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春的鞭炮声一响,我的心眼也跟着冲天的火花绽放开来,那些埋藏在心底的小秘密就像田地里的麦苗,刚被春天的雨水滋润过,正急不可耐地噌噌往上蹿。我掰着手指头数着,今天大年初一,明天大年初二,后天大年初三……
盼望着,盼望着,大年初六姗姗而来了。根据往年的惯例,这一天,家里会有亲朋来拜年,大家聚在一起,开开心心地喝一杯春叙酒。平日里,庄户人家忙于农事,没有空闲走动,难得新春里能够放下手中的农具,暂时与庄稼和泥土告别,卸下压在肩膀上的重负,在满是皱褶的黧黑的脸庞上堆起笑容,脱下打着补丁的衣褂穿戴一新,亲戚之间摸一摸门,让孩子们认一认亲,惬意地坐下来推杯换盏把酒言欢,把疏远了的感情再烧一烧热。如果有雅兴,大人们还可以哼着小调看上几场喜欢看的地方小戏。我们这些小孩子就不用说了,可以观看只有书本上看到过的动物表演——马戏。
这一天,母亲一大早就起来了,围着腰布灶上灶下不停忙碌,煎、炒、烹、煮……从村妇变身为大厨,我们姊妹几个就张罗着抬桌子搬椅子,父亲则是拿碗筷放碟子摆调羹,一切收拾停当了,时间差不多了,客人也坐下来了。母亲的菜也基本准备好了,只要下锅一烩就可以端上桌了。菜,是我们乡间的经典名菜“六大碗”,这些菜只有在重大日子,才会出现桌面上。乡间的每一个人包括孩子,几乎都能说出它们的名字来,第一道菜:膘,也叫肉皮杂烩;第二道菜:肉圆,一桌8人,一碗25个,1人3个,碗里还余1个,富余之意;第三道菜:涨蛋糕;第四道菜:红烧肉;第五道菜:杂炒(肉丝、粉丝、茶干丝);第六道菜:红烧鱼……
红的、黄的、绿的;长的、圆的、方的……一道道菜肴穿红着绿,打扮得漂漂亮亮,依次出场,摆着各种诱人的姿势端坐在桌子上,好看可人的模样看着就让人馋涎欲滴。更有那不时从桌子上飘过来的好闻的香味,勾引得馋虫在我们的肚子里翻江倒海,几乎要破肚而出。但是我们还是离桌子远远的,踮着脚尖站在门槛上,伸着脖子够着头,眼巴巴地看着,一边羡慕地流着口水,一边咂然有声嗍着手指头,恨不得眼睛里伸出两只无形的手,抓过桌上丰盛的菜肴放进嘴里,大快朵颐地享受一顿饕餮盛宴,但这也只是想想,不敢真的去做,父母的谆谆教诲早已深入我们的内心。
在那个时代,在桌上能拥有一副碗筷的,只有称得上壮劳力的大人,他们是一个家庭的顶梁柱,只有他们才有资格喝酒吃肉,而女人和孩子只躲在灶后吃一些残汤剩水。因为也只有在过年,或逢上婚丧嫁娶等大事,这些壮劳力们才有机会得到犒劳。看着他们提着酒瓶,将酒拉成一条长长的细线,慢慢地盘进酒杯里,再稳稳地端起来,仰着头“嗞”的一声倒进嘴里,末了,还豁然有声地咂一下嘴巴,紧跟着脸上推出一组内容丰富的生动表情,不经意間泄露出了,这杯中之物一定是人间难得的美味,不然酒杯怎么会只有大人的大拇指那么大,盛着那么一点点酒,大人还红着脸劝过来推过去,不亦乐乎呢?
