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感是语言使用中的一种特殊艺术手法,从过往的名家写作中,人们可以找到大量的通感现象,足见通感对于写作的重要作用。现今网络中颇为流行的“我酸了”,其背后反映的通感现象值得关注。本文从“我酸了”中“酸”的本义和引申义的角度,分析“我酸了”通感产生的条件;从“我酸了”的通感类型着手,探讨通感类型的运用;从社会因素、语言原因、从众心理这三个角度,分析“我酸了”流行于网络的原因。
2019年12月3日,《语言文字周报》正式公布了“2019年十大网络流行语”,其中“我酸了”一词因风靡各大网络也位列其中。“我酸了”是形容词谓语句的一种体现,即利用“主语+形容词+助词”的组合形式,以形容词或形容词短语作谓语,大多数通过描写主语的性质状态,表达说话者对人或事的主观评价。其中的“酸”本是味觉形容词,但在“我酸了”的语境下是表达羡慕或嫉妒的心里感觉的形容词,人们称这种现象为通感。通感作为一种修辞格,最早由钱钟书在其文集《七缀集》中提到:“在日常经验里,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往往可以彼此打通或交通,眼、耳、鼻、身等各个官能的领域可以不分界线。颜色似乎会有温度,声音似乎会有形象,冷暖似乎会有重量。”这种交通即为通感。
一、从“我酸了”看通感条件
“我酸了”中“酸”本义是醋,或指像醋一样的气味或味道。《说文解字》中:“酸,酢也。从酉,夋声。关东谓酢曰酸。”宋代苏轼《赠惠山僧惠表》诗云:“客来茶罢空无有,卢橘杨梅尚带酸。”这里的“酸”也是一种由卢橘和杨梅所带来的味觉刺激。东汉郑玄在《仪礼注疏》中对“酸”提出了新的见解:“舌之所尝五味,乃是心之所知酸苦也,故心舌并言之。”按照他的说法,“酸”不再是单一的味觉感受,而是转化成为与心理相关的感受。唐代韩愈有诗《贺册尊号表》曰:“衔酸抱痛,且耻且惭。”而宋代杨万里《过望亭六绝》之二云:“窗间雨打泪新斑,破处风来叫得酸。”二者都表达的是诗人心中的酸楚。明清小说中“酸”的意义又发生了变化。《红楼梦》第一一五回写道:“贾宝玉听了兰儿的话,心里越发不合,想道:‘这孩子从几时也学了这一派酸论。’”这里是对旧时读书人的一种蔑称,有“寒酸、迂腐”之意。明沈璟《义侠记·诲淫》曰:“又且吃醋捻酸,防闲得紧,教奴终日纳闷。”这里的“酸”是嫉妒之义,而“我酸了”正是对于这一意义的继承,同时引申出羡慕和自嘲之义。由上可知,“酸”的意义扩大了且感情色彩由贬义过渡到了中性。
从“酸”的本义以及引申义的变化中,味觉转移到了心理感觉,这一变化不是瞬时和凭空的,而是利用了感觉的相互沟通,由某一感觉引发,并超越了这种感觉的局限,从而领会到另一种感觉的一种心理现象。“相通性”也就是通感运用的条件。
二、从“我酸了”看通感类型
(一)味觉与感觉的通感
“我酸了”中“酸”是通过味觉变成了触动心理感觉意义达到的效果,作用于味觉的“酸”往往有一定的刺激性,并不为大多数人所喜欢,当味觉的喜好转移到心理和情感方面,其所蕴含的语义也通常带有讽刺意味,如“酸言冷语”“这人说话酸不拉几的”。这样的语境下,“酸”是带有贬义色彩的。用“我酸了”代替“我嫉妒了”“我羡慕了”“酸”便具有中性义,更具趣味和指向,如《8档位!90后爸爸给儿子DIY电动车 网友:我酸了》(中国经济网 2019年12月18日)、《被易烊千玺独宠的女生,演唱会还留了前排位置,这待遇我酸了!》(腾讯网2019年12月29日)。上面例子中的“酸”使人们真正地感同身受,同时所用语境大多不再使用嫉妒的含义,多以自嘲的形式展现对于他人的羡慕之情和欣赏之情。
(二)视觉和听觉的通感
