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石漠化治理,促进生态修复”的总体部署,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和地方共同编制了《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规划大纲》(以下简称《规划大纲》)。2008年3月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有关部门印发了《规划大纲》,并在工程区100个县启动了试点工作。一年来,工程建设进展良好,但也存在部分地区治理措施分散等问题。各地、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的重要意义,进一步明确工程目标、工作重点及政策措施,扎实地推进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工作。
一、充分认识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的重要性、紧迫性以及艰巨性和长期性
我国岩溶地质地貌主要分布在西南八省(区、市),其中,贵州、云南、广西的岩溶面积和石漠化面积最大,约占全国的2/3左右,其余主要分布在四川、重庆、湖南、湖北和广东省。石漠化问题已成为这一区域最为突出又急迫需要解决的重大生态问题。
(一)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意义重大
1、加快石漠化综合治理,是保护我们美好家园和生存空间,维护国土生态安全的迫切需要 石漠化导致植被减少,土壤流失。据对贵州和广西的典型调查显示,每年因石漠化减少的耕地约占耕地总面积的0.5%。我国西北是土多水少,西南是水多土少,石漠化导致本来就很尖锐的“人地矛盾”更加突出,缩小了我们的生存空间。西南地区地处长江、珠江等大江大河的源头和上游,这一地区大量的水土流失又直接影响到长江、珠江两大流域中下游地区的生态安全。因此,开展工程治理,是维护我们美好家园,维护国土生态安全的迫切需要。
2、加快石漠化综合治理,是改善当地生产生活条件,帮助各族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迫切需要
工程区涉及8省(区、市)的451个县(市、区),属典型的“老、少、边、山、穷”地区。工程区是著名的百色起义、遵义会议的发生地,是左右江等革命根据地的所在地,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工程区的2.2亿总人口中,少数民族人口4537万人,占21%;工程区毗邻缅甸、越南、老挝的边疆地区,有陆地边界线近2000公里;受长江、珠江及其支流切割,工程区地表崎岖破碎、坎坷不平,广泛分布断层、裂隙、节理,山高坡陡,山区集中连片;在全国18片集中连片贫困区中,工程区涉及7片,扶贫攻坚任务很重。2007年贵州、广西、云南、湖南、湖北、四川、重庆七个省(区、市)有绝对贫困人口751万人,占全国的一半。工程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仅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多一点,人均地方财政收入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29.7%,农民人均纯收入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76%。开展工程治理,改善生产生活条件,为各族群众致富奔小康创造条件,是当地老百姓的迫切愿望,不仅关系到整个区域经济发展,而且关系到民族团结、边疆稳定和社会和谐。
3、加快石漠化综合治理,是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迫切需要
