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现阶段,由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国家对于人才培养的重视程度也逐渐提升,因此,各大高校对于体育教学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在高校体育教学过程中,由于受到各个方面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使得经常会造成学的运动损伤,影响了学生的未来发展和进步。在这种情况下,本文对高校体育教学中的运动损伤进行了简单分析和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希望可以为相关人员提供借鉴,从而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关键词:高校体育教学;运动损伤;预防;分析
在各大高校教学过程中,体育是非常重要的教学内容之一,其无论是对学生的身心健康,还是学生的未来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但是,由于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对体育运动的热情以及参与程度都远远高于其他年龄的人群。因此,在高校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运动损伤的情况也时有发生。为了可以更好地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应该对运动损伤的原因进行合理分析,同时有针对性的制定预防措施,保证可以最大程度的降低运动损伤发生几率。
一、高校体育教学中的运动损伤的原因分析
(一)对运动损伤的认识程度不足
根据现阶段高校体育教学水平来看,在日常的体育教学训练过程中,体育教师以及学生对于必要的运动损伤预防措施仍然比较缺乏,很多教师由于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和制约,在体育教学期间,只是一味地注重学生水平和能力的提升,忽视了对学生运动安全的重视。在训练中,思想比较松懈,并且安全意识比较缺乏,使得一些学生也逐渐在运动训练中出现懒散以及懈怠的情况。比如:在上课期间,着装紧身、携带手机以及尖锐的物品等。这些情况的出现,不仅影响了体育教学的有效性,同时还大大提升了学生运动损伤的几率,制约了学生的未来发展和进步。同时,在体育学习的过程中,由于一些学生的好胜心以及好奇心比较重,常常盲目自信,认为一般的运动根本不会对身体造成伤害,从而在运动过程中,放松警惕,不顾及自身的身体情况,经常超负荷运动,进而导致运动损伤,对身体健康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此外,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由于教师的重视程度不足,致使学生在训练过程中,缺乏对学生进行相应的保护,从而加大了运动损伤的几率[1]。
(二)缺乏对运动前准备活动的重视
在体育训练过程中,运动前的准备阶段对整体训练水平以及质量的提升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在实际教学期间,开展运动前的准备活动,其主要的目的就是调动神经系统以及内脏器官的兴奋性,提升肌肉的弹性以及力量,进一步加大关节活动的幅度,保证人体可以从一个安静的状态逐渐转变成一个紧张的状态。在实际的训练的前期阶段,如果缺乏准备活动,机体就无法进入到最佳状态,因此,在运动过程中,一旦产生爆发力,那么就會造成运动损伤。在对高校100学生进行调查的过程中,对于“你认为体育运动前做准备活动是否有必要”进行了提问,有51%的学生认为“无所谓”,有40%的学生认为“不必要,浪费体力”,而只有9%的学生认为“有必要”。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就是学生缺乏对运动前准备活动的重视,从而导致各种运动损伤情况的发生。通过实践表明,在体育运动训练过程中,如果准备活动量非常大,那么其身体就已经处于一个疲劳的状态,会很大程度上降低身体机能损伤的几率[2]。
(三)运动量的安排缺乏合理性
对于高校体育运动而言,如果在教学过程中,运动量安排缺乏合理性,尤其是身体局部负担过大或者技术工作缺乏规范性,那么就会对学生造成一定的运动损伤,不利于学生体育水平的提升。由于学生的自身水平以及接受能力不同,因此,学生的身体耐受程度以及自身掌握的技能也会存在很大的差异。所以,在实际的高校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训练水平,科学、合理的安排运动量以及运动强度。同时,由于运动项目的不同,对于学生自身技能的要求也会不一样,对于一些非体育专业的学生而言,在进行体育运动中,其身体素质预计技术水平也会相对较低。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如果没有进行及时且正确的引导,那么学生就会因为技术动作不规范而对身体的机能以及结构造成影响,再加上学生的肌肉力量较差,关节的灵活性不强,很容易发生运动损伤的情况[3]。
