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在活动体验中慢慢长大

来源 :中国学术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qixuexu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道德发生的意义上看,只有当人产生认同、敬畏、信任或拒绝、厌恶、羞愧的情感时,才谈得上道德教育的有效性,然而,这些道德情感必须是在体验中产生的。“体验”不是由谁来告诉的,而是自己通过亲身经历获取、感悟的。因而,在德育实践中,我们开展了不同的道德活动,使学生得到不同层次的体验。
  一、增强认知体验
  古人说“文以载道”。先人们正是借助于经典之作,用读、吟、诵的办法来教化众生,传承道德伦理的。可见,德育的一个重要渠道是以“文”教化。中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许多伟大的思想历经几千年岁月的洗礼仍熠熠生辉。让学生了解、学习传统文化,得其精髓,受其启迪,正是德育的另一通途。因此,我们深入而持久地开展了古诗文诵读活动。活动设定了“必背”、“必诵”、“必讲”、“必看”、“必知”五个项目的要求。“必背”指的是人人会背《道德经》、《三字经》,达到熟练自如、知其大意的程度;“必诵”指的是对指定的中华经典诗文和孝德诗文要人人会诵读,读出节奏与韵味,其内容的难易程度根据年级的高低而有所不同;“必讲”指的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流传下来的孝德、诚德、爱德故事人人会讲十个以上;“必看”指的是学校为每个年级的学生提供了相应的古诗文阅读书目和篇目,由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必知”是指对中华历史名人名家名篇要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为了将古诗文诵读活动开展得生动活泼,学生乐于参加、易于接受,达到认知体验的最佳效果,我们开辟了“室外大课堂”,将古诗文诵读活动置于校园文化背景中。例如中学生在德育广场《道德经》碑文前,小学生在《三字经》碑文前进行古诗文诵读竞赛,在“中华二十四孝”雕墙前讲述孝德故事,在智育广场孔子塑像前宣讲仁爱之道……用特定的文化环境创设特殊的教育氛围。同学们还将古诗文用演唱、表演、舞蹈等各种方式表现出来,甚至与体育活动、游戏结合起来,在娱乐中学习中华诗文,既增强了趣味性,又对古诗文中蕴含的中华美德有了更深的领会和感悟。本学期,我们又将《弟子规》作为德育校本教材,学生人手一册,开始了新一轮的《弟子规》诵读活动。通过古诗文诵读,学生能够知礼明义,当他们的生活中出现了某种类似的生活场景时,就会明白如何处事待人。
  二、充盈精神体验
  学校生活中的精神体验必须要提升愉悦性和感召性,促发学生形成三种精神状态,即健康快乐、积极向上、努力奋进,这样,学生的气质和精神面貌才能产生根本的变化。在实践中,我们认识到“音乐”是一种重要而特殊的体验载体,因为音乐对丰富孩子的精神、缓解个体的情绪具有独特的“疗效”,在我国古代就有“夫声乐之入人也深,其化人也速”的论述。因此,我们持续开展了班级合唱与班级集体舞活动。这两项活动至少具有两大功能:一是让每个孩子都得到音乐的熏陶;二是让每个孩子都受到集体的教育。我们认为,那些或欢快或优美或昂扬向上的有着恒久生命力的儿童歌曲会带给他们美妙的享受和激昂的力量,带给他们丰富的瑕想和无限的启迪,带给他们表现的欲望和真切的体验,让他们思维和想象的空间更广阔,让他们的情绪得到舒缓,压力得到释放,自信得到提升,让他们整个的精神和心理都处于积极而和谐的状态。班级合唱与班级集体舞都是以班级为单位进行的,是一种集体的行为,通过这种特殊的艺术活动体验会让他们认识到什么是团队精神,什么是团队的和谐。长此以往,孩子们的合作、向上、责任、友谊、团结、规则等各种品质都能够在活动的体验中得到锻炼和提升。每年的“六一”节,是同学们展示他们的合唱或集体舞的关键时刻,也是他们最兴奋愉悦的时候。为让每一个孩子都有机会登台,我们提出了“一个都不能少”的口号。孩子们个个跃跃欲试、信心十足,愉悦的精神体验令他们感到满足、倍受激励。除了音乐活动激发学生的精神力量之外,我们认为校园文化环境也产生着非常大的作用。我们力图让学校的每一时空都充满着教育的意义,让学校成为孩子们成长的乐园。每一幢建筑、每一处花草、每一条甬路我们都精心设计,智育广场、德育广场、童趣广场、植物园、天文台、地理园、英语园等众多的文化景点带给学生很多的乐趣。当处于这样一个优雅的充满文化气息的环境中时,学生的精神体验是丰富的、兴奋的、深刻的。
  三、唤醒情感体验
  道德情感是连结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的桥梁。没有良好的情感,就不会有理想的道德行为。为此,唤醒学生的道德情感显得尤为重要。“感动双语学生评选”活动正具有这样的作用。在举行“感动双语学生颁奖晚会”时,学校礼堂灯火辉煌、座无虚席,大屏幕上播放着一个个平凡而又感人的故事:有的自立自强、不畏艰难;有的孝心可鉴,令人敬佩;有的品学兼优,全面发展;有的回报社会,爱心可嘉……获奖学生中小的七八岁,大的也不过十四五岁,但是他们却展现出了别样的精神风采。他们手捧着鲜花和奖杯,诉说自己对生命、生活的理解和体验。在台下就座的家长、学生都被深深地感动了,很多人动情地流下了泪水。这项活动的最大亮点在于用身边的典型激发了全体同学的道德情感。学生自身就是巨大的教育资源,将学生中各方面的典型事例以具体、生动的方式展现出来,不仅对这些学生是莫大的鼓励,对其他学生也将产生极大的感染。正如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同伴之间的信息传递更为通畅高效,因而相互产生情感体验的频度会更高。而德育,绝不仅仅是行为规范或习惯的养成,德育若要真正成为一种启迪心灵、丰盈精神的教育,必须要依托于强烈的情感体验。