宋祁《玉楼春·春景》曰:“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李渔却在《窥词管见》中嘲笑说:“此语殊难著解。争斗有声之谓‘闹’;桃李争春则有之,红杏‘闹’春,余实未见之也。‘闹’字可用,则‘炒’字、‘斗’字、‘打’字皆可用矣。”这是李渔没有看见作者的用意所在。宋祁所以用“闹”字,是想把事物的无声姿态描摹成好像有声音,表示在视觉里仿佛获得了听觉的感受。“闹”字是指伴随声响的某一动作的描写,但是在这里“闹”实际指的是花团锦簇的生机勃勃的春日景象,把杏花盛开的繁荣景象转化成了阵阵嬉闹声。
(三)嗅觉和听觉的通感
朱自清在《荷塘月色》中写道:“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此处由“缕缕清香”转移到了“渺茫歌声”,前者是从嗅觉的角度描述的,后者是从听觉的角度描述的,二者通过时断时续、若有若无的相通性形成了嗅觉和听觉的通感。借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的隐约来表现荷花香气的悠远,揭示事物特征的同时,为读者构造了一个美妙的意境。
需要明确的是,通感修辞格的类型并不止以上列举的三种,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相互之间,与感觉之间,都会产生一定的通感作用。
三、“我酸了”的流行原因
英国语言学家简·爱切生说:“语言变化是社会因素的刺激、语言结构本身的问题和人的心理作用这三者水乳交融的产物。”笔者从这几个方面对“我酸了”流行的原因进行分析。
(一)社会原因
当今社会不断发展,科技水平也不断提高,大众传媒和新媒体呈现日新月异的变化,逐渐成为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几年,通过媒体传播的流行语也趋于多样化,“我酸了”就是其中之一。一些网络媒体为追求关注度和点击量,采用新奇的标题或文字吸引大众的眼球。“我酸了”所代表的“羡慕、自嘲”意义也符合当代年轻人的心理特征,这种标题的运用能够引起人们的心理共鸣,从而为媒体获得一定的关注度和点击量。
(二)语言原因
从语言发展过程中看,语言有经济原则,即指说话者能够言简意赅地表达自己所愿。这种经济原则在日常生活中也有所体现,人们把中国中央电视台简称为“央视”,把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称为“英国”。近年来,网络的流行语也趋向于语言的经济原则,把“感觉很累不想再爱了”简说为“累觉不爱”,“我太羡慕他(它)了!”简说为“我慕了!”读起来更朗朗上口。这些例子都是语言经济原则的体现。“我酸了”表达的含义是“我对于该人和事物很羡慕”,但是并没有怨恨的成分,更多的是祝福和羡慕之义。同样,利用三个语素就将复杂的心理感受表达出来也符合语言的经济原则。
(三)从众心理
从众心理是大众普遍存在的一种心理,当某种语言现象出现时,人们会因为某种原因去无意识地记忆和效仿,或是为了不落后,或是在与他人交流时能寻求到共同的话题,人们就会不由自主地效仿,產生从众心理。一般来说,这种从众心理人群的年龄段跨度不会很大,以青少年为主;这种语言现象出现的场合或是社交网络平台,或是日常生活中。
四、结语
流行语中的通感现象与社会因素、语言自身以及大众心理都有一定的关系。“我酸了”是流行语中通感现象的一种体现。一方面,当通感修辞格与流行语相结合时,通感的语言表现力以一种独特的方式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交流中,使语言的表达更加含蓄且活泼,更耐人寻味,更富有文学色彩;另一方面,流行语借助通感一类的修辞手法和多媒体平台,以自然的状态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更容易为大众所接受。
(齐齐哈尔大学文学与历史文化学院(新闻传播学院))
