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晨间户外活动是幼儿在幼儿园一日生活的开端,晨间户外活动游戏化,可以使孩子拥有健康强壮的体质、开朗活泼的性格。游戏化是幼儿户外活动持续发展的动力,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和玩教具,以游戏、锻炼、自主、创造、交往、合作为原则,为幼儿综合能力的培养提供一个宽广的平台。
关键词:晨间户外活动;游戏化;浅谈
引言:人们常说:“一日之计在于晨。”早晨的阳光适宜,空气凉爽、清新,在此时进行适当的晨间锻炼,可以使幼儿精力充沛、强壮体质,拥有健康、阳光、开朗活泼的个性,以便于一日活动的有效開展。我园是一所乡镇幼儿园,地处农村,有绿茵茵的草地,平整的户外活动场所,环境优美,空气清新,阳光充足,为幼儿进行晨间户外活动提供了充足的条件。户外活动是幼儿园一日活动中的重要环节,尤其是锻炼幼儿的体能,晨间户外活动是首选的途径。
《指南》提出:“幼儿园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要保证幼儿每天有适量的自主选择和自由活动的时间。”《纲要》也指出:“幼儿园要开展丰富多彩的户外游戏和体育活动,培养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和习惯。”但是在实际的户外活动中,存在着游戏场地封闭,缺乏挑战性;游戏材料单一,缺乏多样性;游戏玩法统一,缺乏自主性;游戏指导简单,缺乏有效性等问题。
一、户外晨间活动的现状分析
问题一、教师观察意识不科学,把握缺乏“度”的平衡。把晨间锻炼看成是游戏活动的补充,仅仅满足于有材料可提供和幼儿进行“一物多玩”的游戏,认为游戏是自己放松和休息的机会,根本没有观察指导游戏的意识。一直以来,晨间活动虽然有计划、有材料,却是“放羊式”。计划流于形式,教师只提供了单一的材料,让孩子自己去所谓的“一物多玩”。结果是幼儿抱着材料,东晃西串,马上就对活动失去了兴趣,更别说实际活动时间和质量得不到保证,即使开展了,锻炼活动的密度和强度也是纸上谈兵。
问题二、幼儿呈机械性训练、缺乏自主探索。活动内容往往由教师选定,规定在一定的场地,并按教师示范的要求反复练习,幼儿单调机械地重复动作,很少有创造。犹如一个没有灵魂的木讷机器人,只会模仿、重复,不会创造,个性也空谈。长此以往,幼儿对晨间户外活动逐渐产生厌倦、害怕;最终对户外活动的内容形式不感兴趣,缺乏主动性,更谈不上探索,晨间活动能动性和能效性降低。从而导致幼儿东一堆,西一簇,三三两两玩,一点也不留恋。晨间户外活动起不到应有的锻炼与创造的作用;对幼儿而言,既浪费了时间,又丧失了活动的机会与激情。这个情况亟待解决、改进,还给孩子晨间户外活动游戏的权利。
二、我园对户外晨间活动游戏化的初探与实施策略
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就像医生诊病因、断病情。户外晨间活动怎么样才是适合幼儿,怎么样才能被幼儿自主接纳玩High,而不是被动地接受呢?……种种问题源源不断,我们应该作怎样的探究呢?