工程区的5个省(区、市)属西部地区。湖南和湖北虽然不属于西部地区,但大部分项目县属于比照享受西部大开发政策的地方。广东省粤北粤西虽不属于西部,但其落后程度与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发达程度形成鲜明对照,是发达区域的欠发达地区。1999年6月,江泽民同志在西安座谈会上发出了西部大开发的号令,2000年1月,党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转发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关于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初步设想的汇报)的通知》(中发[2000]2号),正式启动了西部大开发。这个文件中明确指出,西部大开发要以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为根本和切入点,就是指西部大开发不仅不能破坏环境,而且要使过去被破坏的生态环境得到修复和恢复,这是西部大开发必须遵循的一个最基本原则。到2003年前后,西部12省(区、市)GDP的年均增长速度已经超过东部地区。明年是西部大开发10周年,这10年来的经验说明,西部大开发要取得成果,首先就必须要把生态环境搞好。展望后10年,西部大开发仍然要以生态建设为根本和切入点,这一点是不会改变的。
(二)充分认识工程建设的长期性和艰巨性
1、与其它生态建设工程相比较。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有两个突出的特点
一是措施的综合性极强。其他的生态建设工程也需要综合治理,但是我们这项工程建设的综合性比较起来要求更高,不仅要求六大措施互相协调配合,还涉及到自然、经济,涉及到社会、人文,哪个措施不跟进,不协调配合,都很难实现工程建设的目标
二是这项工程是在我国贫困面最大、贫困程度最深的地区开展生态建设。其他任何一项生态工程都没有像这个工程那样覆盖这么多贫困人口,而贫困程度又这么深,因此推进工程建设相对更难一些。
2、这一地区生态环境极为脆弱,破坏易,恢复难
据专家介绍,石漠化地区成土非常慢,岩石风化成一厘米土层要一万年的时间,而一旦土壤流失以后,要恢复植被就非常困难。所以,这个地区的生态治理在某种意义上比西北防沙治沙还要困难和紧迫。
3、这一地区人地矛盾非常突出
石漠化有着深刻的历史背景,它是人地矛盾不断演变和激化的结果。据了解,贵州省明朝末期人口约为65万人,建国之初约1400万人,现在约4000万人。人口不断增加,导致大规模的平面垦殖,田尽而地、地尽而山,人类的频繁活动导致石漠化现象越来越严重。这中间最基本的矛盾还是人地关系高度紧张。目前我们面临的形势是石漠化面积还在不断扩展。8省(区、市)451个县的国土面积为105万平方公里,其中岩溶面积约45万平方公里,石漠化面积约13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12%,而石漠化面积还在以每年2%的速度扩展,绝对量大体为1800平方公里。从历史的长河看,由人为因素导致的石漠化进程大体经历了几百年,而要真正把石漠化治理好,至少也要几十年到上百年的时间。
(三)树立信心,持之以恒地推进石漠化综合治理工作
尽管石漠化治理任务艰巨,但我们要树立信心,坚信石漠化可防、可治、可治好,要通过不懈的努力,持之以恒地把工程建设推向前进。当前,推进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工作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和有利条件。
一是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生态建设已经成为我国的基本国策。党的十七大首次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十七届三中全会决议明确提出了“加强石漠化治理,促进生态修复”的要求,2008年国务院批复了《规划大纲》,标志着党中央、国务院把西南岩溶地区的石漠 化治理已经上升到国家层面,是西部大开发的又一个标志性工程,工程建设进入到了一个更加自觉、更加务实的新阶段。
二是综合国力的支撑。石漠化治理需要大量投入,如果说过去我们这方面还做得不够的话,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现在和将来我们能够逐步的、有条件地加大对石漠化治理的投入,为工程建设提供物质保障。
三是积累了许多有益的经验。从世纪之交实施的天然林资源保护、长江上游防护林建设、长江上游水土流失治理工程,到大规模开展的退耕还林、沼气建设、草食畜牧业发展等,为如何治理石漠化、采取什么样的技术路线和措施来推进石漠化治理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摸索出了各种不同的治理思路。
四是工程区各级政府对工程建设的高度重视和老百姓的衷心拥护。贵州省把石漠化治理和交通问题、水问题和环境污染问题并列为全省的四大重要任务。其他各有关省(区、市)对开展石漠化治理也都高度重视。老百姓也从这几年的石漠化治理中得到了实惠,衷心拥护工程建设并且期盼很高。老百姓是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的直接受益者,是推进工程建设的主体,工程建设能不能搞好,最终要看老百姓的积极性能不能调动起来、发挥出来。
