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笔尖上的戏总比实实在在锣鼓一敲,灯光一起,粉墨登场来得容易。夏天备瓶花露水,冬天插个暖脚炉,摩拳擦掌随时能够开始。顺着心思随意也能结束。写过五个戏,些许进了点门道,排了第一个戏,感悟写戏不过“世事洞明皆学问”,做戏便是“人情练达即文章”。实际上非此即彼,相辅相成。剧本作为演出的承载。而演出便是剧本的展现。
从前看过一部戏,英国壁虎剧团的《迷失》。女演员在台上舞蹈,就能展现一个女人的一生。演员与演员之间没有对话,他们用行动来交流,不需要语言,却能看得出十分有章法。这章法便是剧本。是一场戏的中心,也是一场戏的表达。
始于写戏。剧本即章法。戏的章法便是从生活中来的。写第一个剧本多半是因为能量释放有余,不管三七二十一,一激动框架一拉,电脑一架,便是一个“剧本”,不论成熟与否。好歹也算是一个开头。那时想象一棵树。树的叶子如果是红色的,这就是秋天。秋天有着谷子的味道,这种味道流淌到味蕾上变成了大米,米是白的,软软的,像从天上洒下来的雪,雪是冬天的,冬天需要启动四季中的最高防御力。大街小巷想尽了法子抵抗严寒。严寒一般伴随着风的声音,风把孩子堆雪人的笑声传了过来,笑声如果有颜色,一定是绿色的,接着便有了最常见的比喻:孩子是春天。
当我们的想象力渗透到了眼耳鼻口时,所有的比喻都是有迹可循的,比喻是想象力落实在文本上的一种方式,写戏写的便是“痕迹”,导演需要抓住一丁点痕迹往上攀岩,攀岩。
想写什么,想表达什么状态,摸着这条线索往下走,接着遇到两个人,或者三个,或者更多。他们是什么样的人?会穿什么样的衣服有什么样的声音?笑会更多还是什么时候哭得更厉害?他们会做什么?会要什么样的礼物?喜欢吃什么样的食物?他们会说什么?相互客套还是彼此心照不宣?接着我们看到了地面,地面越来越近越来越近,这些人是慢慢散去,各奔东西南北还是一起奔着街头饭馆点菜大团圆?是会老死不相往来还是时常挂念?每一个环节,每一个设计,多一份则腴,少一分则轻。一个故事因人开始,由人结束。这就是戏。
写第一个剧本时,不通章法,不懂世事,全凭一脑子倾诉抒发讲了出来,于我而言不过是有着狂想曲意味的野心罢了。“如果一个人的感知能力强过别人五倍甚至十倍他会怎样呢?他会更痛苦,想要抛弃他们吗?”一句话突然从我脑中蹦出来,于是一个换感知的故事便成了雏形。
写第二个剧本开始当作给自己的每场战役,我要战胜哪方面,我要做到什么,是更希望侧重哪方面的讲述与表达?剧本的结构,语言,还是狂欢的形式?
而当写到第三四个剧本,却发现,人是剧本中万年不变的载体,讲来讲去,所有的戏写的是人,讲述的也是人。
行于做戏,便是呈现了。纸张一铺,多少页,纸上功夫完成了,接下来就是舞台的功夫了。写剧本是想象力的突破,导戏更是。既不能脱离原作本身的意味,又要将自己的观点拿捏精准,是否可以在剧本搭构的绳索中穿梭自如又不拉扯到这些绳索?可以用什么状态呈现他们?
想象是无止境的,灯光一打,音乐一起,戏就是戏了,观众是台下的,戏是台上的。你想倾诉,别人想倾听。要通过什么方式告诉别人,这种倾听是有价值的。这就是做戏人的价值了。将一个文本,变成最大的力量,展现出来,燃烧,燃烧,接着爆炸。
我们有感官,观众也有感官。作为人,咱们有着相同的个性,看见喜剧的东西会哈哈大笑,听见悲伤的消息会止不住地哭。要做好一出戏,就要学会感受。他们看到这个会觉得欢喜吗?看到这样的场面会激动吗?还是会起立大声叱喝?导演是需要让受众感同身受的职务。在尽力了解别人感受之前,倒不如先从自己身上开始:我为什么会哭,为什么会笑。
有一次在公交车上看见一个女人,她头靠着窗户闭着眼,慢慢地可以看到她的睫毛湿透了,接着她开始哭,但是不动声色。默默地从包里拿出墨镜带上,接着看着她止不住泪流。她也不将眼泪擦掉,继续哭,但是依旧靠着窗户一动不动。
她是经历了什么事?她是怎样从墨镜里面看我们的呢?看过很多次歇斯底里的哭声,也经历过放声大哭,而她靠着玻璃窗,泪珠从墨镜下滚出来,一切的深沉悲痛不言而喻。
便还有一句俗语:做戏先做人。一是从自己出发懂得感受大众,了解别人的同时对自己也进行一番剖析。二是做戏本身的沟通交流,成为一个核心这便是比写戏更上一个台阶的工作了。协调整个剧组,带动演员情绪状态,看似容易的事行动起来总不是太简单的。
其实人间万事总是归在人上,不论写戏、做戏、诗歌文学音乐美术,都是自己给外界搭的交流平台而已。内心世界朝外的宣泄,外界对自己的冲击感悟。写戏也好,做戏也罢,于我而言不过一个刚开始,一个在行动。我们在生活中不断转圈,不断找寻自己,爱什么,恨什么,别人爱什么,别人恨什么。不论这些是否有意思,在戏里面,这就都成了戏。
