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玩

来源 :智族GQ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ng_zai13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段奕宏我连“杀人游残”都玩儿不好,怎么会有固定的人设 Siri
  有着一副“硬汉”的外形,段奕宏却一直在努力尝试塑造不同的形象。颓废、刚强、阴柔,他塑造的形象总是不落窠臼,为他赢得了“一人千面”的评价。
  段奕宏异常的聪明,他非常清楚我每个问题的最终指向在哪里。
  有的时候他甚至会抢先回答,牢牢把握住聊天的主动权,并试图让我回答他的问题。我差点儿就被绕进去了。
  他还坚称自己已经尽量用最真实的状态面对我了,这我倒是非常信服的。毕竟跟一个说话状态放松到会夹杂一两句粗口、肢体语言就像你哥们儿一样的人聊天儿的体验,简直不能更棒了。
  段奕宏在下文中为D
  大家都觉得你跟男人搭戏更加精彩。
  D:他们都说什么了?觉得你演的角色都特别直,但就是忍不住想你去演那种稍微有点儿Gay的角色。
  D:哎呀!那是好事儿啊!说明观众们对我有不一样的期待啊,这对一个演员来说是多么好的事儿啊!首先他们承认了我还有更多的可能性,我能驾驭的角色不止那么一两种。
  所以下一个角色会是个弯的?
  D:不一定,但反正我不排斥。但说真的,现在好多年轻观众就爱看男男激情,还组什么CP。但我觉得故意去那么演就没劲了,在剧情和角色设定合理的情况下去表现,那就挺高级的,不要非得去迎合某种口味。
  你好像很在意自己被某种人设限定?
  D:那当然了,我所受的教育就是一个好演员应该能塑造不同的形象。所以我会尽量避免这种情况,比如说我拍完《我的团长我的团》之后,给自己立了个规矩,至少五年不接抗战题材的戏。而事实上十年过去了,我都没再重复过那类角色。
  那你最想演什么角色?
  D:最近我越来越怀疑自己对这个问题的判断力,因为我总是觉得自己的想法是有局限性的,如果我认定未来想要演一个什么样的角色,那一定是缺乏想象力的。相反的,我没见过的角色对我来说反而更有吸引力,我也会更愿意去钻研。
  举个例子?
  D:比如《烈日灼心》里的伊谷春,我第一眼没看上这个角色,反而想演邓超的角色。其实就是因为我之前没演过这种类型的警察,本能地想逃避。我总想从剧本里看出清晰的线索,然后把握住角色,但这个人物非常不清晰,我担心自己把握不住,害怕最终塑造出一个大家都见过的警察形象。
  但最终效果很好啊?
  D:那是我脱了好几层皮,把自己给挖掘开了才探索出来的。
  具体怎么脱皮?
  D:我去派出所生活了16天,那16天真的是让我受益匪浅。我还是比较传统的那种演员,还是信奉“体验生活”那一套方法的。每个人的生活都具有极大的局限性,去跟对方一起生活是了解或者说创作一个角色的捷径。比如我接拍第一部电影的时候,我就去跟一帮小混混一起呆了23天。
  你好像对数字特别敏感?
  D:不是不是,我刻意记得这么精确,是因为真的度日如年。但必须逼着自己那么去做。
  这么较真不累吗?
  D:累啊,当然累了!但我太害怕落俗套了,创作本身就应该要碰撞,我会跟导演编剧讨论,彼此坚持,最终达到一个理想状态。如果出来的东西准都见过,就不好玩儿了。
  那你怎么调剂这种紧绷的状态?
  D:我在剧组里呆着的时候会给大家做饭,通过这种方式我能调整自己演戏的时候带到生活中去的一些不好的影响。借由洗菜、切菜、调料这些细碎的事情,还有灶台的火焰、开锅时徐徐翻腾的水蒸气,我能分散掉工作上的那种专注。人只有弹性的时候才可能进入到更好的状态中去。
  没想到你还做饭,真的跟你大众印象中硬汉的人设很不一样。
  D:你总提人设人设,我觉得还是那句话,生活是生活,工作是工作。我最烦在生活中还要去演戏,戏里的人物有设定是为了方便演员和观众去理解,而生活那么复杂,不是一个设定就能概括的,应该是自由的。
  意思是你在生活中完全没有你演的角色的影子?
