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培养兴趣是初中物理教学中的一个重要任务。首先,加强联系实际,把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到社会生活实践中。其次,增加课堂实验,并充分利用教学中的插图开拓学生的思维。再次,制造学习上的悬念,优化和丰富教学手段,激发学习兴趣。
一、兴趣的源泉
1、生活内容
生活是物理教学的大课堂。在物理教学中,如果提出贴近学生生活、生产实际的物理现象和物理问题,往往能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讲授《液化》时,可先提出以下一些问题:“为什么冬天能看到人呼出的白气,而夏天就看不到?”“为什么冬天吃饭时能看到热饭热菜冒白烟,而夏天看不到?”“为什么夏天吃冰棒、喝冰水时能看到冰棒冒白气和装冰水的杯子外壁冒汗?”带着这些问题来学习,学生必然会产生兴趣,从而起到提高课堂效率的作用。而课后又是课堂的延伸,如让学生在家里完成一项活动:发现并找出哪些地方可以通过液化制取蒸馏水,这样就发展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结合物理教学的内容,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与心理特征,用身边常见常用的日用品来进行物理小制作和小发明,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独立操作能力,很好地实现了知识的迁移,同时也增强了他们对物理的兴趣。
2、实验内容
“寓教于乐”是青少年教育的一条基本原则,我们每个人的启蒙教育都是从游戏中开始的。现行初中物理教材(人教版)比以往物理教材增加了许多实验,尤其添加了不少学生实验与小实验。为了使学生在实验操作的乐趣中培养观察能力、得到科学知识、提高基本技能,我个人认为,可将部分实验精心包装游戏化,如小魔术、趣味小游戏、小制作等,这样学生会感到乐趣无穷。我校相当一部分物理教师自行尝试过,效果良好。另外,可将部分演示实验制作成类似游戏软件,利用计算机、投影TV等电化教学设施的再显性重现实验的基本情况。
3、课本内容
不少人认为课本是枯燥乏味的,其实如果仔细阅读,物理课本还藏有很多丰富的、生动的、具体的能让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如《电压》一节,有一电路图,两只小鸟分别站在导线上和电灯两端,并要求“讨论与交流:两只小鸟落在裸露的电线上,闭合开关时,它们会触电吗?”这个问题能激起学生的极大兴趣,从而尝试应用已学的知识科学地去解释问题,这样既巩固了知识,又训练了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
二、形式:兴趣的“粘合剂”
形式是内容的表皮,更是物理教学中调动学生兴趣的“粘合剂”。
形式一:老师唱“独角戏”。初中物理教师个人的教学风格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的兴趣,其中包括教学技术手段、语言表达能力、专业知识水准综合表现出来的美的教学魅力更是青少年学生产生崇拜心理的基础。因此,作为教师要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培养出幽默风趣、生动活泼的教学风格,这可以在语言表达、现代教学设施应用等方面得到具体体现。特别是物理教学中,语速不能过快,这点我体会很深。
形式二:让学生唱“主角”。物理教学中,要改变过分强调知识传承和积累,而注重深究过程即让学生通过自己探究,主动获取知识和学会科学的探究方法,发展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形成尊重事实、探索真理的科学态度,从而体验到学科学的乐趣。如在“探究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课堂上,我采用了“从提出问题到假设猜想、设计实验、进行实验、收集数据,再到分析论证、讨论交流”一系列过程都由学生自主完成的做法。
形式三:师生共谱“和谐曲”。物理教学中,形成师生互动教学效果会更佳。如,在科学探究活动中,老师引导学生发现新的物理情景与已有知识的冲突所在,并帮助学生克服怕出错、怕麻烦等思想障碍,同时在比较困难的地方给予具体的指导,使学生能够比较顺利地参与和完成科学探究活动。这样可以更好地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方法:兴趣的“催化剂”
一个好的老师,要掌握一套调动学生兴趣的方法。制造悬念、保持新颖、满足兴趣是其中比较常见的几种,老师如果能够运用得当,将对学生培养物理兴趣起到“催化剂”的作用。
