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学生体验引导自主建构

来源 :开放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ypig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注学生体验是数学课程标准的重要目标之一,引导学生自主建构是建构主义学习观的核心理念。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已有经验出发,关注学生的亲身体验,引导学生自主建构呢?以下结合北师大版教材中的教学实例对二年级上学期教学内容作一个分析,并谈谈我们的一些看法。
  
  一、从“文本”走向“生本”,关注学生的经历和体验
  
  在实施新课程标准的过程中,多种版本实验教材应运而生。在新教材中。传统的“乘法的认识”变成了“数一数与乘法”,“除法的认识”也变成了“分一分与除法”等。从教材内容的选择及编排意图看,这绝不只是形式和名称的改变而已,更重要的是教学理念上的改变。传统教材在这部分内容的教学时,关注的是乘法意义的灌输,这也导致学生对乘法学习的必要性体验甚少,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与新知识之间缺乏有效的链接(尤其是之前积累的数数经验),学生对“相同加数的和”也往往是通过教师的机械灌输、反复强化才掌握的。让我们再看新教材对此是如何编排的。新教材在“数一数与乘法”中编排了“数一数”作为乘法的认识的起始课。教材包含两个部分,前半部分教材安排3个数数活动:1 “数15只熊猫”。主要是让学生根据已有经验独立数出熊猫个数。而后引导学生如何较快地数(即按群数);2 “数24个圆片”。在学生感知几个几个数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数有几排,每排几个,或有几列,每列有几个;3 “数30个方格”,主要是让学生应用前面数数活动的经验,独立解决问题并表达交流。教材的三个活动,数的个数逐渐增加,数的物体也逐渐抽象(由实物图到图片到图形),学生在实际活动中经历从数数的问题中抽象出“相同加数的连加算式”的过程。亲身体验到“相同加数”的意义,体验到相同加数的连加运算与生活的联系。教材后半部分,以“有多少个苹果?”这一问题,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感受学习“乘法”的必要性。根据教材编写的意图,考虑到二年级学生对数数以及生活中的排队等活动已有相当的经验,教学中可以这样让学生充分体验“相同的加数”以及学习乘法的必要性。
  
  片段1
  1 数熊猫。
  师(课件出示随意排列的熊猫图):看,这是熊猫学校二(1)班的小同学,谁知道它们一共有多少个?你是怎样知道的?
  生,:24个,我是一个一个数的。
  师:其他同学有不同的数法吗?怎么数比较快?
  生,:我是2个2个数的。
  师:这些小熊猫准备参加军训。它们排成怎样的队伍会比较整齐呢?请你用自己的方法来表示它们的排法。
  2 摆一摆、画一画。
  生1:我认为它们会这样排。 (生用摆圆片的方法摆出6×4的阵形)
  师:你会用一个算式表示出熊猫的总数吗?
  生1:6+6+6+6=24(个)
  (师板书算式)
  生2:还可以用4+4+4+4+4+4=24(个)
  (师板书算式)
  师:还有谁有用不同的排队方法?你又是如何算出熊猫的总数的? (学生有的用不同的学具,有的用画图的方法展示出2×12,1×24,3×8的阵彤,并相应道出加法算式)
  3 引导观察。
  师:观察黑板上的算式。你们有什么发现?
  生1:我发现它们都是用加法计算的。
  生2:我发现了,在每一个算式里,相加的数全都是一样的。
  师:噢!这真是一个伟大的发现呀!这是几个几相加呢?(指4个6相加或6个4相加)
  师:为什么一种排法可以用两个不同的加法算式来表示?
  生3:因为横着数每行有6个,一共4行。竖着数每列有4个,有6列……
  师:是啊,像这样竖着数每列有6个,一共4列,就可以写成6+6+6+6=24;横着数每行有4个,有6行,又可以写成4+4+4+4+4+4=24。刚才的同学根据排队的方法还列出这样的算式(展台投出2x12,3x8的排法及算式)你们能说说这是几个几相加了?
  
  片段2
  师:休息时,熊猫们渴了也饿了,看看,学校为它们准备了什么? (课件出示5盘苹果,每盘3个)
  生1:有5盘苹果,每盘都是3个。
  师:一共是多少个呢?
  生2:3+3+3+3+3=15(个) (师板书算式)
  师:全校这么多熊猫,5盘太少了,如果再加1盘,共多少个?如果加4盘,加100盘呢?怎么列式?
  (一些学生开始动手写,还有一些写了几下就不写了)
  师:你们有什么想法吗?
  生3:是啊!书上都写不下了。
  生4:用乘法方便!
  师:哦!你和智慧老人的办法是一样的呀。请小朋友们翻开书第3页。看看智慧老人是怎么说的?
  生5:用乘法就方便了!
  上述片段1通过整合教材的三个数学活动。以24个熊猫要排队参加军训为主线,先以“谁知道一共有多少个熊猫”人手,让学生根据已有的数数经验数出熊猫的个数,再提出“怎样数比较快”这一问题,促使学生想到先为熊猫排队再数。进而在摆、数不同队列的活动过程中感受相同加数。并结合自己的排法写出连加算式。学生在动手、动口、动脑的活动中充分体验了相同加数的连加运算的实际意义,从而为理解乘法的意义提供了有力的支撑。片段2以学校为熊猫准备苹果为素材,逐渐增加苹果的盘数,学生在计算苹果数量过程中。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连加)难以完成任务而困惑的同时,求知欲望也随即产生。而从学生的问题如:“老师。什么是乘法”,“乘法是怎样算的”,则可以看出学生学习的需求。至此学习乘法必要性也自然地为学生所认同和接纳。
  教材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资源,它提供了教与学的范例和师生对话的中介。但我们更应该清醒认识到,教材内容不等于教学内容。实际的教学融合了师生的全部经验和知识甚至情感,教师必须依据教学内容特点,结合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设计有意义的数学学习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去经历、体验。
  
