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是一次学校中层以上干部每周一次的例会。
轮到政教处黄主任发言的时候,他提出了一个不算太大也不算太小的问题:马上就要大休了,按照学校的规定,学生要全部回家去。过去曾经有家长反映,说学校每次大休都收费,一些家长对此颇有微词。其实,这根本就不是学校布置的收费任务,是因为学生四周回家一次,需要带的生活费比较多,而有些学生平时花钱控制不住自己,经常超支,为了避免断炊,就跟家长谎称说学校要收费,以便尽量多地向家长要钱。政教处想了好长时间,对此却没有好办法,希望学校领导就这个问题讨论一下,给政教处出个主意。
这个问题谁都没有考虑过,自然就不好开口;再说,学校有严格的分口管理制度,中层干部和分管的副校长都不愿意插手不属于自己的那一摊子。一时间,会议室陷入令人窒息的寂静之中,校长抓耳挠腮也想不出个好主意来。看到出现这样的局面,颇有管理经验的教导处王主任终于按捺不住了,他小心地说:“依我的看法,可以给家长写封联系信,告诉他们学校具体的收费项目,让学生带回去,以澄清事实真相,消除家长的误解,避免造成更大的误会。”
此言一出,立即得到了大多数人的同意和支持,都说主意不错,可以试试看。可没想到,校长却阴沉着脸连连否定:不合适,不合适。至于到底因为什么不合适,校长并没有说出个子丑寅卯来。但按照例会的惯例,既然校长否定了,副校长和中层干部们就不好再说话了。
都以为这项议题就这么搁置了。但富有戏剧性的一幕却在例会结束时出现了。校长在结束长篇大论的讲话前,突然把话题转向了政教处黄主任开始时提出的问题:马上就要大休了,希望政教处把工作安排好。关于学生以学校收费的名义向家长要钱的事,我看应该给家长写封信,告诉家长事实真相,防止学生说谎对学校造成不良影响。这件事很重要,就交给教导处王主任办吧。希望王主任尽快把公开信整理出来,交给我审查后,再打印盖章发给学生。
听此一说,与会人员先是吃惊地张大了嘴巴,接着就是很微妙地摇头微笑。王主任则是茫然四顾,不知道自己怎么突然就背上了政教处应该担负的工作,自己很委屈,但却无法争辩,事实是根本就没有任何争辩的机会。万般无奈,教导处王主任只好客串了一回政教处主任的角色。
这是一个非常典型的案例,校长混乱不堪的思维方式、封建家长的工作作风、唯我独尊的为人特点,在这一次小小的事件中暴露无遗。
本来一个很简单、很合乎逻辑的提议,被校长轻而易举地否定后,再从校长自己的嘴里用肯定的语气说出来,这种贻笑大方的矛盾之举,完全是因为校长不正常的心理在作怪。小心眼的校长总以为自己是学校真正的决策者,自己说的永远都正确无误,自己考虑的永远都周到细致。在这种唯我独尊意识的控制下,心里根本就容不下别人正确的意见和建议;即使别人发表正确意见,也只能从校长的角度,借校长的嘴说出来才行。如此看来,平时的例会,也不过就是每周要走的“过场”和“形式”而已,根本就不会有集思广益的可能。长此以往,校长就成了校园里真正的“土皇帝”,当然,中层干部们也只能做一个惟命是从的执行者,根本不需要考虑深层次的问题,也不需要就某些问题做深入细致的研究和探讨。管理工作浮于浅表,学校就永远不会办出特色。
学校管理最忌讳分工不明、职责混乱。在学校这么有规律可循的地方,政教处有政教处的事,教导处有教导处的事,各部门之间可以相互协作,可以相互帮忙,但却不能越俎代庖,当然,校长也不能“乱点鸳鸯谱”,如果动辄就别出心裁地搞所谓的“错位管理”,那样只能打击大家工作的积极性,只能把学校管理秩序搞得一团糟。思维混乱的校长,往往会以盛气凌人的姿态,对中层干部的工作横加指责,或者把各部门的工作乱指派一气,还不给责任人任何说明或辩解的机会,不允许提出反对意见。这样搞的最终结果,谁的工作都干不好,学校中层干部之间还会因为分工不明、职责混乱而相互猜忌,整个团队就会成为一盘散沙。
在以上案例中,这位好大喜功、封建家长意识浓重的校长,不但听不进别人正确的意见和建议,随意颠倒管理秩序,在他的潜意识中,还形成了这样一个概念:谁提出来的建议,就让谁去贯彻落实。这又是一个天大的错误。虽然谁提出计策谁就对问题考虑得更加周到一些,但如果不假思索地就将问题抛给出主意、想办法的人,而不问其具体的职责是什么,这样只能让人形成这样一个观点:关键时刻少说话,防止事务惹上身,平时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因此倍受打击。开会讨论的目的是利用大家的智慧,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把工作做得更加细致到位,如果不分青红皂白就把工作推到出主意的人身上,以后谁还会多说一句话呢?谁不知道“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道理?如此一来,不光开会时一团死气,平时的工作也会陷入无言的尴尬境地。
所有这些,无论对校长,还是对学校,都是酝酿管理悲剧的危险信号。
中层干部是学校的中流砥柱,是学校的精英骨干,校长该怎样对待中层干部的意见和建议?这不是一个小问题,做好或做不好,都会影响一大片,也直接左右着校长的威信。