我们将这个大问题分细分小作为教研主题内容,群策群力,大家想了很多方法,但还是局限于以往的观念。我们多方面查找资料,向外寻求良方,征求幼儿意见:我们分批到柯桥区几所公办幼儿园取经:听取她们的经验介绍;观摩姐妹园孩子已有突破的游戏化晨间户外活动的展示;游戏教研大组的专家多次实地观看活动,为我们把脉……我们“对症下药”,一次又一次的尝试。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不再是游戏的被动接受者,而是游戏的主人,户外晨间活动成了幼儿真正的游戏。我们教师的观念也随之发生了质的变化:提供给孩子的材料多却不杂,以往提供的以高控的材料居多,现在更关注的是低结构的材料,有些自然而然就成了幼儿活动中的替代物,且有层次性,适合不同水平、不同年龄的幼儿;教师时时处处以幼儿的想法和需要为准则。
与之相配套的是我园的户外活动场地进行了全面的大改造。我园将原先的区域不清的场地进行功能性的划分:欢乐谷、玩沙玩水、游戏我作主、攀爬小树林、民间游戏区等九大功能区。活动环境的重新改造,更富有挑战性,更有层出不穷的游戏空间。材料由幼儿园层面、教师层面、幼儿和家长层面共同承担收集,这样一来,游戏材料投放呈多样化,孩子和家长也有了参与的机会。
我们始终坚持“幼儿在前,教师在后”。从孩子接触新环境开始,我们让孩子自己去探索玩法,自己去挖掘环境和材料的功能及相互作用。我们走出了一味“教”的误区,退居到孩子的身后。没有了教师的“指手画脚”,幼儿才真正成为了游戏的主人,大展拳脚,晨间户外活动更显得有活力、有趣味性。当然,老师这时候不是“闲人”,无事可做,只是从原有的模式中脱离出来,变成另一种“忙人”:静观孩子,让孩子进行自我调整,适时地用照片和文字记录孩子活动中的点点滴滴,成为或远或近的隐形保护人。活动后和孩子分享、交流教师的记录。评价就显得尤为重要:评价中孩子们看到了自己有勇有谋的活动形象,当然也有值得注意的地方:相互合作产生的不协调;活动存在的问题,活动存在的安全隐患……孩子们自己发现问题、自己商量办法、自己制订规则,遵守起来就更靠谱了。
我们有幸请到了安吉幼儿园的章洁园长,为我们上了针对性的一课。章园长的几点建议为我们一直未得到的疑难拨开了云雾:只有富有挑战性的游戏,才是孩子喜欢的,乐于探索的;孩子都有自我评估安全的能力,不要干扰孩子,当孩子无法判断明显的安全隐患的时候“靠近孩子”。 章园长的这些话让我们茅塞顿开,以往我们怕这个危险、那个危险,无形中阻碍了孩子的创新,是我们让户外活动撇离了游戏的范围;空有环境和材料的户外活动,不会游戏也是枉然。
三、实施游戏化的户外晨间活动对幼儿的影响及家长观念的转变。
经过一个学期的尝试,孩子们已逐渐适应并习惯了这种游戏化的晨间户外活动。过去游离在活动外的孩子已找不到了,蹦跳着的都是徜徉在活动中的运动精灵。这样的活动已经成了孩子生活的一部分,活动和孩子,就像鱼儿和水,谁也离不开谁。
套一句经典说词“谁说女子不如男”,女生也能成为攀爬的女汉子。不管是男孩子还是看上去娇滴滴的女孩子,在攀爬树的时候谁不让谁,谁也不输谁,抓住绳子,攀住枝丫,三两下就爬到最高处,还悠闲地坐着、荡着和人打招呼。这还是那群起初上一个攀爬桩就全身发颤的黄毛丫头、小子吗?话说在以前,谁都不敢相信随意搬动、构建梯子、油筒的会是幼儿园的孩子,也不敢想像孩子能从梯子上、油桶上腾空跳下来。可他们真的是我们这群玩出花样、乐此不疲的孩子们。他们会自己铺垫子,自己做防护。
当然,放不下心的还有一群人,那就是家长。最初,孩子参与活动时,家长都担心不已,久久不愿离开,生怕孩子一个不小心,会有什么危险。就算到了外面,也是双手抓着栏杆,一脸焦急的样子,嘴里还念着“小心,小心。”一段时间下来,家长的顾虑明显成了多余,话也变成了“孩子是要这样的,这样的运动像我们小时候一样好玩,我家孩子身体也好多了。”游戏化的晨间户外活动得到了家长的认可,说明它确实有魅力,怪不得孩子的兴趣有增无减。
