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轻武器大跃进时期的产物

来源 :轻兵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ddragon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第一部分详细呈现了SPIW的起源,第二部分介绍的是SPIW的研究与进展情况——

SPIW的前身——APHHW


  泰勒将军反对0.223英寸口径AR15步枪的方案,但接受了另一个军械部门的建议,他相信一种弹道更平直的武器会成为M14步枪的替代者,这种武器应该发射AAI箭形弹,并称为“全通用手持武器”(All-Purpose Hand-Held Weapon,简称APHHW)。他的支持为AAI公司“0.22英寸口径箭形弹”的发展铺平了道路。
  
  但首先AAI公司的弹药得经过军方的认可才行,于是AAI公司的工程师们加班加点对“0.22英寸口径箭形弹”进行反复试验和改进,赶在1960年初交给步兵委员会进行射击试验。
  步兵委员会在1960年3月18日提交的试验报告中,列出了这种箭形弹的不足之处,包括弹壳缺乏刚性和硬度;半自动射击的精度并不能令人满意;武器似乎容易过热而导致精度下降;弹托的危险区太大(指在枪口附近分离的弹托容易伤到附近的士兵);枪口焰太大。
  不过,该报告得出的总体结论令AAI公司的工程师感到鼓舞:单枚箭形弹在温带气候条件下有足够的军事价值;单枚箭形弹比7.62mmNATO弹有更大的潜力,建议采用发射这种弹药的手持武器。
  1960年5月初,第一代AAI箭形弹获得试验型的命名,此前一直只是被人们称为“箭”,现在则被正式命名为“5.6mm XM110枪弹”(5.6mm XM110 Cartridge)。
  随后,1000发XM110箭形弹与一批7.62mmM59、M80普通弹及温彻斯特的0.224英寸小口径步枪弹一起在阿拉斯加的格里利堡进行极地环境的射击试验。由北极试验委员会在1960年5月7日撰写的试验报告中再次对XM110箭形弹的单发精度进行了批评。
  不过,陆军对XM110箭形弹还是非常喜爱,在报告中有两点非常突出的肯定:由于单枚箭形弹平直的弹道,在射击274m和457m目标时精度极佳;3发单枚箭形弹射击457m距离目标时,散布在203mm的范围内。所有箭形弹都穿过靶子。
  总的来说,APHHW被认为是绝对值得进一步研制的。
  

AAI的竞争对手


  与此同时,美国国防部正式建立了箭形弹射击武器及其弹药的研究计划,由斯普林菲尔德兵工厂负责拿出一个箭形弹射击武器的方案,另由法兰克福德兵工厂(Frankford Arsenal)负责研制代替XM110弹的产品。也就是说,美国政府虽然看好箭形弹,但却不想把宝都押在AAI公司身上。
  不过,他们对AAI公司箭形弹的钢制针状弹头和牵引式弹托都很满意,所以法兰克福德兵工厂就研制了一种采用AAI的箭形弹弹头、但采用传统结构的FA T186E1型底火的箭形弹,这种弹的长度比XM110要短一些,被命名为XM144。
  之后,斯普林菲尔德兵工厂开始研制发射XM110与XM144这两种箭形弹的步枪。

APHHW变身SPIW:

要求点面火力结合


  1962年1月,对发射箭形弹的武器的指标要求形成文字后,正式提交给军械总管办公室(Office, Chief of Ordnance,简称OCO)批准。文件中用了一个新的项目名称,取代了短命的APHHW,被称做“特种用途单兵武器”(Special Purpose Individual Weapon),简称SPIW。
  SPIW的指标中提出了新要求,即既能发射箭形弹射击点目标,也能发射当时新推出的M79榴弹发射器的40mm榴弹,具有面目标杀伤火力——这种武器系统可使单兵对付400m距离内的点/面目标。指标中还乐观地预测,SPIW可在1966年6月成为“A标准”(Standard A,指全面大量装备部队的制式武器)。
  但是,SPIW的技术要求中有些项目恐怕不那么容易实现,比如:包括至少3发面杀伤榴弹和60发点目标箭形弹及其他必要的配件在内,总体质量不得超过4.5kg;抵肩射击时应感觉不到明显的后坐力;发射时的抛射物(应该是指弹托之类的)不会伤害到附近人员。
  
  就以上要求而言,就可以看出梦想与现实的差距有多大。尤其是在严格的质量和尺寸的限制下,要凭1960年代的科技水平来实现那些理想的性能要求真的不容易。前斯普林菲尔德兵工厂工程师弗莱德·里德(Fred Reed)曾直言道:“SPIW的命运从一开始制定指标时就已经注定是失败的。”然而,经过论证后,OCO在1962年3月22日批准了这份文件。

