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绩效考核与智商测试
据《扬子晚报》报道,2011年10月份以后,无锡市测智商的中小学生明显增多,原因是该市中小学教师实行绩效工资,班级成绩与教师的绩效考核挂钩,如果学生智商显示较低,老师可以向上提出申请,智商低的学生的成绩可以不计入班级成绩考核的范畴,因此,部分教师要求家长带成绩差的学生到医院测智商。据无锡测智商的儿童医院数据显示,这段时间以来已有近500名学生测智商,是往年一年测智商人数的总和。此做法目前已被无锡市教育局等部门叫停。
【点评】此事的根源是在“绩效考核”上。教师的工资与学生的分数挂钩,与学生的智商挂钩,这样的做法确实极其不妥乃至荒谬,但我们要进一步追问的是,在目前的绩效工资分配体系下,怎样的评定才更为合理和妥当?这确实是各地教管部门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无锡市虽然已经叫停了这个智商测试,但如果仍然拿不出一套合理的绩效工资考评办法,那么类似的事件就仍有可能再度发生。
少年足球成败论
前段时间,北京地坛小学足球队与来访的俄罗斯伊尔库茨克州少年迪纳摩足球队踢了一场友谊赛,结果以0∶15惨败。为挽回颜面,隔几天后北京小学足球冠军队南湖东园小学越野队主动约战俄罗斯队,谁知最终以3∶7的比分输掉比赛。据报道,中方的球员在身高上有优势,但在技术、体能上劣于俄方。另据了解,此次来华参赛的俄罗斯小学球队曾获2011年西伯利亚联邦区冠军,实力很强。
【点评】按理说,一两次的成败不足以论英雄,况且中国是以小学校园业余球队对抗俄罗斯专业少年足球队,本身欠缺可比性,所以对这样的失败原本就不该做过多的苛责。该事件之所以引发热议,是因为它触及了我们的培养机制和教育理念,才让公众浮想联翩:我们的学校在日常教育管理中重智力轻体育,我们的家长过度溺爱孩子……都说少年是国家的未来,如果一个国家的少年整体身体素质不高,那么未来的重任谁来担起?
“校长撑腰体”引发的
道德反思
2011年9月21日,在北京大学各院系及行业校友会负责人座谈会上,北大的常务副校长吴志攀在鼓励校友讲诚信、做好事、做有道德的公民时,称“你是北大人,看到老人摔倒了你就去扶。他要是讹你,北大法律系给你提供法律援助,要是败诉了,北大替你赔偿!”这句话后来被网友衍生出多个版本,称为“校长撑腰体”。近期北京大学校长周其凤也公开表示支持吴志攀副校长的“撑腰体”。
【点评】道德当然需要反思,但善行更应该传扬。与其过分谴责路人的冷漠和不义,不如从那些义无反顾的善行中,思考该如何重建我们的道德良心。这种重建不应仅仅停留在口头呼吁的层面,也不应仅是法律层面奖惩机制的建立,而应从经济、文化、制度等多方面进行思考,它应是良好社会道德秩序的维护。“校长撑腰体”为何而红?因为道德需要“撑腰”。
短期支教的“功过是非”
最近,中国青年报以“超一半校长不信任支教者”为题,报道了当下短期支教普遍存在的现状。该报道称,尽管多数学校认为短期支教能起到一定效果,但等到支教老师离去后,支教的后续负面影响也凸显出来。调查数据显示,有60%的受教学生在接触到大学生支教后感觉到自己学校的老师教学水平不高;78%的受教学生认为平时学校上课相比支教期间上课很没意思;由于支教期间所学内容与下一个学期的教学内容重复,有48%的受教学生有下学期上课不用认真听讲的想法;有85%的受教学生对所教内容不感兴趣,被动地接受短期支教所教内容。另外该报道还举例说,有的大学生在上课时,给孩子发奖品;有的自己带去电脑,用上了多媒体手段,这些教学条件和能力,支教者有,当地学校和老师没有。“他们一走,当课堂恢复到老样子,孩子们心理落差很大。”
【点评】这折射出的其实还是教育公平的问题。如果教育资源分配均衡,就不存在支教与被支教的关系了,但目前显然支教现象还将持续。所以笔者在此建议完善一套“评估方案”,被支教方要对自己的现状有一个科学的评估,合适的支教者和适宜的支教内容都应考虑在内;而支教方也应该充分考虑当地原有的教学条件,把短期支教的后续负面影响尽量缩至最小。
