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炎武“(扌为)捞谦”溯源与钱锺书“文人相轻”

来源 :博览群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chblueag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二钱诗学之研究》
  刘梦芙著,黄山书社2008年1月版,30.00元
  刘梦芙先生的《二钱诗学之研究》,是一部值得细心玩索的好书,中国诗学研究者,尤其是关注近现代诗学者,可以从其中获得诸多启发。
  综括此书的特色,我以为有两点。
  (1)作者诗学诗功,两擅其胜,即不但有深厚的理论修养,而且有丰富的诗词创作体验,这就使他对二钱(钱仲联与钱锺书)的诗歌分析,深中肯綮。我曾在《诗功与诗学研究》(《博览群书》2007年第7期)中对许龙先生《钱锺书诗学思想研究》一书提出了一些看法,认为该书的缺点,关键就在于作者缺少创作的体验,因而对《槐聚诗存》与钱先生的诗学思想相互间的内在联系,无法作出具体而深入的说明。如果说许书是一个负面的例子,那么,梦芙先生此书恰好弥补了这一缺憾,它从钱诗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技巧,阐释出钱先生的诗学渊源和审美情趣。不但梦芙先生的《(槐聚诗存)初探》如此,刘永翔先生的《读(槐聚诗存)》(见《钱锺书研究集刊》第二辑)也同样对钱诗评析入微,时出妙解,原因也在于刘先生的诗功诗学相济其美啊!
  (2)梦芙学力超群,识力亦过人。我常说,有知识不难,有思想最难。乾嘉朴学家中,只有戴震、汪中、焦循、龚自珍等少数学者是思想家。梦芙在《二钱诗学之研究》一书中,时常闪现出思想的火花。例如《关于“钱学”的观察与思考》《二钱诗学之比较》,特别是《魔镜背后的钱锺书》,真正体现了“真理之勇,文章之德”。而最使我感叹的是梦芙对《石语》的评笺,以及对《容安馆札记》的批评。
  对钱锺书先生著作的研究,竟然成为“钱学”,可见时人对他的崇拜。但也正因此,不免有些人阿私所好,不能坚持“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的原则。比如对《石语》,有些人还很称赏。而《容安馆札记》对俞平伯、邓广铭等名家的讥嘲,有的人也随声附和。我认为这都是不妥当的。因为这两种著作,实在只能为锺书先生盛德之累。
  《管锥编》第三册第1050页引曹丕《典论·论文》“文人相轻”之言,加以分析,认为“‘善于自见’适即‘暗于自见’或‘不自见之患’,‘善自见’而矜‘所长’与‘暗自见’而夸‘己贤’,事不矛盾,所以言之异路耳。”钱先生深明此理,而自少至老,屡蹈此“文人相轻”的恶习,正由于背离儒家著重践履的教训。儒家强调知行合一,知而不行,犹不知也。汉人重经术,强调的是“经明行修”,否则成为荀子所斥的“小人之学”。《荀子·劝学篇》云:“君子之学也,人乎耳,著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端而言,蠕而动,一可以为法则。小人之学也,人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间,则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躯哉!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为己”,指君子为了修身而学先王之道,使自己成为德才兼备的能齐家以至治国平天下的圣贤。小人之学则不然,只把学问当做追逐名利的工具。所以,原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曾指出欧美的教育制度的缺失,是只给予学生以知识技能,而忽视了教学生“成人之道”。锺书先生“文人相轻”的表现,实在和中外古今这多种影响有关系。
  顾炎武平生厌恶“文人”,常引宋人刘挚的话:“士当以器识为先,一号为文人,无足观矣。”顾氏实在继承并发扬了我国另一种优秀的传统文化。他写出《广师篇》:“夫学究天人,确乎不拔,吾不如王寅旭;读书为己,探赜洞微,吾不如杨雪臣;独精三《礼》,卓然经师,吾不如张稷若;萧然物外,自得天机,吾不如傅青主;坚苦力学,无师而成,吾不如李中孚;险阻备尝,与时屈伸,吾不如路安卿;博闻强记,君书之府,吾不如吴任臣;文章尔雅,宅心和厚,吾不如朱锡鬯;好学不倦,笃于朋友,吾不如王山史;精心六书,信而好古,吾不如张力臣”(《亭林文集》卷六)。
