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管而有度,理而有节,乃管理的最高境界矣。谈“潜规则”文化里的管理,其实,“潜规则”有时就像一包“人情味”,有时又像一包“火药味”。如,每到期终,对一学期来校长过程管理的考评,教师给打出的分值,彰显出来的就富有浓浓地“人情味”。如,有的校长努力拼搏,总想干出一番事业,结果事与愿违,他的长短叹息和抱怨等,它就多会充满“火药味”。管是刚性的规章制度的约束,理是柔性的疏导和健康的感情分流,不管是“人情味”的方式呈现,还是“火药味”的方式冒出来,只有依法管理,管而有度,依情为理,理而有节,理顺关系,理清职责,理和气氛,理畅情绪,才能事事如愿。
五、记住一个故事,校长您永远会在“考官”面前洒脱
纪实:每到期末的时候,工会便会召集全体教职工,给校长和校长所领导的一班人马无记名打分,成绩多分为优、良、称职、不称职这四个等次,同时还会附上几条给上级机关的意见,建议对校长提拔、调离、撤职等。
故事:心中有佛。
苏轼是北宋成就很高的文学家,他才华横溢,为人豁达,却一生仕途坎坷,然而又不忘造福四方百姓,因而有很多趣闻逸事在民间广泛流传。一日,东坡正在修养静坐,见好友高僧佛印来访,便笑道:“近日参悟,颇有心得。你看我现在修行的境界如何?”佛印仔细端详了一会,答道:“神清气爽,满面红光,乃一尊佛也。”苏东坡听了得意非凡。这时佛印又道:“大居士看我怎样?”苏东坡一听心下暗喜,数次被他捉弄,这次机会可来了。便缓缓地答道:“我看……你是……你是……一堆……粪!”说罢哈哈大笑。佛印但笑不语,临行时却留下一幅字。见了苏小妹,东坡谈及此事乐不可支。小妹听后若有所思,待看到佛印那幅“心中有佛”四个字时,便笑道:“兄长,你这次又上当了!”“啊?”“佛印看你是佛,那是他心中有佛;而你看他是粪,那是说你心中有粪啊!”苏轼经小妹指点,这才恍然大悟,惭愧不已。
思考:民主测评校长,其实就是超越管理之上的管理。
笔者发现有很多校长口上不说,心里头却非常在意教师对自己的曲线管理。这一禅味十足的故事,是在告诉校长,自己心中有一尊佛(对教育事业的热爱),教师的心中才有一尊佛(对教育事业的忠诚)。其实,玄机就在于把握管理中的这一“潜规则”,教师凭着心中的那一杆秤,操纵和影响着品评校长的分值,砝码全是用“人”、“情”“味”交织起来了的“佛”。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正视民主测评的“成绩单”,也许成绩交织了校长痛苦的反思,并伴随着恍然大悟,以后校长在管理中,才能将教师放在了突出地位,对教师的管理尽可能淡化行政压制色彩,让教师在生活、工作中获得成就感、安全感,从而更加信赖校长,有利于和谐校园中人际关系的建设。
建议:做“心中有佛”的校长。
首先,管理时“以教师为本”,应说这是一条硬杠。正确理解民主测评的“成绩单”100分的内涵,笔者给“以人为本”的解释是:校长只是学校中的一人,就只能是“1”了。也就说只要你是一位校长,都可得到自己的这“1”分。这个“1”起到了领头的作用,因为其它教师是“0”啊。如果校长自己认为“1”表示有意义之数,“0”表示没有,“1”比“0”大,轻视这个“0”,这个“1”就只能远离“0”,这样的校长的分值就只有1分了(这类校长的工作方法是错误的)。如果一位校长只关注一部分教师,也就是说这位校长只与1个“0”紧密团结,这样的校长也只该得“10分”(他的工作方法该得以改进才行)。“以人为本”的校长能真让每位教师都发挥作用,特别是能让自己曾看不起的那一部分教师向自己靠近,也就是说能让所有的“0”都在“1”的后面产生实在意义,团结协助发挥作用。当然这样的校长得分是会很高的,能得上有意义的“100”分。
其次,校长管理一所学校时,以“学校为佛”,将自己的行动落到实处。如,有能力但不浮躁,有干劲但不急躁,有知识但不骄傲,有权力但不滥用,一切以教育发展为重,一切以新新课程改革为出发点。这样,教师心中那“佛”,就会明镜似的,给校长打一个“101分”,或给予更多的附加分。
六、记住一个故事,校长你将是一个实现理想的管理者
纪实:教育改革的春风中,形成了不同的管理理念,出现了不同的管理模式,特别是新课程改革的冲击,更让人眼花缭乱。一些校长们东走走西看看,好东西是不少。于是,东引西进,南挪北借,孰知别人地里的甘桔到了自家园里成了苦枳。在哪股风刮得猛就向哪走的情况下,眼看别人硕果累累,自己却两手空空。不少校长感叹:我可是教育改革的热情的追随者,勇敢的实践者呀!
