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思维发展与提升是高中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在新课改的发展要求和素质教育的推进下,加强对学生语文思维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传统语文教学的各种弊端日渐突出,只有在课堂中加强对学生自主和创新思维的引导,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适应时代的需要。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已经开始转变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模式,越来越重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所以,下文对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语文思维能力培养策略进行分析。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学生;语文思维能力培养;策略
普通高中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个方面的内容。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和提升高中生核心素养,是高中语文教学改革的方向和任务。思维发展与提升作为高中语文核心素养的一项重要内容,对于学生全面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在学生的智力结构中,思维处于核心地位,有思维才能够有创造性。在新课标的改革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改变以往教学理念,把目光放在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和提升上,把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上。《教育的中心目的》一书明确指出:"强化并贯穿于所有教育的中心目的——教育的基本思路,就是要培养思维能力。"语文思维是学生在读写听说活动中与言语同步展开的思维活动与思维能力,思维能力发展关系到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与全面发展,以下对高中语文教学中语文思维的培养方式进行分析。
1高中语文教学现状和问题
1.1语文思维能力教学的现状
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不断深化,教师逐渐改变了传统的教学观念,对教学模式也进行了优化与创新,越来越重视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養。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学改革体系并不健全,课堂教育实践与教学理论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在新课改的要求下,教师对教学模式进行了一定调整,但在教学中对新课程实施带来的变化显得有点不适应,存在被动改革的问题。课堂教学中,教学的方式比较死板,教师教学的灵活性普遍比较差,忽略同学们的独自思维能力和自主探讨能力的培养。很多教师积极响应新课改的要求,在语文教学中加入了很多合作谈论的互动,但是由于缺乏整体理解,所以培养语文思维的效果并不明显,语文思维能力培养的方法仍需要不断改进。
1.2高中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大家都认为在语文课上老师细心的讲解,学生认真的听讲,无疑是一个完美的课堂。在我们认为这是完美的课堂时,却暴漏显现出的问题又是什么呢?老师问:学生们大家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吗?讲台下面无人做声,或是堂上堂下无意义的问答。这样的双边活动或无或虚,成为无效的对话。当老师提出问题时,学生无言的等待,老师忽视了学生当时所想的,忽视了教学对象学生的思维特殊性。有的老师上课,过于追求形式的新异,课堂氛围不错,结果却没有想象其中的那么好。教学模式是为教学内容服务的,老师的课花架子是不少,然而实际内容和效果并不理想。教师虽然懂得教学的改革,却忽视了重点。在课堂上重视的不应该是怎么教,而是教什么的问题。
2语文思维能力培养策略
2.1启发学生思考
启发学生思考最普遍的方法便是提问,几乎所有的教师都熟知这种方法。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并不会积极发言回答问题,提问方法的效果并不好,因此教师需要改善提问的形式,让学生更有主动思考回答问题的欲望。教师可以利用情绪感染学生,语文教材中所选的文章大多含有丰富的思想感情,教师可以通过朗诵课文等方式,让学生充分感受到课文中所蕴含的作者的思想感情,用感情渲染气氛。教师可以巧妙设置问题,部分学生不回答问题的原因是没有理解问题的意义,所以教师需要借助教材中的文章或是借助自己的能力创建一个回答问题的场景,学生被带入教师设置的场景中,感同身受,就会更容易回答问题。
2.2创造新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兴趣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往往是被动地去接受知识,缺少语文学习的兴趣。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不断创新教学模式,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以此来提高学生语文思维的自主和创造性。比如多媒体教学、互动课堂、写作应用等,这些都是引起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自主思考从而提高语文教学效果的有效措施。也可以采用探究式教学策略,在课堂上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去自学课文内容,更好地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这种教学方法不仅能让学生自己在解决问题中掌握知识,而且调动了学生主动思考问题的积极性,培养了他们语文思维能力的自主性。
2.3强化教学内容的训练,拓展学生思维广度