总之,只要措施对路,坚定信心、持之以恒地推进工程建设,就能够实现由“石漠化进人退”到“人进石漠化退”的转变,就能够使整个西南地区的植被得到恢复和修复,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的新局面。
二、工程开展一年来的进展情况
一年来,在工程区各省(区、市)党委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国务院各部门的精心指导下,工程区的广大干部群众齐心协力,工程试点工作进展良好。
(一)加强领导,初步落实了责任制
工程区八省(区、市)普遍建立了领导小组和协调机构。贵州省成立了以林树森省长为组长的石漠化治理领导小组,55个试点县也都成立了领导小组和办公室。贵州省委、省政府还专门制定了《关于加快推进石漠化综合防治工作的意见》,对推进石漠化治理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
(二)初步落实了省级规划,开展了试点的各项工作
截止到开前,贵州、云南、重庆、湖南已完成省级规划的编制和审批工作,其他四省(区)的规划也基本编制完成。国家林业局已正式下发了《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林业专项规划》。这是落实国务院批复《规划大纲》的第一个步骤。
(三)建章立制,明确试点工作的管理办法
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农业部、林业局、水利部联合制定并下发了《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试点工程项目管理办法》。各省(区、市)也初步形成了一个部门之间相互协调配合推进工作的协调机制。实施方案和初步设计的审批大多由发展改革委会同农、林、水等有关部门推进,核查验收多依靠专业部门的力量,并依据核查验收的结果兑现工程建设资金。
(四)整合资金,加大了投入力度
岩溶地区石漠化治理的专项投资规模不大,2008年安排4亿元,平均每个县400万元。今年将加大投入力度,已初步确定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8亿元。但是,这项工程建设内容覆盖面比较广,如果把与石漠化治理相关的各渠道的资金打捆后,总规模还是不小的。据统计,“十五”期间,中央下达的与石漠化治理有一定关系的资金总量达270多亿元,其中包括天然林资源保护、长江上游防护林建设、长江上游水土流失治理、退耕还林、沼气建设、基本农田建设、草食畜牧业发展、生态移民等,平均每年55亿元左右,县均中央投资在1000万以上。“十一五”前3年,中央投资达到394亿元,平均每年130多亿元,比“十五”年均强度又增长了一倍多,平均每个工程县每年中央投入达到了近3000万元。今后,随着工程建设的推进,整个投资规模还要争取逐年扩大。各省(区、市)要积极探索多种资金整合模式,加大资金整合力度,提升资金使用效果。
目前,工程实施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个别地区前期工作还不到位,有些地区工程建设进度还比较缓慢,部分地区还存在治理措施分散,关联性不够,重点不突出的问题,对这些问题必须高度重视,切实加以解决。
三、进一步明确工程的目标、基本思路和主要任务
工程建设的目标和任务,概括起来讲就是“三大目标,六大任务,四大支撑和一大抓手”,要按照这个基本思路来统筹开展工程建设工作。
(一)三大目标
工程建设包括生态、经济、社会三大目标。
一是生态目标。即到2010年,完成3万平方公里的石漠化治理任务,到2015年,完成7万平方公里的石漠化治理任务。
二是经济目标。到2010年,试点县土地利用结构不断优化,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有所提高,农民收入稳步增长;到2015年,工程区土地利用结构和农业生产结构不断优化,草食畜牧业和特色产业得到发展。
三是社会目标。工程建设最终要使工程区步入稳定、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二)六大任务
《规划大纲》确定了工程建设的六大任务。
一是加强林草植被保护和建设。结合天然林资源保护、退耕还林配套荒山荒地造林、防护林体系建设等,恢复林草植被。是工程建设最重要的内容。