选择4家承包商


  1962年12月,SPIW得到来自军工行业的10家承包商的正式书面回应,而且每一家企业都拿出自己的设计方案。陆军在1963年2月选定了4家承包商参与SPIW的竞争研究,其中两家理所当然的是AAI公司和斯普林菲尔德兵工厂,其他两家则是生产M14的民营生产商哈林顿-理查德森公司(H
其他文献
自动分离与防止空中碰撞:无人机进入国家空域需解决的问题  过去10年,在伊拉克和阿富汗的作战行动中,无人作战系统的运用实效得到印证,同时民用领域的运用范围也在扩大。目前,各种无人机系统正常规用于战场和国家空域。  然而,使无人机系统完全进入国家空域带来了一系列重大挑战,尤其是技术上的挑战。无人机系统必须适应错综复杂的航空规章,才能日常同有人驾驶同伴比翼齐飞。  以协调无人机系统航空空域飞行为重点的
作战背景  晋绥根据地抗日军民在1941年和1942年经历了严峻考验,先后粉碎了日军的“治安强化运动”和“蚕食运动”,但根据地被分割和缩小的趋势并没有得到根本的解决。日军很多据点已经深入到我根据地内部纵深地带,晋绥军区所面临的形势仍然十分严峻。  根据中央的指示,1942年11月4日,中共中央晋绥分局在晋绥军区司令部驻地召开晋西北高级干部会议。会上传达了中央和毛泽东“把敌人挤出去”的指示,引起了与
锁子甲在中国古代又称“环锁铠”,通常由铁丝环相互套扣缀合,形如网锁而制成上衣状。一般将其罩在贴身衣物外面,可以有效防护挥砍类利器的攻击。  本文教你制作一款锁子甲,品位古代武士征战沙场的豪气……    锁子甲追溯    世界上最早使用锁子甲的,一种说法是公元前6世纪的凯尔特人,另一种说法则是公元前3000年的波斯人。锁子甲由西域传入中国,最早记载见于公元3世纪曹植的《先帝赐臣铠表》。《晋书·吕光载
关键的情报战  其实,抓捕本·拉登的关键就是获得其藏身之处的情报,只要找到其身在何处,以美军强大的作战能力以及国际影响和结盟能力,无论其身在何处都难逃一死。也正因为如此,关于情报战的情节就占了《猎杀本·拉登》整部影片的一多半篇幅。从这个角度来说,CIA(中央情报局)的情报人员在击毙本·拉登的行动中所起到的作用相当重要。  影片一开始,CIA就开始审讯一名叫阿玛的俘虏。根据情报,阿玛是一名基地组织的
CAR LMG 5.56mm轻机枪是在M16系列自动步枪基础上改进而成,其名称中LMG为Light Machine Gun的首字母缩写,意为轻机枪。该枪采用较M16步枪更长的枪管,弹匣可与M16系列步枪通用,还可使用C-Mag 100发弹鼓供弹。该枪瞄准系统与M16A2相同,护手下方安装了两脚架和垂直握把,准星座两侧加装了皮卡汀尼导轨。
唧筒式霰弹枪与半自动霰弹枪各有千秋,不论在警用还是民用市场都各有拥趸。试想,如果设计一支霰弹枪,可在两种操作方式之间转换,那么其一定具有非常大的市场潜力。其实,这样的霰弹枪曾经出现过,但并没有引起多大的反响。三星运动武器公司经过充分调查,目标明确地面对警用市场推出了兼具唧筒式及半自动操作方式的TEC 12战术霰弹枪,期望在这个领域有所突破。  两种操作方式兼得  从护手结构及外观看,TEC 12战
SVT并未因出自名师之手及其超前的“自动”程度而蒙受苏联军队的喜爱。苏军认为其缺陷太多,不适宜在战争中使用,而当时苏联的敌人——芬兰及德国军加队却对该枪拥趸有加……    发展历程    最早提交苏联军队服役的是SVT-38半自动步枪。“38”表示该枪在1938年定型,但并没有立即投产,因为当时还有其他竞争对手,其中最有竞争力的是西蒙诺夫的设计。1939年2月26日,托卡列夫的设计最终获胜,但军方
传统的继承  早先,市场上曾出现过一款专门面向警员备用手枪市场的四管手动装填手枪,该枪名为COP手枪。由于销量不佳,COP手枪最终被市场淘汰。近来,市场上再次出现了一款四管手动装填手枪——RELIANT手枪,该枪同样是星格诺公司专门针对警用后备手枪市场而设计的。很多人会问,在半自动手枪独霸天下的时代,为什么还要选择四管手动装填手枪这种“老式”的设计?公司认为,半自动手枪通过一套自动系统完成射击循环
ITT公司为美国特种部队提供第三代像增强器  乐 晴    近日,ITT公司获得了一份价值1140万美元的合同,为美国特种作战司令部现有的夜视眼镜提供第三代薄膜式“顶峰(Pinacle)”像增强器。该像增强器是美国军方公认最先进的夜视技术,能够为士兵提供更清晰的夜视图像。  采用第三代像增强器的夜视眼镜,其可见光探测能力比前一代产品提高了10倍以上,可用于所有使用倒像式像增强器的夜视系统中,包括航
作为中国的特别行政区,香港的各项社会管理制度与大陆有着很大的区别。担负维护香港社会治安任务的香港警队也素以行动高效著称,其下属的特警队——特别任务连(SDU),也就是人们俗称的“飞虎队”,在世界上有着相当知名度。而本文要呈现给大家的则是由香港TVB制作的以“飞虎队”为题材、片名为《飞虎》的电视剧。本剧第一部在2012年播出大获成功后,又续拍了第二部,本文先对《飞虎》第一部做一评析,关于《飞虎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