高中语文教学要重视学生语言的建构与运用,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进而让学生在未来的学习中形成思维模式,教学语文思维需要不断的延伸,只有丰富语文学习内容才能够从多个角度去认识问题理解问题,进而更好的体验生活和感受生活。知识的积累能够拓展学生的思维,这一点也是拓展思维的关键所在。在训练的基础上学习语文会更富有情感,还能够在学习的基础上进行自我分析和自我探究,例如,教师在讲解《师说》的过程中,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些问题,自行查找解决,例如,当时社会的背景以及你对韩愈这个人的看法,问题要有开放性,答案的寻找也更具开放性,可以使用互联网也可以借助图书馆等等,由此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点额热情和兴趣,让学生的思维空间得到拓展。
2.4提供多样阅读形式
语文书中阅读题材是多样的,文言文诗词、小说散文、传记,形式各异的阅读题材仅仅通过书本和文字形式的阅读是不可能让学生产生兴趣的,也会因为理解不够的原因而大大降低,教师可以向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阅读”形式。例如在《雷雨》阅读中,因为作品本身年代久远且背景复杂,学生很难读懂。如果教师截取《雷雨》片段,组织学生对这一片断进行表演,学生在自导自演的过程中也会发挥出最大的动力去了解《雷雨》,学生在这种由被动变主动的态度中也会渐渐对文本产生更加浓厚的兴趣。
2.5注重学生个性的培养
教师在教育学生的同时,也要做好本身对学生的指引,学生的自身素质不一样,语文的思维方式不同,对一件事情会提出不同见解。老师需要注重学生个性的思维,尊重、鼓励学生创新,引导他们多方面思维。这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在规范思维的基础上提出个性化创新的见解。比如《渔父》中可以设计个性化问题:如何看待渔父、屈原的思想?这一问题在理解渔父和屈原思想的基础上可以联系到当下来谈。这一问题将课堂所学延伸到生活实际中,体现了在生活中学习语文的目的是达到更高层次――应用,从而达到人文教育的目的。深度理解文本,引起学生对生命价值的关注与思考,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有正确的价值判断的能力,直面人生,正视生活中的苦乐顺逆,这是语文课堂的重要任务。
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中学生语文思维能力的培养,离不开高中语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实施的各种教学方案和策略。高中语文教师在其中要发挥好自身的教育引导作用,帮助学生认清和挖掘自身的学习潜力,在教学活动中着力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在潜移默化的教学环境中完成培养自身语文思维能力的任务。高中语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也要注意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让高中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高中语文的学习当中,尊重学生的个人意志和不同之处,提倡和保护高中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形成属于他们自己的高中语文思维能力,才能更好地在后续的学习和生活当中为他们带来更多的便利,才能满足和符合现代教育的教学要求。
参考文献:
[1]姜旭日.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语文思维的培养策略[J].才智,2015,(28):192.
[2]孙长军.高中语文思维的特点及培养策略[J].中外交流,2017,14(7):137.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学生;语文思维能力培养;策略
普通高中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个方面的内容。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和提升高中生核心素养,是高中语文教学改革的方向和任务。思维发展与提升作为高中语文核心素养的一项重要内容,对于学生全面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在学生的智力结构中,思维处于核心地位,有思维才能够有创造性。在新课标的改革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改变以往教学理念,把目光放在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和提升上,把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上。《教育的中心目的》一书明确指出:"强化并贯穿于所有教育的中心目的——教育的基本思路,就是要培养思维能力。"语文思维是学生在读写听说活动中与言语同步展开的思维活动与思维能力,思维能力发展关系到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与全面发展,以下对高中语文教学中语文思维的培养方式进行分析。
1高中语文教学现状和问题
1.1语文思维能力教学的现状
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不断深化,教师逐渐改变了传统的教学观念,对教学模式也进行了优化与创新,越来越重视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養。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学改革体系并不健全,课堂教育实践与教学理论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在新课改的要求下,教师对教学模式进行了一定调整,但在教学中对新课程实施带来的变化显得有点不适应,存在被动改革的问题。课堂教学中,教学的方式比较死板,教师教学的灵活性普遍比较差,忽略同学们的独自思维能力和自主探讨能力的培养。很多教师积极响应新课改的要求,在语文教学中加入了很多合作谈论的互动,但是由于缺乏整体理解,所以培养语文思维的效果并不明显,语文思维能力培养的方法仍需要不断改进。