万事皆人,这就是戏了。
——写于2015年10月10日,前往乌镇参加戏剧节前夜
从前看过一部戏,英国壁虎剧团的《迷失》。女演员在台上舞蹈,就能展现一个女人的一生。演员与演员之间没有对话,他们用行动来交流,不需要语言,却能看得出十分有章法。这章法便是剧本。是一场戏的中心,也是一场戏的表达。
始于写戏。剧本即章法。戏的章法便是从生活中来的。写第一个剧本多半是因为能量释放有余,不管三七二十一,一激动框架一拉,电脑一架,便是一个“剧本”,不论成熟与否。好歹也算是一个开头。那时想象一棵树。树的叶子如果是红色的,这就是秋天。秋天有着谷子的味道,这种味道流淌到味蕾上变成了大米,米是白的,软软的,像从天上洒下来的雪,雪是冬天的,冬天需要启动四季中的最高防御力。大街小巷想尽了法子抵抗严寒。严寒一般伴随着风的声音,风把孩子堆雪人的笑声传了过来,笑声如果有颜色,一定是绿色的,接着便有了最常见的比喻:孩子是春天。
当我们的想象力渗透到了眼耳鼻口时,所有的比喻都是有迹可循的,比喻是想象力落实在文本上的一种方式,写戏写的便是“痕迹”,导演需要抓住一丁点痕迹往上攀岩,攀岩。
想写什么,想表达什么状态,摸着这条线索往下走,接着遇到两个人,或者三个,或者更多。他们是什么样的人?会穿什么样的衣服有什么样的声音?笑会更多还是什么时候哭得更厉害?他们会做什么?会要什么样的礼物?喜欢吃什么样的食物?他们会说什么?相互客套还是彼此心照不宣?接着我们看到了地面,地面越来越近越来越近,这些人是慢慢散去,各奔东西南北还是一起奔着街头饭馆点菜大团圆?是会老死不相往来还是时常挂念?每一个环节,每一个设计,多一份则腴,少一分则轻。一个故事因人开始,由人结束。这就是戏。
写第一个剧本时,不通章法,不懂世事,全凭一脑子倾诉抒发讲了出来,于我而言不过是有着狂想曲意味的野心罢了。“如果一个人的感知能力强过别人五倍甚至十倍他会怎样呢?他会更痛苦,想要抛弃他们吗?”一句话突然从我脑中蹦出来,于是一个换感知的故事便成了雏形。
写第二个剧本开始当作给自己的每场战役,我要战胜哪方面,我要做到什么,是更希望侧重哪方面的讲述与表达?剧本的结构,语言,还是狂欢的形式?
而当写到第三四个剧本,却发现,人是剧本中万年不变的载体,讲来讲去,所有的戏写的是人,讲述的也是人。
行于做戏,便是呈现了。纸张一铺,多少页,纸上功夫完成了,接下来就是舞台的功夫了。写剧本是想象力的突破,导戏更是。既不能脱离原作本身的意味,又要将自己的观点拿捏精准,是否可以在剧本搭构的绳索中穿梭自如又不拉扯到这些绳索?可以用什么状态呈现他们?
想象是无止境的,灯光一打,音乐一起,戏就是戏了,观众是台下的,戏是台上的。你想倾诉,别人想倾听。要通过什么方式告诉别人,这种倾听是有价值的。这就是做戏人的价值了。将一个文本,变成最大的力量,展现出来,燃烧,燃烧,接着爆炸。
我们有感官,观众也有感官。作为人,咱们有着相同的个性,看见喜剧的东西会哈哈大笑,听见悲伤的消息会止不住地哭。要做好一出戏,就要学会感受。他们看到这个会觉得欢喜吗?看到这样的场面会激动吗?还是会起立大声叱喝?导演是需要让受众感同身受的职务。在尽力了解别人感受之前,倒不如先从自己身上开始:我为什么会哭,为什么会笑。
有一次在公交车上看见一个女人,她头靠着窗户闭着眼,慢慢地可以看到她的睫毛湿透了,接着她开始哭,但是不动声色。默默地从包里拿出墨镜带上,接着看着她止不住泪流。她也不将眼泪擦掉,继续哭,但是依旧靠着窗户一动不动。
她是经历了什么事?她是怎样从墨镜里面看我们的呢?看过很多次歇斯底里的哭声,也经历过放声大哭,而她靠着玻璃窗,泪珠从墨镜下滚出来,一切的深沉悲痛不言而喻。
便还有一句俗语:做戏先做人。一是从自己出发懂得感受大众,了解别人的同时对自己也进行一番剖析。二是做戏本身的沟通交流,成为一个核心这便是比写戏更上一个台阶的工作了。协调整个剧组,带动演员情绪状态,看似容易的事行动起来总不是太简单的。
其实人间万事总是归在人上,不论写戏、做戏、诗歌文学音乐美术,都是自己给外界搭的交流平台而已。内心世界朝外的宣泄,外界对自己的冲击感悟。写戏也好,做戏也罢,于我而言不过一个刚开始,一个在行动。我们在生活中不断转圈,不断找寻自己,爱什么,恨什么,别人爱什么,别人恨什么。不论这些是否有意思,在戏里面,这就都成了戏。
万事皆人,这就是戏了。
——写于2015年10月10日,前往乌镇参加戏剧节前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