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的文化不鼓励人们思考真正的大问题,而是吸引人们关注一大堆实利琐事。
上学、考试、就业、升迁、赚钱、结婚、贷款、抵押、买车、买房、装修……层层叠叠,一切都是为了活下去,而且总是企图按照世俗的标准活得像样一些。大家似乎已经很不习惯在这样的思维惯性中后退一步,审视一下自己,问:难道这就是我一生所需要的一切?
由于文化不鼓励这种后退一步的发问,因此每个人真实的需要被掩盖了。“需要”变成了“想要”,而“想要”的内容则来自于左顾右盼之后与别人的盲目比赛。
明明营养已够,但所谓“饮食文化”却把这种实际需要推到了山珍海味、极端豪华的地步;明明只求安居,但“装潢文化”却把这种需要异化为宫殿般的奢侈追求……大家都像马拉松比赛一样跑得气喘吁吁,劳累和压力远远超过了需要,也超过了享受本身。
莫里老人认为,这是文化和教育灌输的结果,他说:
拥有越多越好。钱越多越好。财富越多越好。商业行为也是越多越好。越多越好,越多越好。我们,反复地对别人这么说——别人又反复地对我们这么说——一遍又一遍,直到人人都认为这是真理。大多数人会受它迷惑而失去自己的判断能力。
莫里老人认为,这是美国教育文化的主要弊病。我想在这一点上,我们中国人没有理由沾沾自喜,觉得弊病比他们轻。在过去经济不景气的时代,人们想拥有物质而不可能,在权位和虚名上的追逐上也是越多越好,毫不餍足,其后果比物质追求更坏,这是大家都看到的了的;等到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原先的追求并不减退,又快速补上物质的追求,真可以说是变本加厉,这也是大家都看到了的。
莫里老人呼吁人们阻断这种全球性的文化灌输,从误导的惯性里走出来。
他建议,在文化的一般准则上,我们仍然可以遵循。例如人类早已建立的交通规则、文明约定,没有必要去突破。但对于真正的大问题,例如逐渐疏远物质追逐、坚定确立对社会的责任和对他人的关爱等等,必须自己拿主意,自己作判断。
如果就个人真正需要而言,确实不会太多。一杯茶,几个小笼包,如此而已。于是,在無情地破除一系列自我异化的物态追求之后,自私变成了一种没有任何意义的无聊行为。
真正的自我在剥除虚妄后变得既本真又空灵。这样的自我不再物化,不再忙着从外部世界争夺利益向自身搬运,而只会反过来,把自身向外敞开,在自己对他人的关爱中建立起生命的价值。
莫里老人在最后的课程中一遍遍重申:
人生最重要的是学会如何施爱于人,并去接受爱。
爱是唯一的理性行为。
相爱,或者死亡。
没有了爱,我们便成了折断翅膀的小鸟。
莫里老人对爱的呼唤,总是强调社会的针对性:
在这个社会,人与人之间产生一种爱的关系是十分重要的,因为我们文化中的很大一部分,并没有给予你这种东西。
要有同情心,要有责任感。只要我们学会了这两点,这个世界就会美好得多。
给予他们你应该给予的东西。
把自己奉献给爱,把自己奉献给社区,把自己奉献给能够给予你目标和意义的那些创造。
他的这些话是说给学生米奇听的,米奇低头在本子上记录,目的是为了不让老人看到自己的眼睛。米奇的眼神一定有点慌乱,因为他毕业后狠命追求的东西正是老人宣布要摈弃的。
老人发现了学生的神情,因此讲课变成了劝告:
米奇,如果你想对社会的上层炫耀自己,那就打消这个念头,他们照样看不起你。如果你想对社会底层炫耀自己,也请打消这个念头,他们只会忌妒你。身份和地位往往使你无所适从,唯有一颗坦诚的心方能使你悠悠然面对整个社会。
说到这时,他停顿了,看了学生一眼,问:“我就要死了,是吗?”学生点头。他又问:“那我为什么还要去关心别人呢?难道我自己没在受罪?
这是一个最尖锐的问题。莫里老人自己回答道:
我当然在受罪。但给予他人,能使我感到自己还活着。汽车和房子不能给你这种感觉,镜子里的照出的模样也不能给你这种感觉。只有当我奉献出了时间,当我使那些悲伤的人重又露出笑颜,我才感到我仍像以前一样健康。
这样,他就道出了生命的根本意义。在我看来,这就是莫里老人最后课程的主旨了。
因此,学生懂了:老人的健康心态并不是心理调节的结果,他有一种更大的胸怀。什么叫作活着?答曰:一个能够救助其他生命体的生命过程。
床边的人在为他的病痛难过,他却因此想到了世界上比自己更痛苦的人。结果,全部自身煎熬都转化成了关爱。
文本解读:山东省高密一中
上学、考试、就业、升迁、赚钱、结婚、贷款、抵押、买车、买房、装修……层层叠叠,一切都是为了活下去,而且总是企图按照世俗的标准活得像样一些。大家似乎已经很不习惯在这样的思维惯性中后退一步,审视一下自己,问:难道这就是我一生所需要的一切?
