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花·拾花·食花

来源 :新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xunch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根据浙江余姚河姆渡的出土报告,我国花卉文化的历史可以追溯到7000年前。而历史上第一个食花的文人骚客就是屈原。他留下了“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的楚辞名句,给后世留下了“花洁,食花者更洁”的千秋念想。
  主食粥面菜,一个不能少
  菊花大约是我国第一种纳入食谱的花卉。按照古人的观点,菊花能够清火而且助长生机,按照魏文帝曹丕的说法就是“含乾坤之纯和,体芬芳之淑气”,可以食用也能泡水还能做酒,总之值得一吃。
  这种对菊花的偏好一直持续了千年,宋代名臣司马光曾做《晚食菊羹》诗,诗云:“哺啜有余味,芬馥逾秋兰。”不仅能做羹汤原料,菊花还能下饭。北宋史学家王禹偁酷爱吃“甘菊冷淘”,也就是甘菊过水面,为此他还做诗称赞此面“芳香敌兰荪”,也就是比香草还香。南宋林洪在《山家清供》一书中说,用盐水把菊花焯一下,然后跟饭一起煮,味道绝佳,长期吃还能明目祛毒。
  历史一再证明,吃货的视野是不断增长的,很快古人们的视野就从菊花扩大到更多的花色品种上来,按照《五杂俎》的说法,“卢怀慎作竹粉汤,蔺先生作兰香粥,刘禹锡作菊苗齑”,这是唐代有名的三种名吃。文人吃的是花香,而一代女皇武则天吃花则吃得比较霸气,她喜欢让宫女采百种鲜花,和上糯米,捣碎了蒸花糕。
  北宋时最流行的是书法家郑文宝创造的“云英面”,也就是百合花莲花混合面。
  顺带说一句,上文提到的《山家清供》一书堪称古人吃花的秘籍,里面不仅记录了梅花如何制作暗香粥,还记录了南宋高宗吴皇后喜欢吃的“梅花齑”,即用姜、椒、茴等各种作料跟梅花一起搅拌捣碎,成为浆糊状的小菜。仅《山家清供》中记载的宋代用来做菜的花卉就有菊花、梅花、荷花、桂花、松花、栀子花、凤仙花、玫瑰、月季、牡丹、茉莉花、杜鹃花以及马兰花等多种,算是吃出了水平吃出了高度。
  除了能做菜,宋代还流行用花朵制造各种饮料,除了酿酒之外,街市上还有暗香汤(梅花)、天香汤(桂花)、茉莉汤等饮料向路人售卖,做法是用花朵熬煮,加配作料,主要是用来生津止渴、防暑消夏。
  锅中花的那一味甜,那一抹香
  从唐代开始,花朵开始成为面食的内馅,进而成为甜食的不二之选。宋代诗人杨万里喜欢蘸糖吃梅花,公然宣称听到有梅花吃,哈喇子可以从嘴边流到腿上,他曾作诗大谈梅花的吃法:“吾人何用餐烟火,揉碎梅花和蜜霜。”南宋周密所著《武林旧事》一书中,仅花朵制成的“果子”(甜点)一项就有琥珀蜜、玉屑糕等42种。
  到了明代,对花朵食品的制作工艺更上一层楼,当时流行花膏、花酱。花膏是把桂花、兰花、玫瑰花等花朵捣碎,用蜜糖腌制,形成稠状物。花酱工艺与花膏类似,不过加的是盐、卤、油诸品,当然,最后还是要加糖。
  除了甜品担当,花朵的烹制工艺从宋代发展到明清,还极大地了丰富了油炸的方法。宋人烹制牡丹花就要下锅裹面油炸,栀子花也需要拖油煎炸。拖油煎炸也就是用稀面糊裹住花朵,放到油锅内炸透,吃起来香酥可口。清代成书的《调鼎集》记载,玉兰花瓣、芍药花瓣、茉莉花叶都适合这种做法,该书还记录了“玫瑰卷酥”的做法:“玫瑰加洋糖、脂油丁,包油面作卷,脂油炸酥。”(脂油即动物油)
