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分析川芎嗪药物治疗结合康复治疗脑梗塞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脑梗塞疾病患者120例,其中采用川芎嗪药物治疗结合康复治疗、川芎嗪药物治疗和康复治疗各40例,并分为A、B、C三组,观察各组治疗的疗效。结果:通过对AS、FM和BI评分标准进行分析,A组患者的效果好于BC组。结论:采用川芎嗪药物治疗结合康复治疗组的效果要明显好于单独采用川芎嗪药物治疗或者单独采用康复治疗组,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川芎嗪药物治疗;康复治疗;脑梗塞疾病
脑梗塞是中老年非常常见的一种疾病,对人们的生活质量有严重影响,其发病率、死亡率正在逐年提高[1]。近几年来随着诊断技术的进步以及新药物的使用使得死亡人数在相对减少致残率提高,存活人数在增加,但随之而来的就是残疾者人数的上升,要想改变或改善这些脑梗塞疾病患者功能障碍的状况就需要进行治疗[2]。川芎嗪药物治疗结合康复治疗治疗脑梗塞疾病在临床上还没有相关的临床研究报道[3]。.笔者对我院2011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脑梗塞疾病患者进行临床疗效观察,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脑梗塞疾病患者120例,按治疗的方法分为A、B、C三组,其中A组采用川芎嗪药物治疗结合康复治疗,B组采用川芎嗪药物治疗,C组采用康复治疗。A组40例患者男22例,女18例,年龄35-77岁,平均51.4岁。B组40例患者男21例,女19例,年龄36-81岁,平均56.4岁。C组40例患者男20例,女20例,年龄41-78岁,平均34.6岁。三组患者病例均经心电图记录证实基础心律均为窦性心律,凝血功能均正常。均无肝肾功能异常、心衰、心肌梗死急性期、糖尿病、严重心律失常、脑出血及有出血倾向。
1.2 方法。所有的患者术前进行常规检查,AB组患者均在起病后72 h内用药,都给予川芎嗪注射液,治疗方法为80mg/d,1次/d,15d为1个疗程。且时刻注意兼顾脱水降颅内压,加强护理治疗。
AC两组的患者只要神志清楚,肢体瘫痪无加重倾向,生命体征稳定,患者在发病48小时后即可进行[4]。早期康复治疗的基本程序[5]: ①正确的卧位姿势; ②床上坐位;③维持关节活动度的训练; ④正确的椅子及轮椅上的坐姿; ⑤转移动作训练; ⑥上肢自我主动辅助训练;⑦活动肩胛骨。
1.3 评价方法
全部患者均由神经科医师、康复护师共同完成,分别在康复治疗的第1 天和第21 天各评分1 次, 对照组为病情稳定后第1 天和第21 天各评分1 次。采用的评分量表为:①肢体功能运动采用简式(Fug+M ey er,FM) 评分法;②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AS)采用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1995) 的标准;③日常生活活动(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 , ADL) 采用巴氏指数(Barthel index, BI) 评分法。
1.4 统计学方法。对所得计量资料进行t 检验, 对样本率进行X2检验。
2 结果
三组患者均在治疗前后进行AS、 FM和BI评分。三组患者治疗前后差异具有显著意义(P < 005) 。见表1。
3 讨论
脑梗塞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疾病,笔者对川芎嗪药物治疗结合康复治疗项目治疗脑梗塞疾病恢复早期进行临床分析。通过对三组的临床资料分析评价表明,A组与B组C组相比,采用药物治疗结合康复治疗治疗CVD的疗效要明显好于只采用药物治疗或者只采用康复治疗组,可降低脑血管病的致残率, 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且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药物治疗和康复治疗对脑血管病整体治疗的效果与重要性已被国际公认[6]。川芎嗪药物结合康复治疗可从不同的方向来对脑血管疾病进行治疗。川芎嗪是从中草药川芎的根茎中提取的结构为四甲基吡嗪的有效成分,对川芎嗪的体内外研究表明,川芎嗪具有兴奋血管运动中枢、延髓呼吸中枢的作用, 直接改善微循环,扩张周围血管,增加脑血的流量,溶解血栓和抗血栓形成,同时还具有降低血压的作用。
采用康复治疗可以利用脑的可塑性可以创造各种方法促使损伤后的脑功能得到康复。急性脑血管疾病偏瘫患者一般都是由于神经功能的受损,从而引起肩关节半脱位、肢体肌肉萎缩、关节挛缩畸形、肩手综合征和足下垂、内翻等常见的功能障碍。而采用康复治疗能帮助患者恢复这些反应,患者在联合反应、原始姿势反射、共同运动、阻力诱发肌肉收缩甚至牵张反射,从而产生运动达到促进恢复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练启辉.依达拉奉辅助治疗急性脑出血91例疗效分析[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1(16)
[2] 李丽梅.早期康复对脑出血患者肢体肌力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11(07)
[3] 范振林,齐冰.脑卒中早期康复治疗的临床研究[J].吉林医学.2010(10)
[4] 郭会军,高尚社,杨建宇,李扬.中医治疗脑梗死简述[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1(23)