  长期以来,我们开展了许多富有特色的德育活动,但是,“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列举的案例只是缩影而已。这些活动就如同夜空中的点点繁星,虽然没有万丈光芒,但却晶莹而闪亮,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留下了不能抹掉的印迹,让学生在活动体验中慢慢长大。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超高层建筑和大跨度桥梁的建设,超长桩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超长桩的受力性状与中长桩有所区别,分析和认识超长桩的工作性状有充分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超长桩;灌注桩;竖向静载荷试验;单桩承载力    1.引言    超高层建筑和大跨度桥梁的建设,使得基底荷载越来越大,超长桩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有的桩长达100米以上),对基桩承载力和变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结合相关文献的理论与实测研究,可普遍认
期刊
摘 要: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也面临非常复杂、严峻的公共安全形势,扎实做好防范应对工作,探索和加强以消防部队为依托的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是形势所需。本文从当前我国依托消防部队组建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建设的现状出发,结合山东实际,深入分析了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建设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的几项具体措施。  关键词: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建设     1.引
期刊
摘 要:文章简述图书馆作为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在构建和谐社会中有其重要作用,运用其社会教育职能提高人的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公民终身学习的重要场所,以文化力特有的导向、渗透、塑造功能,实现对社会群体的有效整合,保障社会成员间的公平、正义。  关键词:图书馆;和谐社会;图书馆作用    党的十七大报告在阐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时,把社会更加和谐作为我党为之奋斗的一个重要目标明
期刊
摘 要:在大量参考文献资料和访谈的基础上,结合实地考察,对泰山旅游区生态体育进行了论述,阐述了有关基本理论,分析了泰山旅游区生态体育的特点和可行性,旨在为泰山旅游区生态体育的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泰山;旅游区;生态体育;分析    1、前言:  泰山为“五岳独尊”,是我国的名山,在国内外享有盛誉,而泰山旅游区也成为中外驰名的旅游胜地。生态体育建设,能够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对泰山旅游区的建设和发
期刊
摘 要:学生的创新意识主要是指对自然界和社会中的数学现象具有好奇心、探究心,不断追求新知,独立思考,会从数学的角度发现和提出问题,进行探索和研究。教师应从数学创新意识的培养上入手,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真正把提高学生的数学创新意识落到实处,激发学生潜能。本文主要从数学学科的特点出发,利用不同的问题情景,探讨了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途径。  关键词:中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创新精神;实践能力    
期刊
摘 要: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以及其独有特点,一方面为我国公共决策中公民参与提供了新的平台,另一方面该平台下的公民参与又面临着技术、政府和公民方面的多重障碍,本文认为,应该找出消解这些障碍的对策,以促进网络环境下公共决策的法制化、科学化和民主化。  关键词:公共决策;公民参与;网络    互联网的影响渗透了社会的各个领域,包括政治领域,其为我国公共决策中的公民参与提高了新的公共平台,捍卫了自由和民主,推
期刊
摘 要:机械天平是根据杠杆原理制造的用于测定物体质量的测量仪器。广泛应用于电子、纺织、冶金、化工、农业、卫生、科研单位等,机械天平属于精密仪器,经过长时间的使用,容易出现一些故障。本文就一些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做一初步探讨,供大家借鉴。  关键词:机械天平;故障;排除方法    1、指针不摆动或摆动不正常  开启天平后,指针不摆动,或摆动后忽然卡住而停止,或在两点之间似有碰撞的来回摆动。产生这种现象
期刊
摘 要:作为正在崛起的大国,中国在社会和经济发展中取得了巨大成就,而制度缺乏创造力是中国发展的巨大缺憾;中国国民感觉到自身的发展状况常常受到歪曲和否定时,常会表现出极大地非理性反感情绪,所以理性自信的追求他国的认同是中国国民心态成熟的核心。  关键词:大国公民意识;理性;自信;认同    大国公民意识是新千年之后我们的国人最常谈论的话题。从奥运申办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入围世界杯、成为世界第一外
期刊
摘 要:语用能力是运用语言进行得体交际的能力,是交际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英语教学必须重视学生语用能力的培养。本文从语用学的角度出发,结合英语教学现状,就如何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语用能力;英语教学    一、引言  语用学(pragmatics)是近年来语言教学中较新的理论,它研究的核心是语言和语境的关系,即通过特定的语境来理解和使用语言。跨文化言语必须讲究语
期刊
摘 要:德川家康(とくがわいえやす)统一了纷乱的战国,开创了接近三百年的江户时代。在德川幕府的统治下,儒教思想得到充分的重视和发展。作为日本精神代表的武士道思想吸收了儒教思想,形成了自己的理论体系。山鹿素行被称为日本武士道的鼻祖。但是,现在国内对山鹿素行特别是他的士道论的先行研究少之又少。本文简单介绍了山鹿素行,并分析了士道论产生的背景,重点论述了山鹿素行的士道论。  关键词:士道论;职分;详威仪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