  据刘衍先生《寄庐杂笔》第156页说:清人陈康祺《郎潜纪闻》初笔卷八《顾阎李诸公之(扌/为)谦》云:“(先引《广师篇》原文)百诗先生论人物,尝称吴志伊之博览,徐胜力之强记,自问不如。吾乡李杲堂先生最心折万氏家学,尝云:‘粹然有得,造次儒者,吾不如公择;事古而信,笃志不分,吾不如季野。’杭大宗太史亦自谓:‘吾经学不如吴东壁,史学不如金谢山,诗学不如厉樊榭。’数公皆经术湛深,文章淹贯,尚乐集思广益,捞谦自下如此。今乡里晚学粗识迳涂,便谓朋辈中莫可与语,志高气溢,宜其画矣。”
  衍文先生又引平步青《霞外捃屑》卷七上《广师》条,平氏据《东坡志林》引陈元龙语:“夫闺门雍穆,有德有行,吾敬陈元方兄弟;渊清玉洁,有礼有法,吾敬华子鱼;清秀疾恶,有识有义,吾敬元达;博闻强记,奇逸卓荦,吾敬孔文举;雄姿杰出,有王霸之略,吾敬刘玄德。”以为此《广师篇》之源。且谓顾氏文中排比十段,实仿元龙,非其创格。衍文先生认为陈元龙语尚非最早出处,《史记·高祖本纪》“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这才是顾文最早的出处。
  我很赞成这种溯源,因为这正是一种优良的文化传统的表现。我想补充的是,《后汉书·陈蕃传》:“‘不愆不忘,率由旧章’,臣不如太常胡广;齐七政,训五典,臣不如议郎王畅;聪明亮达,文武兼资,臣不如弛刑徒李膺。”此亦顾文来源之一。至于平步青引《东坡志林》,实则陈元龙语出自《三国志·魏书·陈矫传》。我手边无《霞外捃屑》这部书,不解平氏引书何以不从其朔。
  我以为要溯《广师篇》之源,还有比《史记》早的《国语·齐语》第一篇:鲍叔对齐桓公说:“臣之所不若夷吾者五:宽惠柔民,弗若也;治国家不失其柄,弗若也;忠信可结于百姓,弗若也;制礼义可法于四方,弗若也;执袍鼓立于军门,使百姓皆加勇焉,弗若也。”
  而最为顾氏所服膺的是孔子问子贡:“汝与回也孰愈?”对曰:“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子曰:“弗如也。吾与汝弗如也”(《论语·公冶长》)。
  根据上述各种资料,可见和“文人相轻”这种恶习成为对立面的,是儒家形成的另一种“自卑而尊人”的传统。这就是“恕道”:“躬自厚而薄责于人”(《论语·卫灵公》)。也就是民主社会所倡导的“宽容”精神。锺书先生既饱读诗书,又沐浴过欧风美雨,却偏偏不能实践,实在使我们这些尊敬他的人感到惋惜。
  据谢泳《中国自由知识分子的内心世界——四个著名知识分子五十年代的言论》一文(《随笔》2005年第一期)所说,当时高教部一份关于北大的调查报告,说钱锺书是“反动教授”。解放前与美国间谍特务李克关系密切,和清华的特务沈学泉关系也密切。曾见过“蒋匪”,并为之翻译《中国之命运》。还在上海美军俱乐部演讲一次。1952年,在毛选英译委员会,有人建议他把毛选拿回家去翻译,他说,“这样肮脏的东西拿回家去,把空气都搞脏了。”说毛选文字不通。
  跟这份材料相反的,是十年“文革”后,他自认为能苟全性命于乱世,是因为“从未出过风头,骂过什么人……享受了‘沉默的自由’”(《钱锺书研究集刊》第二辑第303页)。
  对照这两份材料,可见他是怎样残酷地进行自我斗争,让自己安全地“默存”下去。
  然而这种强制终必反弹,《石语》从二十多岁锁到箱子里,直到八十多岁,终于还是让它问世。这是什么心态?大概认为反正被讥评的对象都早已作古,而自己也“此身行作稽山土”,恶作剧就恶作剧吧!《容安馆札记》则自己也未必打算原封不动地出版。这就涉及后学们如何对待先哲遗著的态度了。“君子爱人以德”,应该成人之美,而不是成人之恶。
  并不是不可以匡正他人的失误。孔子所说益者三友,就是“直”、“谅”、“多闻”。“直”摆在第一位,朋友过则相规,却不是“当面输心背面笑”,如对俞平伯那样,当面鞠躬叫“老师”,《札记》里却骂“俞曲园不肖孙辈”。
  梦芙先生之所以写《(石语)评笺》和《魔镜背后的钱锺书》,的确表现了“真理之勇,文章之德”,这不是对钱先生的攻击,而是通过这一事例,希望大家不要做“文人”,而要懂得尊重人,尊重异量之美。这是他这部书对我的启发,也是他这部书的重大价值所在,因为这正体现了“《春秋》责备贤者”的精神。
  
  (本文编辑:李焱)
其他文献
高中生写作责任意识出现缺失。主要表现为:写作缺乏完整的视野与驾驭问题素材的能力,材取非道德的生活,导致非道德的认知;认同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痞子主义等错误的价值观;出于一己之私指斥天地、谩骂诅咒,或者放大社会问题,以偏概全,暴露其错误的世界观;情感偏激、无端攻击他人人格,造谣生事、无中生有等,凸显其人生观和审美观的卑微。这种写作责任意识的严重缺失现象,已产生了诸多不良的影响,制约着中