  二、由感性走向理性,引导学生自主建构
  
  新教材将以往的“几何初步知识”拓展为“空间与图形”。在这一领域中,第一、二学段都安排有“观察物体”的内容。这部分内容是要让学生通过对物体进行不同方位、层次的观察和描述。从简单到复杂,由直观到抽象,多角度地认识图形的形状。尤其是图形的变换及其位置关系,培养和发展学生空间观念。因此教学时,要注意引导学生由感知到体验。由体验到理解,从而发展学生空间观念。新教材《观察物体》这一单元的教学同样要突出这一教学重点。在此前学习中,学生已经知道长方体六个面,并经历过用前、后、上、下、左、右等词汇来描述身边物体的相对位置与顺序,同时也获得了从不同的位置(或方向)去观察同一个物体,所看到物体的形状是不同的感性认识。在一年级。学生进行的是实物观察。直观感受,而本单元的教学则要让学生由实物初步抽象到图形,并会联系三维立体图形和二维平面图形与之间的位置关系,学会两者间的转换。接下来请看下面的案例。
  
  片段3
  师:观察课本26页的插图(老师和笑笑、淘气从不同 的角度在观察讲台桌),想一想,下面的图形是谁看到的?再用线连一连。
  (连完后,学生上台展示,进行反馈与交流)
  师:你是怎样连的?为什么这样连?
  生1:老师是从上往下看的,应是第1图,笑笑站在左边,应看到的是第3图,淘气是第4图。
  师:其他同学有不同看法吗?
  师:老师就让大家轮流站在不同位置来看,不过,老师要求你们在看的时候。除了要判断这3幅图连得对不对,还要说一说,你还发现了什么?
  生2:从不同位置观察,会看到不同的形状。
  师:其他同学有这样的发现吗?你还发现什么?
  生3:我站在老师的位置只看到上面,但站在笑笑的位置能看到两个面。
  师:上来指一指你看到的面。
  师:你能在图上找到刚才说的那两个面吗?
  师:谁还有不同的发现?
  生4:我正对这讲台看。也是看到这两个面。
  生5:我站在淘气的位置能看到3个面。
  师:你是站在哪儿观察的?能在图上找到这三个面吗?
  师:有谁同时看到4个面的?
  师:那也就是最多能看到几个面?
  生(齐):3个。
  师:为什么最多只看到3个面呢?
  生6:我想是这样的,看到了前面也就看不到后面,看到了上面也就看不到下面。看到了右面就看不到左面……
  师:现在请同学们再来仔细看看课本上的三幅图:每幅图分别表示讲台的哪几个面?笑笑、淘气、老师各看到哪几个面?看不到哪几个面?
  本案例教学中,课始出示教材情境图,引导学生连一连。在连的过程中首先让学生根据已有经验进行判断。再根据学生的反应,让学生结合实地观察(讲台桌),进行判断验证,增强其感性认识。此时教师适时交代观察的任务,让学生在活动中再次感受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物体形状不同:进而通过“你能在图上找到刚才看到的面吗?”这一重要的认知活动,让学生对具体物体观察后形成的三维视觉表象与课本二维图像中对应的面进行联系。当众多学生发现最多只能看到3个面时,教师提出:“为什么最多只能看到3个面?”引导学生由直观的观察发展为空间的想象和推理。当学生发现“看到了前面也就看不到后面,看到了上面也就看不到下面,看到了右面就看不到左面”,说明他们的空间知觉能力开始形成。最后,教师让学生再仔细观察教材上的三个图:每个图各看到讲台的几个面?笑笑、淘气、老师看到的是哪几个面?看不到哪几个面?使学生对三维空间和二维平面之间的联系有了更多的认识,其空间观念的培养也得到有效的落实。
  上述案例说明:学生是学习认识活动的主体,学习的过程靠学生自己来完成。教师的任务就是要引导学生由具体直观过渡到抽象思维。由感性的认识走向理性的思考,去经历教学化的过程,从而帮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和个性,进一步丰富、完善、发展自己的认知结构。
  