  D:我作为一个演员,跟朋友玩儿“杀人游戏”,基本上在前三天就会被杀。大家都觉得我是“杀手”,我争辩说不是,他们总说我看着就像,就算是误杀也先投票出局再说。你想想,我在生活中连需要演戏装一下的游戏都玩儿不好,我还哪有心思在别的方面为自己设定一个形象啊?
  那你现在也是你生活中的样子吗?
  D:那倒不完全是,毕竟还是要尊重你嘛,但现在这状态已经很接近生活中的我了。如果换个女孩儿跟我聊天,或者如果聊天过程中有一台摄像机架那儿,我也不会像现在这样时不时说一两句粗口,然后还抠抠腿什么的。生活中我好玩儿着呢。
  有多好玩儿?
  D:这都是别人评价我的。有次我跟黄轩吃饭,他说跟我一聊天就觉得我特别幼稚,挺小孩子的那种傻气。我说那你不提醒我,我好改改,他反问提醒啥呀,这就是你啊。
  但看得出你至少对自己的身材是有管理的。
  D:这是必须要有的,毕竟我是干这一行的嘛,演话剧本身就需要体力,心肺功能得特别好才行。我有次去看日本一个叫小田和正的歌手的演唱会,他都70多了,满场跑,还边跑边唱,我就特佩服他。后来知道他每天坚持跑步、登山,也坚定了我去管理自己身体的决心。
  最满意自己身体哪部分?
  D:你要这么问我不就成卖肉的了吗?有次我决定减肥,用了28天從73公斤减到68公斤。那段时间拍杂志照片的时候,摄影师就总想让我光膀子,我说不行,我不是为了卖肉,那太俗气了。
  什么时候开始觉得自己不年轻了?
  D:每次化妆贴眼皮的时候,我最烦这道工序了,上了岁数但还是得装饰,把眼皮下耷拉的部分往上再撑一撑。这时候觉得自己松弛了。但我一点都不排斥,我觉得这是魅力的体现。男人就直该享受每一个年龄阶段,不要试图去违背自然规律。   都什么年代了,你还拘泥于这些“人设”吗 Samantha
  “人设”是“性格测试”的反义词。后者通过一套目的性明确的试题反映你的本能,甚至预判你的未来;前名则是你试图将后者伪装起来的手段,是你想成为或者在别人眼中的人,是目的本身。然而最近事情变得不那么简单,一份来自阿里研究院和波士顿咨询公司的联合报告显示,人设开始变得流动且不固定:“人设自由”成为了2017年天猫理想生活五大消费趋势中最有趣的一个。
  1.糙老爷们儿
  常指在生活中不修边幅、不拘小节、男性荷尔蒙爆棚的男性,不够细致、心思单纯、直来直往是他们的显著特征。多见于北方,他们为自己这一称号感到自豪,通常用简单直接的方式解决问题,不适应勾心斗角的环境。在交友上有极强的个人偏好,喜欢同类抱团聚会,但身边的异性通常对他们颇有微词。
  2.IT Girl
  对时尚有独特见解或拥有独特风格的女性,有不可替代的某种标志性风格,具有极强的个人魅力,能够引领风潮。IT Girl可以出身名门,也可以是草根,但一定要在各种活动和街拍中独领风骚。在社交网络中频繁发布精美照片以积聚人气,能驾驭高级定制,也能搭平价品牌,由于互联网的发展,这一称号的竞争日益激烈。
  3.小透明
  一般指社交网络上存在感较低或没有存在感的人。他们较少公开发表自己的观点,混迹于多个场合但没有标志性的特点,容易被人忽略。他们多半渴望成为人人称赞的人物,但限于性格和知识储备很难做到。现今小透明也成为一种自我保护的手段,很多时候他们能够在争议话题中靠这个人设明哲保身。
  4.毒舌
  一种说话常含有讽刺意味并一针见血属性的人,这样的人常常在多人对话中“不鸣则已,一鸣惊人”,能够在最准确的时机击中他人痛点或洞悉事物本质,给他人造成最大的伤害,但又往往让人心服口服、无力反驳。拥有这类性性的人让朋友或伴侣又爱又恨,但需要注意分寸和尺度,可能会造成太大杀伤力而致使与他人的感情破裂。
  5.逗逼
  形容某个人很逗,但同时也有犯傻的可爱气质。在一群人中他是活跃气氛的那个,在任何场合都能有惊人的言论或行为,让他人被他发自内心的欢乐感染而发笑。当然也有的场合会因为太超出常规而被质疑态度不端正、不正经,但他们通常对自己极有自信并乐在其中。
  6.学霸