低矮的土屋里,满满地塞着两张桌子,一张桌子坐八个人,大人们一边伸着筷子搛菜,一边端起酒杯吆五喝六,随着一碗一碗的菜端上桌,喝酒的气氛越来越浓,劝酒的声音也越来越高,屋顶似乎都要抬起来了。突然,在村小学做民办教师的姐夫,酒杯往桌上一放,朝凳子上高高一站,挥着手居高临下地大声说:“同学们安静,现在开始上课。”然后,挥舞着手,真的开始声情并茂地上起课来,而且一口的方言土语变成了动听流利的普通话,就像收音机里播放出来的一样,字正腔圆。大家都被这一突如其来的一幕惊呆了,谁也没有想起来去制止,只是一脸愕然地静静看着。
我仿佛坐进了只有在电影里才能出现的课堂,上课的老师是口若悬河的大学毕业生,同学是聪明能干的城里娃——原来喝酒还可以使人变得这么有学问,怪不得父亲说一个人有学问,会说这个人喝了一肚子墨水,老私塾有时也会说斗酒诗百篇,看来一切都是真的,而且喝酒比喝墨水效果更好。我思忖着,突然蹦出一个大胆的想法,喝酒,我也要喝酒,变成一个有学问的人。这样我就可以在小朋友们面前显摆,到时教语文的老私塾先生,对我一定也会刮目相看。酒,只有桌上才有,大人肯定不给,只有偷。为了防止大人看见,我盛了一碗饭,假装到桌上讨菜吃,趁大人不注意,偷偷地拿起酒瓶“咕嘟、咕嘟”把酒倒进饭碗里,然后,一溜烟跑了出来,躲到屋子后面。
勇子也追着跟了过来,大声喊着:“给我喝一口,给我喝一口。”我连忙捧起碗连刨带扒起来,泡着酒的米饭就像熬好的白米粥,囫囵着一下子都装进了肚子,麻和辣的感觉就像火,从嘴开始到喉咙一路向下燃烧,至于还有什么感觉,我真是还没有来得及细细品味。看着一脸失望的勇子,我得意地扬了扬空碗,打了一个唿哨,转身冲向门前穿过麦地的田埂,撒开腿就向村小学跑去。初春,天气还没有转暖。风,冷冷的,硬硬的,就像屋后小河里刚刚开始融化的薄冰,小木船可以轻易地破开,撞在脸上有些疼,似乎能听到冰块破裂的声音,但是我一点也不在乎,反而感到一种莫名的兴奋。
远远地,我看见村小学的操场上竖着一根旗杆,高高地飘着一面小红旗——有一场马戏即将上演,围着操场的四周早已坐满了人。我钻了一个空子,在小学附近人家的草垛上拔了一把稻草,铺在地上,盘腿坐了下来。地面上依旧寒冷,但是我一点也感觉不到,仿佛坐在熊熊燃烧的火炭上一般,浑身发烫。看着坐在身边的人,一个个冻得缩手缩脚的样子,我觉得酒真是一个好东西,不仅能让人变得聪明,还可以帮人取暖。我的心情美好起来,眼睛里看到的、耳朵听到的,仿佛都是新鲜的事物,我把这些发现告诉我身边的人。不过,我头很快昏沉起来,失去了说话的兴趣和表达的欲望。
马戏一年才能看到一次,我可不想白白地错过,硬撑着不让眼睛闭起来。终于有一个人拎着铜锣出场了,“当”地一敲,“马戏现在开始。”我似乎也完成了心愿,再也坚持不住,在这一刹那,我看到一只猴子在空中翻了一跟头,摔倒在了地上,然后我什么都不知道了。等我再次醒来的时候,发现眼前没有了马戏,而是灰黄色的天棚,似乎还有些摇晃,我翻了一下身体,才发现自己正躺在床上,勇子和一帮小朋友围在旁边,一句也不提马戏有多好看,却满脸好奇地追问,酒泡饭好不好吃?酒究竟是怎样的美味?