据《扬子晚报》报道,2011年10月份以后,无锡市测智商的中小学生明显增多,原因是该市中小学教师实行绩效工资,班级成绩与教师的绩效考核挂钩,如果学生智商显示较低,老师可以向上提出申请,智商低的学生的成绩可以不计入班级成绩考核的范畴,因此,部分教师要求家长带成绩差的学生到医院测智商。据无锡测智商的儿童医院数据显示,这段时间以来已有近500名学生测智商,是往年一年测智商人数的总和。此做法目前已被无锡市教育局等部门叫停。
【点评】此事的根源是在“绩效考核”上。教师的工资与学生的分数挂钩,与学生的智商挂钩,这样的做法确实极其不妥乃至荒谬,但我们要进一步追问的是,在目前的绩效工资分配体系下,怎样的评定才更为合理和妥当?这确实是各地教管部门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无锡市虽然已经叫停了这个智商测试,但如果仍然拿不出一套合理的绩效工资考评办法,那么类似的事件就仍有可能再度发生。
少年足球成败论
前段时间,北京地坛小学足球队与来访的俄罗斯伊尔库茨克州少年迪纳摩足球队踢了一场友谊赛,结果以0∶15惨败。为挽回颜面,隔几天后北京小学足球冠军队南湖东园小学越野队主动约战俄罗斯队,谁知最终以3∶7的比分输掉比赛。据报道,中方的球员在身高上有优势,但在技术、体能上劣于俄方。另据了解,此次来华参赛的俄罗斯小学球队曾获2011年西伯利亚联邦区冠军,实力很强。
【点评】按理说,一两次的成败不足以论英雄,况且中国是以小学校园业余球队对抗俄罗斯专业少年足球队,本身欠缺可比性,所以对这样的失败原本就不该做过多的苛责。该事件之所以引发热议,是因为它触及了我们的培养机制和教育理念,才让公众浮想联翩:我们的学校在日常教育管理中重智力轻体育,我们的家长过度溺爱孩子……都说少年是国家的未来,如果一个国家的少年整体身体素质不高,那么未来的重任谁来担起?
“校长撑腰体”引发的
道德反思
2011年9月21日,在北京大学各院系及行业校友会负责人座谈会上,北大的常务副校长吴志攀在鼓励校友讲诚信、做好事、做有道德的公民时,称“你是北大人,看到老人摔倒了你就去扶。他要是讹你,北大法律系给你提供法律援助,要是败诉了,北大替你赔偿!”这句话后来被网友衍生出多个版本,称为“校长撑腰体”。近期北京大学校长周其凤也公开表示支持吴志攀副校长的“撑腰体”。
【点评】道德当然需要反思,但善行更应该传扬。与其过分谴责路人的冷漠和不义,不如从那些义无反顾的善行中,思考该如何重建我们的道德良心。这种重建不应仅仅停留在口头呼吁的层面,也不应仅是法律层面奖惩机制的建立,而应从经济、文化、制度等多方面进行思考,它应是良好社会道德秩序的维护。“校长撑腰体”为何而红?因为道德需要“撑腰”。
短期支教的“功过是非”
最近,中国青年报以“超一半校长不信任支教者”为题,报道了当下短期支教普遍存在的现状。该报道称,尽管多数学校认为短期支教能起到一定效果,但等到支教老师离去后,支教的后续负面影响也凸显出来。调查数据显示,有60%的受教学生在接触到大学生支教后感觉到自己学校的老师教学水平不高;78%的受教学生认为平时学校上课相比支教期间上课很没意思;由于支教期间所学内容与下一个学期的教学内容重复,有48%的受教学生有下学期上课不用认真听讲的想法;有85%的受教学生对所教内容不感兴趣,被动地接受短期支教所教内容。另外该报道还举例说,有的大学生在上课时,给孩子发奖品;有的自己带去电脑,用上了多媒体手段,这些教学条件和能力,支教者有,当地学校和老师没有。“他们一走,当课堂恢复到老样子,孩子们心理落差很大。”
【点评】这折射出的其实还是教育公平的问题。如果教育资源分配均衡,就不存在支教与被支教的关系了,但目前显然支教现象还将持续。所以笔者在此建议完善一套“评估方案”,被支教方要对自己的现状有一个科学的评估,合适的支教者和适宜的支教内容都应考虑在内;而支教方也应该充分考虑当地原有的教学条件,把短期支教的后续负面影响尽量缩至最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