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教师与其力不从心地追求每堂课都精彩,还不如精心打造几节精品课。教师精心准备精彩的历史专题讲座,将讲座打造成受学生喜欢和期待,受同行们关注的常态化品牌课,进而激发学生学习历史兴趣,提高教师教研水平。
[关键词]历史教学 讲座 精品课
[中图分类号] G63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5)280098
“品牌的力量和它的规模成反比,当收缩你的重点时,你的品牌才会更强大”。现实教学中,让每堂课都成为精品几乎是力不从心的。与其如此,教师还不如精心打造几节精品课。鉴于历史学科的特点,并受《百家讲坛》和一些脱口秀节目广受欢迎的启发,笔者认为,如果在校园里也能定期开办如央视《百家讲坛》之类的“百合讲坛”(笔者美其名曰“百合讲坛”,希望它移取林中却超凡脱俗),并将其打造成为受学生喜欢和期待,受同行们关注的品牌课,那必将能使我们的历史教学大放光彩。
一、困难重重,教改路漫漫其修远
首先,随着物质文明的进步,学生“享受”生活的方式越来越丰富,获取知识的途径也越来越广泛。过去在课堂上教师只要把知识传授给学生,学生就如饥似渴地接受,而现在如果教师不讲究方法方式,学生还真不稀罕那点“可怜”的知识。时代的发展逼着教学进行改革。
其次,现在学生学习的功利性越来越强。历史学科在中学的地位无法让学生产生强劲的学习动力,那兴趣吸引对学生就尤为重要了。而中学历史无论是教材的编写还是课时的设置都大大地束缚着教师进行趣味性教学的手脚。
再次,历史教学在追求趣味性的同时,既不能忽视历史学科教学的严谨性和科学性,又要能够完成课程目标和教学任务,这是中学历史教学改革的目标,也是挑战。
二、另辟蹊径,柳岸花明又一村
面对新课改过程中遇到的种种困难,我们没有理由退缩。其实,只要我们拓宽视野,另辟蹊径,很多问题都可迎刃而解的。开设“百合讲坛”就是一条捷径。
1.“百合讲坛”是对教材的拓展
如果说客观的历史是包罗万象的社会,那中学历史教科书只能是一座展览馆(博览会)。博览会展出的东西再丰富,也只能是社会的某一典型代表,难以反映社会的全部。试想,如果我们对博览会展出的物品背后的故事一无所知,那我们怎么能够领悟物品本身的内涵呢?因此,在历史教学中开设“百合讲坛”,就好比是在展厅里安排了解说员或导游,可以弥补历史教科书本身的不足。
2.“百合讲坛”是对课堂的延伸
在课堂教学过程当中,受课时容量的限制,教师很难把一些重要的专题讲透,更没有时间让学生展开讨论。讨论一个问题往往需要很长时间,一课时内容恐怕就要两到三课时,这一问题如何解决?主要办法就是对课时内容有所取舍,把舍去的部分移到“百合讲坛”中补上。这样在课堂教学中就可以解除传统课堂时间有限的束缚,真正完成课堂教学方式的转型。
3.“百合讲坛”可以活跃校园学习氛围
传统的课堂教学,学生与固定的教室密不可分,就好像封建社会农民被束缚在土地上一样,了无生机。而“百合讲坛”却不同,它打破了空间局限。如果学生把听讲座作为一种自觉地获取知识的方式,且乐于前往,那学生的求知欲望岂不是更高,学习途径岂不是更多吗?