二是大力发展草食畜牧业。这既能促进经济发展,又有利于生态恢复。
三是加强水土保持和基本农田建设。结合水土保持开展基本农田建设,实现人均半亩口粮田,再把基本农田配上灌溉条件,提高亩产水平。这样其他劣等地就可以退耕,开展还林还草,增加植被盖度。
四是加强农村能源建设。大力推进沼气、节柴灶、太阳能和小型水电等建设,尽量减少直接燃烧秸秆和薪柴,解决过去的过樵、滥砍、乱伐等现象,保护植被。
五是稳步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和劳务输出。对于生态区位重要、不适宜人类居住的区域,要适当安排易地扶贫搬迁。同时,大力发展劳务经济,有计划地组织劳务输出。要做好计划生育工作,工程区尽管大部分是少数民族地区,计划生育政策方面有些特殊性,但是从长远来看,还是要把人口的规模控制好,多实行计划生育奖励政策。
六是发展地方经济。根据各地特点,因地制宜地发展经济,把当地农民以土地为生逐步转到依靠二、三产业为生,加快产业结构调整。
(三)四大支撑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工程建设必须要有一个强有力的工作班子。责任制的落实和部门之间良好的协调机制,是决定工程能否顺利推进的关键性问题。
二是逐步加大投入。由于工程区的财政情况相对要困难一些,为 此要尽可能地加大中央和省级的投入。
三是加强科技支撑。科技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要深入到石漠化治理的第一线,摸索总结不同地区的不同治理模式。四是做好监测和评估工作。
(四)一大抓手
开展试点工作是推进工程建设的基本抓手。有鉴于石漠化治理的复杂性,为此工程建设首先选择了100个县开展试点工作。2008—2010年,是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的试点阶段。在试点阶段,一定要把石漠化治理工作的基本思路搞清楚,要注意总结不同地区的治理经验和模式,要按照“以点带面、点面结合、滚动推进”的工作思路去开展工作。
四、下一步的工作重点
(一)进一步加强领导和协调,落实责任制
从各省(区、市)来看,要进一步建立健全组织机构,特别是广西、云南治理任务比较重的省份,要建立领导小组,明确一个省级部门进行综合协调,相关部门参与。试点县县一级也要有领导小组和工作班子,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分工,落实责任制。同时,国务院各部门之间也要加强协调和配合。按照《规划大纲》的要求,岩溶地区石漠化治理共涉及发改、林业等13个部门,要把各部门的责任细化、落实,并加强协调配合。在过去的退耕还林、京津风沙源治理工作中,这些部门已经建立了很好的工作关系,要继续发挥这个传统。发展改革委作为牵头部门要做好服务工作。
(二)切实抓好试点工程的组织管理
一是省级规划尚未批复的要抓紧批复。批复后各个试点县都要有实施方案,在实施方案的基础上落实作业设计。
二是工程区的作业设计要尊重科学。充分发挥工程技术人员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充分尊重工程区内老百姓的意见,要让老百姓自觉参与到工程建设中来。
三是要制定资金的整合办法和管理办法。在一个工程区或作业小区内,整合使用各方面的投资,按照片区进行治理,实现治理一片、成功一片、见效一片,这样有利于早见成效,早点让老百姓看到工程建设的效果,有利于调动积极性,凝聚人心,进一步推动工程建设。
四是要依法推进工程建设,加强宣传教育。
(三)认真总结经验,探索符合各地实际的有效治理模式
《规划大纲》把岩溶地区从地理地貌、自然条件分成了八大区域,即中高山区、断陷盆地区、岩溶高原区、岩溶峡谷区、峰丛洼地区、岩溶槽谷区、峰林平原区和溶丘洼地区。不同岩溶地貌类型的治理模式是不一样的,治理工程的侧重点也不一样,为此,就需要动员一些工程技术人员深入一线去帮助地方总结提炼出各种行之有效的治理模式,然后加以推广。要依托不同的工程区、不同的作业小区,积极探索并积累不同的治理经验和模式,为今后推开工程建设打下基础、创造条件。
(四)切实做好监测体系建设
监测体系事关工程建设成效,要凭数据说话。国家安排投资后,工程建设取得的效果要向国务院报告,向全社会公布。为此,一定要做好监测体系建设。要合理设置各项指标,如植被覆盖率、土壤侵蚀量、水土流失情况等都要进入到监测指标中,要实现能够覆盖工程建设的三大目标。林业局已经制定了一个《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效益评价指标框架》,涵盖了林业、水利、农业、国土等有关方面的指标,今后要根据这些指标来评价工程建设成效。哪个省搞得好不好、哪个县搞得好不好,今后投资怎么安排都要依据监测体系的数据。