由于文化不鼓励这种后退一步的发问,因此每个人真实的需要被掩盖了。“需要”变成了“想要”,而“想要”的内容则来自于左顾右盼之后与别人的盲目比赛。
明明营养已够,但所谓“饮食文化”却把这种实际需要推到了山珍海味、极端豪华的地步;明明只求安居,但“装潢文化”却把这种需要异化为宫殿般的奢侈追求……大家都像马拉松比赛一样跑得气喘吁吁,劳累和压力远远超过了需要,也超过了享受本身。
莫里老人认为,这是文化和教育灌输的结果,他说:
拥有越多越好。钱越多越好。财富越多越好。商业行为也是越多越好。越多越好,越多越好。我们,反复地对别人这么说——别人又反复地对我们这么说——一遍又一遍,直到人人都认为这是真理。大多数人会受它迷惑而失去自己的判断能力。
莫里老人认为,这是美国教育文化的主要弊病。我想在这一点上,我们中国人没有理由沾沾自喜,觉得弊病比他们轻。在过去经济不景气的时代,人们想拥有物质而不可能,在权位和虚名上的追逐上也是越多越好,毫不餍足,其后果比物质追求更坏,这是大家都看到的了的;等到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原先的追求并不减退,又快速补上物质的追求,真可以说是变本加厉,这也是大家都看到了的。
莫里老人呼吁人们阻断这种全球性的文化灌输,从误导的惯性里走出来。
他建议,在文化的一般准则上,我们仍然可以遵循。例如人类早已建立的交通规则、文明约定,没有必要去突破。但对于真正的大问题,例如逐渐疏远物质追逐、坚定确立对社会的责任和对他人的关爱等等,必须自己拿主意,自己作判断。
如果就个人真正需要而言,确实不会太多。一杯茶,几个小笼包,如此而已。于是,在無情地破除一系列自我异化的物态追求之后,自私变成了一种没有任何意义的无聊行为。
真正的自我在剥除虚妄后变得既本真又空灵。这样的自我不再物化,不再忙着从外部世界争夺利益向自身搬运,而只会反过来,把自身向外敞开,在自己对他人的关爱中建立起生命的价值。
莫里老人在最后的课程中一遍遍重申:
人生最重要的是学会如何施爱于人,并去接受爱。
爱是唯一的理性行为。
相爱,或者死亡。
没有了爱,我们便成了折断翅膀的小鸟。
莫里老人对爱的呼唤,总是强调社会的针对性:
在这个社会,人与人之间产生一种爱的关系是十分重要的,因为我们文化中的很大一部分,并没有给予你这种东西。
要有同情心,要有责任感。只要我们学会了这两点,这个世界就会美好得多。
给予他们你应该给予的东西。
把自己奉献给爱,把自己奉献给社区,把自己奉献给能够给予你目标和意义的那些创造。
他的这些话是说给学生米奇听的,米奇低头在本子上记录,目的是为了不让老人看到自己的眼睛。米奇的眼神一定有点慌乱,因为他毕业后狠命追求的东西正是老人宣布要摈弃的。
老人发现了学生的神情,因此讲课变成了劝告:
米奇,如果你想对社会的上层炫耀自己,那就打消这个念头,他们照样看不起你。如果你想对社会底层炫耀自己,也请打消这个念头,他们只会忌妒你。身份和地位往往使你无所适从,唯有一颗坦诚的心方能使你悠悠然面对整个社会。
说到这时,他停顿了,看了学生一眼,问:“我就要死了,是吗?”学生点头。他又问:“那我为什么还要去关心别人呢?难道我自己没在受罪?
这是一个最尖锐的问题。莫里老人自己回答道:
我当然在受罪。但给予他人,能使我感到自己还活着。汽车和房子不能给你这种感觉,镜子里的照出的模样也不能给你这种感觉。只有当我奉献出了时间,当我使那些悲伤的人重又露出笑颜,我才感到我仍像以前一样健康。
这样,他就道出了生命的根本意义。在我看来,这就是莫里老人最后课程的主旨了。
因此,学生懂了:老人的健康心态并不是心理调节的结果,他有一种更大的胸怀。什么叫作活着?答曰:一个能够救助其他生命体的生命过程。
床边的人在为他的病痛难过,他却因此想到了世界上比自己更痛苦的人。结果,全部自身煎熬都转化成了关爱。
文本解读:山东省高密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