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我国电网改革以来,供电规模和供电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提升和发展,这种情况下保证配网供电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就是电力企业需要侧重和关注的问题。实行科学合理的配网管理是实现新形势下的电网配网供电可靠性提高的有力保证。
关键词 配电网;供电可靠性;解决方案;智能电网
中图分类号:TM7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13)15-0170-01
提高配网管理的水平要从正确全面的分析影响配网供电安全性和可靠性的因素入手,制定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和管理办法,就目前来看,我国的配网管理较之前虽然取得了一定的进步和发展,但是仍然存在一系列的管理问题,需要有关部门进行调整和改进。
1 供电可靠性指标
所谓供电可靠性指标,就是评价电力企业供电行为和能力的一种标准,是关系到用户满意度和企业的生产供电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主要的考核标准是供电的可靠率,也就是一定时间内有效供电所占的时间上的比重。
2 影响电力企业供电可靠性的因素
2.1 区域内的网络结构
由于供电的产品的特殊性决定了其要通过复杂的线路的架设和运输来实现,所以在对线路的网络结构的设计过程中应该充分的考虑地区的用电需求。就目前我国的电力配网现状来看,还存在一些单辐射线路和联络不合理的问题,这样不仅严重的影响了供电稳定,容易引发安全事故,也不利于电网结构优化和资源的节约。
2.2 配网线路和设备的配置水平
配网的线路质量的优劣和线路型号的是否合适,对于配网运行的效果的影响也是十分大的,因为配网线路直接暴露于外部自然环境中,所以一旦质量存在问题,就会受到各种自然因素和极端天气的影响而导致断电混电。
2.3 配网运行过程中的管理和维护
配网运行是一个长时间的连续过程,所以如果不加强对其运行状况的实时监控,就会忽视一些事故的前兆,从而引发较为严重的安全事故,影响配网运行的可靠性。
2.4 配网的线路故障
2.4.1 外力故障
1)电缆被盗取或者破坏。由于电缆的位置的特殊性导致在市政施工以及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容易对其造成破坏,另外有一些不法分子的刻意盗取也导致了电缆线路的故障。
2)汽车撞杆、碰线。随着我国交通和公路事业的发展,运行车辆的增多,电缆受到汽车撞击的几率也就进一步的增大,汽车导致的电缆故障也成为故障的主要成因之一。
3)雷击。雷雨天气的雷击电缆故障问题主要集中于夏季。
4)鸟害。由于鸟类的粪便中含有一定的水分,所以容易造成线路运行中的闪络。
2.4.2 设备本身故障
设备自身故障主要指的是配网的相关运行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出现了运行功能上的问题,从而导致了配网的线路故障。这些故障不仅保留变压器的运行异常、瓷瓶的不规则闪络放电,还包括了熔断器的制动问题等。为了避免这类设备故障导致的运行可靠性问题,就必须要加强对设备的运行状态的巡查,及时的记录各种设备运行参数。
3 提高配网供电可靠性的建议
3.1 加速网络结构的优化,使用先进的配网设备
1)在对一个地区进行配网供电之前,要认真地做好该地区的用电情况的评估,制定一个科学的网络结构和布设方案,这样不仅可以实现资源的节约,还能保证配网的安全可靠运行。
2)随着各种高新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我国的电力设备的自动化程度也进一步增强,这种情况下电力企业应该适当的选用新型的自动化设备,以提高配网的设备配置水平,实现更加高效的配网管理。
3.2 重视配电线路运行的日常管理
1)加强指标和规范化管理。也就是说在日常的配网运行管理过程中,要严格的按照国家的相关标准和企业自行标准进行管理,这样可以及时的发现运行异常的线路,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2)加强综合停电计划管理。就是要对各种可能存在的停电情况进行预测和预防,制定有效的应急方案,避免由于突发状况停电导致的经济损失和用户不满情绪。在计划停电时,还应该对用户做好提前的宣传工作。
