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有感受美与苦难的能力吗?

来源 :东方文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lixiao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忙碌的我们是否还有闲去观赏门前鲜花绿叶之美?是否还有心去记忆一首古诗或新诗?是否还动情于街头无助者的呻吟与乞求?是否曾扪心自问:我还有感受美与苦难的能力吗?
  技术社会的特征是人的行为的功利性。竞争、成功、理性的算计成为人们通晓和默许的准则,强烈的欲望通过技术化的活动得以满足, “对技术的狂热追求基于人类的欲望现象,我这里所说的欲望是指黑格尔用语Begierde——急切的欲望,不可抑止的渴求和热望:肉欲、色情、性欲、贪婪”。技术社会中的人是技术化的人,技术化的人是欲望的附庸,与此相反,对美的欣赏、对诗意的领悟、对苦难的感受却是无功利、无目的的。伽达默尔说:“美本身充满了一种自我规定的特性,它没有任何目的关系,没有任何预期的功利,而是洋溢着对自我描述的喜悦与欢乐。” 而苦难不仅是一种经历、遭遇,更是一种意识,是对自身处境的意识,它同样不涉及到同他人的利益关系,要有感受美与苦难的能力,首先就应该清算技术社会的价值观念对自身人性的遮蔽,也就是要克制自身的欲望。
  一朵花中可见美,一首诗中可见美,一个人眼中美的东西为什么另一个人视而不见?这是气质、天性的差异,还是能力的差异、审美力的差异?我们都曾是孩子,我们都回忆得起对一草一木甚至一只蚂蚁的惊讶与赞叹,那时我们还不懂什么是美,但我们却有对美的感受经验,我们的天性中并不缺少审美情趣。一个人长大的过程也是受文化传统陶冶、受生存需要制约的过程,也就是能力增强与消弱的过程。
  孩子见到花会情不自禁地生出爱意;植物学家见到花可能想到的是这朵花为什么能在这样的环境下生长。每个人所见到的,都是他所能见到的,见到也是感到,是回到事物本身的直观,能,既是能力也是限度,我们爱美,首先要具备感受美的能力,限度是我们跨不过去的界限,也正是这一跨不过去的界限赋予了我们对自身有限性的体认,对自身有限性的体认,使一个人不至于目空一切,自以为无所不能、无往不至、无所不知,界限的背后是虚无,有如正是黑夜才使光明显现。虚无是意义的存在之源,对虚无的意识是一个人自身能力的显示。美,是当我们感觉到它美时才是美的,这是在现象学意义上的理解,也只有作为这种现象学的理解,我们才不至于把争论和探讨指向一个客观的美的对象的存在,而遗忘了最直接和最真实的感受。
  孩子对自然美的欣赏是天性;长大后美感能力的削弱和消失、对诗与艺术作品的美感迟钝,说明仅靠天性、仅靠无欲,是挽留不住审美力的,尤其是对现代艺术的领悟,是不能靠创作与鉴赏理论的指导而获得的,现代艺术所构造的,不是形同自然物的图像;它本身的不确定性就是要唤醒欣赏者的美感能力与再创造的能力;它不是用艺术语言来倾诉某种确定的意义,而是要在另一半的参与中来完成其意义,正如柏拉图所讲述的爱的美丽的故事一样:“每一个人仿佛都只是一个残缺的部分,爱是一种渴望,一种要求复原为整体的残缺部分在与另一半的遇合中得到满足。” 这个渴望遇合的比喻只有助于理解审美经验;事实上多少遇合的整体也并未止住内心的渴望。
  感受到美,也就是感受到诗意、感受到激情。黑格尔或谢林说过,理性的最高方式是审美的方式,它涵盖所有的理念,只有在美中,真与善才会亲如姐妹;哲学家必须像诗人那样具有更多的审美力量,没有审美感,人根本无法成为一个富有精神的人,如此,诗便获得了更高的尊严,即使历史、哲学都不复存在,诗也会独与所有余下的科学和艺术存在下去。如果我们同意这种说法,要做一个精神富有的人,我们就必须获得这种感受美的力量和能力,必然使自己多一点诗意。
  人的诗意是人的一种内在精神现象,是摆脱了无情和冷漠的微笑,是人之所以为人之所是,美感的诗意是属于人的超越能力和超越理性,我们并不是在任何时候都觉得自己沉浸在诗意之中,诗意的感觉只是偶尔的,也正因如此才弥足珍贵,不在美感的诗意中,我们的精神状态就会在世俗中沉沦。沉沦是无激情地与他人共在,如同烦恼或无聊时,我们需要找人闲谈,让他人来分担属于个人的痛苦,个人的痛苦在向他人的倾诉中缓解、消失,这是常人处世的方式,然而痛苦消失了,个人的独立性也消失了,痛苦不再成为自己的精神财富,也不再成为艺术创作的原动力,艺术作品可能是在诗意的美感下所作,也可能是在痛苦中所作,作品总有一天会成为公共精神文化物品,虽然可能传递出他的痛苦,这种痛苦也可能具有普遍性与启示性,但总不会与他的个人痛苦等价。这也是我们还无力回答的“苦难向文字转换为何失重” ?