(四)学生的心理素质较差
在高校体育教学过程中,导致运动损伤情况的因素比较多,而学生的心理素质就是其中最为关键的因素之一。学生在进行体育运动学习的过程中,经常会现心情不佳、自控能力较差以及休息不好等情况,出现这些情况,不仅会影响体育学习的有效性,还会很大程度上导致学生的身体机能下降,在学习的过程中,无法集中注意力,在课堂上经常出现反应迟钝的现象,从而大大提升了运动损伤的几率,制约了学生体育水平的提升。同时,在高校体教学过程中,高质量的运动场地以及设备是降低运动损伤的最好办法。但是现阶段,由于高校在体育教育方面的资金投入比较有限,使得很多设备都处于年久失修的状态,机械安装不牢固,并且一些运动场地也不够平整,为学生的运动埋下了很大的安全隐患,致使运动损伤频频发生,制约了学生的未来发展。
二、高校体育教学中运动损伤的预防对策分析
(一)加大对安全教育的重视程度
为了可以进一步降低运动损伤的几率,提升学生的整体水平,在高校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加大对学生的安全教育,提升学生预防运动损伤的意识,严格按照各项规章制度进行训练。同时,在体育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应该采用合理的方式,引导学生保持课堂纪律,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以及修养。特别是在进行投掷类以及接力项目教学过程中,一定要防止学生嬉笑打闹的行为,以免出现运动损伤的情况。此外,在体育学习期间,学生也要加强对自身的保护,比如:在训练过程中,如果身体失去平衡,那么就要立即向前、向后、向左或者向右大跨一步,以确保身体可以处于平衡的状态[4]。
(二)做好体育运动前准备活动
在体育教学期间,良好且有效的准备活动是减少运动损伤的有效方法。通过运动准备活动,能够保证学生的机体逐渐进入到最佳状态,同时,还可以提升神经系统的兴奋性,不断增加肌肉以及器官的供血量,加快心率呼吸,不仅能够让运动中的爆发力得到进一步提升,还可以对学生运动损伤进行有效的预防,有利于学生体育水平的提升以及未来的发展。通常情况下,准备活动的内容应该根据教学、训练以及比赛的内容来定,其具有一定的针对性[5]。 (三)对体育运动进行合理的安排
在高校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对学生的自身水平以及接受能力进行合理的分析和研究,在授课之前,对体育教学以及训练进行合理的规划,认真研究教材,合理的对学生训练量进行安排,在保证对运动损伤合理预防的同时,还可以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整体水平和能力。同时,在进行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也要对训练中可能出现运动损伤的技术工作进行充分考虑,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合理的预防对策。比如:教师在进行投掷项目教学过程中,就要对学生的位置进行也能的把控,严禁对掷以及随意改变间距的情况,从而从根本上降低运动损伤的发生几率,促进学生的未来发展。
(四)加大医疗監督以及运动器械防护的力度
在各大高校的发展过程中,在体育教育方面,学校应该加大资金投入,加强体育活动的医疗监督,在实际的发展中,以学生入学时的健康档案为依据,定期的组织学生进行检查,保证可以对学生的身体机能有一个明确的了解,并且有针对性的采取保护对策。同时,在运动场地以及器械方面,学校也应该定期的进行检查和维护,对于一些时间较长并且存在一定安全隐患的设备,应该进行及时的更换。此外,在组织体育比赛的时候,一定要对场地进行严格的检查,及时的清除场地中的小石头等,避免出现绊脚的情况,降低运动损伤。
三、结束语
现阶段,面对高校体育教学中运动损伤情况的频频发生,教师在实际的体育教学过程中,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对运动损伤出现的原因进行科学分析,同时,制定合理的预防对策,保证学生的运动安全。此外,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还要从学生的心理、教学内容等方面着手,不断增强自身对运动医学方面的知识,减少运动损伤发生的几率,保证学生可以朝着良好的方向发展和进步。
参考文献:
[1]唐绪明.学校体育教学训练中运动损伤的原因、特点及预防[J].体育时空,2016(1):11-12.
[2]范西安.高校篮球教学中运动损伤的成因分析及预防策略研究[J].农家参谋,2017(17):101-102.
[3]赵家琪.高校羽毛球教学中运动损伤的原因分析及预防策略[J].当代体育科技,2016,6(36):10-11.
[4]万振宇.内蒙古自治区普通高校体育教学中常见运动损伤及其预防研究[D].吉林体育学院,2016(13):33-34.