  到了明清时代,花朵的内馅功能也进一步发扬光大。清人王士雄所著《随息居饮食谱》载,对桂花“盐渍糖收”,作为饼馅香美可口。至于饺子包子馄饨,均可以花为内馅。
  明清还流行一种印饼,即把花朵捣碎为泥加糖,以模具制作出来的小饼,也就是现代流行的鲜花饼的原型,當时就出现了玫瑰印饼、菊花印饼等等。
  即使到了明清时期,菊花仍旧是百花中的食材王者,清末慈禧太后附庸风雅,喜好食用菊花火锅,具体做法是在火锅内兑入鸡汤,煮沸后取白菊花瓣净洗,撕成丝撒入锅中。待菊花清香渗入汤内,将生肉片、生鱼片等入锅涮熟,取出后蘸料汁食用。取鲜鱼和鲜肉的鲜味,再缀上菊花自带的那股清香。
  花朵菜肴历经数千年的发展,如今各地还保留了不少传统花卉名菜,比如鲁菜中的桂花丸子、粤菜中的菊花凤骨、京菜中的芙蓉鸡片以及上海菜中的荷花栗子等等。
  花味之外的魂魄
  古代文人骚客们对花朵的喜好,首先是美丽的颜值,其次是清香的花味。这种对于花朵的食用只是表象,本质上仍是知识分子们对美好之物的向往、对崇高品格坚守的一种精神寄托。梅兰竹菊号称四友,比的便是品格,是操守。食谱中的百花,芳香艳丽喻的是知识分子的才学,岁寒绽放喻的是知识分子的气节。
  菊花因为有陶渊明“采菊东篱下”之高洁才香飘千年,梅花有杨万里“点蜜如霜新可口”的暗香才脍炙人口。无论做花也好,做人也罢,穷则淡然自守,达则锦绣天下,这花朵才算吃得有滋有味,才能吃出咱们中国人祖传的那份精气神。
  (责编:石磐)
其他文献
在老龄化日益严重、居家养老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成为主流的当下,北京积善之家养老集团在北京市朝阳区安贞街道展开三站一体(养老驿站、居家养老服务站、医疗护理站)的成功尝试,颇具探索和实际意义。  最需要:专业有爱的陪伴  老赵已经90岁了,独居的他不慎摔伤,自理能力迅速退化,步履蹒跚,日渐虚弱。女儿赵女士选择了一家名叫北京积善之家养老集团(以下简称积善之家)的照护服务。积善之家派遣专业照护师小黄上门为老
期刊
有的人,和你有很多交集,却不会有什么特别的记忆;而有的人,和你只是擦肩之缘,却能付你无限的明月清风。  慈悲、善良、谦逊、快乐、俊逸、健康……一个美好的老人,一个能给人以精神启迪的老人,他的存在是如此的生动,他的日常是如此的当下。  世界这么大,和这样一位老人同小区,真的很幸运。幸运的是,和这样一位老人同小区,感觉世界真的很美好,很广大。  我甚至都不知道老人的姓氏,只知道他已年逾古稀,然而,每次
期刊
有人把退休比作一道坎儿,不同心态的人,迈过这道坎的难易程度大相径庭。近闻两个老同事的境遇颇有感触,其中一位退休后决心彻底休养,只图不受累不受气,看孙子觉得辛苦,养宠物觉得麻烦,外出旅游认为危险,安逸了一阵子身体却出了不少毛病,精神也萎靡不振。另一位却迅速进入新角色,照顾老人、看护儿孙、寻访老友、四处旅游,上了老年大学,学会了跳舞、摄影,日子过得舒心快活。  说到“养老”,很多老人和家庭都将“养”作
期刊
