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华人遍及全世界。可与很多国家不同,印度华人越来越少,人口大量外流;华人社区日见凋敝,中华文化难以寻觅;华人社会地位不高,无法融入当地社会。
华人由五万锐减到三千
上世纪50年代,是印度华人的鼎盛时期,人数一度曾达5万人。半个世纪过后,如今印度的华人仅为3000人左右,数量减少之巨,令人瞠目。
17世纪末,有中国人开始移民到印度,他们基本上都从东海岸的商埠加尔各答进入,有些陆续到其他城市生活,大多数就在这个繁华热闹的地方扎下根来。
太平天国和辛亥革命时期,又有许多中国人到印度避难。
抗日战争期间,一些缅甸华人为躲避被日本统治而大批迁居印度,使印度华人达到了全盛时期。
当时的华人按籍贯主要可分为两支,一支是来自广东梅县的客家人,另一支为来自湖北的天门县人。
上世纪50年代,中印关系处于蜜月期,印度到处喊着“印度中国是兄弟”的口号,印度华人一度安居乐业。
60年代初开始,中印关系开始恶化。1962年10月,中印边境冲突使两国关系滑入谷底。中印爆发边境冲突后,印度政府颁布法令,冻结大批华人财产。印度西孟加拉邦政府甚至规定,被捕获释的华人不准在该邦北部定居,必须居住在加尔各答。印度政府还关闭中文学校和华人商店,华人人人自危。
从那时起,华人开始陆续离开印度,移民到香港、台湾、加拿大和东南亚等地,华人数量连年减少。
有资料显示,20世纪90年代中期,印度尚有华人1.1万人。
近些年,随着中印关系改善,印度针对华人的限制和歧视措施早已成为历史,留下来的华人过上了平静的生活,但是华人的数量不仅没有增加,反而仍在逐年减少。
印度近些年处于向外移民时期,是造成印度华人逐渐减少的一个原因。
印度作为发展中国家和人口大国,向外国移民是其人口变化的一个特点。印度失业率高、工资收入低,不论是印度人还是华人,受过良好教育后都想要移民国外,寻求更大的发展。
另外,由于文化习俗、宗教信仰、民族传统的因素,华人一直只能生活在自己的一个小圈子里,看不到光明的前途。加之印度人等级观念根深蒂固,从内心里对华人有歧视的观念,致使第二代、第三代华人根本不留恋这个原本就不属于他们的家园,他们要到更具有魅力的地方去生活。
如今3000左右的华人中绝大多数是老人和孩子,年轻人非常少,年轻的华人大多离开了印度。印度华人生活在加尔各答的最多,其次在孟买和首都新德里,少数在安德拉邦首府海得拉巴和班加罗尔等地。
加尔各答的一位老华人说,自己老了,已经70多岁了,哪儿也不想去,就在这里终老一生算了,但他的两个儿子是要走的。他感叹,过去上百年形成的华人圈现在越来越少,这样下去,印度要不了几年就很难见到华人了。
当然,当地华人中也有人乐观地认为,随着中印贸易的发展,来印度定居的华人会超过离开的华人,改写在印华人减少的事实。
中国城内正人去楼空
加尔各答市区东部,有一处比较特别的路标,它不仅标有常见的英语、印度语和孟加拉语,而且还有在加尔各答不常见的汉语。这个地方叫“唐格拉”,是有着200多年历史的“中国城”。
研究者认为,1780年来加尔各答定居的安储是移民印度的第一位中国人。据英国皇家档案馆资料显示,安储到印度后,向英印政府租了650英亩土地开办糖厂。安储的墓至今还在距加尔各答25公里处的阿其普尔小村边。这个村庄位于胡格里河岸边,是安储建立的。安储墓已成为了加尔各答华人的一处圣地,每当春节来临,华人都要举家来祭拜。
安储到印度后,接连有华人来到印度谋生。来的华人多了,便有了后来的中国城。可如今的中国城,正慢慢地凋敝、消失。
这个方圆约10公里的中国城内,10年前还有8000以上的华人,而今只剩1000余人,原来的华人很多已离开了中国城、离开了印度。只有到春节期间,一些华人回到印度与家人团聚,中国城内才会有一些中华文化的印痕:临时搭建的中国牌楼、悬挂的红灯笼、红纸金字的春联、朱红色的大门……
中国城内的华人传统上以皮革业、制鞋业、木材加工业、餐饮业、美容美发业、牙医等为主,这些传统的产业对年轻一代华人已失去了吸引力,他们受教育程度比先辈高出许多,视野开阔许多,许多人已移民到了外国。
而今的中国城的命运,更是岌岌可危。
华人在中国城内众多传统产业中,以皮革制造业为重,一度拥有200多家皮革厂,每天处理的皮革数量,占据全印度的1/5。由于皮革业污染环境严重,当地政府于2002年颁布法令,让皮革厂搬迁到郊区重建,且必须添置污水处理设备。