(五)做好规划、工程之间的衔接
各省(区、市)以及各试点县要按照“统筹规划、渠道不变、整合使用、各记其功”的原则,做好资金整合工作。各级发展改革部门要在其中发挥重要的协调作用,会同其他专业部门把各规划之间的任务衔接好,把各项资金协调好,统筹使用,不能出现安排任务或投资“东一片、西一片”的现象,否则将影响工程建设的效果。
一、充分认识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的重要性、紧迫性以及艰巨性和长期性
我国岩溶地质地貌主要分布在西南八省(区、市),其中,贵州、云南、广西的岩溶面积和石漠化面积最大,约占全国的2/3左右,其余主要分布在四川、重庆、湖南、湖北和广东省。石漠化问题已成为这一区域最为突出又急迫需要解决的重大生态问题。
(一)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意义重大
1、加快石漠化综合治理,是保护我们美好家园和生存空间,维护国土生态安全的迫切需要 石漠化导致植被减少,土壤流失。据对贵州和广西的典型调查显示,每年因石漠化减少的耕地约占耕地总面积的0.5%。我国西北是土多水少,西南是水多土少,石漠化导致本来就很尖锐的“人地矛盾”更加突出,缩小了我们的生存空间。西南地区地处长江、珠江等大江大河的源头和上游,这一地区大量的水土流失又直接影响到长江、珠江两大流域中下游地区的生态安全。因此,开展工程治理,是维护我们美好家园,维护国土生态安全的迫切需要。
2、加快石漠化综合治理,是改善当地生产生活条件,帮助各族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迫切需要
工程区涉及8省(区、市)的451个县(市、区),属典型的“老、少、边、山、穷”地区。工程区是著名的百色起义、遵义会议的发生地,是左右江等革命根据地的所在地,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工程区的2.2亿总人口中,少数民族人口4537万人,占21%;工程区毗邻缅甸、越南、老挝的边疆地区,有陆地边界线近2000公里;受长江、珠江及其支流切割,工程区地表崎岖破碎、坎坷不平,广泛分布断层、裂隙、节理,山高坡陡,山区集中连片;在全国18片集中连片贫困区中,工程区涉及7片,扶贫攻坚任务很重。2007年贵州、广西、云南、湖南、湖北、四川、重庆七个省(区、市)有绝对贫困人口751万人,占全国的一半。工程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仅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多一点,人均地方财政收入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29.7%,农民人均纯收入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76%。开展工程治理,改善生产生活条件,为各族群众致富奔小康创造条件,是当地老百姓的迫切愿望,不仅关系到整个区域经济发展,而且关系到民族团结、边疆稳定和社会和谐。
3、加快石漠化综合治理,是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迫切需要
工程区的5个省(区、市)属西部地区。湖南和湖北虽然不属于西部地区,但大部分项目县属于比照享受西部大开发政策的地方。广东省粤北粤西虽不属于西部,但其落后程度与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发达程度形成鲜明对照,是发达区域的欠发达地区。1999年6月,江泽民同志在西安座谈会上发出了西部大开发的号令,2000年1月,党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转发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关于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初步设想的汇报)的通知》(中发[2000]2号),正式启动了西部大开发。这个文件中明确指出,西部大开发要以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为根本和切入点,就是指西部大开发不仅不能破坏环境,而且要使过去被破坏的生态环境得到修复和恢复,这是西部大开发必须遵循的一个最基本原则。到2003年前后,西部12省(区、市)GDP的年均增长速度已经超过东部地区。明年是西部大开发10周年,这10年来的经验说明,西部大开发要取得成果,首先就必须要把生态环境搞好。展望后10年,西部大开发仍然要以生态建设为根本和切入点,这一点是不会改变的。