结论:俄国教育家列斯加夫特有一句名言“我们应该利用游戏,为了教会儿童掌握自己动作的本领。”晨间户外活动游戏化,赋予了环境和材料新的生命,给孩子自主参与的积极性和动力。与其说是游戏化的活动改变了孩子,不如说是孩子赋予活动灵性,让活动更具魅力。这样的活动造就了这群有灵性的孩子,让孩子更能干、更活泼、更健康;这样的孩子焕发了这样的活动以青春,让活动
更具时代气息。再加上农村清新的氧气,让你感到像是走进了极具动感的画卷,真是“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参考文献:
[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2]《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3]俄国教育家列斯加夫特关于游戏与活动的理论
关键词:晨间户外活动;游戏化;浅谈
引言:人们常说:“一日之计在于晨。”早晨的阳光适宜,空气凉爽、清新,在此时进行适当的晨间锻炼,可以使幼儿精力充沛、强壮体质,拥有健康、阳光、开朗活泼的个性,以便于一日活动的有效開展。我园是一所乡镇幼儿园,地处农村,有绿茵茵的草地,平整的户外活动场所,环境优美,空气清新,阳光充足,为幼儿进行晨间户外活动提供了充足的条件。户外活动是幼儿园一日活动中的重要环节,尤其是锻炼幼儿的体能,晨间户外活动是首选的途径。
《指南》提出:“幼儿园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要保证幼儿每天有适量的自主选择和自由活动的时间。”《纲要》也指出:“幼儿园要开展丰富多彩的户外游戏和体育活动,培养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和习惯。”但是在实际的户外活动中,存在着游戏场地封闭,缺乏挑战性;游戏材料单一,缺乏多样性;游戏玩法统一,缺乏自主性;游戏指导简单,缺乏有效性等问题。
一、户外晨间活动的现状分析
问题一、教师观察意识不科学,把握缺乏“度”的平衡。把晨间锻炼看成是游戏活动的补充,仅仅满足于有材料可提供和幼儿进行“一物多玩”的游戏,认为游戏是自己放松和休息的机会,根本没有观察指导游戏的意识。一直以来,晨间活动虽然有计划、有材料,却是“放羊式”。计划流于形式,教师只提供了单一的材料,让孩子自己去所谓的“一物多玩”。结果是幼儿抱着材料,东晃西串,马上就对活动失去了兴趣,更别说实际活动时间和质量得不到保证,即使开展了,锻炼活动的密度和强度也是纸上谈兵。
问题二、幼儿呈机械性训练、缺乏自主探索。活动内容往往由教师选定,规定在一定的场地,并按教师示范的要求反复练习,幼儿单调机械地重复动作,很少有创造。犹如一个没有灵魂的木讷机器人,只会模仿、重复,不会创造,个性也空谈。长此以往,幼儿对晨间户外活动逐渐产生厌倦、害怕;最终对户外活动的内容形式不感兴趣,缺乏主动性,更谈不上探索,晨间活动能动性和能效性降低。从而导致幼儿东一堆,西一簇,三三两两玩,一点也不留恋。晨间户外活动起不到应有的锻炼与创造的作用;对幼儿而言,既浪费了时间,又丧失了活动的机会与激情。这个情况亟待解决、改进,还给孩子晨间户外活动游戏的权利。
二、我园对户外晨间活动游戏化的初探与实施策略
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就像医生诊病因、断病情。户外晨间活动怎么样才是适合幼儿,怎么样才能被幼儿自主接纳玩High,而不是被动地接受呢?……种种问题源源不断,我们应该作怎样的探究呢?