3)提高配电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也就是说要加强对配网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训,避免由于人工作业问题导致的配网运行故障问题。另外,还要实行一定的责任负责制,使配网工作人员能够自觉的积极的履行工作义务。
4)坚持实行定期的状态检修。对于运作正常的配网线路,也不能够放松警惕,应该对其运作状况进行定期的检测和维护,以便能够及时的发现其中隐藏的问题。
3.3 降低故障率、提高查找及处理效率
1)防止设备本身故障。及时的更换和淘汰陈旧的配网设备,对现有设备进行定期的维护和检修。
2)防止外力故障。
①加强对电缆位置的警示标语的设置,避免由于各种施工问题导致的电缆破坏造成的配网运行故障。
②加强对电缆保护知识的宣传,减少故意破坏电缆的行为,使群众认识到保护电缆和保证自身供电安全之间的关系。
③加强对夏季的电缆的防雷设置,并且要根据配网线路的架设情况做好外力破坏的预防。
3)增强事故查找和处理能力。
①制定具体的应急事故的处理方案,并且能够进行定期的演练,避免由于突发事故应急预案不健全导致的故障升级。
②及时的对现行的线路的变更进行备案整理,并据此调整事故应急方案的制定,避免由于信息的滞后导致的故障处理能力的下降。
4 配电网发展趋势
各种高新技术在电网中的应用,一定程度上也改变和影响了电网发展的方向和趋势,未来的配网发展一定是朝着自动化和信息化方向。所以,企业要想提高电网配网的运行可靠性,就必须要顺应电网发展的趋势,调整自身的管理。
4.1 配网自动化
配网自动化就是将现代的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结合起来,对配网运行的过程进行实时的数据信息的搜集和整理,以监控配网运行的状况,便于及时的发现问题和排除隐患。
4.2 智能配电网
智能配电网(SDG)是一个集成了传统和前沿配电工程技术、高级传感和测控技术、现代计算机与通信技术的配电系统,更加安全、可靠、优质、高效,支持分布式电源的大量接入,并为用户提供择时用电与配电网互动的服务。
5 结论
结合近年来工作上的实际情况,分析了目前配电网普遍存在的问题,并从改善配网结构、提高设备水平、加大防外力力度、尤其是加强配网管理等方面提出了应对措施,如果在生产工作中都得到应用,对提高配网可靠性水平将起到重要作用。最后提出智能配电网是配电网的更高发展目标,其具有更高的供电可靠性,是今后电网发展的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1]10 kV配电线路带电作业的探讨[J].今日科苑,2009(6).
[2]李江华.10 kV配电可靠性管理[J].大众用电,2006(3).
关键词 配电网;供电可靠性;解决方案;智能电网
中图分类号:TM7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13)15-0170-01
提高配网管理的水平要从正确全面的分析影响配网供电安全性和可靠性的因素入手,制定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和管理办法,就目前来看,我国的配网管理较之前虽然取得了一定的进步和发展,但是仍然存在一系列的管理问题,需要有关部门进行调整和改进。
1 供电可靠性指标
所谓供电可靠性指标,就是评价电力企业供电行为和能力的一种标准,是关系到用户满意度和企业的生产供电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主要的考核标准是供电的可靠率,也就是一定时间内有效供电所占的时间上的比重。
2 影响电力企业供电可靠性的因素
2.1 区域内的网络结构
由于供电的产品的特殊性决定了其要通过复杂的线路的架设和运输来实现,所以在对线路的网络结构的设计过程中应该充分的考虑地区的用电需求。就目前我国的电力配网现状来看,还存在一些单辐射线路和联络不合理的问题,这样不仅严重的影响了供电稳定,容易引发安全事故,也不利于电网结构优化和资源的节约。
2.2 配网线路和设备的配置水平
配网的线路质量的优劣和线路型号的是否合适,对于配网运行的效果的影响也是十分大的,因为配网线路直接暴露于外部自然环境中,所以一旦质量存在问题,就会受到各种自然因素和极端天气的影响而导致断电混电。
2.3 配网运行过程中的管理和维护
配网运行是一个长时间的连续过程,所以如果不加强对其运行状况的实时监控,就会忽视一些事故的前兆,从而引发较为严重的安全事故,影响配网运行的可靠性。
2.4 配网的线路故障
2.4.1 外力故障
1)电缆被盗取或者破坏。由于电缆的位置的特殊性导致在市政施工以及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容易对其造成破坏,另外有一些不法分子的刻意盗取也导致了电缆线路的故障。
