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高校图书馆履行社会服务职责,可以为社区教育贡献力量。构建高校图书馆社区教育服务模式,并进行实践探索,最后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对策。
关键词 高校图书馆;社区教育;社区图书馆;教育资源;学习型社会
中图分类号:G258.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9)10-0051-03
Abstract The university libraries can contribute to community edu-cation by fulfilling their social service responsibilities. This study constructs a community education service model, and carries out practical exploration. Finally, it puts forward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for the existing problems.Key words university library; community education; community library; educational resources; learning society
1 前言
社区教育是运用本社区教育、文化等资源,面向本社区全体公民,以促进本社区人的发展与社区发展为目标的各类教育活动。社区可以整合社区内各种教育资源,联合合作,共同满足和解决社区居民的各种教育需求,其中高校图书馆就是社区内的重要教育资源。那么,高校图书馆该如何服务社区教育?本研究尝试探索之。
2 服务模式的构建
本着能承受原则,适度开放图书馆 走进图书馆、利用图书馆是很多社区居民的夙愿,但是社区居民人员复杂,自律性参差不齐,面向社区全部居民开放图书馆会给管理上带来很多困扰和挑战,所以图书馆应在立足服务本校师生的基础上,本着能承受原则,就近服务周边社区居民,优先服务有急切需求愿望且能自愿遵守图书馆规章制度的社区居民,先适度开放图书馆,待逐步积累经验后再扩大服务范围。
与社区良性互动,共同造福居民 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丰富,有社区图书馆可望不可即的资源优势,部分居民可以“走进来”,享受图书馆资源;纸质资源既可以“走出去”,流动到社区图书馆,经由社区外借居民,也可以“送出去”,赠送给社区图书馆;電子资源可以“递出去”,免费传递给居民使用;信息资源可以“推出去”,向社区居民推送各种教育信息资源。高校图书馆也有人力资源优势,可以指导社区图书馆建设、阅读活动开展,可以参与和保障社区教育。高校图书馆和社区形成良性互动,造福社区,幸福社区。
依托微媒体平台,推送教育信息资源 现在是微媒体时代,图书馆应与时俱进,推出微信公众号,发布与社区教育相关的各类信息资源。这样既迎合了现在社区居民普遍使用手机获取信息和碎片化阅读的习惯,又降低了图书馆的阅读门槛,使图书馆将自身的文献信息资源推广到更大范围的社区居民中,而不再是仅满足部分居民,能起到广泛的宣传和教育作用。
制定专门规章制度,明确服务范围和职责 制定科学、合理的社区服务规章制度,是高校图书馆开展社区服务的前提和重要保障,也是高校图书馆形成常态化社区服务机制的必要条件。有了规章制度,社区居民可以清楚地知晓能享受高校图书馆提供的哪些资源和服务,需要遵循哪些管理制度;馆员也清楚知晓向社区读者提供哪些服务,履行哪些职责,如何管理等,做到有制度可依,有制度可循,保障社区服务向良性、长久方向发展。
丰富多元化教育服务,满足不同居民需求 社区居民人员复杂,来自不同行业、不同文化背景,信息需求也不一样,图书馆应提供多元化教育服务,满足不同居民的需求。例如:对于家庭,提供和谐家庭教育服务;对于老人,更多关注身体健康,提供健康养生教育服务;对于学生,应多读书,读好书,提供提升文学素养教育服务;对于业余生活需要放松的居民,提供休闲文娱教育服务等。教育内容既要满足社区全部居民的共同需求,又应满足不同年龄、不同兴趣爱好、不同群体的特殊需求,达到共同需求和特殊需求的完美结合。