  一般是指在学校里努力学习并成绩出众者,也有大部分学霸根本就不努力学习也能成绩出众。生活中的“学霸”无所不知,并能在集体讨论(比如公司头脑风暴,或者玩狼人杀)中以极快的语速甩出大量观点和信息量,给旁人一种“真的不太明白但真的很厉害”的望尘莫及感,同时保持对所有话题的发言权。
  7.Geek
  指对现代科技痴迷的人,现在尤指热爱互联网的人。他们大多数人以互联网为生,工作时间和业余时间都在互联网上度过,外表打扮和与人交往中都有十分鲜明的特征。以眼镜、T恤、格子衬衫、双肩包等学生气的打扮为主,在与同类交流时大量使用专业术语侃侃而谈,而面对圈外人尤其是异性则张口结舌、吞吞吐吐。
  8.文艺青年
  指喜欢文学艺术的人,已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场景。在许多特定的线下场景中容易大量聚集,比如音乐节、书市、电影节等:在线上对电影、书籍、音乐等文学作品发表意见。他们有一部分人拥有特定的鄙视链和交际圈,从各种作品以及高質量的对话中获得力量。
  9.女汉子
  常常用来形容生活中行为习惯、思维方式更偏向于男性的女性,多半都是单身。早期的“女汉子”主要是用来强调这种个体“独立”的品质,具体的行为包括修水管、通马桶、扛重物等,不矫情、不黏人也成为“巨婴”们眼中的优点。但一部分“女汉子”因此也对依赖他人、善于撒娇的同性会有程度不等的排斥心理,激进者甚至会因为后者更受欢迎而仇视异性和社会,加速单身循环。
  10.禁欲系
  一般指颜值高、性格高冷、沉默寡言的男性,突出特点是看起来仿佛没有欲望,但隐藏属性是一旦被激发则有可能变成热情如火的性格,且十分专一。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尤其是面对异性时不假辞色,对热闹的场合和话题无动于衷,但容易让人相信他们内在也有奔放的一面。
  11.霸道总裁
  指年纪轻轻就在事业上有较大成就的男性,并同时具有说一不二、独断专横的性格,通常颜值高且具有邪魅狂狷的气质。在工作和生活中受到不同年龄层女性的喜爱,却对大多数人态度恶劣,只对某个特定的人施以不同寻常的溺爱,但关心常常在暗中进行,并利用大量物质资源取悦对方,用蛮横的态度表达爱意,口不对心,营造一种“玛丽苏”的气氛。冠以这种人设的男性通常比较自以为是。
  12.大神
  即神一般的人物,在某方面具有超于常人的能力,受到众人的敬佩、尊崇。在自己的专业领域有绝对的发言权,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展示实力秒杀众人,同时可能具有神秘、惜字如金、高傲的特点。同时有许多逸闻趣事在坊间流传。
  13.老干部
  以前用来指年龄大、资历深的国家机关干部,现在则指老成、保守的青年。他们不懂网络流行语、不追逐潮流,老派、严谨。在某些场合他们好为人师,以关心为出发点,传达谨慎、严肃的价值观,有时候会因为一本正经的表达方式和流行话题产生反差萌,获得喜爱。演员霍建华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14.小公主
  不是某种皇室头衔,而专指在生活中拥有高人一等的心态或行为的女性。她们傲娇、柔弱、善于撒娇,多半在优渥的环境中长大,喜爱粉色和其他女性特征明显的事物,在自己不擅长的场景中常常示弱来换取他人主动的帮助。她们头脑较为简单直接,但常常因为惹人怜爱的特质获得他人的关怀帮助,也常被人戏称为“小公举”。
  15.邻家男孩/女孩
  一般指生活气息重、自然不经修饰、给人仿佛邻居一样感觉的男孩/女孩。他们多半平易近人,热情亲切,在衣着打扮上简朴平实,给人一种涉世未深、单纯可爱的感觉。常出现于烟火气重的街头巷尾,夏日午后的楼梯转角等各种家常场景中。   16.没头脑和不高兴
  基于一部国产动画片中的两位主人公性格发展出的一种组合,指一对好友或情侣中一个人通常大大咧咧、理解力较低、容易犯错,而另一个人则保持不开心、不耐烦、不容易被调动的特质。俩人在日常生活中形成互补,由“没头脑”来制造事件,而“不高兴”负责解决事件并吐槽,虽然看似矛盾激烈,但其实相辅相成,给人一种焦不离孟的默契感和喜感。
