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怎样上好初中古代诗词课,是每个初中语文教师所面临的新课题。新课程改革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被提到更突出位置,再加上中考诗词鉴赏新题型的出现要求学生有较好的欣赏诗词的能力,所以初中诗词的教法就成了一个至关重要的内容。那么什么的教法才能体现“新”,才能实现学生鉴赏能力的培养呢?在这里,我谈谈自己在教学中的一点体会,供大家参考。
1.教师自己要改变观点,应把学生“学习诗词”改为“鉴赏诗词”。虽然对于初中学生来说还谈不上真正意义的鉴赏,但鉴赏的基础要从初中建立,同时这个观念的树立,也对培养学生能力起到一定的作用。教师只有改变陈旧的观念,才能让学生学会自己阅读古代诗词,学生有了这个能力,教师的诗词教学就轻松了。
2.改变语文诗词教学的方法,变教师讲为学生学。这一点是极为重要的,也就是让学生“我言我所感”。教师在语文课堂上努力地让学生说自己想到的,这也是非常现实的。作为求知者,学生对课堂所学的每个内容都有自己的想法,但实际教学中把自己所想说出来的并不多。那么,如何才能让学生把自己想到的勇敢地说出来呢?我按照下面三个步骤来做:第一,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要和学生建立友谊,让学生喜欢和我们说话,他们才愿意说出自己的所感。第二,创设和谐、宽松、自由而又有秩序的课堂气氛,这是保证学生爱说的重要条件。第三,培养学生开口说的勇气是关键。培养的方法多种多样,如开展讲故事活动、演讲比赛等。
3.“我言我所感”的内容。学生自己的理解不可能会有多么透彻,教师应该就每一句诗词,他能想到什么就让他说什么(当然,不是对原句的照章翻译),学生或谈某一句名句的意境,或谈其手法,或谈某一个字的妙处,等等。只要学生能说出所想,教师也就达到了教学目的,不能做具体的局限要求,否则会影响学生的自主理解。
4.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堂活动,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牢固掌握。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传统的“师问生答”的教学模式已被淘汰,因为它不仅让学生的思维得不到很好的拓展,而且也不能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发展。因此,课堂活动应形式多样,这样才能使学生兴趣高涨,教学效果才会更好。比如我在进行杜甫的《石壕吏》第2课时教学中,让学生进行课本剧表演,学生参与积极,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在表演中更好地掌握了诗词的主题。再如我在进行陶渊明的《归园田居》教学中,让学生通过想象和联想,在脑海中构想诗词所传达出来的画面,取得了不错的课堂教学效果。因此,丰富课堂形式是重拾课堂趣味的重要方法。
5.学生能有所想必须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上。所以,教学环节中必不可少的是对每首诗词的作者、背景及所反映的问题作或详或略的介绍,对学生所想作符合教学目的的引导。
6.整理学生的发言,把他们的所想在课堂结束前汇编在一起,取其精彩的作为某首诗词的鉴赏内容。最后,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为下一次诗词学习埋下伏笔,为更高的能力培养作好准备。这样做使学生有成就感,树立了他们学习诗词的信心,同时提高了他们的语文学习兴趣。
7.抓住“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文眼,讲解其精髓。如果我们在课堂上采用每一首诗词都逐句分析的教学方法,长此以往,学生便会产生厌学情绪。因此,我们应打破逐句分析的传统模式,找准诗词的文眼进行讲解,课堂便会生动起来。比如我在进行李白的《行路难》教学中,便抓住文中的“难”字进行展开式分析讲解,让学生通过小组比赛的形式找出诗中体现诗人“难”的诗句,然后进行辐射性讲解。学生不仅兴趣高涨,而且对诗词的分析、主题的挖掘更加透彻,更加深刻。
8.课堂上要给学生留下足够的思考时间,以便让他们整理思绪,拿出自己最好的鉴赏方案。
以上几点,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灵活运用,在实际操作中不断完善。记得我在讲“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句诗时,一个学生这样:“这句诗是个名句,因为它营造了一个意境,好像没有路了,一直走下去才发现它藏了起来,把景物给写活了。”他用了个“藏”字来评析这句诗,令我很意外,我让他再想想还能引申出什么意思,并引导说:“这个路是不是仅仅指现实中的山路呢?”学生们恍然大悟,争着说:“它还指人生的道路。”有的学生进而说:“只要拼搏就会有许多希望,许多机遇。”还有一次,我在讲“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时,让学生找最妙的一个字,有的学生说“悦”字,有的学生说是“空”字。我让说“空”字的学生讲出理由,他说景物和人联系到一起了,所以好。另一个学生补充道:“山林的幽静陶冶人的性情,使人心宁静纯洁。”从以上事例不难看出,只有学生敢说,才会有好的教学效果。