3 服务实践探索
适度开放图书馆,提供纸质书刊阅览 图书馆向周边社区居民提供书刊阅览服务,制定《图书馆社区服务规章制度》。制度规定了阅览证办理程序、阅览证权限、图书馆服务内容和服务时间、社区居民入馆遵守的规则,既明确了居民享受的权益,又明确了图书馆服务的义务。图书馆年度办理居民阅览证百余个,并开展入馆培训,引导参观图书馆,教授图书馆馆藏资源查询系统使用方法。
高校资源“送出去”,助力社区图书馆 图书馆每年购买很多纸质期刊,人文社科期刊种类繁多,有些非常适合社区教育,如《婚姻与家庭》《百姓生活》《大众理财顾问》《民间文学》《法制与社会》《做人与处事》《家庭生活指南·医食康寿》《时事大视野》《科技创新导报》《成才与就业》等,这些期刊内容时效性不强,新的刊期逐月上架更新,下架的期刊可以“送出去”,服务社区居民,资源再利用,效益最大化。
图书馆也可以将电子资源“送出去”。如“书香吉林云阅读”网络平台拥有10万种数字图书、三万集有声读物等海量资源,图书馆免费赠送社区图书馆及社区居民该平台数字阅读卡,满足居民电子图书的阅读需求,推进全民阅读,打造书香吉林。
社区学生“走进来”,亲子共同阅读 寒暑假,大学生放假,图书馆丰富的馆藏资源和公共设施处于闲置状态。假期有两天开放日,社区大中小学生走进图书馆,阅读图书馆文献资源,享受高校图书馆服务,也避免了与本校师生发生资源和公共设施的使用冲突。社区居民为本校教职工者,可以陪同子女一起亲子阅读,也可以用教职工借阅证为子女借阅图书。 编制健康教育简报,开展个性化服务 居民普遍关注身心健康,为丰富广大居民的卫生保健知识、预防疾病、提高生活质量,图书馆可以收集健康教育信息,精心筛选,编制健康教育简报,分发社区图书馆及社区居民。
创建社区服务微信平台,推送社区教育信息 随着大量智能手机的应用、无线网络的低成本、微信平台使用的便捷性,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依赖微信。图书馆改变传统服务手段和方式,利用微信平台作为图书馆社区服务的重要工具,建立“吉医图书馆社区服务”微信账号,基于平台编辑各种信息,并发布推送,满足社区居民的各种教育信息需求。
收集网络免费教育平台,推荐海量数字资源 网络上有很多免费的教育平台,可以满足社区居民不同层面的教育需求。如国家开放大学学习网是国家开放大学实施远程开放教育的网络平台,资源均为优质教育资源,内容面向社会全体成员,分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社区居民可以利用该资源进行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
制作超星云舟专题,推广社区教育资源 收集网络上有关社区教育的资源,在超星平台上建立社区教育云舟专题,借助超星平台,推广社区教育资源。
4 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解放思想,转变理念 高校图书馆对校外读者的服务存在矛盾心理。一方面,新书不断上架,旧书不断下架送进仓库,花费大量资金购买的图书堆积沉寂,资源浪费,愿意把资源提供社区服务,实现资源价值的进一步发挥;另一方面,社区人员复杂,增加管理难度,无偿服务,出力不讨好,且增加现有工作量,无法负荷。图书馆管理者认为没有成熟的服务模式,不知如何长期有效服务;政策和领导层面没有提供相关方面的支持。图书馆思想观念的诸多束缚,制约着高校图书馆社会职责的履行,需要解放思想,改变固有观念,增加为社会服务的主观能动性。
专人管理,志愿者协助 社区读者对高校图书馆的需求与校内读者不同,图书馆对社区读者的管理、服务、组织、协调等也与校内读者不同,图书馆集体服务社区读者对本职工作容易造成困扰,同时增加工作量,馆员会有抵触情绪。因此,建立专人管理制度,由专人全权负责社会读者服务,加强社会服务的针对性,提升社会服务质量。但仅仅依靠个别专职人员是远远不够的,图书馆可以吸纳热心公益事业的校园师生、社区居民加入,组建志愿者队,一方面缓解服务人员不足问题,另一方面聚合社区需求,保障教育服务的开展及支撑较大规模的社区教育活动[1]。