  17.吃货
  专指热爱各种美食并引以为豪的人,并对食材、菜系、制作方式等某一项或多项有专门的研究。吃货在朋友圈内有口皆碑,有的是以食量大闻名,但更高阶的吃货善于推荐餐厅、分析口味、熟练运用比“入口即化”“美味非凡”等更高阶的词汇来形容食物。顶级吃货的技能包括(但不限于)熟练掌握三道以上拿手菜、吃过多家米其林三星、第一时间品尝城中热门餐厅、有三家以上私家菜馆VIP权限等。
  18.森女
  是指打扮自然,给人以森林般纯净感觉的女孩,她们崇尚简单自然,喜欢舒适的衣物、低碳的生活方式,反对名牌,与华丽的衣服绝缘,喜爱复古的物品。在家做一份松饼,穿着棉布裙和圆头皮鞋,戴着草帽去公园,与朋友野餐并谈论日本电影可能会是森女生活的一个典型场景。
  19.天然呆
  形容又笨又可愛的人,重点是可爱。他们通常对于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的场景、名词、问题都表现出半知半解的状态,在各种场景中都显得力不从心,比如在工作环境中常常无法领会上司的指令和同事的讨论,无法承担过于复杂的任务等。但也因为这种单纯的状态让人放下戒备,容易得到偏爱和照顾。这种慢半拍的状态与愚蠢有本质区别,这也是他们之所以可爱的原因。
  “人设自由”的第一步,是先放飞对自己的设定 Samantha
  为自己设置更复杂的“人物设定”是人设开始变得自由的第—步,至少你已经意识到了只展现套路化的人设是很无聊的事情。就像RPG游戏中的“转职”或者“兼职”,每个人都想体验多样的人生、展示多面的自己。
  1.食草男
  指长相白净、性格人畜无害、友善温和的男性。他们性格腼腆害羞,不擅长与异性接触,较为被动,但是用情专一,宁缺毋滥。食草男不是第一眼会让人心动的类型,但一旦与食草男结交,会发现他的性格十分随和温柔。除了你可能需要事事主动之外,拥有食草男堪称完美。
  2.萌大叔
  这群人进化自“暖男”人设,一般意义上认为暖男老了就变成了萌大叔。但随着他们对自我认知的转变,更多的萌大叔们在保持年轻时“暖男”的遗留特征之外,还会为自己加上一些“虽然跟年轻文化脱节,但有极大的学习热情”的设定。宣称自己“心理永远18岁”是非常安全的做法。
  3.戏精
  指表情和肢体动作浮夸、情绪化、喜欢搞出很多不必要事情的人,不限男女。他们喜欢分享自己生活中极具戏剧性的事件和遭遇,有时会适当地进行艺术加工,就这样一件微不足道的事都有可能引发他们无限的感慨和怨言。经常因为这一点而引发众人关注,成为大家议论的焦点,他们对此乐在其中。
  4.娘MAN
  这群人非常复杂,挣扎在对自己摇摆不定的身份认同边缘。一方面他们承认并向往传统意义上健硕的男性身材,并会重点把自己的胸肌和肱二头肌练得几近撑爆衬衣:同时他们又崇尚精致的生活和品位,甚至有些时候有点龟毛。和“精老爷们儿”不同的是,他们一般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直男,所以也没有那么多常见于直男的臭毛病。
  5.交际宅
  他们通常迫于职业特殊性或其他原因而拥有许多社交活动,现实生活十分充实,给人八面玲珑、左右逢源的印象,但内心却极其渴望独处,在假期或空闲时间更愿意独自在家而不是外出。
  6.自拍怪
  形容对自拍热衷到走火入魔的人,他们通过各种不同的照相设备留下某时某刻自己的样貌,社交网络上有大量九宫格形式的自拍。熟悉各种修图软件和滤镜,在任何场合都能做到旁若无人地拿起手机,找到最凸显自己相貌优点的角度按下快门。晴天雨天,高兴失落,任何时候都能为自己自拍以及po自拍找到一百条正当的理由,日常是“今天长这样”。
  7.时尚平民
