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无论是万方来朝的华丽盛景,还是出访他邦的友好交流,语言不通总是天大的难题。于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就应运而生了,他们地位不高,名声不显,却是一个国家和周围交流离不开的帮手。他们就是翻译官,用语言打天下、看世界。
翻譯这个行业在我国由来已久,中国本身是一个多民族国家,语言不一,与境外的往来也很频繁,因此历朝历代都设有专职翻译机构,从西汉张骞出使西域,到晚清国人走出国门,在中国历史的各个节点上,都活跃着翻译官们的身影。不同民族和国家之间传达消息、宣扬文化,都需要翻译作为媒介。中国古代的翻译官既包括口译也包括笔译,他们有的精通周边少数民族文字,有的知晓远邦语言。而这些纷繁复杂的语言文字,都是不同时代翻译官们在工作中需要熟练掌握的。
始于外交的三象重译
翻开《周礼·秋官》,可以读到关于“象胥”的记载。这个现代人颇为陌生的名词,可以说是中国古代关于翻译官最早的记载。周王朝四周,有“蛮、夷、闽、貉、戎、狄”六族,而“象胥”则是周天子接待各方使者的官员。
通夷狄之言曰象,有才能之人曰胥。这批通晓外语的官员,既能够与使节沟通,传达周王朝的国策;又要在使节觐见周天子的重要场合,担任引导和翻译。工作任务与现在那些精通外语的翻译、外交官没有什么两样。
不过,周朝的译官不止有“象胥”一个官称,而是和周边诸侯国一样,根据方位不同各有名号。《礼记》记载:“五方之民,言语不通,嗜欲不同。达其志,通其欲,东方曰寄,南方曰象,西方曰狄,北方曰译。”后来,佛经译者在译字前加翻,成为“翻译”一词,一直流传至今。那为何不说翻寄、翻象、翻狄呢?中国古代最大的威胁来自北方的游牧民族,古人对译的重视程度明显高于寄、象、狄,称其为翻译就不足为奇了。《国语》中还讲到,少数民族来到中原王朝进贡,正式面见诸侯前,先由“舌人”来接待。看起来,“舌人”也是翻译外交人员的雅号。
在当时那个以中国为中心的政治体系中,四方诸国也将自己国家的兴衰,寄托到中国的命运之上,于是,中国风调雨顺,他们也觉得顺利;中国多灾多难,他们也跟着着急。周王朝国泰民安,自然万方来朝,表达思慕之情。其中,就包括《后汉书》里记载的远在西南的越裳氏。
越裳氏离周王朝实在太遥远了,甚至专门负责南方使节翻译的象胥都不能马上理解他们的语言。不过幸好相邻方国之间,也都有翻译可以互译,于是越裳氏通过三个译官的接续翻译,才将心声表达给周天子:“我们的国君身处外国,近来没有疾病暴雨,猜想大概是中国出了圣人吧。所以才派了臣来进贡白孔雀。”这“三象重译”而至的白孔雀,着实珍贵无比。周公接受了远方客人的礼物,并认为这是文王仁政的功劳。假设没有翻译官的帮忙,恐怕越裳氏的拳拳之心就白费了。
佛经汉译引发翻译时尚
中国翻译的第一个高潮时代,是由汉译佛经开启的。东晋孝武帝太元四年,当前秦王苻坚攻克襄阳时,他这样感慨道:“朕以十万之师攻取襄阳,唯得一人半。”苻坚口口声声要得到的是一代高僧道安大师。道安佛法高深,更通晓外语,精于译经。苻坚格外仰慕他的才学,于是在派兵攻破襄阳后,挟持道安来到了长安。苻坚为道安在长安五重寺专门组织了佛经译场,这位高僧不但自己译经无数,而且培养了很多译经人才,被梁启超称为“中国佛教界第一建设者”。