专项经费,财政支持 高校图书馆对社区服务的程度、深度、广度都离不开财政的保障,经费短缺必然制约社区服务的质量。《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规定:“面向社会的文献信息和技术咨询服务,可根据材料和劳动的消耗或服务成果的实际效益收取适当费用。”虽然规定了图书馆根据资源或服务支出可以适当收取费用,但会引起社区人员的抵触;而图书馆没有财政自主权,基于公益性质服务社区,但由此产生的费用无力承担。高校图书馆有社区服务的义务,高校更有社区帮扶义务,高校应设立社区服务专项经费,学校层面提供财力保障[2]。
持久服务,评估检验 高校圖书馆服务社区是一项长期工作,不是跟风,也不是一时热度,要长期坚持,作为一项分内工作,持久服务。高校图书馆服务社区目前没有形成有效机制,采取什么形式更加有效持久尚在摸索中。因此,服务要及时总结经验,进行效果评估,完善服务模式,实现服务形式优胜劣汰,扎扎实实持续做下去,真正将社区服务落到实处。
完善政策法规,实现制度保障 《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规定:“图书馆应在保证校内服务和正常工作秩序的前提下,发挥资源和专业服务的优势,开展面向社会用户的服务。”这个规程仅是鼓励倡导高校图书馆服务社会,没有明确具体的职责和义务,没有保障经费来源,也无法保障社区读者再教育的权利。当前,迫切需要出台相关的政策法规,使图书馆社会服务以法律的形式规定下来,确保图书馆社会服务的规章制度、服务理念、服务目标等在法制环境下进行。有了制度的保障和约束,社区服务才能走得更远[3]。
图书馆联盟,共同服务 为社区教育服务,社区图书馆有直接责任,社区内的高校图书馆有部分责任,地区公共图书馆也有责任。可以三类图书馆结盟,各尽其能,又相互协作;也可以地区内高校图书馆结盟,社区图书馆之间结盟,相互带动,共同推进社区、地区的教育、文化建设,共建学习型社会。
参考文献
[1]呼媛玲.终身教育视阈下高职院校社区教育运行模式的构建[J].成人教育,2017,37(3):39-41.
[2]孙亚丽.职业院校图书馆服务社区职业教育的现状与对策[J].兰台世界,2016(15):73-75.
[3]杨梅.高校图书馆基于城市社区服务模式的调查与对策研究:以重庆工商大学图书馆发展南岸区社区信息服务为例[J].现代情报,2010,30(9):12-14.
关键词 高校图书馆;社区教育;社区图书馆;教育资源;学习型社会
中图分类号:G258.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9)10-0051-03
Abstract The university libraries can contribute to community edu-cation by fulfilling their social service responsibilities. This study constructs a community education service model, and carries out practical exploration. Finally, it puts forward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for the existing problems.Key words university library; community education; community library; educational resources; learning society
1 前言
社区教育是运用本社区教育、文化等资源,面向本社区全体公民,以促进本社区人的发展与社区发展为目标的各类教育活动。社区可以整合社区内各种教育资源,联合合作,共同满足和解决社区居民的各种教育需求,其中高校图书馆就是社区内的重要教育资源。那么,高校图书馆该如何服务社区教育?本研究尝试探索之。
2 服务模式的构建
本着能承受原则,适度开放图书馆 走进图书馆、利用图书馆是很多社区居民的夙愿,但是社区居民人员复杂,自律性参差不齐,面向社区全部居民开放图书馆会给管理上带来很多困扰和挑战,所以图书馆应在立足服务本校师生的基础上,本着能承受原则,就近服务周边社区居民,优先服务有急切需求愿望且能自愿遵守图书馆规章制度的社区居民,先适度开放图书馆,待逐步积累经验后再扩大服务范围。