华人经营的皮革厂多属小规模,难以承担搬迁建新厂的资金压力。目前,只有60多家具有一定规模的华人皮革厂搬迁到新址,其余170多家小皮革厂都准备关张改行。
这个走过漫长岁月的中国城在一天天消蚀,也正如曾经的印度华人盛况一样,只能留在人们的记忆和回顾里了。
在印度,也有过“唐人街”的历史。加尔各答曾有过一条叫“中山街”的“唐人街”。上世纪60年代前,那里华人商埠林立,今日虽然名字依旧,但“唐人街”的景象已不复存在,只有难以搜寻的几处冷清、败落的遗迹,聊以给人一点点伤悲的回忆。
仅存的华人学校与中文报纸
能够承载中华文化的华人学校和中文报纸,在印度仅各存有一个。
上世纪50年代,在华人聚居的加尔各答,曾有过印度华侨中学和梅光、建国、培梅、圣心等数所华人学校,如今只剩下了培梅一所。
培梅学校创办于1925年,由当地华人华侨捐资兴建。1951年,因校舍过于破旧,华人又在老校舍边建了一所新的教学楼。学校最兴盛时期,有十几间教室,900多学生。
到上世纪80年代,培梅中学已不复存在,只剩下了小学部。目前,学校仅有两个班、60多名学生,6位教师。学生少,收费低,为了延续学校的生存,学校只能靠出租教室赚一点租金维持运转。近年来,学校一直靠向当地华人提供婚丧嫁娶办酒席用的场所,收取一点点场地出租费。
华人子女不进华人学校,使得很多的新一代华人不会读写中文,连说都困难,这一点令部分年老的华人忧心忡忡。
华人子弟不进华人学校,是因为他们为了考上好大学,纷纷进入英文学校,接受当地教育之故。
印度现有唯一的中文报纸是《印度商报》。
《印度商报》是1969年3月创办的,每日4版,每份零售价2.5卢比。上世纪70年代最好的时候发行量有500多份,现在一般维持在300份左右。过去一直是手写篆刻后油印。去年4月,中国方面赠送给他们一台电脑,才改用电脑打字排版,结束了“手写”的历史。
《印度商报》的主编说:“我们几次因缺乏经费差点儿关门,都是华人华侨在关键时刻捐款,使报纸能撑到今天。我们华人华侨一定要有自己的报纸,来传承中国文化的精髓,我就是抱着这个信念坚持到现在的,但报纸还能撑多久,我实在不知道,也许明年,也许到我干不动为止。”
印度比较特殊的华人状况,注定了当地的华人学校与中文报纸的生存空间不会大;也许有一天那里的华人状况有所改观,一切也会随着好起来。
华人由五万锐减到三千
上世纪50年代,是印度华人的鼎盛时期,人数一度曾达5万人。半个世纪过后,如今印度的华人仅为3000人左右,数量减少之巨,令人瞠目。
17世纪末,有中国人开始移民到印度,他们基本上都从东海岸的商埠加尔各答进入,有些陆续到其他城市生活,大多数就在这个繁华热闹的地方扎下根来。
太平天国和辛亥革命时期,又有许多中国人到印度避难。
抗日战争期间,一些缅甸华人为躲避被日本统治而大批迁居印度,使印度华人达到了全盛时期。
当时的华人按籍贯主要可分为两支,一支是来自广东梅县的客家人,另一支为来自湖北的天门县人。
上世纪50年代,中印关系处于蜜月期,印度到处喊着“印度中国是兄弟”的口号,印度华人一度安居乐业。
60年代初开始,中印关系开始恶化。1962年10月,中印边境冲突使两国关系滑入谷底。中印爆发边境冲突后,印度政府颁布法令,冻结大批华人财产。印度西孟加拉邦政府甚至规定,被捕获释的华人不准在该邦北部定居,必须居住在加尔各答。印度政府还关闭中文学校和华人商店,华人人人自危。
从那时起,华人开始陆续离开印度,移民到香港、台湾、加拿大和东南亚等地,华人数量连年减少。
有资料显示,20世纪90年代中期,印度尚有华人1.1万人。
近些年,随着中印关系改善,印度针对华人的限制和歧视措施早已成为历史,留下来的华人过上了平静的生活,但是华人的数量不仅没有增加,反而仍在逐年减少。
印度近些年处于向外移民时期,是造成印度华人逐渐减少的一个原因。
印度作为发展中国家和人口大国,向外国移民是其人口变化的一个特点。印度失业率高、工资收入低,不论是印度人还是华人,受过良好教育后都想要移民国外,寻求更大的发展。
另外,由于文化习俗、宗教信仰、民族传统的因素,华人一直只能生活在自己的一个小圈子里,看不到光明的前途。加之印度人等级观念根深蒂固,从内心里对华人有歧视的观念,致使第二代、第三代华人根本不留恋这个原本就不属于他们的家园,他们要到更具有魅力的地方去生活。
如今3000左右的华人中绝大多数是老人和孩子,年轻人非常少,年轻的华人大多离开了印度。印度华人生活在加尔各答的最多,其次在孟买和首都新德里,少数在安德拉邦首府海得拉巴和班加罗尔等地。