在诗词鉴赏方面,更多更好的方法有待我们去发现,去开拓。但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让学生自己学习如何欣赏我国古代诗词,毕竟学习的任务是学生自己的,“我言我所想”的内容也是学生自己的。
1.教师自己要改变观点,应把学生“学习诗词”改为“鉴赏诗词”。虽然对于初中学生来说还谈不上真正意义的鉴赏,但鉴赏的基础要从初中建立,同时这个观念的树立,也对培养学生能力起到一定的作用。教师只有改变陈旧的观念,才能让学生学会自己阅读古代诗词,学生有了这个能力,教师的诗词教学就轻松了。
2.改变语文诗词教学的方法,变教师讲为学生学。这一点是极为重要的,也就是让学生“我言我所感”。教师在语文课堂上努力地让学生说自己想到的,这也是非常现实的。作为求知者,学生对课堂所学的每个内容都有自己的想法,但实际教学中把自己所想说出来的并不多。那么,如何才能让学生把自己想到的勇敢地说出来呢?我按照下面三个步骤来做:第一,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要和学生建立友谊,让学生喜欢和我们说话,他们才愿意说出自己的所感。第二,创设和谐、宽松、自由而又有秩序的课堂气氛,这是保证学生爱说的重要条件。第三,培养学生开口说的勇气是关键。培养的方法多种多样,如开展讲故事活动、演讲比赛等。
3.“我言我所感”的内容。学生自己的理解不可能会有多么透彻,教师应该就每一句诗词,他能想到什么就让他说什么(当然,不是对原句的照章翻译),学生或谈某一句名句的意境,或谈其手法,或谈某一个字的妙处,等等。只要学生能说出所想,教师也就达到了教学目的,不能做具体的局限要求,否则会影响学生的自主理解。
4.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堂活动,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牢固掌握。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传统的“师问生答”的教学模式已被淘汰,因为它不仅让学生的思维得不到很好的拓展,而且也不能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发展。因此,课堂活动应形式多样,这样才能使学生兴趣高涨,教学效果才会更好。比如我在进行杜甫的《石壕吏》第2课时教学中,让学生进行课本剧表演,学生参与积极,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在表演中更好地掌握了诗词的主题。再如我在进行陶渊明的《归园田居》教学中,让学生通过想象和联想,在脑海中构想诗词所传达出来的画面,取得了不错的课堂教学效果。因此,丰富课堂形式是重拾课堂趣味的重要方法。
5.学生能有所想必须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上。所以,教学环节中必不可少的是对每首诗词的作者、背景及所反映的问题作或详或略的介绍,对学生所想作符合教学目的的引导。
6.整理学生的发言,把他们的所想在课堂结束前汇编在一起,取其精彩的作为某首诗词的鉴赏内容。最后,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为下一次诗词学习埋下伏笔,为更高的能力培养作好准备。这样做使学生有成就感,树立了他们学习诗词的信心,同时提高了他们的语文学习兴趣。
7.抓住“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文眼,讲解其精髓。如果我们在课堂上采用每一首诗词都逐句分析的教学方法,长此以往,学生便会产生厌学情绪。因此,我们应打破逐句分析的传统模式,找准诗词的文眼进行讲解,课堂便会生动起来。比如我在进行李白的《行路难》教学中,便抓住文中的“难”字进行展开式分析讲解,让学生通过小组比赛的形式找出诗中体现诗人“难”的诗句,然后进行辐射性讲解。学生不仅兴趣高涨,而且对诗词的分析、主题的挖掘更加透彻,更加深刻。
8.课堂上要给学生留下足够的思考时间,以便让他们整理思绪,拿出自己最好的鉴赏方案。
以上几点,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灵活运用,在实际操作中不断完善。记得我在讲“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句诗时,一个学生这样:“这句诗是个名句,因为它营造了一个意境,好像没有路了,一直走下去才发现它藏了起来,把景物给写活了。”他用了个“藏”字来评析这句诗,令我很意外,我让他再想想还能引申出什么意思,并引导说:“这个路是不是仅仅指现实中的山路呢?”学生们恍然大悟,争着说:“它还指人生的道路。”有的学生进而说:“只要拼搏就会有许多希望,许多机遇。”还有一次,我在讲“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时,让学生找最妙的一个字,有的学生说“悦”字,有的学生说是“空”字。我让说“空”字的学生讲出理由,他说景物和人联系到一起了,所以好。另一个学生补充道:“山林的幽静陶冶人的性情,使人心宁静纯洁。”从以上事例不难看出,只有学生敢说,才会有好的教学效果。
在诗词鉴赏方面,更多更好的方法有待我们去发现,去开拓。但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让学生自己学习如何欣赏我国古代诗词,毕竟学习的任务是学生自己的,“我言我所想”的内容也是学生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