1.2高中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大家都认为在语文课上老师细心的讲解,学生认真的听讲,无疑是一个完美的课堂。在我们认为这是完美的课堂时,却暴漏显现出的问题又是什么呢?老师问:学生们大家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吗?讲台下面无人做声,或是堂上堂下无意义的问答。这样的双边活动或无或虚,成为无效的对话。当老师提出问题时,学生无言的等待,老师忽视了学生当时所想的,忽视了教学对象学生的思维特殊性。有的老师上课,过于追求形式的新异,课堂氛围不错,结果却没有想象其中的那么好。教学模式是为教学内容服务的,老师的课花架子是不少,然而实际内容和效果并不理想。教师虽然懂得教学的改革,却忽视了重点。在课堂上重视的不应该是怎么教,而是教什么的问题。
2语文思维能力培养策略
2.1启发学生思考
启发学生思考最普遍的方法便是提问,几乎所有的教师都熟知这种方法。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并不会积极发言回答问题,提问方法的效果并不好,因此教师需要改善提问的形式,让学生更有主动思考回答问题的欲望。教师可以利用情绪感染学生,语文教材中所选的文章大多含有丰富的思想感情,教师可以通过朗诵课文等方式,让学生充分感受到课文中所蕴含的作者的思想感情,用感情渲染气氛。教师可以巧妙设置问题,部分学生不回答问题的原因是没有理解问题的意义,所以教师需要借助教材中的文章或是借助自己的能力创建一个回答问题的场景,学生被带入教师设置的场景中,感同身受,就会更容易回答问题。
2.2创造新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兴趣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往往是被动地去接受知识,缺少语文学习的兴趣。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不断创新教学模式,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以此来提高学生语文思维的自主和创造性。比如多媒体教学、互动课堂、写作应用等,这些都是引起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自主思考从而提高语文教学效果的有效措施。也可以采用探究式教学策略,在课堂上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去自学课文内容,更好地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这种教学方法不仅能让学生自己在解决问题中掌握知识,而且调动了学生主动思考问题的积极性,培养了他们语文思维能力的自主性。
2.3强化教学内容的训练,拓展学生思维广度
高中语文教学要重视学生语言的建构与运用,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进而让学生在未来的学习中形成思维模式,教学语文思维需要不断的延伸,只有丰富语文学习内容才能够从多个角度去认识问题理解问题,进而更好的体验生活和感受生活。知识的积累能够拓展学生的思维,这一点也是拓展思维的关键所在。在训练的基础上学习语文会更富有情感,还能够在学习的基础上进行自我分析和自我探究,例如,教师在讲解《师说》的过程中,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些问题,自行查找解决,例如,当时社会的背景以及你对韩愈这个人的看法,问题要有开放性,答案的寻找也更具开放性,可以使用互联网也可以借助图书馆等等,由此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点额热情和兴趣,让学生的思维空间得到拓展。
2.4提供多样阅读形式
语文书中阅读题材是多样的,文言文诗词、小说散文、传记,形式各异的阅读题材仅仅通过书本和文字形式的阅读是不可能让学生产生兴趣的,也会因为理解不够的原因而大大降低,教师可以向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阅读”形式。例如在《雷雨》阅读中,因为作品本身年代久远且背景复杂,学生很难读懂。如果教师截取《雷雨》片段,组织学生对这一片断进行表演,学生在自导自演的过程中也会发挥出最大的动力去了解《雷雨》,学生在这种由被动变主动的态度中也会渐渐对文本产生更加浓厚的兴趣。
2.5注重学生个性的培养
教师在教育学生的同时,也要做好本身对学生的指引,学生的自身素质不一样,语文的思维方式不同,对一件事情会提出不同见解。老师需要注重学生个性的思维,尊重、鼓励学生创新,引导他们多方面思维。这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在规范思维的基础上提出个性化创新的见解。比如《渔父》中可以设计个性化问题:如何看待渔父、屈原的思想?这一问题在理解渔父和屈原思想的基础上可以联系到当下来谈。这一问题将课堂所学延伸到生活实际中,体现了在生活中学习语文的目的是达到更高层次――应用,从而达到人文教育的目的。深度理解文本,引起学生对生命价值的关注与思考,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有正确的价值判断的能力,直面人生,正视生活中的苦乐顺逆,这是语文课堂的重要任务。
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中学生语文思维能力的培养,离不开高中语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实施的各种教学方案和策略。高中语文教师在其中要发挥好自身的教育引导作用,帮助学生认清和挖掘自身的学习潜力,在教学活动中着力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在潜移默化的教学环境中完成培养自身语文思维能力的任务。高中语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也要注意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让高中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高中语文的学习当中,尊重学生的个人意志和不同之处,提倡和保护高中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形成属于他们自己的高中语文思维能力,才能更好地在后续的学习和生活当中为他们带来更多的便利,才能满足和符合现代教育的教学要求。
参考文献:
[1]姜旭日.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语文思维的培养策略[J].才智,2015,(28):192.
[2]孙长军.高中语文思维的特点及培养策略[J].中外交流,2017,14(7):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