  会把自己定义为时尚平民的人至少说明他们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审美,知道什么是好看的什么是不好看的。不像“时装精”们那样追求出挑,他们的目标往往是“不要穿错”。在时尚平民们的身上你永远找不到显眼的logo,他们会对外宣称这样穿“不难看,且非常舒服”,但也不会将这种平庸的审美强加于别人。
  8.病娇
  一般指对于某人或某物痴迷到疯狂地步的人群,但“病娇”作为一种人设时,并没有那么原教旨主义。“病娇”们喜欢表面上表现得非常痴狂,当喜欢的人或者事物出现或者被提起时,会立刻进入亢奋状态。但他们并不会用暴力或者威胁的手段去获取这种关注,并且在很多情况下甚至会显得收敛和克制,看上去有点“娇羞”。
  9.精老爷们儿
  与“糙老爷们儿”直接对应,他们拥有绝对直男的荷尔蒙,但有一颗敏感而爱美的心。有独特的生活方式,不放松对自己身材的管理,对喜欢的事物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和研究。但他们同时叉刻意保持着一个“爷们儿”的外表,以与那些过于“精致”的男孩儿们区别开来。精老爷们儿一般都会有一两个略显小众而高级的爱好,但无外乎单一麦芽、雪茄、哈雷摩托、户外运动这些荷尔蒙爆棚的选项。
  10.大飒蜜
  北京特有的方言词汇,“大蜜”的进阶版本。多指面容姣好、性格开朗、不卑不亢的女性。她们通常具有爽朗、不拘小节的特质,尤其得到异性的喜爱。在饭局上能与人侃侃而谈,拼酒时又能一饮而尽毫不犹豫,为朋友两肋插刀,对情人专一痴情,年轻时敢作敢为,有在朋友圈成为传奇人物的潜质。
  11.浮游族
  指没有具体目标、生活节奏散漫的年轻人。他们大多没有固定的工作,不被鸡汤、鸡血所影响,保持着自己松弛的状态消磨时光。他们对宏大目标和人生巅峰毫无兴趣,也对按部就班的人生安排嗤之以鼻。在父母眼中他们甚至是“没有用的人”,如果强行给他们安排工作,或者为他们制定生活目标和社交圈,浮游人群就变成了成天散播负能量的“丧族人”。   12.CoolKids
  在亚文化的策源地,这群人一般不会承认自己在追求“酷”。在文化领域拥有特定精神偶像的他们,会在各种场合表明他们的态度,虽然有时姿态显得略带暧昧。更多的时候他们不会流露出任何显示睛感的表情,因为这是“Hi-Fashion”的表现。
  13.晒娃狂魔
  指对自己的孩子有强大滤镜的父母,在孩子降生后就性情大变,生活话题和重心整体迁移。孩子的一举一动都会牵动他们的心,勤奋地在社交网络上同步更新孩子的成长状况。频繁向外界传达“有孩子才完整”的价值观。
  14.佛系男子
  禁欲系和食草男的进阶版本,但事实上佛系男们并不是真的无欲无求,而是永远把自己的兴趣爱好放在第一位。他们希望所有的事情都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和节奏去做,因此“女朋友”成为了他们发展爱好的阻碍。他们也不想在“和某个人交往”这件事上费神费时间,就是单纯喜欢自己一个人。
  15.时装精
  常见于时尚杂志编辑、时装博主、品牌公关总监这些距离当季潮流最近,同时也舍得在穿着上下血本的人群。时装精们永远要把最新款穿在身上,他们甚至于追求在秋冬時装周上就穿上秋冬的秀款。同时他们永远是在穿衣上“最勇敢”的那一批人,因为他们的穿衣哲学永远是“被人记住”,哪怕一件衣服只穿一次。
  16.草莓男
  形容像草莓一样的男人,特点是外表光鲜亮丽,内在绵软,遇到压力会无法抵抗,变成稀泥。他们在初次见面时会给人留下很好的印象,应付各种场合如鱼得水,但深交后就会发现他们大多缺乏责任感和决断力,尤其是面对人生重大选择的时候往往选择逃避。
  17.浪子
  把自己的人设设定成“浪子”的人在生活中并不一定真的是个陈世美,他们很可能只是觉得玩世不恭的样子很酷,或者一副花花公子的模样能够掩饰自己的害羞——大多数时候是面对女孩儿。“浪子回头金不换”,这群人也寄希望于用“欲扬先抑”的手段来规划自己的人设,“我可以先看起来闲散一段时间,然后就是我重新做人的时候了。”
  18.×奴