4. “百合讲坛”有利于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
开设历史“百合讲坛”,教师需要对“百合讲坛”的相关内容有所研究,就必须翻阅大量相关的书籍。为此,教师的知识丰富了,对知识的理解加深了,看问题的角度更多了。这样教师处理教材、引导学生学习相关知识时也就更得心应手了。
三、不断探索,可以走出一条光明大道
要把“百合讲坛”打造成品牌课,绝不是简单地向学生介绍一些知识就了事,要克服重走“满堂灌”“一言谈”之老路。笔者在探索中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1.内容精彩
一是要精讲。内容要精彩,首先要精,要讲到点子上。教师在开设“百合讲坛”前首先要翻阅和收集大量的相关资料。接着对这些资料做去粗存精、去伪存真的筛选,留下的部分一定要是最有代表性的、最能说明问题的。然后再用必要的语言把这几个经典部分连在一起,以确保故事的完整性,并能反映历史的全貌。
二是要讲出新意。“新意”自然是相对于传统的现成言论而言。教师讲的内容要多元化,要让学生更立体地了解相关的信息。讲历史事件要有血有肉,讲人物要有立体感,不要绝对化。对于有争议的历史事件也要还原历史本来面目,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判断,不要只允许一种观点存在。
三是要有自己的独特见解和感受。这也许是“百合讲坛”的最大特点,不但要把知识传授给学生,还要把自己的研究成果与学生分享,这样才能引起学生关注。不管是引起学生共鸣还是引起学生争论,只要学生关心你的“百合讲坛”,关注你讲的内容,便是成功。
2.适当包装
“百合讲坛”除了内容要精彩之外,还要注重对外在形式的包装。这一点有必要借鉴央视《百家讲坛》和《一周立波秀》等节目的成功经验。一是要把内容讲得深入浅出、通俗易懂、风趣幽默,也就是要注重语言的包装。二是要多设置悬念,可以把一个完整的事件或故事改编成几个情节或片段,每个片段都设置悬念,再把每个扣人心弦的小片段连成一个完整的故事,以保证“百合讲坛”的可欣赏性,这就是要注重故事情节的包装。三是要借助一些多媒体手段,即注重道具的包装,如制作配套的幻灯片或动画,或找一些影音作品进行播放。
3.规定举办的时间与场所
“百合讲坛”超越了原有的时空限制,但它应该有比较固定的举办时间与场所。比如要有固定的场所,否则学生想去听你的“百合讲坛”却为了找地方满校园转。另外,一次“百合讲坛”的时间以一个小时为宜,短了没有内容,长了学生坐不住。要把“百合讲坛”打造成品牌课,也绝不是一两次所能做到的,它应该具有持续性。至于多长时间举办一次,笔者认为以每两个星期举办一次为宜。这样教师准备可以比较充分,时间也不会相隔太长,与课堂教学内容的进度也基本上相一致。因此当成功地举办了一次“百合讲坛”的时候,就要向学生预告下一次“百合讲坛”的有关事宜,使学生有期待、有准备。
4.互动有效
不单是课堂教学要实现师生互动,“百合讲坛”也可以而且也有必要实现良好的互动。其一,可以在“百合讲坛”中安排学生提问、谈听后感等环节;其二,“百合讲坛”结束后可以发放问卷调查表等;其三,还可以借助QQ和微信、博客、论坛等网络交流工具与学生建立起沟通和讨论的平台。这样既可以让学生表达自己的看法,又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动态,以提高“百合讲坛”为学生学习服务的水平。
四、高山峡谷兮,呼唤东风助阵