[5]任素伟.河南省高校篮球体育教学中学生运动损伤分析[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7,25(3):89-89.
(作者单位:广东第二师范学院)
关键词:高校体育教学;运动损伤;预防;分析
在各大高校教学过程中,体育是非常重要的教学内容之一,其无论是对学生的身心健康,还是学生的未来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但是,由于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对体育运动的热情以及参与程度都远远高于其他年龄的人群。因此,在高校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运动损伤的情况也时有发生。为了可以更好地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应该对运动损伤的原因进行合理分析,同时有针对性的制定预防措施,保证可以最大程度的降低运动损伤发生几率。
一、高校体育教学中的运动损伤的原因分析
(一)对运动损伤的认识程度不足
根据现阶段高校体育教学水平来看,在日常的体育教学训练过程中,体育教师以及学生对于必要的运动损伤预防措施仍然比较缺乏,很多教师由于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和制约,在体育教学期间,只是一味地注重学生水平和能力的提升,忽视了对学生运动安全的重视。在训练中,思想比较松懈,并且安全意识比较缺乏,使得一些学生也逐渐在运动训练中出现懒散以及懈怠的情况。比如:在上课期间,着装紧身、携带手机以及尖锐的物品等。这些情况的出现,不仅影响了体育教学的有效性,同时还大大提升了学生运动损伤的几率,制约了学生的未来发展和进步。同时,在体育学习的过程中,由于一些学生的好胜心以及好奇心比较重,常常盲目自信,认为一般的运动根本不会对身体造成伤害,从而在运动过程中,放松警惕,不顾及自身的身体情况,经常超负荷运动,进而导致运动损伤,对身体健康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此外,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由于教师的重视程度不足,致使学生在训练过程中,缺乏对学生进行相应的保护,从而加大了运动损伤的几率[1]。
(二)缺乏对运动前准备活动的重视
在体育训练过程中,运动前的准备阶段对整体训练水平以及质量的提升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在实际教学期间,开展运动前的准备活动,其主要的目的就是调动神经系统以及内脏器官的兴奋性,提升肌肉的弹性以及力量,进一步加大关节活动的幅度,保证人体可以从一个安静的状态逐渐转变成一个紧张的状态。在实际的训练的前期阶段,如果缺乏准备活动,机体就无法进入到最佳状态,因此,在运动过程中,一旦产生爆发力,那么就會造成运动损伤。在对高校100学生进行调查的过程中,对于“你认为体育运动前做准备活动是否有必要”进行了提问,有51%的学生认为“无所谓”,有40%的学生认为“不必要,浪费体力”,而只有9%的学生认为“有必要”。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就是学生缺乏对运动前准备活动的重视,从而导致各种运动损伤情况的发生。通过实践表明,在体育运动训练过程中,如果准备活动量非常大,那么其身体就已经处于一个疲劳的状态,会很大程度上降低身体机能损伤的几率[2]。
(三)运动量的安排缺乏合理性
对于高校体育运动而言,如果在教学过程中,运动量安排缺乏合理性,尤其是身体局部负担过大或者技术工作缺乏规范性,那么就会对学生造成一定的运动损伤,不利于学生体育水平的提升。由于学生的自身水平以及接受能力不同,因此,学生的身体耐受程度以及自身掌握的技能也会存在很大的差异。所以,在实际的高校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训练水平,科学、合理的安排运动量以及运动强度。同时,由于运动项目的不同,对于学生自身技能的要求也会不一样,对于一些非体育专业的学生而言,在进行体育运动中,其身体素质预计技术水平也会相对较低。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如果没有进行及时且正确的引导,那么学生就会因为技术动作不规范而对身体的机能以及结构造成影响,再加上学生的肌肉力量较差,关节的灵活性不强,很容易发生运动损伤的情况[3]。
(四)学生的心理素质较差
