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阮籍集》是研究阮籍思想最重要的材料,然而,今之所见《阮籍集》早已非其本然面貌。本文特按某书、某卷、某类、《阮籍集》名称、卷数、题注等顺序,试对历代目录书所录《阮籍集》的情况作一梳理,并略加按语,以资需要者参阅之用。
关键词:阮籍集;著录
1、《隋书·经籍志》:"魏步兵校尉《阮籍集》十卷(梁十三卷,录一卷)"
按:隋代,《阮籍集》已散佚三卷及录一卷。《隋书·经籍志序》载:"大唐武德五年,克平伪郑,尽收其图书及古迹焉。命司农少卿宋遵贵载之以船,溯河西上,将致京师。行经底柱,多被漂没,其所存者,十不一二。其录亦为所渐濡,时有残缺。" 《阮籍集》可能为当时洛阳官府所藏,亦散佚于此时。
2、《旧唐书·经籍志》:"《阮籍集》五卷"
按:《旧唐书·经籍志序》:"开元三年(715年),左散骑常侍储无量、马怀素侍宴,言及经籍。玄宗曰:'内库皆是太宗、高宗先代旧书,常令宫人主掌,所有残缺,未遑补辑,篇卷错乱,难于检阅,卿试为朕整比之。'" 不知是否由于马怀素等人的整理,而将前代十卷本进行了整合。
3、《新唐书·艺文志》:"《阮籍集》五卷"
按:欧阳修等人大概承袭了官修《旧唐书·经籍志》而来。
4、《崇文总目》:"《阮步兵集》十卷。阮籍撰"
按:首次以"阮步兵"命名的《阮籍集》,且复为十卷,不知是否即《隋书·经籍志》中所载十卷本,又或者即《日本国见在书目》中十卷本《阮步兵集》。
5、《通志》:"步兵校尉《阮籍集》,十三卷"
按:郑樵《通志·校讎略》:"今所纪者,欲以纪百代之有无。然汉、晋之书最为希阔,故稍略;隋、唐之书于今为近,故差详。崇文四库及民间之藏,乃近代之书,所当一一载也。" 郑樵以历代书目资料为依据,欲"广古今而无遗",故此十三卷本未必是其亲眼所见。
6、《郡斋读书志》:"《阮籍集》十卷。"
7、《遂初堂书目》:"《阮籍集》"
8、《宋史·艺文志》:"《阮籍集》十卷"
按:脱脱奉命修纂《宋史》,主要依据宋太祖至宋宁宗的四部《国史艺文志》修成,凡有增补之书,必在每类之后注明:"某人某书以下不著录若干部,若干卷。"卷二百二有"阮嗣宗《通易论》一卷" ,非增补而来,大概在宋时,《通易论》可能曾被单独刊行。
9、《直斋书录解题》:"《阮步兵集》十卷。" "《阮步兵集》四卷。"
按:陈振孙自题:"凡无他文而独有诗,及虽有他文而诗集复独行者,别为一类。" 可见,此时已有四卷本《阮步兵诗集》。
10、《文献通考》:"《阮籍集》十卷。" "《阮步兵集》。"
按:承晁公武《郡斋读书志》题注与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而来。
11、《百川书志》:"《阮嗣宗诗》一卷。"
按:高儒自序为明嘉靖庚子年(1540年),则此处所载《阮嗣宗诗》可能即李梦阳于正德年间(1506年-1521年)序刊的一卷本《阮嗣宗诗》。
12、《晁氏宝文堂书目》:"《阮步兵集》" 、"《阮嗣宗集》"
13、《古今书刻》:"江西袁州府刻《阮嗣宗集》" 、"陕西布政司《阮嗣宗诗》"
按:袁州即今江西宜春,江西袁州府所刻《阮嗣宗集》即范钦嘉靖二十二年刻于宜春之《阮嗣宗集》。李梦阳于正德年间序刊《阮嗣宗诗》,而李梦阳与何景明交往甚密,二人同为"前七子"之领袖。何景明于正德年间任陕西提学副使,且何曾为刘成德《汉魏诗集》作序,《汉魏诗集》中亦收有阮籍诗,故推测此处所谓陕西布政司《阮嗣宗诗》似即李梦阳所序刊本。
14、《国史经籍志》:"《阮籍集》十三卷"
15、《宋史新编》:"《阮籍集》十卷"
16、《万卷堂书目》:"《阮步兵集》十卷。"
17、《世善堂藏书目录》:"《阮嗣宗集》十卷。"
按:《万卷堂书目》与《世善堂藏书目录》中所录十卷本《阮籍集》不知是否即陈振孙于《直斋书录解题》中所录十卷本《阮步兵集》。
18、《澹生堂藏书目》:"《阮嗣宗集》二卷,一册;又一部,三卷一册。"
按:二卷本《阮嗣宗集》可能为范陈本,三卷本《阮嗣宗集》可能为《六朝诗集》本中《阮嗣宗集》。
19、《徐氏红雨楼书目》:"《阮籍集》五卷。"
20、《传是楼书目》:"《阮嗣宗集》二卷。"
21、《述古堂藏书目》:"《阮嗣宗咏怀诗集》一卷。"
22、《读书敏求记》:"《阮嗣宗诗》一卷。注:阮嗣宗《咏怀诗》行世本,惟五言八十首,朱子儋取家藏旧本,刊于存余堂,多四言咏怀十三首。览者勿漫视之。"
23、《增订四库简明目录标注》:"《阮嗣宗集》二卷。"
24、《三国艺文志》:"《魏步兵校尉阮籍集》十三卷,录一卷。"
按:姚振宗《三国艺文志》所录十三卷本于《隋书·经籍志》。
25、《隋书经籍志考证》:"《魏步兵校尉阮籍集》十卷,梁十三卷,录一卷。"
26、《八千卷楼书目》:"《阮嗣宗集》两卷。""《阮嗣宗咏怀诗注》四卷。"
作者简介:
邹庆超,男,汉族,武警警官学院人文社科系哲学教研室助教,硕士研究生。
魏征:《隋书》,第1060页,北京:中华书局,1973
同上,第908页
刘昫:《旧唐书》,第2057页,北京:中华书局,1975
同上,第1962页
欧阳修:《新唐书》,第1580页,北京:中华书局,1975
王尧臣:《崇文总目》,第340页,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
郑樵:《通志十二略》,第1739页,北京:中华书局,1995
同上,第1806页
孙猛:《郡斋读书志校证》,第814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尤袤:《遂初堂书目》,第26页,上海:商务印书馆,1935
