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4年开年再度出现的流动性紧张局面,让市场更加关注央行在四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关于“流动性”的表述。
日前,专家表示,四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以较大篇幅阐述了流动性状况以及流动性操作的方向和力度,回应了市场关注,有利于形成市场预期,有助于避免流动性剧烈波动。
总体来看,今年的流动性将保持适度中性、稳定偏紧,呈现出紧平衡格局。”多数专家作出类似判断。
去年以来的流动性波动加大,银行业金融机构一定程度在其中“推波助澜”,反过来又增加了银行流动性管理的难度。专家建议,银行业金融机构下一步要继续提高流动性风险管理的精细化程度和专业化水平。
流动性将保持在合理区间
“所谓适度中性,就是不放松也不收紧银根,央行货币供应既不会大开闸门放水,也不会紧缩以致流动性紧张,市场流动性处于合理区间。”社科院金融研究所曾刚认为。近年来快速扩张的债务规模应是监管部门选择稳中偏紧货币政策的主因之一。以信贷为例,2013年末人民币贷款余额为71.9万亿元,相比2009年初增加39.9万亿元,增幅为125%,信贷增长非常之快。
更值得关注的是企业债务,有关统计显示,截至2012年末,中国企业债务与GDP的比重是140%,而同期美国是80%。
“在经济下行和企业现金收入放缓时,信贷增速加快,债务持续增长,将导致收入无法覆盖债务本息出现偿债危机。”华夏银行发展研究部赵玉睿表示。
从目前市场的实际情况看,企业高杠杆和低盈利,已经加大了信用风险。统计显示,2013年二季度,付息占上市公司经营活动净现金流已高达14%;三季度,社会融资平均利率为6.81%,较一季度的6.35%有所上升;而同期工业企业主营利润率由6.05%降至5.59%,债权融资成本与企业利润率之间的差距进一步拉大。因此,业内专家认为,从稳中求进总基调出发,避免加杠杆,流动性应当保持适度并适当偏紧。
对于下一步流动性操作的方向,央行明确表示:“综合运用数量、价格等多种货币政策工具组合,健全宏观审慎政策框架,保持适度流动性,实现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
“从2013年下半年开始,央行通过了公开市场操作和SLO、SLF等流动性调节工具有效地应对了多种因素引起的流动性波动,应该说过去一年央行在流动性管理方面进展很大,取得了较大成绩。在报告中,央行也多次提到了此类操作在稳定流动性上的积极作用,预计类似的操作将会在2014年的资金紧张时点得到延续,今年发生流动性剧烈波动的概率较低。”曾刚预计。
资金投向应更精准
银行专家赵慈拉认为,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多次提到货币政策调控要与深化改革紧密结合,这意味着货币政策将继续为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创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当前流动性管理的难点是在"总量稳定"的前提下,增加资金投向的精准性,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三农"、小微企业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金融支持,同时解决融资贵的难题。”
央行在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提到,当前经济稳定增长的基础尚不稳固,经济增长对投资和债务的依赖仍在上升,高投资模式以及资源过度向房地产等领域集中,容易导致债务水平上升,并可能对其他经济主体特别是中小企业形成挤出效应,加剧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结构性问题也使总量政策的效果受到影响。
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末,中长期贷款比年初增加4.6万亿元,同比多增1.7万亿元,在新增人民币贷款中占比达51.6%,比2012年高16.53个百分点。而刚刚公布的GDP显示,2013年GDP增长7.7%,为14年来最低。业内专家认为,在GDP增速放缓的背景下,中长期贷款却出现较快增长,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金融资源仍在向房地产等传统领域流入,调结构任重道远。
资金配置的不合理还导致市场利率抬升,实体经济财务成本上升。数据显示,2013年12月,票据融资加权平均利率为7.54%,这是2000年以来票据融资成本最高的一年。赵慈拉认为,票据融资成本高企,反映出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企业融资有困难。
“一些财务软约束部门资金需求量大,对利率敏感性相对较低,其大量融资也推高了全社会融资成本。”央行指出。
专家认为,“财务软约束部门”主要包括房地产企业以及政府投融资平台。因此,继续改善和优化融资结构和信贷结构的要求非常迫切,金融机构要认真落实金融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决策部署,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效率。
提高流动性管理专业化水平
业内专家指出,去年以来的流动性波动加大,银行业金融机构一定程度在其中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而这又反过来增加了银行流动性管理的难度。
央行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亦指出,“金融机构在利润压力、监管套利等因素作用下,利用同业、理财等短借长贷,资产负债结构对利率风险敞口十分灵敏,对货币市场高度依赖,也是加大市场流动性波动的主要原因。”
赵慈拉解释说,当前仍以存贷比对银行进行监管,由于银行吸纳的同业存款不能放贷,在经营压力下,导致其对同业、理财业务的过度扩张。
“银行的资产扩张以及表外的诸多金融产品创新,都直接或间接需要银行体系流动性的支持。各类融资活动越活跃,就越会消耗银行体系的流动性,从而导致对流动性的需求上升。”他说。
专家表示,做好流动性管理,下一步应引导商业银行加强流动性和资产负债管理,做好各时点的流动性安排,合理安排资产负债总量和期限结构,提高流动性风险管理的精细化程度和专业化水平。
具体来看,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增加对多元化和稳定性融资的管理、日间流动性风险管理、优质流动性资产管理、并表和重要币种流动性风险管理等方面的要求,提高压力测试、应急计划等监管要求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作者单位清华五道口金融学院)