(二)充分认识工程建设的长期性和艰巨性
1、与其它生态建设工程相比较。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有两个突出的特点
一是措施的综合性极强。其他的生态建设工程也需要综合治理,但是我们这项工程建设的综合性比较起来要求更高,不仅要求六大措施互相协调配合,还涉及到自然、经济,涉及到社会、人文,哪个措施不跟进,不协调配合,都很难实现工程建设的目标
二是这项工程是在我国贫困面最大、贫困程度最深的地区开展生态建设。其他任何一项生态工程都没有像这个工程那样覆盖这么多贫困人口,而贫困程度又这么深,因此推进工程建设相对更难一些。
2、这一地区生态环境极为脆弱,破坏易,恢复难
据专家介绍,石漠化地区成土非常慢,岩石风化成一厘米土层要一万年的时间,而一旦土壤流失以后,要恢复植被就非常困难。所以,这个地区的生态治理在某种意义上比西北防沙治沙还要困难和紧迫。
3、这一地区人地矛盾非常突出
石漠化有着深刻的历史背景,它是人地矛盾不断演变和激化的结果。据了解,贵州省明朝末期人口约为65万人,建国之初约1400万人,现在约4000万人。人口不断增加,导致大规模的平面垦殖,田尽而地、地尽而山,人类的频繁活动导致石漠化现象越来越严重。这中间最基本的矛盾还是人地关系高度紧张。目前我们面临的形势是石漠化面积还在不断扩展。8省(区、市)451个县的国土面积为105万平方公里,其中岩溶面积约45万平方公里,石漠化面积约13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12%,而石漠化面积还在以每年2%的速度扩展,绝对量大体为1800平方公里。从历史的长河看,由人为因素导致的石漠化进程大体经历了几百年,而要真正把石漠化治理好,至少也要几十年到上百年的时间。
(三)树立信心,持之以恒地推进石漠化综合治理工作
尽管石漠化治理任务艰巨,但我们要树立信心,坚信石漠化可防、可治、可治好,要通过不懈的努力,持之以恒地把工程建设推向前进。当前,推进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工作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和有利条件。
一是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生态建设已经成为我国的基本国策。党的十七大首次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十七届三中全会决议明确提出了“加强石漠化治理,促进生态修复”的要求,2008年国务院批复了《规划大纲》,标志着党中央、国务院把西南岩溶地区的石漠 化治理已经上升到国家层面,是西部大开发的又一个标志性工程,工程建设进入到了一个更加自觉、更加务实的新阶段。
二是综合国力的支撑。石漠化治理需要大量投入,如果说过去我们这方面还做得不够的话,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现在和将来我们能够逐步的、有条件地加大对石漠化治理的投入,为工程建设提供物质保障。
三是积累了许多有益的经验。从世纪之交实施的天然林资源保护、长江上游防护林建设、长江上游水土流失治理工程,到大规模开展的退耕还林、沼气建设、草食畜牧业发展等,为如何治理石漠化、采取什么样的技术路线和措施来推进石漠化治理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摸索出了各种不同的治理思路。
四是工程区各级政府对工程建设的高度重视和老百姓的衷心拥护。贵州省把石漠化治理和交通问题、水问题和环境污染问题并列为全省的四大重要任务。其他各有关省(区、市)对开展石漠化治理也都高度重视。老百姓也从这几年的石漠化治理中得到了实惠,衷心拥护工程建设并且期盼很高。老百姓是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的直接受益者,是推进工程建设的主体,工程建设能不能搞好,最终要看老百姓的积极性能不能调动起来、发挥出来。
总之,只要措施对路,坚定信心、持之以恒地推进工程建设,就能够实现由“石漠化进人退”到“人进石漠化退”的转变,就能够使整个西南地区的植被得到恢复和修复,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的新局面。
二、工程开展一年来的进展情况