与社区良性互动,共同造福居民 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丰富,有社区图书馆可望不可即的资源优势,部分居民可以“走进来”,享受图书馆资源;纸质资源既可以“走出去”,流动到社区图书馆,经由社区外借居民,也可以“送出去”,赠送给社区图书馆;電子资源可以“递出去”,免费传递给居民使用;信息资源可以“推出去”,向社区居民推送各种教育信息资源。高校图书馆也有人力资源优势,可以指导社区图书馆建设、阅读活动开展,可以参与和保障社区教育。高校图书馆和社区形成良性互动,造福社区,幸福社区。
依托微媒体平台,推送教育信息资源 现在是微媒体时代,图书馆应与时俱进,推出微信公众号,发布与社区教育相关的各类信息资源。这样既迎合了现在社区居民普遍使用手机获取信息和碎片化阅读的习惯,又降低了图书馆的阅读门槛,使图书馆将自身的文献信息资源推广到更大范围的社区居民中,而不再是仅满足部分居民,能起到广泛的宣传和教育作用。
制定专门规章制度,明确服务范围和职责 制定科学、合理的社区服务规章制度,是高校图书馆开展社区服务的前提和重要保障,也是高校图书馆形成常态化社区服务机制的必要条件。有了规章制度,社区居民可以清楚地知晓能享受高校图书馆提供的哪些资源和服务,需要遵循哪些管理制度;馆员也清楚知晓向社区读者提供哪些服务,履行哪些职责,如何管理等,做到有制度可依,有制度可循,保障社区服务向良性、长久方向发展。
丰富多元化教育服务,满足不同居民需求 社区居民人员复杂,来自不同行业、不同文化背景,信息需求也不一样,图书馆应提供多元化教育服务,满足不同居民的需求。例如:对于家庭,提供和谐家庭教育服务;对于老人,更多关注身体健康,提供健康养生教育服务;对于学生,应多读书,读好书,提供提升文学素养教育服务;对于业余生活需要放松的居民,提供休闲文娱教育服务等。教育内容既要满足社区全部居民的共同需求,又应满足不同年龄、不同兴趣爱好、不同群体的特殊需求,达到共同需求和特殊需求的完美结合。
3 服务实践探索
适度开放图书馆,提供纸质书刊阅览 图书馆向周边社区居民提供书刊阅览服务,制定《图书馆社区服务规章制度》。制度规定了阅览证办理程序、阅览证权限、图书馆服务内容和服务时间、社区居民入馆遵守的规则,既明确了居民享受的权益,又明确了图书馆服务的义务。图书馆年度办理居民阅览证百余个,并开展入馆培训,引导参观图书馆,教授图书馆馆藏资源查询系统使用方法。
高校资源“送出去”,助力社区图书馆 图书馆每年购买很多纸质期刊,人文社科期刊种类繁多,有些非常适合社区教育,如《婚姻与家庭》《百姓生活》《大众理财顾问》《民间文学》《法制与社会》《做人与处事》《家庭生活指南·医食康寿》《时事大视野》《科技创新导报》《成才与就业》等,这些期刊内容时效性不强,新的刊期逐月上架更新,下架的期刊可以“送出去”,服务社区居民,资源再利用,效益最大化。
图书馆也可以将电子资源“送出去”。如“书香吉林云阅读”网络平台拥有10万种数字图书、三万集有声读物等海量资源,图书馆免费赠送社区图书馆及社区居民该平台数字阅读卡,满足居民电子图书的阅读需求,推进全民阅读,打造书香吉林。
社区学生“走进来”,亲子共同阅读 寒暑假,大学生放假,图书馆丰富的馆藏资源和公共设施处于闲置状态。假期有两天开放日,社区大中小学生走进图书馆,阅读图书馆文献资源,享受高校图书馆服务,也避免了与本校师生发生资源和公共设施的使用冲突。社区居民为本校教职工者,可以陪同子女一起亲子阅读,也可以用教职工借阅证为子女借阅图书。 编制健康教育简报,开展个性化服务 居民普遍关注身心健康,为丰富广大居民的卫生保健知识、预防疾病、提高生活质量,图书馆可以收集健康教育信息,精心筛选,编制健康教育简报,分发社区图书馆及社区居民。
创建社区服务微信平台,推送社区教育信息 随着大量智能手机的应用、无线网络的低成本、微信平台使用的便捷性,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依赖微信。图书馆改变传统服务手段和方式,利用微信平台作为图书馆社区服务的重要工具,建立“吉医图书馆社区服务”微信账号,基于平台编辑各种信息,并发布推送,满足社区居民的各种教育信息需求。