时隔20年,另一个信佛的皇帝,后秦文桓帝姚兴也为长安城请来了一位译经大师, 那就是客居后凉的高僧:鸠摩罗什。姚兴请鸠摩罗什在长安城西南的逍遥园中译经,封他为国师。鸠摩罗什主持的译场,实力雄厚,成员众多。译经无数的鸠摩罗什总结的译理更是被后人沿用,连现在翻译界常说的“信、达、雅”三原则,最初也是参照了他的译经法提出的。
如果说汉魏时期是译经的缘起时代,那么隋唐帝国就是译经的高潮期。由官方组织的佛经译场和译馆越来越多,而玄奘天竺取经归来后的译场,更是推动了佛经翻译的官方化进程。
不过,经文虽多,总有翻译完的时候,尤其是随着中国式佛教的兴起,佛经翻译也逐渐转向衰落。
那些著名的翻译官
中国古代早期的译者大都没有留下自己的名姓,历史典籍中有据可查的可能就是张骞的向导和翻译堂邑父了。
关于堂邑父的资料,史书中记载极少,据说他是西域胡人,本名甘父,在战争中被汉军俘虏,成为堂邑侯陈午的家奴,故名堂邑父。堂邑父的主人陈午可不是一般人,他是西汉开国元勋陈婴之后,汉文帝女婿,汉武帝岳父,他的女儿就是武帝的第一位皇后、金屋藏娇中的主角陈阿娇。
堂邑父精于骑射,谙熟西域地理和当地语言,所以被选拔为张骞助手。公元前138年,张骞率领100多名随行人员,从陇西出境,开始了西域之行。不过这次出使并不顺利,张骞一行刚刚进入匈奴地界即遭扣押,后趁看管不严,张骞成功出逃,来到大月氏。不过大月氏早已不愿纠缠与匈奴的旧怨,张骞无功而返,又被匈奴扣留。张骞和堂邑父故伎重演,乘匈奴内乱之机再次逃脱,回到长安,不过当初出发时的100多人只剩下了他和堂邑父两个了。
对于这段历史,后人只记住了张骞的名字,而忽略了堂邑父的存在。至于堂邑父如何与匈奴人虚与委蛇,保住了张骞性命,史书中只字未提,只记下了这样一行文字:“堂邑父胡人,善射,穷急射禽兽给食。”看来,如果没有堂邑父,张骞即使不被匈奴人杀死,也会饿死在路上。
宋元之际,是一个风起云涌的大时代。不同民族建立的政权时而结交时而对立,精通异国语言文字的翻译官,被时代推到了风口浪尖。多年战争,宋辽终于在宋真宗景德年间签订了澶渊之盟,迎来百年和平共处。这一重要和议缔结时,前往契丹谈判的,是北宋名不见经传的官员曹利用。
临行之前,宰相寇准将曹利用叫到一旁,严词厉色道:“虽然官家许诺百万,但你此行,只能以30万为限度,如果超过,我必定把你斩首示众!”等到曹利用归来,带回合约,岁币的金额果然就只有30万。这个记载在《宋史》中的故事,将签订盟约的功劳记在了寇准身上,但能够不辱使命的曹利用,显然也功不可没。
为何曹利用会被委以如此重任?也许正是由于出生在宋辽边境,通晓契丹语,由这样背景的人去谈判,没有语言障碍,不至于被蒙蔽。大概也是由于这个原因,他才能在谈判中坚守底线,顺利完成任务。
如果说之前的时代,翻译是多民族之间沟通交流的助手,那么到了明代,翻译承担的业务就开始超出本土,开始和世界接轨了。郑和七次下西洋,其中翻译官马欢、费信、巩珍三人都曾随行。这三位翻译官资质、才干卓越,他们将远航见闻记录成册,各自编撰了《瀛涯胜览》《星槎胜览》《西洋番国志》。其中,马欢参与了第4、6和7次下西洋,他不仅精通阿拉伯语和波斯语,而且还有一手好文笔。《瀛涯胜览》详细记录了马欢所环游的二十个国家,包括南洋各国、阿拉伯国家,记载了这些国家的航路地理、风土人情、语言文化、工艺贸易、货币,甚至包括野生动植物的观察纪录。