一年来,在工程区各省(区、市)党委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国务院各部门的精心指导下,工程区的广大干部群众齐心协力,工程试点工作进展良好。
(一)加强领导,初步落实了责任制
工程区八省(区、市)普遍建立了领导小组和协调机构。贵州省成立了以林树森省长为组长的石漠化治理领导小组,55个试点县也都成立了领导小组和办公室。贵州省委、省政府还专门制定了《关于加快推进石漠化综合防治工作的意见》,对推进石漠化治理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
(二)初步落实了省级规划,开展了试点的各项工作
截止到开前,贵州、云南、重庆、湖南已完成省级规划的编制和审批工作,其他四省(区)的规划也基本编制完成。国家林业局已正式下发了《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林业专项规划》。这是落实国务院批复《规划大纲》的第一个步骤。
(三)建章立制,明确试点工作的管理办法
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农业部、林业局、水利部联合制定并下发了《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试点工程项目管理办法》。各省(区、市)也初步形成了一个部门之间相互协调配合推进工作的协调机制。实施方案和初步设计的审批大多由发展改革委会同农、林、水等有关部门推进,核查验收多依靠专业部门的力量,并依据核查验收的结果兑现工程建设资金。
(四)整合资金,加大了投入力度
岩溶地区石漠化治理的专项投资规模不大,2008年安排4亿元,平均每个县400万元。今年将加大投入力度,已初步确定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8亿元。但是,这项工程建设内容覆盖面比较广,如果把与石漠化治理相关的各渠道的资金打捆后,总规模还是不小的。据统计,“十五”期间,中央下达的与石漠化治理有一定关系的资金总量达270多亿元,其中包括天然林资源保护、长江上游防护林建设、长江上游水土流失治理、退耕还林、沼气建设、基本农田建设、草食畜牧业发展、生态移民等,平均每年55亿元左右,县均中央投资在1000万以上。“十一五”前3年,中央投资达到394亿元,平均每年130多亿元,比“十五”年均强度又增长了一倍多,平均每个工程县每年中央投入达到了近3000万元。今后,随着工程建设的推进,整个投资规模还要争取逐年扩大。各省(区、市)要积极探索多种资金整合模式,加大资金整合力度,提升资金使用效果。
目前,工程实施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个别地区前期工作还不到位,有些地区工程建设进度还比较缓慢,部分地区还存在治理措施分散,关联性不够,重点不突出的问题,对这些问题必须高度重视,切实加以解决。
三、进一步明确工程的目标、基本思路和主要任务
工程建设的目标和任务,概括起来讲就是“三大目标,六大任务,四大支撑和一大抓手”,要按照这个基本思路来统筹开展工程建设工作。
(一)三大目标
工程建设包括生态、经济、社会三大目标。
一是生态目标。即到2010年,完成3万平方公里的石漠化治理任务,到2015年,完成7万平方公里的石漠化治理任务。
二是经济目标。到2010年,试点县土地利用结构不断优化,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有所提高,农民收入稳步增长;到2015年,工程区土地利用结构和农业生产结构不断优化,草食畜牧业和特色产业得到发展。
三是社会目标。工程建设最终要使工程区步入稳定、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二)六大任务
《规划大纲》确定了工程建设的六大任务。
一是加强林草植被保护和建设。结合天然林资源保护、退耕还林配套荒山荒地造林、防护林体系建设等,恢复林草植被。是工程建设最重要的内容。
二是大力发展草食畜牧业。这既能促进经济发展,又有利于生态恢复。
三是加强水土保持和基本农田建设。结合水土保持开展基本农田建设,实现人均半亩口粮田,再把基本农田配上灌溉条件,提高亩产水平。这样其他劣等地就可以退耕,开展还林还草,增加植被盖度。
四是加强农村能源建设。大力推进沼气、节柴灶、太阳能和小型水电等建设,尽量减少直接燃烧秸秆和薪柴,解决过去的过樵、滥砍、乱伐等现象,保护植被。