或许太过匆忙,我真的无法确定酒究竟是不是美味,只是真切地记得麻和辣,会让人发烫、想睡觉,要呕吐,还有到现在还残留不去的头痛欲裂的感觉。当然,这样的答案我都不会告诉他们,否则我会沦落为他们的笑柄,我只有故作神秘地不说。这时,父亲也走进房来,眼睛探寻地看着我,我把话紧紧地咬在嘴巴里,终究没有说出来。父亲掖了一下我的被角,摸了摸我的额头,眼中有的是一丝责怪,更多的是一丝不安,还有一丝好奇。我有点不敢看父亲,闭上了眼睛,假装酒还没有醒。父亲在我的身边站了一会儿说,小孩子不要喝酒,大人才能喝。然后转身就出去了。
看着父亲渐渐远去的背影,我用力攥紧拳头暗暗地对自己说,总有一天我也会成为壮劳力,能挑泥能挖沟……成为大人,挑起一个家庭的重担,堂堂正正地端起酒杯,用心体验一下,除了麻和辣,酒究竟是怎样的滋味……
发稿/赵菱
盼望着,盼望着,大年初六姗姗而来了。根据往年的惯例,这一天,家里会有亲朋来拜年,大家聚在一起,开开心心地喝一杯春叙酒。平日里,庄户人家忙于农事,没有空闲走动,难得新春里能够放下手中的农具,暂时与庄稼和泥土告别,卸下压在肩膀上的重负,在满是皱褶的黧黑的脸庞上堆起笑容,脱下打着补丁的衣褂穿戴一新,亲戚之间摸一摸门,让孩子们认一认亲,惬意地坐下来推杯换盏把酒言欢,把疏远了的感情再烧一烧热。如果有雅兴,大人们还可以哼着小调看上几场喜欢看的地方小戏。我们这些小孩子就不用说了,可以观看只有书本上看到过的动物表演——马戏。
这一天,母亲一大早就起来了,围着腰布灶上灶下不停忙碌,煎、炒、烹、煮……从村妇变身为大厨,我们姊妹几个就张罗着抬桌子搬椅子,父亲则是拿碗筷放碟子摆调羹,一切收拾停当了,时间差不多了,客人也坐下来了。母亲的菜也基本准备好了,只要下锅一烩就可以端上桌了。菜,是我们乡间的经典名菜“六大碗”,这些菜只有在重大日子,才会出现桌面上。乡间的每一个人包括孩子,几乎都能说出它们的名字来,第一道菜:膘,也叫肉皮杂烩;第二道菜:肉圆,一桌8人,一碗25个,1人3个,碗里还余1个,富余之意;第三道菜:涨蛋糕;第四道菜:红烧肉;第五道菜:杂炒(肉丝、粉丝、茶干丝);第六道菜:红烧鱼……
红的、黄的、绿的;长的、圆的、方的……一道道菜肴穿红着绿,打扮得漂漂亮亮,依次出场,摆着各种诱人的姿势端坐在桌子上,好看可人的模样看着就让人馋涎欲滴。更有那不时从桌子上飘过来的好闻的香味,勾引得馋虫在我们的肚子里翻江倒海,几乎要破肚而出。但是我们还是离桌子远远的,踮着脚尖站在门槛上,伸着脖子够着头,眼巴巴地看着,一边羡慕地流着口水,一边咂然有声嗍着手指头,恨不得眼睛里伸出两只无形的手,抓过桌上丰盛的菜肴放进嘴里,大快朵颐地享受一顿饕餮盛宴,但这也只是想想,不敢真的去做,父母的谆谆教诲早已深入我们的内心。
在那个时代,在桌上能拥有一副碗筷的,只有称得上壮劳力的大人,他们是一个家庭的顶梁柱,只有他们才有资格喝酒吃肉,而女人和孩子只躲在灶后吃一些残汤剩水。因为也只有在过年,或逢上婚丧嫁娶等大事,这些壮劳力们才有机会得到犒劳。看着他们提着酒瓶,将酒拉成一条长长的细线,慢慢地盘进酒杯里,再稳稳地端起来,仰着头“嗞”的一声倒进嘴里,末了,还豁然有声地咂一下嘴巴,紧跟着脸上推出一组内容丰富的生动表情,不经意間泄露出了,这杯中之物一定是人间难得的美味,不然酒杯怎么会只有大人的大拇指那么大,盛着那么一点点酒,大人还红着脸劝过来推过去,不亦乐乎呢?