作者简介:黄丹(1995-),女,黑龙江北安人,硕士,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字学。
2019年12月3日,《语言文字周报》正式公布了“2019年十大网络流行语”,其中“我酸了”一词因风靡各大网络也位列其中。“我酸了”是形容词谓语句的一种体现,即利用“主语+形容词+助词”的组合形式,以形容词或形容词短语作谓语,大多数通过描写主语的性质状态,表达说话者对人或事的主观评价。其中的“酸”本是味觉形容词,但在“我酸了”的语境下是表达羡慕或嫉妒的心里感觉的形容词,人们称这种现象为通感。通感作为一种修辞格,最早由钱钟书在其文集《七缀集》中提到:“在日常经验里,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往往可以彼此打通或交通,眼、耳、鼻、身等各个官能的领域可以不分界线。颜色似乎会有温度,声音似乎会有形象,冷暖似乎会有重量。”这种交通即为通感。
一、从“我酸了”看通感条件
“我酸了”中“酸”本义是醋,或指像醋一样的气味或味道。《说文解字》中:“酸,酢也。从酉,夋声。关东谓酢曰酸。”宋代苏轼《赠惠山僧惠表》诗云:“客来茶罢空无有,卢橘杨梅尚带酸。”这里的“酸”也是一种由卢橘和杨梅所带来的味觉刺激。东汉郑玄在《仪礼注疏》中对“酸”提出了新的见解:“舌之所尝五味,乃是心之所知酸苦也,故心舌并言之。”按照他的说法,“酸”不再是单一的味觉感受,而是转化成为与心理相关的感受。唐代韩愈有诗《贺册尊号表》曰:“衔酸抱痛,且耻且惭。”而宋代杨万里《过望亭六绝》之二云:“窗间雨打泪新斑,破处风来叫得酸。”二者都表达的是诗人心中的酸楚。明清小说中“酸”的意义又发生了变化。《红楼梦》第一一五回写道:“贾宝玉听了兰儿的话,心里越发不合,想道:‘这孩子从几时也学了这一派酸论。’”这里是对旧时读书人的一种蔑称,有“寒酸、迂腐”之意。明沈璟《义侠记·诲淫》曰:“又且吃醋捻酸,防闲得紧,教奴终日纳闷。”这里的“酸”是嫉妒之义,而“我酸了”正是对于这一意义的继承,同时引申出羡慕和自嘲之义。由上可知,“酸”的意义扩大了且感情色彩由贬义过渡到了中性。
从“酸”的本义以及引申义的变化中,味觉转移到了心理感觉,这一变化不是瞬时和凭空的,而是利用了感觉的相互沟通,由某一感觉引发,并超越了这种感觉的局限,从而领会到另一种感觉的一种心理现象。“相通性”也就是通感运用的条件。
二、从“我酸了”看通感类型
(一)味觉与感觉的通感
“我酸了”中“酸”是通过味觉变成了触动心理感觉意义达到的效果,作用于味觉的“酸”往往有一定的刺激性,并不为大多数人所喜欢,当味觉的喜好转移到心理和情感方面,其所蕴含的语义也通常带有讽刺意味,如“酸言冷语”“这人说话酸不拉几的”。这样的语境下,“酸”是带有贬义色彩的。用“我酸了”代替“我嫉妒了”“我羡慕了”“酸”便具有中性义,更具趣味和指向,如《8档位!90后爸爸给儿子DIY电动车 网友:我酸了》(中国经济网 2019年12月18日)、《被易烊千玺独宠的女生,演唱会还留了前排位置,这待遇我酸了!》(腾讯网2019年12月29日)。上面例子中的“酸”使人们真正地感同身受,同时所用语境大多不再使用嫉妒的含义,多以自嘲的形式展现对于他人的羡慕之情和欣赏之情。
(二)视觉和听觉的通感
宋祁《玉楼春·春景》曰:“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李渔却在《窥词管见》中嘲笑说:“此语殊难著解。争斗有声之谓‘闹’;桃李争春则有之,红杏‘闹’春,余实未见之也。‘闹’字可用,则‘炒’字、‘斗’字、‘打’字皆可用矣。”这是李渔没有看见作者的用意所在。宋祁所以用“闹”字,是想把事物的无声姿态描摹成好像有声音,表示在视觉里仿佛获得了听觉的感受。“闹”字是指伴随声响的某一动作的描写,但是在这里“闹”实际指的是花团锦簇的生机勃勃的春日景象,把杏花盛开的繁荣景象转化成了阵阵嬉闹声。