在物理教学中,如果我们能够不断地制造悬念,使学生对新知识产生一种急于 探求的心情,那么就会引起学生对新知识的兴趣。例如在《滑轮组》一节的教学中,我们可以把滑轮组放在一黑匣中,演示时上端提线,下端线进入盒中,结果出线比进线长得多。此时,一般学生会感到好奇,基础扎实的学生会急于想得到证实,因此产生强烈兴趣,当盒子打开后,学生又会惊讶,心想这是杠杆吗?同时渴望得到明确的答复,在这样的渴求中老师稍加分析会收到明显效果,起到化冗长的讲授为积极的探索的作用,老师讲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
中学生对新鲜事物总是充满好奇心,因此教学内容是否有趣味,对教学效果都有直接的影响。在物理教学中若能经常保持刺激的新颖和变化,就能不断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新鲜感,从而激发起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乐于学习,想要学习。例如在讲《摩擦起电 两种电荷》这一节时,为了把这一节抽象知识形象化,让学生激发起探求的需要,可以这样引入新课,带四根一端膨松的塑料捆扎绳(做此实验要求当时天气要干燥)问哪个同学能把膨胀的一端捻聚在一起,根据生活经验学生们会争先恐后举手要求做这一件认为简单的事,然后每组叫一位学生到讲台前操作,结果会发现每位同学都事与愿违,他们发现绳子不仅没有被聚拢在一起,反比刚才更膨松了,且越用力捻膨松得越厉害,这一新颖现象使学生感到非常惊奇,怎么会是这样呢?他们迫切地想知道其中的原因,基于这种迫切感,学生对这一节课的兴趣会很快激发起来。
兴趣是带有情绪色彩的认识倾向,在物理学习中,如果学生获得成功,就会产生愉快的情绪,若反复多次,学习和愉快的情绪则会建立固定的联系,也就会形成越学越有兴趣,越有兴趣就越想学的良性循环。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如能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设计出一些学生经过一定的努力便能解决的问题让学生自己去解决。学生遇到困难时,教师再给予适当的帮助。当学生解决了面临的问题后,便获得了成功的满足。在实际教学当中要时时刻刻抓住学生的成功处给予适时鼓励,如巧妙地运用语言激励,对一般学生可用“书写认真”“解法巧妙”“见解独特”等词语。对已获成功的基础较好的学生可进一步用言语刺激:“你还有其他方法吗?”“你还有更巧的方法吗?”这样会使全班同学兴趣高昂。同时,切忌给学生以反复失败的刺激,以保持兴趣的持久性。
一、兴趣的源泉
1、生活内容
生活是物理教学的大课堂。在物理教学中,如果提出贴近学生生活、生产实际的物理现象和物理问题,往往能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讲授《液化》时,可先提出以下一些问题:“为什么冬天能看到人呼出的白气,而夏天就看不到?”“为什么冬天吃饭时能看到热饭热菜冒白烟,而夏天看不到?”“为什么夏天吃冰棒、喝冰水时能看到冰棒冒白气和装冰水的杯子外壁冒汗?”带着这些问题来学习,学生必然会产生兴趣,从而起到提高课堂效率的作用。而课后又是课堂的延伸,如让学生在家里完成一项活动:发现并找出哪些地方可以通过液化制取蒸馏水,这样就发展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结合物理教学的内容,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与心理特征,用身边常见常用的日用品来进行物理小制作和小发明,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独立操作能力,很好地实现了知识的迁移,同时也增强了他们对物理的兴趣。
2、实验内容
“寓教于乐”是青少年教育的一条基本原则,我们每个人的启蒙教育都是从游戏中开始的。现行初中物理教材(人教版)比以往物理教材增加了许多实验,尤其添加了不少学生实验与小实验。为了使学生在实验操作的乐趣中培养观察能力、得到科学知识、提高基本技能,我个人认为,可将部分实验精心包装游戏化,如小魔术、趣味小游戏、小制作等,这样学生会感到乐趣无穷。我校相当一部分物理教师自行尝试过,效果良好。另外,可将部分演示实验制作成类似游戏软件,利用计算机、投影TV等电化教学设施的再显性重现实验的基本情况。
3、课本内容
不少人认为课本是枯燥乏味的,其实如果仔细阅读,物理课本还藏有很多丰富的、生动的、具体的能让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如《电压》一节,有一电路图,两只小鸟分别站在导线上和电灯两端,并要求“讨论与交流:两只小鸟落在裸露的电线上,闭合开关时,它们会触电吗?”这个问题能激起学生的极大兴趣,从而尝试应用已学的知识科学地去解释问题,这样既巩固了知识,又训练了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