脱脱:《宋史》,第5332页,北京:中华书局,1977
同上,第5034页
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第462-463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同上,第555页
同上,第555页
马端临:《文献通考经籍考》,第1314页,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5
同上,第1581页
高儒:《百川书志》,第198页,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
晁瑮:《晁氏宝文堂书目》,第63页,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
同上,第73页
周弘祖:《古今书刻》,第356页,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
同上,第80页
焦竑:《国史经籍志》,第250页,长沙:商务印书馆,1939
柯维骐:《宋史新编》,第299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朱睦 :《万卷堂书目》,第479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陈第:《世善堂藏书目录》,第43页,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
祁承爜:《澹生堂藏书目》,第712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徐 :《徐氏红雨楼书目》,第1747页,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4
徐乾学:《传是楼书目》,第820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钱曾:《述古堂藏书目》,第19页,上海:商务印书馆,1935
钱曾:《读书敏求记》,第142页,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
邵懿辰:《增订四库简明目录标注》,第636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姚振宗:《三国艺文志》,第340-P341页,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
丁立中:《八千卷楼书目》,第289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关键词:阮籍集;著录
1、《隋书·经籍志》:"魏步兵校尉《阮籍集》十卷(梁十三卷,录一卷)"
按:隋代,《阮籍集》已散佚三卷及录一卷。《隋书·经籍志序》载:"大唐武德五年,克平伪郑,尽收其图书及古迹焉。命司农少卿宋遵贵载之以船,溯河西上,将致京师。行经底柱,多被漂没,其所存者,十不一二。其录亦为所渐濡,时有残缺。" 《阮籍集》可能为当时洛阳官府所藏,亦散佚于此时。
2、《旧唐书·经籍志》:"《阮籍集》五卷"
按:《旧唐书·经籍志序》:"开元三年(715年),左散骑常侍储无量、马怀素侍宴,言及经籍。玄宗曰:'内库皆是太宗、高宗先代旧书,常令宫人主掌,所有残缺,未遑补辑,篇卷错乱,难于检阅,卿试为朕整比之。'" 不知是否由于马怀素等人的整理,而将前代十卷本进行了整合。
3、《新唐书·艺文志》:"《阮籍集》五卷"
按:欧阳修等人大概承袭了官修《旧唐书·经籍志》而来。
4、《崇文总目》:"《阮步兵集》十卷。阮籍撰"
按:首次以"阮步兵"命名的《阮籍集》,且复为十卷,不知是否即《隋书·经籍志》中所载十卷本,又或者即《日本国见在书目》中十卷本《阮步兵集》。
5、《通志》:"步兵校尉《阮籍集》,十三卷"
按:郑樵《通志·校讎略》:"今所纪者,欲以纪百代之有无。然汉、晋之书最为希阔,故稍略;隋、唐之书于今为近,故差详。崇文四库及民间之藏,乃近代之书,所当一一载也。" 郑樵以历代书目资料为依据,欲"广古今而无遗",故此十三卷本未必是其亲眼所见。
6、《郡斋读书志》:"《阮籍集》十卷。"
7、《遂初堂书目》:"《阮籍集》"
8、《宋史·艺文志》:"《阮籍集》十卷"
按:脱脱奉命修纂《宋史》,主要依据宋太祖至宋宁宗的四部《国史艺文志》修成,凡有增补之书,必在每类之后注明:"某人某书以下不著录若干部,若干卷。"卷二百二有"阮嗣宗《通易论》一卷" ,非增补而来,大概在宋时,《通易论》可能曾被单独刊行。
9、《直斋书录解题》:"《阮步兵集》十卷。" "《阮步兵集》四卷。"
按:陈振孙自题:"凡无他文而独有诗,及虽有他文而诗集复独行者,别为一类。" 可见,此时已有四卷本《阮步兵诗集》。
10、《文献通考》:"《阮籍集》十卷。" "《阮步兵集》。"
按:承晁公武《郡斋读书志》题注与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而来。
11、《百川书志》:"《阮嗣宗诗》一卷。"
按:高儒自序为明嘉靖庚子年(1540年),则此处所载《阮嗣宗诗》可能即李梦阳于正德年间(1506年-1521年)序刊的一卷本《阮嗣宗诗》。
12、《晁氏宝文堂书目》:"《阮步兵集》" 、"《阮嗣宗集》"