我们将这个大问题分细分小作为教研主题内容,群策群力,大家想了很多方法,但还是局限于以往的观念。我们多方面查找资料,向外寻求良方,征求幼儿意见:我们分批到柯桥区几所公办幼儿园取经:听取她们的经验介绍;观摩姐妹园孩子已有突破的游戏化晨间户外活动的展示;游戏教研大组的专家多次实地观看活动,为我们把脉……我们“对症下药”,一次又一次的尝试。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不再是游戏的被动接受者,而是游戏的主人,户外晨间活动成了幼儿真正的游戏。我们教师的观念也随之发生了质的变化:提供给孩子的材料多却不杂,以往提供的以高控的材料居多,现在更关注的是低结构的材料,有些自然而然就成了幼儿活动中的替代物,且有层次性,适合不同水平、不同年龄的幼儿;教师时时处处以幼儿的想法和需要为准则。
与之相配套的是我园的户外活动场地进行了全面的大改造。我园将原先的区域不清的场地进行功能性的划分:欢乐谷、玩沙玩水、游戏我作主、攀爬小树林、民间游戏区等九大功能区。活动环境的重新改造,更富有挑战性,更有层出不穷的游戏空间。材料由幼儿园层面、教师层面、幼儿和家长层面共同承担收集,这样一来,游戏材料投放呈多样化,孩子和家长也有了参与的机会。
我们始终坚持“幼儿在前,教师在后”。从孩子接触新环境开始,我们让孩子自己去探索玩法,自己去挖掘环境和材料的功能及相互作用。我们走出了一味“教”的误区,退居到孩子的身后。没有了教师的“指手画脚”,幼儿才真正成为了游戏的主人,大展拳脚,晨间户外活动更显得有活力、有趣味性。当然,老师这时候不是“闲人”,无事可做,只是从原有的模式中脱离出来,变成另一种“忙人”:静观孩子,让孩子进行自我调整,适时地用照片和文字记录孩子活动中的点点滴滴,成为或远或近的隐形保护人。活动后和孩子分享、交流教师的记录。评价就显得尤为重要:评价中孩子们看到了自己有勇有谋的活动形象,当然也有值得注意的地方:相互合作产生的不协调;活动存在的问题,活动存在的安全隐患……孩子们自己发现问题、自己商量办法、自己制订规则,遵守起来就更靠谱了。
我们有幸请到了安吉幼儿园的章洁园长,为我们上了针对性的一课。章园长的几点建议为我们一直未得到的疑难拨开了云雾:只有富有挑战性的游戏,才是孩子喜欢的,乐于探索的;孩子都有自我评估安全的能力,不要干扰孩子,当孩子无法判断明显的安全隐患的时候“靠近孩子”。 章园长的这些话让我们茅塞顿开,以往我们怕这个危险、那个危险,无形中阻碍了孩子的创新,是我们让户外活动撇离了游戏的范围;空有环境和材料的户外活动,不会游戏也是枉然。
三、实施游戏化的户外晨间活动对幼儿的影响及家长观念的转变。
经过一个学期的尝试,孩子们已逐渐适应并习惯了这种游戏化的晨间户外活动。过去游离在活动外的孩子已找不到了,蹦跳着的都是徜徉在活动中的运动精灵。这样的活动已经成了孩子生活的一部分,活动和孩子,就像鱼儿和水,谁也离不开谁。
套一句经典说词“谁说女子不如男”,女生也能成为攀爬的女汉子。不管是男孩子还是看上去娇滴滴的女孩子,在攀爬树的时候谁不让谁,谁也不输谁,抓住绳子,攀住枝丫,三两下就爬到最高处,还悠闲地坐着、荡着和人打招呼。这还是那群起初上一个攀爬桩就全身发颤的黄毛丫头、小子吗?话说在以前,谁都不敢相信随意搬动、构建梯子、油筒的会是幼儿园的孩子,也不敢想像孩子能从梯子上、油桶上腾空跳下来。可他们真的是我们这群玩出花样、乐此不疲的孩子们。他们会自己铺垫子,自己做防护。
当然,放不下心的还有一群人,那就是家长。最初,孩子参与活动时,家长都担心不已,久久不愿离开,生怕孩子一个不小心,会有什么危险。就算到了外面,也是双手抓着栏杆,一脸焦急的样子,嘴里还念着“小心,小心。”一段时间下来,家长的顾虑明显成了多余,话也变成了“孩子是要这样的,这样的运动像我们小时候一样好玩,我家孩子身体也好多了。”游戏化的晨间户外活动得到了家长的认可,说明它确实有魅力,怪不得孩子的兴趣有增无减。
结论:俄国教育家列斯加夫特有一句名言“我们应该利用游戏,为了教会儿童掌握自己动作的本领。”晨间户外活动游戏化,赋予了环境和材料新的生命,给孩子自主参与的积极性和动力。与其说是游戏化的活动改变了孩子,不如说是孩子赋予活动灵性,让活动更具魅力。这样的活动造就了这群有灵性的孩子,让孩子更能干、更活泼、更健康;这样的孩子焕发了这样的活动以青春,让活动
更具时代气息。再加上农村清新的氧气,让你感到像是走进了极具动感的画卷,真是“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参考文献:
[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2]《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3]俄国教育家列斯加夫特关于游戏与活动的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