故事:没有跪着的佛。
一位僧人一心向佛,总想修成正果。他遍读经书,每日拜佛,可总觉没有悟到什么禅理。一日,他正跪在神佛面前念经时,德高望重的老方丈走了过来。僧人说出了自己的苦恼:我天天拜佛念经,却没有什么收获,怎么才能成为佛呢?老方丈微笑着说:“正因为你天天跪拜神佛,永远也成不了佛;只有直立起你的身子,你才有可能成佛。”僧人顿悟,从此再读经书总加入自己的感悟和体会,有了自己的思想和语言,在前人基础上悟出了更多更深的禅理,随时随地讲学布道,成为一代禅师,死后被雕像成了受人膜拜的佛。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跪着成不了佛。
思考:教育没有万能钥匙,每位教育者都在进行积极的探索新思想、新路子,探索永无止境。
跪着是办不好大教育的。校长是学校的领头人,是学校的主心骨,其思想便是学校的灵魂,是学校最宝贵的文化核心。有了它,学校一切才有了“精、气、神”;没有它,学校工作就像失去舵的船,无目的、无秩序、无效果。
在尊重教育规律、遵循教育方针的前提下,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教育追求,也就是教育理想。正如有人所言:一个班集体中,希望一位有理想的教师,在一所学校希望有一位理想的校长。因为教育理想的形成是一个感知、唤醒、选择、认定、坚持的过程,它是一个教育者最宝贵的体验过程。有教育理想的管理,在工作中才能内化成为教育理念,外显成为管理模式和方法,并且内外结合,相辅相成。
为何有那么多的校长感到自己的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如此之大,可以说就是因为一些校长由于没有经历教育理想深刻的形成过程,实施起来就没有人家那样有力度、有深度,就没有人家那样的信心和毅力。如果盲目借鉴别人管理过程中外显的模式和方法,不深入思考其内涵实质,只得其形不得其神,实施起来难免有偏差。不同的环境产生不同的教育因素,对不同的教育管理模式也有不同的承受能力。只有深刻体会别人管理过程中的内涵实质,才能有灵活选择其有利于自身条件的方面,摆脱不利因素的干扰,达到自己的管理效果。
当然这并不否定以校长为代表的学校集体向别人学习先进的思想和方法。相反,更需要校长不断地学习、实践、反思,取别人之长为我所用,充实修正自己的管理理念,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借鉴不是照搬,更不是全盘否定自己,要保持自己对教育理想的追求。
建议:只有直立起来,坚持自己,借鉴别人,超越自己,越超别人,我们才有收获,才能达到教育的理想境界,成为教育界的一尊佛。
校长要增强责任感,对教育对师生对自己负责,加强学习、实践和反思,树立自己的教育理想。在工作中处理好教育理想的内涵与外显的关系,根据自身实际,找准切入点,寻求适合的管理模式。
然后,校长才能利用自己的教育理想去感染影响每一位教育参与者,人人都是受教育者(当然包括校长在内),让学校成为学习的共同体,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积极学习,借鉴先进的理论、方法、模式,才能充实自己的理想,丰富自己的方法,优化管理模式,提高办学水平。
五、记住一个故事,校长您永远会在“考官”面前洒脱
纪实:每到期末的时候,工会便会召集全体教职工,给校长和校长所领导的一班人马无记名打分,成绩多分为优、良、称职、不称职这四个等次,同时还会附上几条给上级机关的意见,建议对校长提拔、调离、撤职等。