低矮的土屋里,满满地塞着两张桌子,一张桌子坐八个人,大人们一边伸着筷子搛菜,一边端起酒杯吆五喝六,随着一碗一碗的菜端上桌,喝酒的气氛越来越浓,劝酒的声音也越来越高,屋顶似乎都要抬起来了。突然,在村小学做民办教师的姐夫,酒杯往桌上一放,朝凳子上高高一站,挥着手居高临下地大声说:“同学们安静,现在开始上课。”然后,挥舞着手,真的开始声情并茂地上起课来,而且一口的方言土语变成了动听流利的普通话,就像收音机里播放出来的一样,字正腔圆。大家都被这一突如其来的一幕惊呆了,谁也没有想起来去制止,只是一脸愕然地静静看着。
我仿佛坐进了只有在电影里才能出现的课堂,上课的老师是口若悬河的大学毕业生,同学是聪明能干的城里娃——原来喝酒还可以使人变得这么有学问,怪不得父亲说一个人有学问,会说这个人喝了一肚子墨水,老私塾有时也会说斗酒诗百篇,看来一切都是真的,而且喝酒比喝墨水效果更好。我思忖着,突然蹦出一个大胆的想法,喝酒,我也要喝酒,变成一个有学问的人。这样我就可以在小朋友们面前显摆,到时教语文的老私塾先生,对我一定也会刮目相看。酒,只有桌上才有,大人肯定不给,只有偷。为了防止大人看见,我盛了一碗饭,假装到桌上讨菜吃,趁大人不注意,偷偷地拿起酒瓶“咕嘟、咕嘟”把酒倒进饭碗里,然后,一溜烟跑了出来,躲到屋子后面。
勇子也追着跟了过来,大声喊着:“给我喝一口,给我喝一口。”我连忙捧起碗连刨带扒起来,泡着酒的米饭就像熬好的白米粥,囫囵着一下子都装进了肚子,麻和辣的感觉就像火,从嘴开始到喉咙一路向下燃烧,至于还有什么感觉,我真是还没有来得及细细品味。看着一脸失望的勇子,我得意地扬了扬空碗,打了一个唿哨,转身冲向门前穿过麦地的田埂,撒开腿就向村小学跑去。初春,天气还没有转暖。风,冷冷的,硬硬的,就像屋后小河里刚刚开始融化的薄冰,小木船可以轻易地破开,撞在脸上有些疼,似乎能听到冰块破裂的声音,但是我一点也不在乎,反而感到一种莫名的兴奋。
远远地,我看见村小学的操场上竖着一根旗杆,高高地飘着一面小红旗——有一场马戏即将上演,围着操场的四周早已坐满了人。我钻了一个空子,在小学附近人家的草垛上拔了一把稻草,铺在地上,盘腿坐了下来。地面上依旧寒冷,但是我一点也感觉不到,仿佛坐在熊熊燃烧的火炭上一般,浑身发烫。看着坐在身边的人,一个个冻得缩手缩脚的样子,我觉得酒真是一个好东西,不仅能让人变得聪明,还可以帮人取暖。我的心情美好起来,眼睛里看到的、耳朵听到的,仿佛都是新鲜的事物,我把这些发现告诉我身边的人。不过,我头很快昏沉起来,失去了说话的兴趣和表达的欲望。
马戏一年才能看到一次,我可不想白白地错过,硬撑着不让眼睛闭起来。终于有一个人拎着铜锣出场了,“当”地一敲,“马戏现在开始。”我似乎也完成了心愿,再也坚持不住,在这一刹那,我看到一只猴子在空中翻了一跟头,摔倒在了地上,然后我什么都不知道了。等我再次醒来的时候,发现眼前没有了马戏,而是灰黄色的天棚,似乎还有些摇晃,我翻了一下身体,才发现自己正躺在床上,勇子和一帮小朋友围在旁边,一句也不提马戏有多好看,却满脸好奇地追问,酒泡饭好不好吃?酒究竟是怎样的美味?
或许太过匆忙,我真的无法确定酒究竟是不是美味,只是真切地记得麻和辣,会让人发烫、想睡觉,要呕吐,还有到现在还残留不去的头痛欲裂的感觉。当然,这样的答案我都不会告诉他们,否则我会沦落为他们的笑柄,我只有故作神秘地不说。这时,父亲也走进房来,眼睛探寻地看着我,我把话紧紧地咬在嘴巴里,终究没有说出来。父亲掖了一下我的被角,摸了摸我的额头,眼中有的是一丝责怪,更多的是一丝不安,还有一丝好奇。我有点不敢看父亲,闭上了眼睛,假装酒还没有醒。父亲在我的身边站了一会儿说,小孩子不要喝酒,大人才能喝。然后转身就出去了。
看着父亲渐渐远去的背影,我用力攥紧拳头暗暗地对自己说,总有一天我也会成为壮劳力,能挑泥能挖沟……成为大人,挑起一个家庭的重担,堂堂正正地端起酒杯,用心体验一下,除了麻和辣,酒究竟是怎样的滋味……
发稿/赵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