[5] 黎映琼,蓝天梅.川穹嗪在神经系统的药代动力学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J].求医问药(下半月).2011(10)
[6] 郭会军,杨建宇,李彦知,白桦.中医药治疗中风的临床研究回顾[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1(18)
【关键词】 川芎嗪药物治疗;康复治疗;脑梗塞疾病
脑梗塞是中老年非常常见的一种疾病,对人们的生活质量有严重影响,其发病率、死亡率正在逐年提高[1]。近几年来随着诊断技术的进步以及新药物的使用使得死亡人数在相对减少致残率提高,存活人数在增加,但随之而来的就是残疾者人数的上升,要想改变或改善这些脑梗塞疾病患者功能障碍的状况就需要进行治疗[2]。川芎嗪药物治疗结合康复治疗治疗脑梗塞疾病在临床上还没有相关的临床研究报道[3]。.笔者对我院2011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脑梗塞疾病患者进行临床疗效观察,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脑梗塞疾病患者120例,按治疗的方法分为A、B、C三组,其中A组采用川芎嗪药物治疗结合康复治疗,B组采用川芎嗪药物治疗,C组采用康复治疗。A组40例患者男22例,女18例,年龄35-77岁,平均51.4岁。B组40例患者男21例,女19例,年龄36-81岁,平均56.4岁。C组40例患者男20例,女20例,年龄41-78岁,平均34.6岁。三组患者病例均经心电图记录证实基础心律均为窦性心律,凝血功能均正常。均无肝肾功能异常、心衰、心肌梗死急性期、糖尿病、严重心律失常、脑出血及有出血倾向。
1.2 方法。所有的患者术前进行常规检查,AB组患者均在起病后72 h内用药,都给予川芎嗪注射液,治疗方法为80mg/d,1次/d,15d为1个疗程。且时刻注意兼顾脱水降颅内压,加强护理治疗。
AC两组的患者只要神志清楚,肢体瘫痪无加重倾向,生命体征稳定,患者在发病48小时后即可进行[4]。早期康复治疗的基本程序[5]: ①正确的卧位姿势; ②床上坐位;③维持关节活动度的训练; ④正确的椅子及轮椅上的坐姿; ⑤转移动作训练; ⑥上肢自我主动辅助训练;⑦活动肩胛骨。
1.3 评价方法
全部患者均由神经科医师、康复护师共同完成,分别在康复治疗的第1 天和第21 天各评分1 次, 对照组为病情稳定后第1 天和第21 天各评分1 次。采用的评分量表为:①肢体功能运动采用简式(Fug+M ey er,FM) 评分法;②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AS)采用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1995) 的标准;③日常生活活动(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 , ADL) 采用巴氏指数(Barthel index, BI) 评分法。
1.4 统计学方法。对所得计量资料进行t 检验, 对样本率进行X2检验。
2 结果
三组患者均在治疗前后进行AS、 FM和BI评分。三组患者治疗前后差异具有显著意义(P < 005) 。见表1。
3 讨论
脑梗塞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疾病,笔者对川芎嗪药物治疗结合康复治疗项目治疗脑梗塞疾病恢复早期进行临床分析。通过对三组的临床资料分析评价表明,A组与B组C组相比,采用药物治疗结合康复治疗治疗CVD的疗效要明显好于只采用药物治疗或者只采用康复治疗组,可降低脑血管病的致残率, 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且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药物治疗和康复治疗对脑血管病整体治疗的效果与重要性已被国际公认[6]。川芎嗪药物结合康复治疗可从不同的方向来对脑血管疾病进行治疗。川芎嗪是从中草药川芎的根茎中提取的结构为四甲基吡嗪的有效成分,对川芎嗪的体内外研究表明,川芎嗪具有兴奋血管运动中枢、延髓呼吸中枢的作用, 直接改善微循环,扩张周围血管,增加脑血的流量,溶解血栓和抗血栓形成,同时还具有降低血压的作用。
采用康复治疗可以利用脑的可塑性可以创造各种方法促使损伤后的脑功能得到康复。急性脑血管疾病偏瘫患者一般都是由于神经功能的受损,从而引起肩关节半脱位、肢体肌肉萎缩、关节挛缩畸形、肩手综合征和足下垂、内翻等常见的功能障碍。而采用康复治疗能帮助患者恢复这些反应,患者在联合反应、原始姿势反射、共同运动、阻力诱发肌肉收缩甚至牵张反射,从而产生运动达到促进恢复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练启辉.依达拉奉辅助治疗急性脑出血91例疗效分析[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1(16)
[2] 李丽梅.早期康复对脑出血患者肢体肌力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11(07)
[3] 范振林,齐冰.脑卒中早期康复治疗的临床研究[J].吉林医学.2010(10)
[4] 郭会军,高尚社,杨建宇,李扬.中医治疗脑梗死简述[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1(23)
[5] 黎映琼,蓝天梅.川穹嗪在神经系统的药代动力学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J].求医问药(下半月).2011(10)
[6] 郭会军,杨建宇,李彦知,白桦.中医药治疗中风的临床研究回顾[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