故事:心中有佛。
苏轼是北宋成就很高的文学家,他才华横溢,为人豁达,却一生仕途坎坷,然而又不忘造福四方百姓,因而有很多趣闻逸事在民间广泛流传。一日,东坡正在修养静坐,见好友高僧佛印来访,便笑道:“近日参悟,颇有心得。你看我现在修行的境界如何?”佛印仔细端详了一会,答道:“神清气爽,满面红光,乃一尊佛也。”苏东坡听了得意非凡。这时佛印又道:“大居士看我怎样?”苏东坡一听心下暗喜,数次被他捉弄,这次机会可来了。便缓缓地答道:“我看……你是……你是……一堆……粪!”说罢哈哈大笑。佛印但笑不语,临行时却留下一幅字。见了苏小妹,东坡谈及此事乐不可支。小妹听后若有所思,待看到佛印那幅“心中有佛”四个字时,便笑道:“兄长,你这次又上当了!”“啊?”“佛印看你是佛,那是他心中有佛;而你看他是粪,那是说你心中有粪啊!”苏轼经小妹指点,这才恍然大悟,惭愧不已。
思考:民主测评校长,其实就是超越管理之上的管理。
笔者发现有很多校长口上不说,心里头却非常在意教师对自己的曲线管理。这一禅味十足的故事,是在告诉校长,自己心中有一尊佛(对教育事业的热爱),教师的心中才有一尊佛(对教育事业的忠诚)。其实,玄机就在于把握管理中的这一“潜规则”,教师凭着心中的那一杆秤,操纵和影响着品评校长的分值,砝码全是用“人”、“情”“味”交织起来了的“佛”。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正视民主测评的“成绩单”,也许成绩交织了校长痛苦的反思,并伴随着恍然大悟,以后校长在管理中,才能将教师放在了突出地位,对教师的管理尽可能淡化行政压制色彩,让教师在生活、工作中获得成就感、安全感,从而更加信赖校长,有利于和谐校园中人际关系的建设。
建议:做“心中有佛”的校长。
首先,管理时“以教师为本”,应说这是一条硬杠。正确理解民主测评的“成绩单”100分的内涵,笔者给“以人为本”的解释是:校长只是学校中的一人,就只能是“1”了。也就说只要你是一位校长,都可得到自己的这“1”分。这个“1”起到了领头的作用,因为其它教师是“0”啊。如果校长自己认为“1”表示有意义之数,“0”表示没有,“1”比“0”大,轻视这个“0”,这个“1”就只能远离“0”,这样的校长的分值就只有1分了(这类校长的工作方法是错误的)。如果一位校长只关注一部分教师,也就是说这位校长只与1个“0”紧密团结,这样的校长也只该得“10分”(他的工作方法该得以改进才行)。“以人为本”的校长能真让每位教师都发挥作用,特别是能让自己曾看不起的那一部分教师向自己靠近,也就是说能让所有的“0”都在“1”的后面产生实在意义,团结协助发挥作用。当然这样的校长得分是会很高的,能得上有意义的“100”分。
其次,校长管理一所学校时,以“学校为佛”,将自己的行动落到实处。如,有能力但不浮躁,有干劲但不急躁,有知识但不骄傲,有权力但不滥用,一切以教育发展为重,一切以新新课程改革为出发点。这样,教师心中那“佛”,就会明镜似的,给校长打一个“101分”,或给予更多的附加分。
六、记住一个故事,校长你将是一个实现理想的管理者
纪实:教育改革的春风中,形成了不同的管理理念,出现了不同的管理模式,特别是新课程改革的冲击,更让人眼花缭乱。一些校长们东走走西看看,好东西是不少。于是,东引西进,南挪北借,孰知别人地里的甘桔到了自家园里成了苦枳。在哪股风刮得猛就向哪走的情况下,眼看别人硕果累累,自己却两手空空。不少校长感叹:我可是教育改革的热情的追随者,勇敢的实践者呀!