(三)嗅觉和听觉的通感
朱自清在《荷塘月色》中写道:“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此处由“缕缕清香”转移到了“渺茫歌声”,前者是从嗅觉的角度描述的,后者是从听觉的角度描述的,二者通过时断时续、若有若无的相通性形成了嗅觉和听觉的通感。借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的隐约来表现荷花香气的悠远,揭示事物特征的同时,为读者构造了一个美妙的意境。
需要明确的是,通感修辞格的类型并不止以上列举的三种,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相互之间,与感觉之间,都会产生一定的通感作用。
三、“我酸了”的流行原因
英国语言学家简·爱切生说:“语言变化是社会因素的刺激、语言结构本身的问题和人的心理作用这三者水乳交融的产物。”笔者从这几个方面对“我酸了”流行的原因进行分析。
(一)社会原因
当今社会不断发展,科技水平也不断提高,大众传媒和新媒体呈现日新月异的变化,逐渐成为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几年,通过媒体传播的流行语也趋于多样化,“我酸了”就是其中之一。一些网络媒体为追求关注度和点击量,采用新奇的标题或文字吸引大众的眼球。“我酸了”所代表的“羡慕、自嘲”意义也符合当代年轻人的心理特征,这种标题的运用能够引起人们的心理共鸣,从而为媒体获得一定的关注度和点击量。
(二)语言原因
从语言发展过程中看,语言有经济原则,即指说话者能够言简意赅地表达自己所愿。这种经济原则在日常生活中也有所体现,人们把中国中央电视台简称为“央视”,把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称为“英国”。近年来,网络的流行语也趋向于语言的经济原则,把“感觉很累不想再爱了”简说为“累觉不爱”,“我太羡慕他(它)了!”简说为“我慕了!”读起来更朗朗上口。这些例子都是语言经济原则的体现。“我酸了”表达的含义是“我对于该人和事物很羡慕”,但是并没有怨恨的成分,更多的是祝福和羡慕之义。同样,利用三个语素就将复杂的心理感受表达出来也符合语言的经济原则。
(三)从众心理
从众心理是大众普遍存在的一种心理,当某种语言现象出现时,人们会因为某种原因去无意识地记忆和效仿,或是为了不落后,或是在与他人交流时能寻求到共同的话题,人们就会不由自主地效仿,產生从众心理。一般来说,这种从众心理人群的年龄段跨度不会很大,以青少年为主;这种语言现象出现的场合或是社交网络平台,或是日常生活中。
四、结语
流行语中的通感现象与社会因素、语言自身以及大众心理都有一定的关系。“我酸了”是流行语中通感现象的一种体现。一方面,当通感修辞格与流行语相结合时,通感的语言表现力以一种独特的方式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交流中,使语言的表达更加含蓄且活泼,更耐人寻味,更富有文学色彩;另一方面,流行语借助通感一类的修辞手法和多媒体平台,以自然的状态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更容易为大众所接受。
(齐齐哈尔大学文学与历史文化学院(新闻传播学院))
作者简介:黄丹(1995-),女,黑龙江北安人,硕士,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字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