收集网络免费教育平台,推荐海量数字资源 网络上有很多免费的教育平台,可以满足社区居民不同层面的教育需求。如国家开放大学学习网是国家开放大学实施远程开放教育的网络平台,资源均为优质教育资源,内容面向社会全体成员,分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社区居民可以利用该资源进行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
制作超星云舟专题,推广社区教育资源 收集网络上有关社区教育的资源,在超星平台上建立社区教育云舟专题,借助超星平台,推广社区教育资源。
4 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解放思想,转变理念 高校图书馆对校外读者的服务存在矛盾心理。一方面,新书不断上架,旧书不断下架送进仓库,花费大量资金购买的图书堆积沉寂,资源浪费,愿意把资源提供社区服务,实现资源价值的进一步发挥;另一方面,社区人员复杂,增加管理难度,无偿服务,出力不讨好,且增加现有工作量,无法负荷。图书馆管理者认为没有成熟的服务模式,不知如何长期有效服务;政策和领导层面没有提供相关方面的支持。图书馆思想观念的诸多束缚,制约着高校图书馆社会职责的履行,需要解放思想,改变固有观念,增加为社会服务的主观能动性。
专人管理,志愿者协助 社区读者对高校图书馆的需求与校内读者不同,图书馆对社区读者的管理、服务、组织、协调等也与校内读者不同,图书馆集体服务社区读者对本职工作容易造成困扰,同时增加工作量,馆员会有抵触情绪。因此,建立专人管理制度,由专人全权负责社会读者服务,加强社会服务的针对性,提升社会服务质量。但仅仅依靠个别专职人员是远远不够的,图书馆可以吸纳热心公益事业的校园师生、社区居民加入,组建志愿者队,一方面缓解服务人员不足问题,另一方面聚合社区需求,保障教育服务的开展及支撑较大规模的社区教育活动[1]。
专项经费,财政支持 高校图书馆对社区服务的程度、深度、广度都离不开财政的保障,经费短缺必然制约社区服务的质量。《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规定:“面向社会的文献信息和技术咨询服务,可根据材料和劳动的消耗或服务成果的实际效益收取适当费用。”虽然规定了图书馆根据资源或服务支出可以适当收取费用,但会引起社区人员的抵触;而图书馆没有财政自主权,基于公益性质服务社区,但由此产生的费用无力承担。高校图书馆有社区服务的义务,高校更有社区帮扶义务,高校应设立社区服务专项经费,学校层面提供财力保障[2]。
持久服务,评估检验 高校圖书馆服务社区是一项长期工作,不是跟风,也不是一时热度,要长期坚持,作为一项分内工作,持久服务。高校图书馆服务社区目前没有形成有效机制,采取什么形式更加有效持久尚在摸索中。因此,服务要及时总结经验,进行效果评估,完善服务模式,实现服务形式优胜劣汰,扎扎实实持续做下去,真正将社区服务落到实处。
完善政策法规,实现制度保障 《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规定:“图书馆应在保证校内服务和正常工作秩序的前提下,发挥资源和专业服务的优势,开展面向社会用户的服务。”这个规程仅是鼓励倡导高校图书馆服务社会,没有明确具体的职责和义务,没有保障经费来源,也无法保障社区读者再教育的权利。当前,迫切需要出台相关的政策法规,使图书馆社会服务以法律的形式规定下来,确保图书馆社会服务的规章制度、服务理念、服务目标等在法制环境下进行。有了制度的保障和约束,社区服务才能走得更远[3]。
图书馆联盟,共同服务 为社区教育服务,社区图书馆有直接责任,社区内的高校图书馆有部分责任,地区公共图书馆也有责任。可以三类图书馆结盟,各尽其能,又相互协作;也可以地区内高校图书馆结盟,社区图书馆之间结盟,相互带动,共同推进社区、地区的教育、文化建设,共建学习型社会。
参考文献
[1]呼媛玲.终身教育视阈下高职院校社区教育运行模式的构建[J].成人教育,2017,37(3):39-41.
[2]孙亚丽.职业院校图书馆服务社区职业教育的现状与对策[J].兰台世界,2016(15):73-75.
[3]杨梅.高校图书馆基于城市社区服务模式的调查与对策研究:以重庆工商大学图书馆发展南岸区社区信息服务为例[J].现代情报,2010,30(9):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