在高校体育教学过程中,导致运动损伤情况的因素比较多,而学生的心理素质就是其中最为关键的因素之一。学生在进行体育运动学习的过程中,经常会现心情不佳、自控能力较差以及休息不好等情况,出现这些情况,不仅会影响体育学习的有效性,还会很大程度上导致学生的身体机能下降,在学习的过程中,无法集中注意力,在课堂上经常出现反应迟钝的现象,从而大大提升了运动损伤的几率,制约了学生体育水平的提升。同时,在高校体教学过程中,高质量的运动场地以及设备是降低运动损伤的最好办法。但是现阶段,由于高校在体育教育方面的资金投入比较有限,使得很多设备都处于年久失修的状态,机械安装不牢固,并且一些运动场地也不够平整,为学生的运动埋下了很大的安全隐患,致使运动损伤频频发生,制约了学生的未来发展。
二、高校体育教学中运动损伤的预防对策分析
(一)加大对安全教育的重视程度
为了可以进一步降低运动损伤的几率,提升学生的整体水平,在高校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加大对学生的安全教育,提升学生预防运动损伤的意识,严格按照各项规章制度进行训练。同时,在体育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应该采用合理的方式,引导学生保持课堂纪律,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以及修养。特别是在进行投掷类以及接力项目教学过程中,一定要防止学生嬉笑打闹的行为,以免出现运动损伤的情况。此外,在体育学习期间,学生也要加强对自身的保护,比如:在训练过程中,如果身体失去平衡,那么就要立即向前、向后、向左或者向右大跨一步,以确保身体可以处于平衡的状态[4]。
(二)做好体育运动前准备活动
在体育教学期间,良好且有效的准备活动是减少运动损伤的有效方法。通过运动准备活动,能够保证学生的机体逐渐进入到最佳状态,同时,还可以提升神经系统的兴奋性,不断增加肌肉以及器官的供血量,加快心率呼吸,不仅能够让运动中的爆发力得到进一步提升,还可以对学生运动损伤进行有效的预防,有利于学生体育水平的提升以及未来的发展。通常情况下,准备活动的内容应该根据教学、训练以及比赛的内容来定,其具有一定的针对性[5]。 (三)对体育运动进行合理的安排
在高校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对学生的自身水平以及接受能力进行合理的分析和研究,在授课之前,对体育教学以及训练进行合理的规划,认真研究教材,合理的对学生训练量进行安排,在保证对运动损伤合理预防的同时,还可以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整体水平和能力。同时,在进行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也要对训练中可能出现运动损伤的技术工作进行充分考虑,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合理的预防对策。比如:教师在进行投掷项目教学过程中,就要对学生的位置进行也能的把控,严禁对掷以及随意改变间距的情况,从而从根本上降低运动损伤的发生几率,促进学生的未来发展。
(四)加大医疗監督以及运动器械防护的力度
在各大高校的发展过程中,在体育教育方面,学校应该加大资金投入,加强体育活动的医疗监督,在实际的发展中,以学生入学时的健康档案为依据,定期的组织学生进行检查,保证可以对学生的身体机能有一个明确的了解,并且有针对性的采取保护对策。同时,在运动场地以及器械方面,学校也应该定期的进行检查和维护,对于一些时间较长并且存在一定安全隐患的设备,应该进行及时的更换。此外,在组织体育比赛的时候,一定要对场地进行严格的检查,及时的清除场地中的小石头等,避免出现绊脚的情况,降低运动损伤。
三、结束语
现阶段,面对高校体育教学中运动损伤情况的频频发生,教师在实际的体育教学过程中,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对运动损伤出现的原因进行科学分析,同时,制定合理的预防对策,保证学生的运动安全。此外,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还要从学生的心理、教学内容等方面着手,不断增强自身对运动医学方面的知识,减少运动损伤发生的几率,保证学生可以朝着良好的方向发展和进步。
参考文献:
[1]唐绪明.学校体育教学训练中运动损伤的原因、特点及预防[J].体育时空,2016(1):11-12.
[2]范西安.高校篮球教学中运动损伤的成因分析及预防策略研究[J].农家参谋,2017(17):101-102.
[3]赵家琪.高校羽毛球教学中运动损伤的原因分析及预防策略[J].当代体育科技,2016,6(36):10-11.
[4]万振宇.内蒙古自治区普通高校体育教学中常见运动损伤及其预防研究[D].吉林体育学院,2016(13):33-34.
[5]任素伟.河南省高校篮球体育教学中学生运动损伤分析[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7,25(3):89-89.
(作者单位:广东第二师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