  (作者单位:晋江市教师进修学校泉州市教科所 责任编辑:王彬)
其他文献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不再设“应用题”教学单元。不再出现“应用题”这一名称,而是将“解决问题”作为四个总体目标之一。分散融合在其他学习领域中。新教材虽然不再有“应用题”这一独立单元,却将应用题与数学意义的运算一起出现,笔者认为。这不是取消“应用题”,而是更加强调应用题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功能。下面,就以人教版教材为例,尝试对分数应用题部分进行教材解读并提出
期刊
前段时间我听了不少低年段的阅读课。这些课的共同点是,都用一大段时间教学生认读生字。每课大约十来个生字,读音教学用去20分钟。具体步骤是:①出示生字卡让全体学生一个个认读;②让学生自己发现并说出每个生字读音的特点,如前后鼻韵母、平舌音、翘舌音以及声调等:③根据不同汉字读音的特点一边教拼音一边教汉字;④让学生在读汉字的过程中口头组词;⑤每组学生轮流读;⑥各组学生开火车读;⑦摘掉拼音再读。这样的识字教学
期刊
在现实教学中我们往往注重学生对教师的“倾听”、学生之间的“倾听”,而忽视了教师对学生的倾听。我们把学生的叙述或言说被教师拒绝倾听或有意无意漏听的现象称之为教育的“失听”。    一、课堂教学“失听”现象分析    目前课堂教学中的“失听”现象主要有以下三种。    1 拒听。  案例1 一位教师正在讲课:“课文第5自然段再次让我们明白了人民大会堂的雄伟壮丽,我们把这一自然段连起来有感情地读一读……
期刊
背景分析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发生里氏8.0级强地震。该地震烈度之强,受灾之广,伤亡之众,损失之巨,世所罕见。因地震正值上课时间发生,师生伤亡尤为惨重。连日来,各种媒体抗震救灾的报道铺天盖地,惨绝人寰的灾难画面和持续刷新的伤亡数字,深深地震撼了每个人,也引发了师生如何有效防震自救的思考。福建地处东南沿海地震带,距全球最活跃的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仅200千米。省内长乐
期刊
提问是教师点燃学生思维火花。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有效达成预期教学目标的基本手段。笔者认为设计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提问要抓住以下六“点”。    一、新课的“导入点”    大凡优秀的教师都非常重视新课导人的艺术性和趣味性。他们往往运用设问的方法,调节学生的心理状态,自然地把学习新知转化为内在需要,诱发和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例如,教学“三角形面积计算”一课时,教
期刊
小学教科书里有很多童年题材的课文,深入分析这类课文里的“童年之美”,才可能在教学中自觉引导学生体验“童年之美”,从而丰富、拓展和升华儿童的童年体验。  教科书里的“童年之美”主要有这样几类。    一、童稚之美    童稚,儿童的幼稚。儿童从自己的经验出发来感知和认识世界,由于他们经验的缺乏或不足,这种感知和认识的方式便打上了儿童的特点,在成人看来,这就是一种稚气。笨拙、稚气正是儿童的可爱之处。 
期刊
小学阶段是学生发展语言的最佳时期,而口语交际训练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对语言文字的理解与运用能力的训练。为此,我在语文教学中有计划地设置了“请您听我说、学、读、诵”的课前三分钟听说训练,取得较好的效果。    1 一、二年级:“请您听我说——快乐早分享”。    《语文课程标准》中这个学段的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目标是:学讲普通话。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能简要讲述自己感兴趣的见闻。积
期刊
对话教学是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借助有意义的交流,不断探究和解决教学中生成的问题,以增进教学主体间的理解,提升师生教学生活质量的过程。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实施对话教学?我曾在所任教的班级进行了为期三年的实验。经过努力,学生无论独立阅读、自主作文、富有个性的口语交际能力,还是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都得到大幅度提升。    一、以学生与文本的自主对话为突破口    课堂教学就好比是师生一起来到渔场,实践、
期刊
一、巧设情境,激发兴趣     如上海大学中文系李白坚教授在教学作文《比手劲》时当场叫学生上台比手劲。他引导学生观察时要用好“眼耳鼻舌手”,让自己作文时有话可说。他先指导全班学生观察参赛同学的容貌;接着观察衣着打扮;然后观察动作、心理活动、脸部表情;最后观察气氛和环境。比赛一结束,李教授就叫学生开始写作。孩子们通过这些现场活动,有了一肚子的感受要倾诉,再加上李教授有条不紊地引导,知道了观察的顺序,
期刊
一、动手操作——导思    新教材的内容和编排具有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及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特点,而动手操作就是一种以“动”导“思”,调动学生全身心投入学习中的有效形式。在课堂上应尽量给学生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  如在《角的度量》教学之后,提供机会让学生动手操作,促进求异创新。(1)画出120度的角。(学生一般都是借助量角器和三角尺画出)(2)不用量角器,画出120度的角。学生带着问题又进入动手操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