是研究郑和下西洋,明代中外交通史的第一手资料,对介绍亚非航线诸国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翻譯这个行业在我国由来已久,中国本身是一个多民族国家,语言不一,与境外的往来也很频繁,因此历朝历代都设有专职翻译机构,从西汉张骞出使西域,到晚清国人走出国门,在中国历史的各个节点上,都活跃着翻译官们的身影。不同民族和国家之间传达消息、宣扬文化,都需要翻译作为媒介。中国古代的翻译官既包括口译也包括笔译,他们有的精通周边少数民族文字,有的知晓远邦语言。而这些纷繁复杂的语言文字,都是不同时代翻译官们在工作中需要熟练掌握的。
始于外交的三象重译
翻开《周礼·秋官》,可以读到关于“象胥”的记载。这个现代人颇为陌生的名词,可以说是中国古代关于翻译官最早的记载。周王朝四周,有“蛮、夷、闽、貉、戎、狄”六族,而“象胥”则是周天子接待各方使者的官员。
通夷狄之言曰象,有才能之人曰胥。这批通晓外语的官员,既能够与使节沟通,传达周王朝的国策;又要在使节觐见周天子的重要场合,担任引导和翻译。工作任务与现在那些精通外语的翻译、外交官没有什么两样。
不过,周朝的译官不止有“象胥”一个官称,而是和周边诸侯国一样,根据方位不同各有名号。《礼记》记载:“五方之民,言语不通,嗜欲不同。达其志,通其欲,东方曰寄,南方曰象,西方曰狄,北方曰译。”后来,佛经译者在译字前加翻,成为“翻译”一词,一直流传至今。那为何不说翻寄、翻象、翻狄呢?中国古代最大的威胁来自北方的游牧民族,古人对译的重视程度明显高于寄、象、狄,称其为翻译就不足为奇了。《国语》中还讲到,少数民族来到中原王朝进贡,正式面见诸侯前,先由“舌人”来接待。看起来,“舌人”也是翻译外交人员的雅号。
在当时那个以中国为中心的政治体系中,四方诸国也将自己国家的兴衰,寄托到中国的命运之上,于是,中国风调雨顺,他们也觉得顺利;中国多灾多难,他们也跟着着急。周王朝国泰民安,自然万方来朝,表达思慕之情。其中,就包括《后汉书》里记载的远在西南的越裳氏。
越裳氏离周王朝实在太遥远了,甚至专门负责南方使节翻译的象胥都不能马上理解他们的语言。不过幸好相邻方国之间,也都有翻译可以互译,于是越裳氏通过三个译官的接续翻译,才将心声表达给周天子:“我们的国君身处外国,近来没有疾病暴雨,猜想大概是中国出了圣人吧。所以才派了臣来进贡白孔雀。”这“三象重译”而至的白孔雀,着实珍贵无比。周公接受了远方客人的礼物,并认为这是文王仁政的功劳。假设没有翻译官的帮忙,恐怕越裳氏的拳拳之心就白费了。
佛经汉译引发翻译时尚
中国翻译的第一个高潮时代,是由汉译佛经开启的。东晋孝武帝太元四年,当前秦王苻坚攻克襄阳时,他这样感慨道:“朕以十万之师攻取襄阳,唯得一人半。”苻坚口口声声要得到的是一代高僧道安大师。道安佛法高深,更通晓外语,精于译经。苻坚格外仰慕他的才学,于是在派兵攻破襄阳后,挟持道安来到了长安。苻坚为道安在长安五重寺专门组织了佛经译场,这位高僧不但自己译经无数,而且培养了很多译经人才,被梁启超称为“中国佛教界第一建设者”。
时隔20年,另一个信佛的皇帝,后秦文桓帝姚兴也为长安城请来了一位译经大师, 那就是客居后凉的高僧:鸠摩罗什。姚兴请鸠摩罗什在长安城西南的逍遥园中译经,封他为国师。鸠摩罗什主持的译场,实力雄厚,成员众多。译经无数的鸠摩罗什总结的译理更是被后人沿用,连现在翻译界常说的“信、达、雅”三原则,最初也是参照了他的译经法提出的。