  对于某件事物成瘾甚至甘愿成为其臣属,这类人往往被冠以“奴”的称呼,而前缀一般是他们沉迷并服侍的对象。这类人设最常见的亚种是“猫奴”,一个合格的猫奴会心甘情愿地称呼自己为“铲屎官”,他们的社交网络首页上也永远是猫比人多的。前缀可以任意替换,比如狗、包、电子产品、某大公司,甚至是一些不可描述的东西。
  19.绅女
  有一群不愿意拘泥在传统审美中的女性,她们尝试在穿着和气质上展现男性绅士的传统。一个绅女甚至会在多数场合被认为是T,因为她们大都留着短发,还会梳起油头。她们会挑选剪裁合身的西装作为日常通勤的服饰,与办公室职业女性装束不同的是,这些装扮会最大限度地减少女性特质,转而塑造传统绅士所追求的风度和气质。
  20.脱力系
  真的非常无聊并且把无聊当一个引以为豪的标签的人被称作脱力系。与“浮游族”不同的是,他们并没有那么“丧”,就是单纯的无聊而已,而且他们的笑点往往也非常奇怪,甚至某些时候认为“无聊也是一种有趣”。他们会认为荒诞、滑稽、魔幻等元素是生活的日常,但又区别于“戏精”,他们并不以这些为精神食粮。
其他文献
“先学后教”、“小组合作”等教育模式,是我市在新一轮教育改革热潮下提倡的教育教学模式。开始大家热情高涨,积极推动。最近问题来了,不少教师提出:“先学后教”、“小组合作”
“我一个月大概有1/3的时间在大陆,1/3时间在台湾,剩下的1/3在其他地方,就在这种飞来飞去的生活中,每一段时间都会得到充分的利用.”旭荣集团执行董事黄冠华这样概括他的生活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流行音乐的发展越来越快,对现在的学生也相对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同时也使音乐的教学方法发生了变化。然而在小学音乐的教学中,要选择健康向上、曲调悦耳、拥有
高职院校的教育主旨在于培养一批能够适应社会的应用型人才,通过开展一系列的综合素质教育,以挖掘学生的个人潜力,培养他们的专业素质,以改变当前大学生毕业即失业的尴尬境地。本
抒情诗作为人类文明史上古老的文学形式之一,独具魅力.抒情诗因不同的国家、民族与时代,有着迥异的发展形态.当代美国理论家乔纳森·卡勒根据大量的文本释读辨析出抒情诗所具
我们在不同阶段的教育上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还存在明显的不足,所以我们要为不同阶段的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设计不同且又能衔接的内容.而且要建立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体系
兴趣是激发和保持学生行为的内部动力,兴趣是促进学生主动学习与终身坚持锻炼的前提,也是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的重要因素。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
随着教师聘任制中学校和教师双向原则真正落实,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教师的流动性会相较于之前的制度大大增加,同时也在另一方面增加学校对于教师的管理上的难度。因此,如何吸
随着波司登的日益著名,高德康也出境频频成为著名人士.那标志性的发型和带着农民质朴气息的表达,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老实说,高晓东比他爹在帅气程度上大胜几筹,事实上,帅气外
《小杜丽》是英国作家狄更斯较为著名的一篇长篇小说,小说主人公就是小说名“小杜丽”,她是一个美丽且又善良的姑娘,作者在对其进行描述的使用采用了对比的手法来为我们塑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