  如果美是喜悦与欢乐,那美与苦难可是对立的二极?我们可曾感到悲壮的美?苦难也能有诗意?悲剧中有永恒的诗意和美,它把人带向崇高、带向精神的超越,而不是肉体与感官的快感,悲剧是对苦难的表达,如果悲剧成为获得“美学”教益的材料,就失去了悲剧的感性力量,诗作为一种最真的表达得出原初的语言,是苦难和美最有力量的呐喊,但这一呐喊再有力量,仍不会失重,无论是歌德还是屈原,他们的诗行中未必表达尽了他们心中的爱与悲愤。从他们的语言中我们感受到他们的爱与悲愤的力度、深度与独特性。对他们来说,诗是使心灵感受自然流露的最恰当、最合适的方法;对贝多芬来说这种方法是作曲,对梵高来说是作画,作诗、作曲、作画的冲动都是源于对苦难、对美、对命运的强烈的感受力,他们没有把这种感受力当作常人都有的而淡化,他们不是为创作而表达,而是只有作这种表达才能生活下去,他们不可能通过交流与闲谈让他人来分享和分担自己对美与苦难的感受。
  一个人对美与苦难的感受越灵敏、越强烈,他对人生与人性的领悟也就越丰富越深刻。这种感受力体现了一个人的天分和天性,也体现了一个人的悟性与灵性,意识到苦难,就会去寻找苦难的根源,就会去摆脱苦难, 自己与他人的苦难经历都可能会唤醒苦难意识,如果说年青人更易具备对美与爱的感受力,那饱经风霜的老者也就更易具备苦难意识了。实际上,年龄、阅历、遭遇并不一定是导致对美与苦难的感受力的直接原因,这种感受力是要靠引导、教育、提醒、启示、阅读等多种方式来培养的,这种培养是一种唤醒,是将任何一个人本身所具有的一种能力唤醒过来,唤醒即是去蔽。
  我们既不可因人生中美与诗意的欢乐体验而看不到个人与人类的苦难,也不能因苦难而否定人生中有美与诗意的享受,这看似辩证之言,只有在真正超越这两个方面而走向无苦无乐的澄明之途,才会具有真正的辩证法的特征。
  澄明之途可在人间?
  无苦无乐可是想象?
  不管怎样,对美与苦难的感受力将是叩门的第一声……
  
  ①[美)D·维雷恩:《现代社会中的人》,张世英、朱正琳编:《哲学与人》,商务印书馆,第70页。
  ②[德]伽达默尔:《美的现实性》,张志扬译,北京三联,1991年版,第21页。
  ③[德]伽达默尔:《美的现实性》,郑涌译,《外国美学》第11期,第69页。
  ④[德]黑格尔或谢林:《德国唯心主义的最初的体系纲领》,刘小枫译,《德国哲学》第1期,第189页。
  ⑤张志扬:《缺席的权力》,上海人民出版社,第260页。
其他文献
“意绘—武汉八人美术作品展”既今年3月份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之后,5月16日,该展在武汉美术馆开始了第二次的展出。展览展出王心耀、刘寿祥、冷军、沈伟、肖丰、罗彬、徐勇民、樊枫等八位艺术家最具代表性的68件/组作品。参展的作品中油画类作品有王心耀的“老巷”系列、肖丰的“中国魅影”系列与冷军“收租院”系列;水墨类作品有沈伟的“莲蓬”系列、罗彬的“傩仪”系列、徐勇民的“大红花”系列、樊枫的“怀城”系列等;水
期刊
5月16日下午,2014北京国际设计竞赛项目—星河WORLD城市公共设计大赛的推荐交流会在中央美院美术馆举行。  据介绍,星河WORLD城市公共设计大赛征稿活动已于4月底正式展开。大赛以“星河的城市印记”为创作主题,希望为城市征集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同时设置了总金额15万元的奖金和价值百万元的创作基金,最后将从获奖作品中选择最能表达城市公共印记的作品,签订实施方案并落成深圳星河WORLD。  中央美
期刊