打造讲坛的品牌课堂,除了需要教师的工作热情和努力探索之外,离不开学校和上级主管部门的支持。
首先,要提供开设讲坛的多媒体教室。多媒体教室既需要能够容纳一定的学生,又需要使讲坛的必需设备方便使用,以保证讲坛质量。
其次,要安排好时间。从目前来看,中学尤其是高中每天的课程都排得很满。如果每星期每个年级都有半天是自由学习和活动时间,那开展讲座或其他学习活动就很方便了。
再次,要有政策扶持。要把“百合讲坛”活动开展好,光靠一个教师的努力是没有用的,即使某一次讲座讲得很好。因此,只有主管部门和学校对“百合讲坛”之类的活动给予政策上的支持,引导越来越多的教师投身到这样的实践中去,这类活动才有可能取得成功。
(责任编辑 庞丹丹)
[关键词]历史教学 讲座 精品课
[中图分类号] G63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5)280098
“品牌的力量和它的规模成反比,当收缩你的重点时,你的品牌才会更强大”。现实教学中,让每堂课都成为精品几乎是力不从心的。与其如此,教师还不如精心打造几节精品课。鉴于历史学科的特点,并受《百家讲坛》和一些脱口秀节目广受欢迎的启发,笔者认为,如果在校园里也能定期开办如央视《百家讲坛》之类的“百合讲坛”(笔者美其名曰“百合讲坛”,希望它移取林中却超凡脱俗),并将其打造成为受学生喜欢和期待,受同行们关注的品牌课,那必将能使我们的历史教学大放光彩。
一、困难重重,教改路漫漫其修远
首先,随着物质文明的进步,学生“享受”生活的方式越来越丰富,获取知识的途径也越来越广泛。过去在课堂上教师只要把知识传授给学生,学生就如饥似渴地接受,而现在如果教师不讲究方法方式,学生还真不稀罕那点“可怜”的知识。时代的发展逼着教学进行改革。
其次,现在学生学习的功利性越来越强。历史学科在中学的地位无法让学生产生强劲的学习动力,那兴趣吸引对学生就尤为重要了。而中学历史无论是教材的编写还是课时的设置都大大地束缚着教师进行趣味性教学的手脚。
再次,历史教学在追求趣味性的同时,既不能忽视历史学科教学的严谨性和科学性,又要能够完成课程目标和教学任务,这是中学历史教学改革的目标,也是挑战。
二、另辟蹊径,柳岸花明又一村
面对新课改过程中遇到的种种困难,我们没有理由退缩。其实,只要我们拓宽视野,另辟蹊径,很多问题都可迎刃而解的。开设“百合讲坛”就是一条捷径。
1.“百合讲坛”是对教材的拓展
如果说客观的历史是包罗万象的社会,那中学历史教科书只能是一座展览馆(博览会)。博览会展出的东西再丰富,也只能是社会的某一典型代表,难以反映社会的全部。试想,如果我们对博览会展出的物品背后的故事一无所知,那我们怎么能够领悟物品本身的内涵呢?因此,在历史教学中开设“百合讲坛”,就好比是在展厅里安排了解说员或导游,可以弥补历史教科书本身的不足。
2.“百合讲坛”是对课堂的延伸
在课堂教学过程当中,受课时容量的限制,教师很难把一些重要的专题讲透,更没有时间让学生展开讨论。讨论一个问题往往需要很长时间,一课时内容恐怕就要两到三课时,这一问题如何解决?主要办法就是对课时内容有所取舍,把舍去的部分移到“百合讲坛”中补上。这样在课堂教学中就可以解除传统课堂时间有限的束缚,真正完成课堂教学方式的转型。
3.“百合讲坛”可以活跃校园学习氛围
传统的课堂教学,学生与固定的教室密不可分,就好像封建社会农民被束缚在土地上一样,了无生机。而“百合讲坛”却不同,它打破了空间局限。如果学生把听讲座作为一种自觉地获取知识的方式,且乐于前往,那学生的求知欲望岂不是更高,学习途径岂不是更多吗?