如果说汉魏时期是译经的缘起时代,那么隋唐帝国就是译经的高潮期。由官方组织的佛经译场和译馆越来越多,而玄奘天竺取经归来后的译场,更是推动了佛经翻译的官方化进程。
不过,经文虽多,总有翻译完的时候,尤其是随着中国式佛教的兴起,佛经翻译也逐渐转向衰落。
那些著名的翻译官
中国古代早期的译者大都没有留下自己的名姓,历史典籍中有据可查的可能就是张骞的向导和翻译堂邑父了。
关于堂邑父的资料,史书中记载极少,据说他是西域胡人,本名甘父,在战争中被汉军俘虏,成为堂邑侯陈午的家奴,故名堂邑父。堂邑父的主人陈午可不是一般人,他是西汉开国元勋陈婴之后,汉文帝女婿,汉武帝岳父,他的女儿就是武帝的第一位皇后、金屋藏娇中的主角陈阿娇。
堂邑父精于骑射,谙熟西域地理和当地语言,所以被选拔为张骞助手。公元前138年,张骞率领100多名随行人员,从陇西出境,开始了西域之行。不过这次出使并不顺利,张骞一行刚刚进入匈奴地界即遭扣押,后趁看管不严,张骞成功出逃,来到大月氏。不过大月氏早已不愿纠缠与匈奴的旧怨,张骞无功而返,又被匈奴扣留。张骞和堂邑父故伎重演,乘匈奴内乱之机再次逃脱,回到长安,不过当初出发时的100多人只剩下了他和堂邑父两个了。
对于这段历史,后人只记住了张骞的名字,而忽略了堂邑父的存在。至于堂邑父如何与匈奴人虚与委蛇,保住了张骞性命,史书中只字未提,只记下了这样一行文字:“堂邑父胡人,善射,穷急射禽兽给食。”看来,如果没有堂邑父,张骞即使不被匈奴人杀死,也会饿死在路上。
宋元之际,是一个风起云涌的大时代。不同民族建立的政权时而结交时而对立,精通异国语言文字的翻译官,被时代推到了风口浪尖。多年战争,宋辽终于在宋真宗景德年间签订了澶渊之盟,迎来百年和平共处。这一重要和议缔结时,前往契丹谈判的,是北宋名不见经传的官员曹利用。
临行之前,宰相寇准将曹利用叫到一旁,严词厉色道:“虽然官家许诺百万,但你此行,只能以30万为限度,如果超过,我必定把你斩首示众!”等到曹利用归来,带回合约,岁币的金额果然就只有30万。这个记载在《宋史》中的故事,将签订盟约的功劳记在了寇准身上,但能够不辱使命的曹利用,显然也功不可没。
为何曹利用会被委以如此重任?也许正是由于出生在宋辽边境,通晓契丹语,由这样背景的人去谈判,没有语言障碍,不至于被蒙蔽。大概也是由于这个原因,他才能在谈判中坚守底线,顺利完成任务。
如果说之前的时代,翻译是多民族之间沟通交流的助手,那么到了明代,翻译承担的业务就开始超出本土,开始和世界接轨了。郑和七次下西洋,其中翻译官马欢、费信、巩珍三人都曾随行。这三位翻译官资质、才干卓越,他们将远航见闻记录成册,各自编撰了《瀛涯胜览》《星槎胜览》《西洋番国志》。其中,马欢参与了第4、6和7次下西洋,他不仅精通阿拉伯语和波斯语,而且还有一手好文笔。《瀛涯胜览》详细记录了马欢所环游的二十个国家,包括南洋各国、阿拉伯国家,记载了这些国家的航路地理、风土人情、语言文化、工艺贸易、货币,甚至包括野生动植物的观察纪录。是研究郑和下西洋,明代中外交通史的第一手资料,对介绍亚非航线诸国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