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基固本扬长发展

来源 :教育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mos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强基计划”的出台,建立在深入总结高校自主招生和上海等地高考综合改革试点经验的基础上,有力回应了高校拔尖创新人才选拔中“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问题,集中体现了新高考的改革方向。
  在功能定位上,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强基计划”突出基础学科的支撑引领作用,重点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及历史、哲学、古文字学等相关专业安排招生。高点定位体现了“强基计划”为国选才育才的发展愿景,立足新时代国家战略,攻关基础学科,提升原始创新力,为国家基础学科的长期发展、关键研究领域的重点突破提供坚实的人才梯队。
  在选拔机制上,建立多维综合的评价导向。“强基计划”主要选拔高考成绩优异的学生和少数在某个领域具有突出才能的“偏才怪才”。对于占主体部分的第一类学生,统一高考是初审入围的先决条件;对于第二类学生,在五大学科奥赛中获得银牌及以上奖项成为初审入围的必要条件。高考结束后,高校将组织初审入围的考生参加大学的校考,最终将考生高考成绩、高校综合考核结果及综合素质评价情况等按比例合成考生综合成绩(其中高考成绩所占比例不得低于85%),择优录取。这样的制度设计,基于统一高考,兼顾综合素质,很大程度上保障了公平,也有利于根据人才培养定位科学选拔创新人才。
  在培养模式上,实现人才选拔培育的无缝贯通。“强基计划”的要点,不单在“选”上,关键更在“育”上。对于通过“强基计划”录取的学生,高校将单独制定培养方案,探索建立本—硕—博衔接的培养模式,推进科教协同育人,建立结合重大科研任务的人才培养机制。人才选拔与系统培养的一体化设计,为“强基计划”精准落地提供了条件保障。
  “强基计划”带来的新变化,倒逼基础教育,尤其是高中教育,在育人目标、育人方式、保障机制等方面调整转变,推动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
  坚持立德树人,培育家国情怀。“强基计划”聚焦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普通高中承担着为“强基计划”储备人才的重任,必须提高育人站位,把好为国选才的第一关。在优生培养上,普通高中要转变观念,既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长,也要重视学生的理想信念、家国情怀、品德修养、意志品质等方面的教育。要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性格能力、优势不足、学科兴趣、价值追求,了解“强基计划”的专业要求、培养模式,明确个人职业倾向,引导学生在不断探索和持续修正的过程中,将个体的学科兴趣与未来的职业选择和国家需要联系起来。同时,要通过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实践教育、党团活动等,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将个人生存发展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树立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勤奋学习的远大志向。
  坚持素质教育,注重特长发展。一方面,学校要指导学生做好三年发展规划。高一年级,在加强德育和基础学科通识教育的同时,开设基础学科拓展课程,邀请大学教授和相关专家进校开展讲座,培养学生对基础学科的浓厚兴趣;高二年级,深化基礎学科奥赛课程,增加大学先修课的选修内容,组织学生参加知名高校夏令营、学科营,着力进行学科特长拔高培养,发展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和高阶思维;高三年级,在完成学科竞赛、扎实抓好高考备考的同时,适当修习大学先修课程,畅通高中与高校人才培养的衔接机制。另一方面,要摒弃功利思想,理性看待学科奥赛,为真正具有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的学生提供竞争和成长的舞台。
  坚持全面发展,注重综合评价。“强基计划”要求学生不仅要特长发展,也要全面发展、综合发展。对此,学校一方面要进一步健全课程体系,加大课程多元供给,全面落实国家课程方案,切实落地综合素质评价制度,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另一方面,要着力提升学生的学习力、思考力、表达力和实践力,助力学生可持续发展。通过用活用好图书馆、学科教室、实验室、创客空间等,大力开展阅读教学、实验教学、创客教育,提升学生的阅读、思考、写作、表达能力,为学生适应未来的社会生活及学习深造赋能。
  (作者系山东省烟台市教育局局长)
  责任编辑:刘洁
其他文献
道德与法治是基于学生生活的一门课程。让学生喜爱这门课,需要教师会讲一个好故事。主线式教学法是指在课堂中以一条清晰的主题线索贯穿始终,围绕主线进行教与学的教学方法。那么,若以电影为主线,如何设计一堂道德与法治课呢?  在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我对谁负责 谁对我负责》一课的教学中,笔者选择用电影《中国机长》作为教学主线。本课的教学目标体现在三個层面:在知识目标层面,学生应了解责任的含义及其来源,
“一个人走可以走得很快,一群人走可以走得更远。”真理的探索、知识的火花就在一次次交流与碰撞中提升。本期推介的《英语阅读教学中的策略培养:体验与提升》就是由浙江师范
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61岁,因间断上腹痛8个月,于2013年8月20日就诊。否认药物过敏史及近期用药史。体格检查:体温36.6℃,脉搏84次/min ,呼吸18次/min ,血压130/80mmHg(1 mmHg=0.133 kPa),浅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