13、《古今书刻》:"江西袁州府刻《阮嗣宗集》" 、"陕西布政司《阮嗣宗诗》"
按:袁州即今江西宜春,江西袁州府所刻《阮嗣宗集》即范钦嘉靖二十二年刻于宜春之《阮嗣宗集》。李梦阳于正德年间序刊《阮嗣宗诗》,而李梦阳与何景明交往甚密,二人同为"前七子"之领袖。何景明于正德年间任陕西提学副使,且何曾为刘成德《汉魏诗集》作序,《汉魏诗集》中亦收有阮籍诗,故推测此处所谓陕西布政司《阮嗣宗诗》似即李梦阳所序刊本。
14、《国史经籍志》:"《阮籍集》十三卷"
15、《宋史新编》:"《阮籍集》十卷"
16、《万卷堂书目》:"《阮步兵集》十卷。"
17、《世善堂藏书目录》:"《阮嗣宗集》十卷。"
按:《万卷堂书目》与《世善堂藏书目录》中所录十卷本《阮籍集》不知是否即陈振孙于《直斋书录解题》中所录十卷本《阮步兵集》。
18、《澹生堂藏书目》:"《阮嗣宗集》二卷,一册;又一部,三卷一册。"
按:二卷本《阮嗣宗集》可能为范陈本,三卷本《阮嗣宗集》可能为《六朝诗集》本中《阮嗣宗集》。
19、《徐氏红雨楼书目》:"《阮籍集》五卷。"
20、《传是楼书目》:"《阮嗣宗集》二卷。"
21、《述古堂藏书目》:"《阮嗣宗咏怀诗集》一卷。"
22、《读书敏求记》:"《阮嗣宗诗》一卷。注:阮嗣宗《咏怀诗》行世本,惟五言八十首,朱子儋取家藏旧本,刊于存余堂,多四言咏怀十三首。览者勿漫视之。"
23、《增订四库简明目录标注》:"《阮嗣宗集》二卷。"
24、《三国艺文志》:"《魏步兵校尉阮籍集》十三卷,录一卷。"
按:姚振宗《三国艺文志》所录十三卷本于《隋书·经籍志》。
25、《隋书经籍志考证》:"《魏步兵校尉阮籍集》十卷,梁十三卷,录一卷。"
26、《八千卷楼书目》:"《阮嗣宗集》两卷。""《阮嗣宗咏怀诗注》四卷。"
作者简介:
邹庆超,男,汉族,武警警官学院人文社科系哲学教研室助教,硕士研究生。
魏征:《隋书》,第1060页,北京:中华书局,1973
同上,第908页
刘昫:《旧唐书》,第2057页,北京:中华书局,1975
同上,第1962页
欧阳修:《新唐书》,第1580页,北京:中华书局,1975
王尧臣:《崇文总目》,第340页,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
郑樵:《通志十二略》,第1739页,北京:中华书局,1995
同上,第1806页
孙猛:《郡斋读书志校证》,第814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尤袤:《遂初堂书目》,第26页,上海:商务印书馆,1935
脱脱:《宋史》,第5332页,北京:中华书局,1977
同上,第5034页
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第462-463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同上,第555页
同上,第555页
马端临:《文献通考经籍考》,第1314页,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5
同上,第1581页
高儒:《百川书志》,第198页,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
晁瑮:《晁氏宝文堂书目》,第63页,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
同上,第73页
周弘祖:《古今书刻》,第356页,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
同上,第80页
焦竑:《国史经籍志》,第250页,长沙:商务印书馆,1939
柯维骐:《宋史新编》,第299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朱睦 :《万卷堂书目》,第479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陈第:《世善堂藏书目录》,第43页,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
祁承爜:《澹生堂藏书目》,第712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徐 :《徐氏红雨楼书目》,第1747页,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4
徐乾学:《传是楼书目》,第820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钱曾:《述古堂藏书目》,第19页,上海:商务印书馆,1935
钱曾:《读书敏求记》,第142页,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
邵懿辰:《增订四库简明目录标注》,第636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姚振宗:《三国艺文志》,第340-P341页,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
丁立中:《八千卷楼书目》,第289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