《太平广记》是六朝至宋初小说集大成者,这些飘浮在历史海面上的传奇故事、神异形象,在不同时期的改写中构建出无数个“当代故事”,聚集而为中国社会史和生活史中绵亘不绝的“在野知识”。  作为北京红砖美术馆的开馆展,本计划由郭晓彦、张健伶策划,高士明担任学术主持,以《太平广记》作为指涉场所与创意时空,其旨无关“太平”,而在“广记”。本展强调以“叙述”作为策展方法与创作策略,试图重新启动艺术古老的叙事潜能,
期刊
5月24日,由方志凌策划的“异·常之境”在北京力利记艺术空间开幕。展览展出康海涛、刘唯艰、王亚彬、吴海洲、尹朝阳、章剑、张雷七位作家近30件作品。此次展览是以中青年艺术家为主要观察对象的“风景展览”。这些“风景绘画”是艺术家们与中国当代社会、文化以及精神情境之间的一段隐谧对话。  最近几年,在中国当代艺术领域中,悄然出现了一种风景绘画现象:参与其中的不仅是年轻的新锐艺术家,一些成名已久的艺术家也陆
期刊
当代艺术的开放性原则一定在卢征远那里得到极大满足。从学院派雕塑、极写实的绘画,到录像、行为、观念,卢征远随心所欲地尝试多种手法。他敏捷地抄住身侧稍纵即逝的每一瞬灵感,不管成形与否、成熟与否,或暂时存放,或迅速以作品的形态挑起话头,强行展开讨论。也许是因为早早就将“什么是艺术”这一太过宏阔的命题抛在一边不管不顾之故,卢征远肆无忌惮地让自己尽可能地天马行空。研究者或许会认为他表面上是在拒绝标签化,实则
期刊
4月26日,上舍空间继上次三重展后,又开启了新一轮的三重展览。《身在其中?》对“意境”这个概念在当下的提及提供了一个参考,参展的三位艺术家赵露 、吴笛笛、崔宇也分别从不同的维度对“源头”与当下的关系呈现了可考依据,但这仍是一个侧面、一个切片,更广阔的构建依赖于更多的个体实践。  在B厅这一狭长而独立的空间中,《鸡毛-席丹妮作品展》营造出另一种氛围。对于生活的体验和观察:似乎画面中的每个物件都隐藏着
期刊
2014年5月1日,在798艺术区内的彩翼儿童美术馆,迎来了5岁女孩刘宸沂个人作品展《梦的组合》。而此次展览不仅是小艺术家的首场个展,也是彩翼儿童美术馆至今举办的年龄最小的艺术家。此次展览共展出小艺术家创作的油画、国画、水粉画以及泥塑作品近百余幅。  此次展览引起了艺术圈内及媒体的轰动:雅昌艺术网、《京华时报》及《北京青年周刊》对展览境况进行了跟踪报道。《东方艺术·大家》、《艺术汇》杂志也均已注意
期刊
“偏绿:一种与自然相关的态度”于5月23日在五一路省博物馆开幕。展览展出多幅当代油画作品,由著名艺术家毛旭辉先生策展,著名诗人李森、艺术家武俊、艺术评论家王新、张光华、陆猛等担任学术评论,参展艺术家囊括活跃在云南当代艺术圈的马丹、毛旭辉、王锐、宁智、刘仁仙、刘亚伟、刘猛、刘瑜、孙国娟、孙瑾、苏斌、李瑞、杨剑波、张志明、陈群杰、陈玲洁、陈川、武俊、金志强、赵磊明、荀贵品、胡晓钢、段玉海、陶发、普艳、
期刊
作为一件非同寻常的历史变故,发生在美国的“9·11恐怖事件”不仅葬送了数千名无辜百姓的生命,而且在政治、军事、文化等方面都将产生极为深远的历史影响。受其影响,全球性的政治格局会重新调整,国家间的战争模式会出现变化,世界上的文化关系也将进入一个新的阶段。预测这一势态所可能发生的影响,不仅可以使我们明确自己的国际行为,而且可以使整个人类变得更加成熟起来。    一、政治影响:“后冷战格局”?    2
期刊
较长时间以来,荧屏上的古装戏你方唱罢我登场,热闹得很,相形之下,学术性历史著作的萧条也是不争的事实。别说晚近的史学新著,即使是煌煌的史册典籍,也失去了往昔神圣的幻觉,而被大众蔑视为迂腐的文字游戏而无人问津。面对这个悖反,稍加用心我们又发现一个问题:不仅经济、建筑、交通、水利、农业等等专门的学科史,而且那些沉重的思想、政治等话题影视上也了无踪迹。那么,吸引观众的究竟是什么样的历史呢?——长辫小脚、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