初露锋芒:小女兵登台讲战略  梁芳出生于军人家庭,军校毕业后被分到北京延庆农村技侦团,去了一周脸上就晒出了“高原红”。梁芳的工作是夜里值班,外面伸手不见五指,从宿舍走到工作岗位,要穿过一大块玉米地,风一吹来刷刷作响,吓得梁芳头皮发麻,便大声唱着歌给自己壮胆。  梁芳调回机关后,负责外文情报整理工作。上世纪90年代,正逢世界军事战略变革,海湾战争中的远程精确制导武器,改变了过去传统的作战模式,战争进
期刊
据资料显示,全国先进生产者代表会议于1956年召开,中共中央、国务院授予全国先进集体称号853个,会上4703人被授予全国先进生产者称号,其中就有24岁的郑秉强。  他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兢兢业业,为社会发展贡献了自己的力量。近日,笔者走近郑秉强老人,与精神状态尚佳的他,进行了一次对话。  回忆当年事:  为国家节约每一分钱  85岁的郑秉强每天都很忙,每天都有充实的计划,其中有一项计划他坚持了几十
期刊
父母渐老,儿女为生活奔波无法照料,把他们送至养老院养老,不料此举可能遇到意想不到的风险。去年年底,民政部、工商总局联合制定了《养老机构服务合同》(示范文本)(简称:《服务合同(示范文本)》),包括服务设施、服务内容、收费标准、违约责任,关注到入住养老机构的法律风险防范。  “服务设施”写入合同  案例:小王在外地工作,鉴于母亲年龄越来越大,自理能力越来越差。前不久回家探母,她看到了一则养老院打出的
期刊
创办“温馨小屋”  73岁的刘月华是北京通州区葛布店社区退休人员,2013年5月,刘月华跟随居委会工作人员,对协辛庄村孩子上小学的家庭做了家访,目的是摸清孩子们课后的生活情况。协辛庄是葛布店北里社区的一个平房村,土地流转后,农民离开了村子,一间间平房以相对低廉的价格租给了外来务工者。  通过走访,刘月华发现,协辛庄村里很多家庭的收入来源,都是经营小买卖,他们的生活条件与本地居民相比有很大差距。来自
期刊
当朱观景得知房东大娘病重无人照料时,毅然辞职返乡照顾老人,无私地照顾老人9年时间。2017年3月,他光荣入选了中央文明办主办的 “中国好人榜”助人为乐候选人。  故人牵动游子心  2001年9月初,在北京市司法系统工作的朱观景接到高中同学丁启亮的电话。丁启亮告诉他,当年他们借宿的房东朱学秀患上了严重的心脑血管病,经常晕倒,孙女琪琪年幼无人相助。  挂上电话,朱观景再无法安心工作,脑子里浮现的都是朱
期刊
大连市退休职工刘新道20多年如一日精心服侍年近百岁、因病瘫痪的老母亲,因此荣获了“全国孝亲敬老之星”称号,是这项活动开展以来获此殊荣者中为数不多的7旬老人。  父母养育之恩铭记心中  刘新道今年77岁,是家中的独生子,这在他这个年龄段的人中比较少见,因此刘新道常说:“我是在父母浓浓爱意包裹下长大的!”  事实也的确如此,刘新道从上学读书,到参加工作、结婚成家,一路走来,父母在他身上倾注了全部的爱,
期刊
外祖父避免特大事故  82岁的张述明是这个特殊家庭的第一代司机。他1953年参加工作,当年开着冒白烟时速40公里的蒸汽机车,穿越莽莽林海,为国家建设“多拉快跑”。张述明一辈子跑车10万小时,安全行驶600万公里。他驾驶的蒸汽机车,经常跑哈尔滨至长春线路,跑一趟得用四五吨煤,行车7小时,煤都是一锹锹地铲到锅炉里,一趟行车下来,整个人都变成了“黑人”。  由于驾驶室三面透风,加之蒸汽机车噪音大,张述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