二、形式:兴趣的“粘合剂”
形式是内容的表皮,更是物理教学中调动学生兴趣的“粘合剂”。
形式一:老师唱“独角戏”。初中物理教师个人的教学风格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的兴趣,其中包括教学技术手段、语言表达能力、专业知识水准综合表现出来的美的教学魅力更是青少年学生产生崇拜心理的基础。因此,作为教师要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培养出幽默风趣、生动活泼的教学风格,这可以在语言表达、现代教学设施应用等方面得到具体体现。特别是物理教学中,语速不能过快,这点我体会很深。
形式二:让学生唱“主角”。物理教学中,要改变过分强调知识传承和积累,而注重深究过程即让学生通过自己探究,主动获取知识和学会科学的探究方法,发展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形成尊重事实、探索真理的科学态度,从而体验到学科学的乐趣。如在“探究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课堂上,我采用了“从提出问题到假设猜想、设计实验、进行实验、收集数据,再到分析论证、讨论交流”一系列过程都由学生自主完成的做法。
形式三:师生共谱“和谐曲”。物理教学中,形成师生互动教学效果会更佳。如,在科学探究活动中,老师引导学生发现新的物理情景与已有知识的冲突所在,并帮助学生克服怕出错、怕麻烦等思想障碍,同时在比较困难的地方给予具体的指导,使学生能够比较顺利地参与和完成科学探究活动。这样可以更好地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方法:兴趣的“催化剂”
一个好的老师,要掌握一套调动学生兴趣的方法。制造悬念、保持新颖、满足兴趣是其中比较常见的几种,老师如果能够运用得当,将对学生培养物理兴趣起到“催化剂”的作用。
在物理教学中,如果我们能够不断地制造悬念,使学生对新知识产生一种急于 探求的心情,那么就会引起学生对新知识的兴趣。例如在《滑轮组》一节的教学中,我们可以把滑轮组放在一黑匣中,演示时上端提线,下端线进入盒中,结果出线比进线长得多。此时,一般学生会感到好奇,基础扎实的学生会急于想得到证实,因此产生强烈兴趣,当盒子打开后,学生又会惊讶,心想这是杠杆吗?同时渴望得到明确的答复,在这样的渴求中老师稍加分析会收到明显效果,起到化冗长的讲授为积极的探索的作用,老师讲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
中学生对新鲜事物总是充满好奇心,因此教学内容是否有趣味,对教学效果都有直接的影响。在物理教学中若能经常保持刺激的新颖和变化,就能不断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新鲜感,从而激发起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乐于学习,想要学习。例如在讲《摩擦起电 两种电荷》这一节时,为了把这一节抽象知识形象化,让学生激发起探求的需要,可以这样引入新课,带四根一端膨松的塑料捆扎绳(做此实验要求当时天气要干燥)问哪个同学能把膨胀的一端捻聚在一起,根据生活经验学生们会争先恐后举手要求做这一件认为简单的事,然后每组叫一位学生到讲台前操作,结果会发现每位同学都事与愿违,他们发现绳子不仅没有被聚拢在一起,反比刚才更膨松了,且越用力捻膨松得越厉害,这一新颖现象使学生感到非常惊奇,怎么会是这样呢?他们迫切地想知道其中的原因,基于这种迫切感,学生对这一节课的兴趣会很快激发起来。
兴趣是带有情绪色彩的认识倾向,在物理学习中,如果学生获得成功,就会产生愉快的情绪,若反复多次,学习和愉快的情绪则会建立固定的联系,也就会形成越学越有兴趣,越有兴趣就越想学的良性循环。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如能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设计出一些学生经过一定的努力便能解决的问题让学生自己去解决。学生遇到困难时,教师再给予适当的帮助。当学生解决了面临的问题后,便获得了成功的满足。在实际教学当中要时时刻刻抓住学生的成功处给予适时鼓励,如巧妙地运用语言激励,对一般学生可用“书写认真”“解法巧妙”“见解独特”等词语。对已获成功的基础较好的学生可进一步用言语刺激:“你还有其他方法吗?”“你还有更巧的方法吗?”这样会使全班同学兴趣高昂。同时,切忌给学生以反复失败的刺激,以保持兴趣的持久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