日前,专家表示,四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以较大篇幅阐述了流动性状况以及流动性操作的方向和力度,回应了市场关注,有利于形成市场预期,有助于避免流动性剧烈波动。
总体来看,今年的流动性将保持适度中性、稳定偏紧,呈现出紧平衡格局。”多数专家作出类似判断。
去年以来的流动性波动加大,银行业金融机构一定程度在其中“推波助澜”,反过来又增加了银行流动性管理的难度。专家建议,银行业金融机构下一步要继续提高流动性风险管理的精细化程度和专业化水平。
流动性将保持在合理区间
“所谓适度中性,就是不放松也不收紧银根,央行货币供应既不会大开闸门放水,也不会紧缩以致流动性紧张,市场流动性处于合理区间。”社科院金融研究所曾刚认为。近年来快速扩张的债务规模应是监管部门选择稳中偏紧货币政策的主因之一。以信贷为例,2013年末人民币贷款余额为71.9万亿元,相比2009年初增加39.9万亿元,增幅为125%,信贷增长非常之快。
更值得关注的是企业债务,有关统计显示,截至2012年末,中国企业债务与GDP的比重是140%,而同期美国是80%。
“在经济下行和企业现金收入放缓时,信贷增速加快,债务持续增长,将导致收入无法覆盖债务本息出现偿债危机。”华夏银行发展研究部赵玉睿表示。
从目前市场的实际情况看,企业高杠杆和低盈利,已经加大了信用风险。统计显示,2013年二季度,付息占上市公司经营活动净现金流已高达14%;三季度,社会融资平均利率为6.81%,较一季度的6.35%有所上升;而同期工业企业主营利润率由6.05%降至5.59%,债权融资成本与企业利润率之间的差距进一步拉大。因此,业内专家认为,从稳中求进总基调出发,避免加杠杆,流动性应当保持适度并适当偏紧。
对于下一步流动性操作的方向,央行明确表示:“综合运用数量、价格等多种货币政策工具组合,健全宏观审慎政策框架,保持适度流动性,实现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
“从2013年下半年开始,央行通过了公开市场操作和SLO、SLF等流动性调节工具有效地应对了多种因素引起的流动性波动,应该说过去一年央行在流动性管理方面进展很大,取得了较大成绩。在报告中,央行也多次提到了此类操作在稳定流动性上的积极作用,预计类似的操作将会在2014年的资金紧张时点得到延续,今年发生流动性剧烈波动的概率较低。”曾刚预计。
资金投向应更精准
银行专家赵慈拉认为,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多次提到货币政策调控要与深化改革紧密结合,这意味着货币政策将继续为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创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当前流动性管理的难点是在"总量稳定"的前提下,增加资金投向的精准性,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三农"、小微企业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金融支持,同时解决融资贵的难题。”
央行在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提到,当前经济稳定增长的基础尚不稳固,经济增长对投资和债务的依赖仍在上升,高投资模式以及资源过度向房地产等领域集中,容易导致债务水平上升,并可能对其他经济主体特别是中小企业形成挤出效应,加剧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结构性问题也使总量政策的效果受到影响。
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末,中长期贷款比年初增加4.6万亿元,同比多增1.7万亿元,在新增人民币贷款中占比达51.6%,比2012年高16.53个百分点。而刚刚公布的GDP显示,2013年GDP增长7.7%,为14年来最低。业内专家认为,在GDP增速放缓的背景下,中长期贷款却出现较快增长,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金融资源仍在向房地产等传统领域流入,调结构任重道远。
资金配置的不合理还导致市场利率抬升,实体经济财务成本上升。数据显示,2013年12月,票据融资加权平均利率为7.54%,这是2000年以来票据融资成本最高的一年。赵慈拉认为,票据融资成本高企,反映出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企业融资有困难。
“一些财务软约束部门资金需求量大,对利率敏感性相对较低,其大量融资也推高了全社会融资成本。”央行指出。
专家认为,“财务软约束部门”主要包括房地产企业以及政府投融资平台。因此,继续改善和优化融资结构和信贷结构的要求非常迫切,金融机构要认真落实金融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决策部署,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效率。
提高流动性管理专业化水平
业内专家指出,去年以来的流动性波动加大,银行业金融机构一定程度在其中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而这又反过来增加了银行流动性管理的难度。
央行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亦指出,“金融机构在利润压力、监管套利等因素作用下,利用同业、理财等短借长贷,资产负债结构对利率风险敞口十分灵敏,对货币市场高度依赖,也是加大市场流动性波动的主要原因。”
赵慈拉解释说,当前仍以存贷比对银行进行监管,由于银行吸纳的同业存款不能放贷,在经营压力下,导致其对同业、理财业务的过度扩张。
“银行的资产扩张以及表外的诸多金融产品创新,都直接或间接需要银行体系流动性的支持。各类融资活动越活跃,就越会消耗银行体系的流动性,从而导致对流动性的需求上升。”他说。
专家表示,做好流动性管理,下一步应引导商业银行加强流动性和资产负债管理,做好各时点的流动性安排,合理安排资产负债总量和期限结构,提高流动性风险管理的精细化程度和专业化水平。
具体来看,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增加对多元化和稳定性融资的管理、日间流动性风险管理、优质流动性资产管理、并表和重要币种流动性风险管理等方面的要求,提高压力测试、应急计划等监管要求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作者单位清华五道口金融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