轮到政教处黄主任发言的时候,他提出了一个不算太大也不算太小的问题:马上就要大休了,按照学校的规定,学生要全部回家去。过去曾经有家长反映,说学校每次大休都收费,一些家长对此颇有微词。其实,这根本就不是学校布置的收费任务,是因为学生四周回家一次,需要带的生活费比较多,而有些学生平时花钱控制不住自己,经常超支,为了避免断炊,就跟家长谎称说学校要收费,以便尽量多地向家长要钱。政教处想了好长时间,对此却没有好办法,希望学校领导就这个问题讨论一下,给政教处出个主意。
这个问题谁都没有考虑过,自然就不好开口;再说,学校有严格的分口管理制度,中层干部和分管的副校长都不愿意插手不属于自己的那一摊子。一时间,会议室陷入令人窒息的寂静之中,校长抓耳挠腮也想不出个好主意来。看到出现这样的局面,颇有管理经验的教导处王主任终于按捺不住了,他小心地说:“依我的看法,可以给家长写封联系信,告诉他们学校具体的收费项目,让学生带回去,以澄清事实真相,消除家长的误解,避免造成更大的误会。”
此言一出,立即得到了大多数人的同意和支持,都说主意不错,可以试试看。可没想到,校长却阴沉着脸连连否定:不合适,不合适。至于到底因为什么不合适,校长并没有说出个子丑寅卯来。但按照例会的惯例,既然校长否定了,副校长和中层干部们就不好再说话了。
都以为这项议题就这么搁置了。但富有戏剧性的一幕却在例会结束时出现了。校长在结束长篇大论的讲话前,突然把话题转向了政教处黄主任开始时提出的问题:马上就要大休了,希望政教处把工作安排好。关于学生以学校收费的名义向家长要钱的事,我看应该给家长写封信,告诉家长事实真相,防止学生说谎对学校造成不良影响。这件事很重要,就交给教导处王主任办吧。希望王主任尽快把公开信整理出来,交给我审查后,再打印盖章发给学生。
听此一说,与会人员先是吃惊地张大了嘴巴,接着就是很微妙地摇头微笑。王主任则是茫然四顾,不知道自己怎么突然就背上了政教处应该担负的工作,自己很委屈,但却无法争辩,事实是根本就没有任何争辩的机会。万般无奈,教导处王主任只好客串了一回政教处主任的角色。
这是一个非常典型的案例,校长混乱不堪的思维方式、封建家长的工作作风、唯我独尊的为人特点,在这一次小小的事件中暴露无遗。
本来一个很简单、很合乎逻辑的提议,被校长轻而易举地否定后,再从校长自己的嘴里用肯定的语气说出来,这种贻笑大方的矛盾之举,完全是因为校长不正常的心理在作怪。小心眼的校长总以为自己是学校真正的决策者,自己说的永远都正确无误,自己考虑的永远都周到细致。在这种唯我独尊意识的控制下,心里根本就容不下别人正确的意见和建议;即使别人发表正确意见,也只能从校长的角度,借校长的嘴说出来才行。如此看来,平时的例会,也不过就是每周要走的“过场”和“形式”而已,根本就不会有集思广益的可能。长此以往,校长就成了校园里真正的“土皇帝”,当然,中层干部们也只能做一个惟命是从的执行者,根本不需要考虑深层次的问题,也不需要就某些问题做深入细致的研究和探讨。管理工作浮于浅表,学校就永远不会办出特色。
学校管理最忌讳分工不明、职责混乱。在学校这么有规律可循的地方,政教处有政教处的事,教导处有教导处的事,各部门之间可以相互协作,可以相互帮忙,但却不能越俎代庖,当然,校长也不能“乱点鸳鸯谱”,如果动辄就别出心裁地搞所谓的“错位管理”,那样只能打击大家工作的积极性,只能把学校管理秩序搞得一团糟。思维混乱的校长,往往会以盛气凌人的姿态,对中层干部的工作横加指责,或者把各部门的工作乱指派一气,还不给责任人任何说明或辩解的机会,不允许提出反对意见。这样搞的最终结果,谁的工作都干不好,学校中层干部之间还会因为分工不明、职责混乱而相互猜忌,整个团队就会成为一盘散沙。
在以上案例中,这位好大喜功、封建家长意识浓重的校长,不但听不进别人正确的意见和建议,随意颠倒管理秩序,在他的潜意识中,还形成了这样一个概念:谁提出来的建议,就让谁去贯彻落实。这又是一个天大的错误。虽然谁提出计策谁就对问题考虑得更加周到一些,但如果不假思索地就将问题抛给出主意、想办法的人,而不问其具体的职责是什么,这样只能让人形成这样一个观点:关键时刻少说话,防止事务惹上身,平时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因此倍受打击。开会讨论的目的是利用大家的智慧,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把工作做得更加细致到位,如果不分青红皂白就把工作推到出主意的人身上,以后谁还会多说一句话呢?谁不知道“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道理?如此一来,不光开会时一团死气,平时的工作也会陷入无言的尴尬境地。
所有这些,无论对校长,还是对学校,都是酝酿管理悲剧的危险信号。
中层干部是学校的中流砥柱,是学校的精英骨干,校长该怎样对待中层干部的意见和建议?这不是一个小问题,做好或做不好,都会影响一大片,也直接左右着校长的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