加尔各答的一位老华人说,自己老了,已经70多岁了,哪儿也不想去,就在这里终老一生算了,但他的两个儿子是要走的。他感叹,过去上百年形成的华人圈现在越来越少,这样下去,印度要不了几年就很难见到华人了。
当然,当地华人中也有人乐观地认为,随着中印贸易的发展,来印度定居的华人会超过离开的华人,改写在印华人减少的事实。
中国城内正人去楼空
加尔各答市区东部,有一处比较特别的路标,它不仅标有常见的英语、印度语和孟加拉语,而且还有在加尔各答不常见的汉语。这个地方叫“唐格拉”,是有着200多年历史的“中国城”。
研究者认为,1780年来加尔各答定居的安储是移民印度的第一位中国人。据英国皇家档案馆资料显示,安储到印度后,向英印政府租了650英亩土地开办糖厂。安储的墓至今还在距加尔各答25公里处的阿其普尔小村边。这个村庄位于胡格里河岸边,是安储建立的。安储墓已成为了加尔各答华人的一处圣地,每当春节来临,华人都要举家来祭拜。
安储到印度后,接连有华人来到印度谋生。来的华人多了,便有了后来的中国城。可如今的中国城,正慢慢地凋敝、消失。
这个方圆约10公里的中国城内,10年前还有8000以上的华人,而今只剩1000余人,原来的华人很多已离开了中国城、离开了印度。只有到春节期间,一些华人回到印度与家人团聚,中国城内才会有一些中华文化的印痕:临时搭建的中国牌楼、悬挂的红灯笼、红纸金字的春联、朱红色的大门……
中国城内的华人传统上以皮革业、制鞋业、木材加工业、餐饮业、美容美发业、牙医等为主,这些传统的产业对年轻一代华人已失去了吸引力,他们受教育程度比先辈高出许多,视野开阔许多,许多人已移民到了外国。
而今的中国城的命运,更是岌岌可危。
华人在中国城内众多传统产业中,以皮革制造业为重,一度拥有200多家皮革厂,每天处理的皮革数量,占据全印度的1/5。由于皮革业污染环境严重,当地政府于2002年颁布法令,让皮革厂搬迁到郊区重建,且必须添置污水处理设备。
华人经营的皮革厂多属小规模,难以承担搬迁建新厂的资金压力。目前,只有60多家具有一定规模的华人皮革厂搬迁到新址,其余170多家小皮革厂都准备关张改行。
这个走过漫长岁月的中国城在一天天消蚀,也正如曾经的印度华人盛况一样,只能留在人们的记忆和回顾里了。
在印度,也有过“唐人街”的历史。加尔各答曾有过一条叫“中山街”的“唐人街”。上世纪60年代前,那里华人商埠林立,今日虽然名字依旧,但“唐人街”的景象已不复存在,只有难以搜寻的几处冷清、败落的遗迹,聊以给人一点点伤悲的回忆。
仅存的华人学校与中文报纸
能够承载中华文化的华人学校和中文报纸,在印度仅各存有一个。
上世纪50年代,在华人聚居的加尔各答,曾有过印度华侨中学和梅光、建国、培梅、圣心等数所华人学校,如今只剩下了培梅一所。
培梅学校创办于1925年,由当地华人华侨捐资兴建。1951年,因校舍过于破旧,华人又在老校舍边建了一所新的教学楼。学校最兴盛时期,有十几间教室,900多学生。
到上世纪80年代,培梅中学已不复存在,只剩下了小学部。目前,学校仅有两个班、60多名学生,6位教师。学生少,收费低,为了延续学校的生存,学校只能靠出租教室赚一点租金维持运转。近年来,学校一直靠向当地华人提供婚丧嫁娶办酒席用的场所,收取一点点场地出租费。
华人子女不进华人学校,使得很多的新一代华人不会读写中文,连说都困难,这一点令部分年老的华人忧心忡忡。
华人子弟不进华人学校,是因为他们为了考上好大学,纷纷进入英文学校,接受当地教育之故。
印度现有唯一的中文报纸是《印度商报》。
《印度商报》是1969年3月创办的,每日4版,每份零售价2.5卢比。上世纪70年代最好的时候发行量有500多份,现在一般维持在300份左右。过去一直是手写篆刻后油印。去年4月,中国方面赠送给他们一台电脑,才改用电脑打字排版,结束了“手写”的历史。
《印度商报》的主编说:“我们几次因缺乏经费差点儿关门,都是华人华侨在关键时刻捐款,使报纸能撑到今天。我们华人华侨一定要有自己的报纸,来传承中国文化的精髓,我就是抱着这个信念坚持到现在的,但报纸还能撑多久,我实在不知道,也许明年,也许到我干不动为止。”
印度比较特殊的华人状况,注定了当地的华人学校与中文报纸的生存空间不会大;也许有一天那里的华人状况有所改观,一切也会随着好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