词的鉴赏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人教版必修4共选词8首,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共选词7首,涉及温庭筠、韦庄、李煜、柳永、苏轼、周邦彦、李清照、辛弃疾、姜夔、纳兰性德共10位词人。  在教学实践中,包括词在内的古代诗歌鉴赏是教学的难点。一般的古代诗歌教学过程,大多是时代背景、词人生平、艺术特色和思想内容的机械罗列,教学过程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不能从整体和宏观的视角帮助学生把握词的发展流变,影响
李文莉,上海市建平中学教师。   新课标指出:“学生通过鉴赏、阅读、交流、表达等相关语文活动,在思维的发展与提升、语言的建构与应用、文化的传承与理解、审美创造与鉴赏等方面都得到进一步发展。”本文尝试就高中语文必修上第六单元《读书:目的和前提》一文进行“以读促写”的探索教学,在思辨性阅讀和自我表达中建立桥梁,有效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从而促进议论文写作的更好展开。   一、基于思维训练,设置教学目标和
回首中国这三十年,常常给人如梦似幻的感觉,恰如杜甫的诗句“夜阑更秉烛,相对如梦寐”。那天夜深人静回家的路上,听街边有人弹琴唱歌,便停了下来。唱歌人是个光头赤膊的北京爷们,五十岁上下。他唱的都是从前的老歌老调,从“文革”后期青年玩闹的情歌到80年代的摇滚。其中几首,距我上一次听到已整整三十年了。我在一旁站了很久,然后又跟歌手聊了一阵。我很感慨:当年流里流气的小黄歌,今天听着怎么那么纯朴啊!  本文将
诗言情是诗歌的本质之一,这可以称得上我们在指导学生欣赏古典诗词时的一条铁律。那如何触摸到作者情感的脉搏呢?阅读诗歌时,一定离不开对“诗歌意象”的赏析。借助负载着特定情感内涵的意象走进诗歌,的确不失为一个有效途径。但很多老师仅仅止步于对单个意象的机械分析而忽略了关注整首诗词所营造出的整体“诗歌意境”。细致而透彻地分析了诗词中的单个意象,是否就能将学生顺利带入诗境呢?我想答案是否定的。本篇论文拟结合自
这是一部西南采风录,也可以说是一项人类学田野考查报告;作者是一位富有采访经验的老记者,对人类学、社会学很有心得,这就使该书没有仅仅停留在猎奇和惊艳、渲染和夸张上,虽然这是作者调查访谈的记述,文字却处处显示出作者的专业兴趣和见识,时时将历史与现实相对照,将这一块遗落大山深处的人类史前期文化化石、中国至今仅存的父系氏族部落状况清晰地呈献于世人面前。  该书并非是第一个记述这个位于川藏边境金沙江边的山岩
壬戌学制中的《高级中学课程总纲》由郑宗海、胡明复、廖世承、舒新城、朱经农、陆士寅、陆步青、朱斌魁、段育华起草,新学制课程标准委员会复订。总纲将以升学为主要目的者称为普通科。普通科分两组,第一组注重文学及社会科学,第二组注重数学及自然科学。两组都实行学分制。第一组中至少30学分,各校可自由开课。这因应了各地高中课程设置和教材选择各自为政的现实,反过来又鼓励了这种风气。  自高中建制至1930年左右,
如何开展现代诗的教学活动,已经成了不能回避的问题。面对一首现代诗,既有的教学理论无法焕发光芒,独特的教学方法又容易生搬硬套,除了带着感情一遍又一遍朗读出“感悟”,似乎只能是无限“阐释”诗歌的社会背景、历史典故、辞章句法,生生变成了一堂班会课,一堂历史课,一堂语法课。当然,大部分选入课本的现代诗这样教都无可厚非,直到出现了《回延安》。  这首贺敬之创作于1956年的诗歌,让很多堂课变成了信天游歌曲赏
《记念刘和珍君》(以下简称《记》)是中学语文教材传统经典篇目,它“直抵中国历史的‘惊人的真的大黑暗’,任何时候读都会有惊心动魄之感”[1],那么,这种震撼力究竟来自哪里?鲁迅先生是怎样创造出“这一个”的?一线教学是否真正发掘并呈现了这种震撼力?恐怕大多存在着隔膜、肤浅、敷衍的现象。由于主要停留在作品已知和可见的认知表象和操作层面上,正如朱自清批评的那样:“读的方面,往往只注重思想的获得而忽略语汇的
1912年,民國成立后调整中学修学年限、课程设置及教学目的:中学年限由五年调整为四年;废止读经;中国传统道德伦理不再作为修身的惟一教学内容,修身也不再承担古诗歌的教学任务;民初虽有乐歌课,但任务是“谙习唱歌及音乐大要,以涵养德性及美感。乐歌先授单音,次授复音及乐器用法”[1],也不承担教授古诗歌的功能。课程调整后,中学生是否需要学习经部文献、儒家学说及古诗歌,通过什么途径学习,这是当时人们比较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