容?是普通教师难以达到的行为高标,还是任何一个教师都不能逾越的行为底线?
长期以来,每每提到师德这样的词汇,我们首先想起的就是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要求,想起师德楷模,浮现在眼前的就是那些鞠躬尽瘁倒在讲台上的教师形象。可总有老师会这样表白:当老师并不是我的人生理想,我对教育事业也没有深厚的感情,可我工作认真负责,也得到了学生的认可,所以我敬业但并不爱岗。这算不算违反了师德规范呢?也有老师发问:能够成为标兵或楷模的那些老师,比如魏书生、李镇西、孙维纲等,又哪里是我们只要努力就能赶上的?而且有的东西是很难学习的,恐怕我今生也达不到那样的境界,我又该怎样给自己的发展定位呢?
老师们的困惑和那节课上孩子们的疑问在本质上是一样的,二者都涉及到道德教育或者师德教育的根本问题:师德教育的目标是什么?是要所有的教师都成为楷模吗?如果达不到,又该怎么办?真实的道德是有情境性的,而且是分层次的,但我们一般不太在意或忽略了这些,所以才导致了课堂上那位老师那样的结论——任何情况下,我们都必须无私地帮助别人,这就是一种极致,普通人难以达到的标准。如果我们以此类思维方式推理,无疑就会得出这样的结论:无论你是否愿意当老师,你都必须热爱这个职业;只要你当了老师,你就必须成为楷模或标兵。显然,要求是可以提的,但这样的提法,真的能得到大多数普通老师的认同并成为其行为准则吗?答案是显而易见的。古代历史上著名的“子贡赎人”的故事说的也是这个道理。正如孔子所言,子贡可以不领赎金,但普通老百姓却无法同他相比;如果以子贡的标准来要求所有鲁国百姓,一条很好的法律因此就废了。但遗憾的是,孔子的提醒并没有经常被我们想起,到今天,我们仍不断地在重复这样的情况。不能不说,这至少是我们师德教育多年来成效不高的原因之一。
大体说来,道德教育是分为三个基本层次的,道德理想或高标的教育通常以倡议的形式进行,它体现的是一种至善至美的境界,其实往往是不可能或绝大多数人不能够达到的要求。它的主要目的在于给人树立一个不断追求的终极目标,正如古人修养的“取法乎上”原则,发挥榜样的作用,激励并指导人们追求高尚的道德行为。道德原则或道德基准通常用指令的形式进行,指导并要求人们正确的行为,代表的是一种可以而且应当达到的要求,比如尽可能地帮助别人而不是必须无私地帮助别人,但这种要求在具体生活情境中也有一定的灵活性,这一部分恰恰是道德智慧的体现。所以一般来说,它是应当达到且大多数人都能够达到的要求,但允许视具体情况变通,它的主要作用是指导人们生活的基本准则。而居于最低层次的道德规则或道德底线则是在于约束或规范人们的基本行为,拿课堂上小明和小红的例子来说,如果我们容忍不帮助,则决不允许故意帮错。道德规则的意义或功能重在约束不良行为,因为它往往属于行为规范的最低限度的要求,而且没有变通的余地。以师德教育来说,我们可以容忍不爱岗,却决不能允许不敬业,因为这是最起码的底线。
依据这样的指导,我们的师德教育和建设似乎就变得明朗和清晰了。师德规则或底线是对各种执教行为的具体要求,是所有教师都必须遵循的,必须强制执行,违反者即可用“师德一票否决制”来进行相应处罚;师德原则是对各种规则的一般概括,是大部分老师经过努力都能执行的标准或能够达到的要求,指导教师在教育生活中根据自己和实际情境践行这些原则,展示教育智慧、风采;师德理想则是对各种原则的高度概括,成为我们不懈努力和追求的精神目标。在师德的高标与底线之间,我们重点抓基准或原则的教育。这样,即使一个普通老师倾其毕生之力,成不了大师或名家,成不了楷模或标兵,但他总可以达成一个目标——成为最好的自己。
(作者单位:广东化州市同庆中学)
责任编辑 邹韵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