五是稳步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和劳务输出。对于生态区位重要、不适宜人类居住的区域,要适当安排易地扶贫搬迁。同时,大力发展劳务经济,有计划地组织劳务输出。要做好计划生育工作,工程区尽管大部分是少数民族地区,计划生育政策方面有些特殊性,但是从长远来看,还是要把人口的规模控制好,多实行计划生育奖励政策。
六是发展地方经济。根据各地特点,因地制宜地发展经济,把当地农民以土地为生逐步转到依靠二、三产业为生,加快产业结构调整。
(三)四大支撑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工程建设必须要有一个强有力的工作班子。责任制的落实和部门之间良好的协调机制,是决定工程能否顺利推进的关键性问题。
二是逐步加大投入。由于工程区的财政情况相对要困难一些,为 此要尽可能地加大中央和省级的投入。
三是加强科技支撑。科技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要深入到石漠化治理的第一线,摸索总结不同地区的不同治理模式。四是做好监测和评估工作。
(四)一大抓手
开展试点工作是推进工程建设的基本抓手。有鉴于石漠化治理的复杂性,为此工程建设首先选择了100个县开展试点工作。2008—2010年,是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的试点阶段。在试点阶段,一定要把石漠化治理工作的基本思路搞清楚,要注意总结不同地区的治理经验和模式,要按照“以点带面、点面结合、滚动推进”的工作思路去开展工作。
四、下一步的工作重点
(一)进一步加强领导和协调,落实责任制
从各省(区、市)来看,要进一步建立健全组织机构,特别是广西、云南治理任务比较重的省份,要建立领导小组,明确一个省级部门进行综合协调,相关部门参与。试点县县一级也要有领导小组和工作班子,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分工,落实责任制。同时,国务院各部门之间也要加强协调和配合。按照《规划大纲》的要求,岩溶地区石漠化治理共涉及发改、林业等13个部门,要把各部门的责任细化、落实,并加强协调配合。在过去的退耕还林、京津风沙源治理工作中,这些部门已经建立了很好的工作关系,要继续发挥这个传统。发展改革委作为牵头部门要做好服务工作。
(二)切实抓好试点工程的组织管理
一是省级规划尚未批复的要抓紧批复。批复后各个试点县都要有实施方案,在实施方案的基础上落实作业设计。
二是工程区的作业设计要尊重科学。充分发挥工程技术人员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充分尊重工程区内老百姓的意见,要让老百姓自觉参与到工程建设中来。
三是要制定资金的整合办法和管理办法。在一个工程区或作业小区内,整合使用各方面的投资,按照片区进行治理,实现治理一片、成功一片、见效一片,这样有利于早见成效,早点让老百姓看到工程建设的效果,有利于调动积极性,凝聚人心,进一步推动工程建设。
四是要依法推进工程建设,加强宣传教育。
(三)认真总结经验,探索符合各地实际的有效治理模式
《规划大纲》把岩溶地区从地理地貌、自然条件分成了八大区域,即中高山区、断陷盆地区、岩溶高原区、岩溶峡谷区、峰丛洼地区、岩溶槽谷区、峰林平原区和溶丘洼地区。不同岩溶地貌类型的治理模式是不一样的,治理工程的侧重点也不一样,为此,就需要动员一些工程技术人员深入一线去帮助地方总结提炼出各种行之有效的治理模式,然后加以推广。要依托不同的工程区、不同的作业小区,积极探索并积累不同的治理经验和模式,为今后推开工程建设打下基础、创造条件。
(四)切实做好监测体系建设
监测体系事关工程建设成效,要凭数据说话。国家安排投资后,工程建设取得的效果要向国务院报告,向全社会公布。为此,一定要做好监测体系建设。要合理设置各项指标,如植被覆盖率、土壤侵蚀量、水土流失情况等都要进入到监测指标中,要实现能够覆盖工程建设的三大目标。林业局已经制定了一个《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效益评价指标框架》,涵盖了林业、水利、农业、国土等有关方面的指标,今后要根据这些指标来评价工程建设成效。哪个省搞得好不好、哪个县搞得好不好,今后投资怎么安排都要依据监测体系的数据。
(五)做好规划、工程之间的衔接
各省(区、市)以及各试点县要按照“统筹规划、渠道不变、整合使用、各记其功”的原则,做好资金整合工作。各级发展改革部门要在其中发挥重要的协调作用,会同其他专业部门把各规划之间的任务衔接好,把各项资金协调好,统筹使用,不能出现安排任务或投资“东一片、西一片”的现象,否则将影响工程建设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