4. “百合讲坛”有利于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
开设历史“百合讲坛”,教师需要对“百合讲坛”的相关内容有所研究,就必须翻阅大量相关的书籍。为此,教师的知识丰富了,对知识的理解加深了,看问题的角度更多了。这样教师处理教材、引导学生学习相关知识时也就更得心应手了。
三、不断探索,可以走出一条光明大道
要把“百合讲坛”打造成品牌课,绝不是简单地向学生介绍一些知识就了事,要克服重走“满堂灌”“一言谈”之老路。笔者在探索中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1.内容精彩
一是要精讲。内容要精彩,首先要精,要讲到点子上。教师在开设“百合讲坛”前首先要翻阅和收集大量的相关资料。接着对这些资料做去粗存精、去伪存真的筛选,留下的部分一定要是最有代表性的、最能说明问题的。然后再用必要的语言把这几个经典部分连在一起,以确保故事的完整性,并能反映历史的全貌。
二是要讲出新意。“新意”自然是相对于传统的现成言论而言。教师讲的内容要多元化,要让学生更立体地了解相关的信息。讲历史事件要有血有肉,讲人物要有立体感,不要绝对化。对于有争议的历史事件也要还原历史本来面目,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判断,不要只允许一种观点存在。
三是要有自己的独特见解和感受。这也许是“百合讲坛”的最大特点,不但要把知识传授给学生,还要把自己的研究成果与学生分享,这样才能引起学生关注。不管是引起学生共鸣还是引起学生争论,只要学生关心你的“百合讲坛”,关注你讲的内容,便是成功。
2.适当包装
“百合讲坛”除了内容要精彩之外,还要注重对外在形式的包装。这一点有必要借鉴央视《百家讲坛》和《一周立波秀》等节目的成功经验。一是要把内容讲得深入浅出、通俗易懂、风趣幽默,也就是要注重语言的包装。二是要多设置悬念,可以把一个完整的事件或故事改编成几个情节或片段,每个片段都设置悬念,再把每个扣人心弦的小片段连成一个完整的故事,以保证“百合讲坛”的可欣赏性,这就是要注重故事情节的包装。三是要借助一些多媒体手段,即注重道具的包装,如制作配套的幻灯片或动画,或找一些影音作品进行播放。
3.规定举办的时间与场所
“百合讲坛”超越了原有的时空限制,但它应该有比较固定的举办时间与场所。比如要有固定的场所,否则学生想去听你的“百合讲坛”却为了找地方满校园转。另外,一次“百合讲坛”的时间以一个小时为宜,短了没有内容,长了学生坐不住。要把“百合讲坛”打造成品牌课,也绝不是一两次所能做到的,它应该具有持续性。至于多长时间举办一次,笔者认为以每两个星期举办一次为宜。这样教师准备可以比较充分,时间也不会相隔太长,与课堂教学内容的进度也基本上相一致。因此当成功地举办了一次“百合讲坛”的时候,就要向学生预告下一次“百合讲坛”的有关事宜,使学生有期待、有准备。
4.互动有效
不单是课堂教学要实现师生互动,“百合讲坛”也可以而且也有必要实现良好的互动。其一,可以在“百合讲坛”中安排学生提问、谈听后感等环节;其二,“百合讲坛”结束后可以发放问卷调查表等;其三,还可以借助QQ和微信、博客、论坛等网络交流工具与学生建立起沟通和讨论的平台。这样既可以让学生表达自己的看法,又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动态,以提高“百合讲坛”为学生学习服务的水平。
四、高山峡谷兮,呼唤东风助阵
打造讲坛的品牌课堂,除了需要教师的工作热情和努力探索之外,离不开学校和上级主管部门的支持。
首先,要提供开设讲坛的多媒体教室。多媒体教室既需要能够容纳一定的学生,又需要使讲坛的必需设备方便使用,以保证讲坛质量。
其次,要安排好时间。从目前来看,中学尤其是高中每天的课程都排得很满。如果每星期每个年级都有半天是自由学习和活动时间,那开展讲座或其他学习活动就很方便了。
再次,要有政策扶持。要把“百合讲坛”活动开展好,光靠一个教师的努力是没有用的,即使某一次讲座讲得很好。因此,只有主管部门和学校对“百合讲坛”之类的活动给予政策上的支持,引导越来越多的教师投身到这样的实践中去,这类活动才有可能取得成功。
(责任编辑 庞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