2)汽车撞杆、碰线。随着我国交通和公路事业的发展,运行车辆的增多,电缆受到汽车撞击的几率也就进一步的增大,汽车导致的电缆故障也成为故障的主要成因之一。
3)雷击。雷雨天气的雷击电缆故障问题主要集中于夏季。
4)鸟害。由于鸟类的粪便中含有一定的水分,所以容易造成线路运行中的闪络。
2.4.2 设备本身故障
设备自身故障主要指的是配网的相关运行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出现了运行功能上的问题,从而导致了配网的线路故障。这些故障不仅保留变压器的运行异常、瓷瓶的不规则闪络放电,还包括了熔断器的制动问题等。为了避免这类设备故障导致的运行可靠性问题,就必须要加强对设备的运行状态的巡查,及时的记录各种设备运行参数。
3 提高配网供电可靠性的建议
3.1 加速网络结构的优化,使用先进的配网设备
1)在对一个地区进行配网供电之前,要认真地做好该地区的用电情况的评估,制定一个科学的网络结构和布设方案,这样不仅可以实现资源的节约,还能保证配网的安全可靠运行。
2)随着各种高新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我国的电力设备的自动化程度也进一步增强,这种情况下电力企业应该适当的选用新型的自动化设备,以提高配网的设备配置水平,实现更加高效的配网管理。
3.2 重视配电线路运行的日常管理
1)加强指标和规范化管理。也就是说在日常的配网运行管理过程中,要严格的按照国家的相关标准和企业自行标准进行管理,这样可以及时的发现运行异常的线路,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2)加强综合停电计划管理。就是要对各种可能存在的停电情况进行预测和预防,制定有效的应急方案,避免由于突发状况停电导致的经济损失和用户不满情绪。在计划停电时,还应该对用户做好提前的宣传工作。
3)提高配电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也就是说要加强对配网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训,避免由于人工作业问题导致的配网运行故障问题。另外,还要实行一定的责任负责制,使配网工作人员能够自觉的积极的履行工作义务。
4)坚持实行定期的状态检修。对于运作正常的配网线路,也不能够放松警惕,应该对其运作状况进行定期的检测和维护,以便能够及时的发现其中隐藏的问题。
3.3 降低故障率、提高查找及处理效率
1)防止设备本身故障。及时的更换和淘汰陈旧的配网设备,对现有设备进行定期的维护和检修。
2)防止外力故障。
①加强对电缆位置的警示标语的设置,避免由于各种施工问题导致的电缆破坏造成的配网运行故障。
②加强对电缆保护知识的宣传,减少故意破坏电缆的行为,使群众认识到保护电缆和保证自身供电安全之间的关系。
③加强对夏季的电缆的防雷设置,并且要根据配网线路的架设情况做好外力破坏的预防。
3)增强事故查找和处理能力。
①制定具体的应急事故的处理方案,并且能够进行定期的演练,避免由于突发事故应急预案不健全导致的故障升级。
②及时的对现行的线路的变更进行备案整理,并据此调整事故应急方案的制定,避免由于信息的滞后导致的故障处理能力的下降。
4 配电网发展趋势
各种高新技术在电网中的应用,一定程度上也改变和影响了电网发展的方向和趋势,未来的配网发展一定是朝着自动化和信息化方向。所以,企业要想提高电网配网的运行可靠性,就必须要顺应电网发展的趋势,调整自身的管理。
4.1 配网自动化
配网自动化就是将现代的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结合起来,对配网运行的过程进行实时的数据信息的搜集和整理,以监控配网运行的状况,便于及时的发现问题和排除隐患。
4.2 智能配电网
智能配电网(SDG)是一个集成了传统和前沿配电工程技术、高级传感和测控技术、现代计算机与通信技术的配电系统,更加安全、可靠、优质、高效,支持分布式电源的大量接入,并为用户提供择时用电与配电网互动的服务。
5 结论
结合近年来工作上的实际情况,分析了目前配电网普遍存在的问题,并从改善配网结构、提高设备水平、加大防外力力度、尤其是加强配网管理等方面提出了应对措施,如果在生产工作中都得到应用,对提高配网可靠性水平将起到重要作用。最后提出智能配电网是配电网的更高发展目标,其具有更高的供电可靠性,是今后电网发展的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1]10 kV配电线路带电作业的探讨[J].今日科苑,2009(6).
[2]李江华.10 kV配电可靠性管理[J].大众用电,20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