故事:没有跪着的佛。
一位僧人一心向佛,总想修成正果。他遍读经书,每日拜佛,可总觉没有悟到什么禅理。一日,他正跪在神佛面前念经时,德高望重的老方丈走了过来。僧人说出了自己的苦恼:我天天拜佛念经,却没有什么收获,怎么才能成为佛呢?老方丈微笑着说:“正因为你天天跪拜神佛,永远也成不了佛;只有直立起你的身子,你才有可能成佛。”僧人顿悟,从此再读经书总加入自己的感悟和体会,有了自己的思想和语言,在前人基础上悟出了更多更深的禅理,随时随地讲学布道,成为一代禅师,死后被雕像成了受人膜拜的佛。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跪着成不了佛。
思考:教育没有万能钥匙,每位教育者都在进行积极的探索新思想、新路子,探索永无止境。
跪着是办不好大教育的。校长是学校的领头人,是学校的主心骨,其思想便是学校的灵魂,是学校最宝贵的文化核心。有了它,学校一切才有了“精、气、神”;没有它,学校工作就像失去舵的船,无目的、无秩序、无效果。
在尊重教育规律、遵循教育方针的前提下,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教育追求,也就是教育理想。正如有人所言:一个班集体中,希望一位有理想的教师,在一所学校希望有一位理想的校长。因为教育理想的形成是一个感知、唤醒、选择、认定、坚持的过程,它是一个教育者最宝贵的体验过程。有教育理想的管理,在工作中才能内化成为教育理念,外显成为管理模式和方法,并且内外结合,相辅相成。
为何有那么多的校长感到自己的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如此之大,可以说就是因为一些校长由于没有经历教育理想深刻的形成过程,实施起来就没有人家那样有力度、有深度,就没有人家那样的信心和毅力。如果盲目借鉴别人管理过程中外显的模式和方法,不深入思考其内涵实质,只得其形不得其神,实施起来难免有偏差。不同的环境产生不同的教育因素,对不同的教育管理模式也有不同的承受能力。只有深刻体会别人管理过程中的内涵实质,才能有灵活选择其有利于自身条件的方面,摆脱不利因素的干扰,达到自己的管理效果。
当然这并不否定以校长为代表的学校集体向别人学习先进的思想和方法。相反,更需要校长不断地学习、实践、反思,取别人之长为我所用,充实修正自己的管理理念,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借鉴不是照搬,更不是全盘否定自己,要保持自己对教育理想的追求。
建议:只有直立起来,坚持自己,借鉴别人,超越自己,越超别人,我们才有收获,才能达到教育的理想境界,成为教育界的一尊佛。
校长要增强责任感,对教育对师生对自己负责,加强学习、实践和反思,树立自己的教育理想。在工作中处理好教育理想的内涵与外显的关系,根据自身实际,找准切入点,寻求适合的管理模式。
然后,校长才能利用自己的教育理想去感染影响每一位教育参与者,人人都是受教育者(当然包括校长在内),让学校成为学习的共同体,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积极学习,借鉴先进的理论、方法、模式,才能充实自己的理想,丰富自己的方法,优化管理模式,提高办学水平。